缓冲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88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缓冲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支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接触器静铁芯固定到基座的缓冲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大电流接触器(>100A),通常基座为铝型材。好处在于通过铝型材的导轨,静铁芯及注塑线圈可以从接触器的侧边抽出。而固定静铁芯的方式则是由静铁芯两边的圆销,套上缓冲件,再由一个金属支架及塑料导轨推入铝型材导轨来固定在基座上。

由于大电流的接触器铁芯的吸力和弹簧的反力都比较大,通常金属支架需要有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Tenifer(碳氮共渗)来加强铁件的强度,以及提高抗氧化性能。

由于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和材料要求,通常金属件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为寻找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来代替现有造价较高的金属支架,来固定静铁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缓冲支架,用于将接触器静铁芯固定到基座,静铁芯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分别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伸出的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缓冲支架包括用于接合静铁芯第一侧壁的第一缓冲支架部和用于接合静铁芯第二侧壁的第二缓冲支架部,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相应地包括:

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上部,用于接收并保持静铁芯的第一/第二固定销;

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下部的与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面对侧的相对侧,用于将缓冲支架与静铁芯的组装组件滑入接收静铁芯的基座,并固定到基座,

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是分开的塑料件。

优选地,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相应地还包括第一或第二抵靠部,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下部的与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面对侧,用于抵靠面对的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

优选地,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相应地包括与静铁芯的第一固定销或第二固定销面对的第一隔壁或第二隔壁,第一隔壁或第二隔壁上设置有用于接收静铁芯的第一固定销或第二固定销的第一孔或第二孔。

优选地,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相应地还包括:

第一或第二缓冲件配合部,位于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上部,在所述隔壁的面对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侧,用于接收与静铁芯的第一固定销或第二固定销配合的第一缓冲件或第二缓冲件;

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位于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上部,在所述第一或第二隔壁的面对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侧的相对侧,与第一或第二缓冲件配合部相对,用于接收将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在第一或第二静铁芯固定销上保持在位的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为卡扣按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为同一个,接收在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的任一个中。

优选地,所述基座为铝基座,包括接收和保持静铁芯组件的滑轨。

优选地,所述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为与所述基座的滑轨配合的导轨部。

优选地,第一或第二抵靠部为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底部朝向静铁芯延伸的凸部,其为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底部朝向静铁芯延伸的最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凸部可以是楔形形状、矩形形状、三角形形状。

优选地,所述缓冲支架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缓冲支架,用于将接触器静铁芯固定到基座,静铁芯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分别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伸出的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缓冲支架包括用于接合静铁芯第一侧壁的第一缓冲支架部和用于接合静铁芯第二侧壁的第二缓冲支架部,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相应地包括:

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上部,用于接收并保持静铁芯的第一或第二固定销;

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下部的与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面对侧的相对侧,用于将缓冲支架与静铁芯的组装组件滑入接收静铁芯的基座,并固定到基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或第二抵靠部,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下部的与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面对侧,用于抵靠面对的静铁芯第一或第二侧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所述的缓冲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架经济,节约成本,不影响接触器性能,能很好地固定静铁芯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了用于将静铁芯安装在铝基型材中的现有技术的缓冲支架的立体视图;

图2是显示了与静铁芯组装在一起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2的视图的分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的缓冲支架部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的缓冲支架部的后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的缓冲支架部的从正面看的立体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的缓冲支架部的从后面看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的“上”、“下”、“之上”、“之下”、“上部”、“下部”等方向与附图中的上下方向一致。

图1显示了用于将静铁芯安装在铝基型材中的现有技术的缓冲支架的立体视图。图中可见现有技术的缓冲支架4是一体的金属支架,静铁芯3与金属支架4组装在一起形成的组件由铝基座型材1的侧部开口滑入铝基座型材 1中,并与铝基座型材1保持在一起。为了减小金属缓冲支架4与铝基座型材1之间的摩擦,在金属缓冲支架4的与铝基座型材1滑动接触部位设置有塑料导轨5。该金属支架需要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Tenifer(碳氮共渗) 来加强强度,并且提高抗氧化性能,从而耐腐蚀。由此可见,金属支架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

图2是显示了与静铁芯3组装在一起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6的立体视图,图3是图2的视图的分解视图。从图3可看出,该静铁芯3包括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8’,以及从第一侧壁8伸出的第一固定销7和从第二侧壁8’伸出的第二固定销7’,还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6是分体式塑料件,可通过塑料注射成型,包括第一缓冲支架部10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支架6的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的正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架6的缓冲支架部10,10’的后视图。

结合图2-5可看出,第一缓冲支架部10包括第一固定销接合部15,位于第一缓冲支架部10上部,用于接收并保持静铁芯3的第一固定销7,第一缓冲支架部10还包括第一缓冲支架固定部16,位于第一缓冲支架部10下部的与静铁芯3第一侧壁8面对侧的相对侧,用于将缓冲支架6与静铁芯3的组装组件滑入基座1中并固定到基座1。第二缓冲支架部10’包括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位于第二缓冲支架部10’上部,用于接收并保持静铁芯3的第二固定销7’,第二缓冲支架部10’还包括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16’,位于第二缓冲支架部10’下部的与静铁芯第二侧壁8’面对侧的相对侧,用于将缓冲支架6与静铁芯3的组装组件滑入基座1中并固定到基座1。

图4显示的是第一缓冲支架部10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的与铝基座型材1接合侧,其上部为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15’。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的下部为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16,16’,在该图中,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16,16’被显示为导轨状,用于与铝基座型材1的轨道滑动接合,并由铝基座型材1的轨道保持固定。

图5显示的是第一缓冲支架部10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的与静铁芯3 接合侧,其上部为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15’,该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15’的图5中所示的后视图所见侧为第一或第二缓冲件配合部 20,20’,下部为第一或第二抵靠部17,17’。

在铁芯吸合时,由于动铁芯的引力,静铁芯3会向上运动。但是由于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受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会产生扭转,静铁芯3则会因为扭转向上运动,这会直接影响接触器的触头超程。在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下部的面对静铁芯3侧设置第一或第二抵靠部17,17’,在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扭转时,由于第一或第二抵靠部17,17’抵靠静铁芯的侧壁8,8’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抑制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扭转。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架6的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的从正面看的立体视图,结合图4,其详细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上部、在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15’的图4 及图6中所示侧的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21’,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下部的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16,16’。该实施例中仅设置了一个缓冲件固定件12,可以接收在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21’的任一个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制,设置分别接收在第一和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21’的第一和第二缓冲件固定件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如图2和3中所示,缓冲件固定件12在该实施例中为按钮卡扣,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合部21,21’为按钮卡扣件接合部,因此在图6中可见,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按钮卡扣的按钮配合的第一或第二开口18,18’,用于接收按钮卡扣的按钮。缓冲件固定件12经由弹簧11穿设在第一或第二固定销7,7’上,接收在第一或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合部21,21’中。同样地,该实施例中仅设置了用于与缓冲件固定件12配合的一个弹簧1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制,如果其包括第一和第二缓冲件固定件,则可相应地设置第一和第二弹簧,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架的缓冲支架部的从后面看的立体视图,结合图5,其详细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位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上部、在第一或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15’的图5及图7中所示侧的第一或第二缓冲件接收部20,20’,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 10,10’下部的第一或第二抵靠部17,17’。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该第一或第二抵靠部17,17’从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下部面对静铁芯侧延伸出,成为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的沿第一或第二固定销 7,7’轴向方向侧的最突出部,如果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的面对静铁芯侧是平齐的,则抵靠部则为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下部的底部。

该凸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其形成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的沿固定销7,7’轴向方向侧的最突出部。例如,所述凸部可以是楔形形状、矩形形状、三角形形状、梯形形状。所述凸部的高度小于缓冲支架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支架6设置有第一或第二抵靠部 17,17’,在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扭转时,第一或第二抵靠部17,17’抵靠静铁芯3而产生反作用力,这显著抑制或消除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 10,10’扭转。也因此,由于显著抑制或消除第一或第二缓冲支架部10,10’扭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支架在实际使用中避免了由扭转产生的变形,因此上述分体式缓冲支架采用一体式结构也是可行的,其中间连接部不会由于较大的变形而断裂。

从图4-7还可看出,第一固定销接合部15包括面对静铁芯3的第一侧壁8的第一隔壁14,第一隔壁14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固定销7的第一孔 19,第一固定销接合部15的在第一隔壁14的面对静铁芯的第一侧壁8侧为第一缓冲件配合部20,用于接收第一缓冲件13,第一固定销接合部15的在第一隔壁14的与面对静铁芯第一侧壁8侧相对侧为第一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即与第一缓冲件配合部20相对,用于接收第一缓冲件固定件12。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包括面对静铁芯的第二侧壁8’的第二隔壁14’,第二隔壁 14’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固定销7’的第二孔19’,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的在第二隔壁14’的面对静铁芯的第二侧壁8’侧为第二缓冲件配合部20’,用于接收第二缓冲件13’,第二固定销接合部15的在第二隔壁14’的与面对静铁芯第二侧壁8’侧相对侧为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即与第二缓冲件配合部20’相对,用于接收第二缓冲件固定件(如果有的话)。组装时,静铁芯 3的第一固定销7穿过第一缓冲件13、第一缓冲支架部10的第一隔壁14上的第一孔19,然后穿过第一缓冲件固定件12,第一缓冲件固定件12与第一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第一静铁芯圆销7、第一缓冲件 13、第一缓冲支架部10保持在一起。静铁芯3的第二固定销7’穿过第二缓冲件13’、第二缓冲支架部10’的第二隔14’上的第二孔19’,然后穿过第二缓冲件固定件12’(如果有的话),第二缓冲件固定件12’(如果有的话)与第二缓冲件固定件接收部21’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第二静铁芯圆销 7’、第二缓冲件13’、第二缓冲支架部10’保持在一起。由此第一缓冲支架部10、第二缓冲支架部10’与静铁芯3组装在一起,形成缓冲支架与静铁芯组件。该缓冲支架与静铁芯组件可然后被从基座的侧部沿着基座的轨道滑入,第一和第二缓冲支架固定部16,16’作为滑块在基座的轨道下方滑动并保持在基座的轨道下方,同时将缓冲支架与静铁芯组件保持在基座中。在该实施例中基座为铝基座型材。由于本实施例中缓冲支架为塑料件,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金属缓冲支架可省略塑料滑块,因为本实施例中的缓冲支架的缓冲支架固定部本身可用作滑块。

应可理解,所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可对所述的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形形式和改进形式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