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61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3.0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同时支持USB 3.0及USB 2.0公头型式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系联机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装置的一种串行端口总线,也是一种输入/输出界面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和行动装置等信息通讯上。由于传统USB2.0电连接器的传输速度较慢,已无法满足科技界不断创新求变的需求,进而研发出传输速度较快的USB3.0电连接器。USB3.0电连接器可以应用于USB随身碟,其应用于小型的USB随身碟时,必需在USB3.0电连接器一侧(下方)设置有电路模块,其一体封装有电子组件、快闪模块及电子回路等,因其常被漆为黑色,在坊间俗称为「黑豆干」。

现有应用于USB随身碟的USB3.0电连接器,其为一公头型式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组及一绝缘座体,绝缘座体包覆于端子组,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该些第一端子可执行USB2.0传输协议,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可共同执行USB3.0传输协议。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前端)各形成一接触部(自由端),可自由地上、下摆动,当该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相互插接时,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会被下压而沉入绝缘座体。该些第二端子的前段形成前高后低状,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前端)必需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导引对接电连接器顺利的滑移至该些第二端子的顶面,而不会勾扯到该些第二端子一端的端面,方可避免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被对接电连接器碰撞而向上翻起,进而造成第二端子的损坏。然而,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长度较长,当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被对接电连接器下压而向下摆动时,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会碰撞到下方的电路模块(黑豆干),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电路模块的破裂、损坏,使得USB随身碟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SB3.0电连接器,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向下摆动时,不会碰撞到下方的电路模块,可避免造成电路模块的破裂、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3.0电连接器,其为一公头型式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组,该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各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焊接部,各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第二焊接部;一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具有一焊接端及一接触端,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被间隔地包覆于该绝缘座体内,各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外露于该绝缘座体的接触端的表面上,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外露于该绝缘座体的焊接端及接触端之间的多个贯穿槽之上,各第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及各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外露于该绝缘座体的焊接端;以及其中,各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及第二接触部通过一倾斜部而相连接,该倾斜部各具有一低端及一高端,该低端及该高端位于该倾斜部相对的两端,该高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该低端的水平高度,该第二接触部连接于该倾斜部的高端,该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形成自由端,该倾斜部的低端较高端靠近该绝缘座体的接触端,该倾斜部的高端较低端靠近该绝缘座体的焊接端,使该倾斜部形成前低后高状。

优选地,该绝缘座体的厚度为0.75mm~1.5mm。

优选地,该绝缘座体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导块,该导块各具有一导斜面及一导平面,该倾斜部的低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该导块的导平面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各第二端子的倾斜部的低端通过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第二焊接部,各第二端子的连接部位于该绝缘座体的贯穿槽中,使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倾斜部及连接部形成悬空状。

优选地,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倾斜部间隔的设于该连接部的一侧,且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倾斜部平行于该连接部,使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倾斜部与连接部形成弯折状。

优选地,各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具有一平直部及一扩张部,该平直部为一等宽的板体,该平直部的一端向一侧弯折且连接于该倾斜部的低端,该平直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扩张部的一端,该第二焊接部连接于该扩张部的另一端,该扩张部为一宽度由一端往另一端渐增的板体。

优选地,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抵顶部,该抵顶部呈圆弧状。

优选地,该绝缘座体的厚度为0.75mm~1.5mm,该绝缘座体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导块,该导块各具有一导斜面及一导平面,该倾斜部的低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该导块的导平面的水平高度,各第二端子的倾斜部的低端通过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第二焊接部,各第二端子的连接部位于该绝缘座体的贯穿槽中,使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倾斜部及连接部形成悬空状。

优选地,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抵顶部,该抵顶部呈圆弧状。

优选地,该些第一端子中的两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别向一侧延伸形成该第一焊接部及一辅助焊接部,该绝缘座体两侧设有开口,该两个辅助焊接部分别外露于该绝缘座体两侧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端子的倾斜部各具有一低端及一高端,高端的水平高度高于低端的水平高度,第二接触部连接于倾斜部的高端,倾斜部的低端较高端靠近绝缘座体的接触端,倾斜部的高端较低端靠近绝缘座体的焊接端,使得倾斜部形成前低后高状。是以,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时,各第二端子是以倾斜部首先接触对接连接器,以便导引对接电连接器顺利的滑移至该些第二端子的顶面,使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接触对接连接器,而不会勾扯到该些第二端子一端(自由端)的端面,因此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可适当的缩短。当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向下摆动时,不会碰撞到下方的电路模块,可避免造成电路模块的破裂、损坏。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3.0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3.0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3.0电连接器又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3.0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3.0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USB3.0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借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亦即未反应出相关构成的实际尺寸,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3.0电连接器,其为一公头(插头)型式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组10及一绝缘座体20。该端子组10包括多个第一端子11及多个第二端子12,该些第一端子11可执行USB2.0传输协议,该些第一端子11及该些第二端子12可共同执行USB3.0传输协议。各第一端子1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111及一第一焊接部112,各第二端子12具有一第二接触部121及一第二焊接部122,该些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部111排列成一排,该些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部111位于前排,该些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排列成一排,该些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位于后排。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四个第一端子11为例,且其中两个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部111分别向一侧延伸形成有第一焊接部112及一辅助焊接部113,第一焊接部112及辅助焊接部113皆可焊接于电路板上,据以透过两个辅助焊接部113的设置,可以有效强化包覆有绝缘座体20的端子组10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绝缘座体20的厚度可为0.75mm~1.5mm,较佳为1.05mm,但是绝缘座体20的厚度并不限制。绝缘座体20具有一焊接端201及一接触端202,焊接端201及接触端202位于绝缘座体20相对的两端。该些第一端子11及该些第二端子12被间隔地包覆于绝缘座体20内,各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部111外露于绝缘座体20的接触端202的表面上,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外露于绝缘座体20的焊接端201及接触端202之间的多个贯穿槽203之上。而各第一端子11的第一焊接部112及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焊接部122外露于绝缘座体20的焊接端201。

绝缘座体20两侧可设有开口204,两个辅助焊接部113可分别外露于绝缘座体20两侧的开口204。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分别对应位于贯穿槽203的上方,且各第二接触部121与第二焊接部122具有高度差。当各第二接触部121与对接电连接器(母头型式)相互接触而受压时,各第二接触部121可向下摆动而容置于绝缘座体20的贯穿槽203中,并且据以产生向上的弹性回复力,而可有效地使第二接触部121与对接电连接器保持接触。

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焊接部122及第二接触部121通过一倾斜部123而相连接,使各第二接触部121可与各第二焊接部122间形成有高度差。倾斜部123各具有一低端1231及一高端1232,低端1231及高端1232位于倾斜部123相对的两端,亦即低端1231及高端1232分别位于倾斜部123前端及后端。高端1232的水平高度高于低端1231的水平高度,亦即高端1232位于一高点,而低端1231位于一低点。第二接触部121连接于倾斜部123的高端,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形成一自由端而可自由地上、下摆动。倾斜部123的低端1231较高端1232靠近绝缘座体20的接触端202,倾斜部123的高端1232较低端1231靠近绝缘座体20的焊接端201,使得倾斜部123形成前低后高状,而能用以导引对接连接器的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端子12的倾斜部123的低端1231可通过一连接部124连接于第二焊接部122,各第二端子12的连接部124位于绝缘座体20的贯穿槽203中,使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倾斜部123及连接部124形成悬空状,从而使得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具有更佳的弹性。

较佳的,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及倾斜部123间隔的设于连接部124的一侧,且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及倾斜部123平行于连接部124(如图5所示),使得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及倾斜部123与连接部124形成弯折状(反折状),而能减少占用的空间。

各第二端子12的连接部124可具有一平直部1241及一扩张部1242,平直部1241为一等宽的板体,平直部1241的一端向一侧弯折且连接于倾斜部123的低端1231,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及倾斜部123平行于连接部124的平直部1241。平直部1241的另一端连接于扩张部1242的一端,第二焊接部122连接于扩张部1242的另一端,扩张部1242为一宽度由一端往另一端渐增的板体,借以形成结构稳固的第二端子12。

进一步的,绝缘座体20的表面上可设有多个导块205,该些导块205间隔的设置,该些导块205位于绝缘座体20的焊接端201及接触端202之间。导块205各具有一导斜面2051及一导平面2052,导斜面2051面向绝缘座体20的接触端202。该倾斜部123的低端1231的水平高度低于导块205的导平面2052的水平高度,以便导引对接连接器顺利的与第二端子12的倾斜部123接触。

进一步的,各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部121更可以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抵顶部125,各抵顶部125呈一圆弧状。当该些第二端子12的一端向下摆动时,可利用抵顶部125提供缓冲的效果,以避免造成电路模块的破裂、损坏。

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12的数量共为九个或十一个等,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12的数量并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四个第一端子11及五个第二端子12。包覆有绝缘座体20的端子组10,其于绝缘座体20的焊接端201,外露有九个并排的第一焊接部112及第二焊接部122,如图1所示的九个焊接部,由左而右依序为USB 2.0的电源端子、USB 3.0的两个超高速传送差动讯号端子、USB 2.0的差分负讯号端子、USB 3.0的接地汲闸端子、USB 2.0的差分正讯号端子、USB 3.0的两个超高速接收差动讯号端子,以及USB 2.0的电源接地端子。

本实用新型第二端子的倾斜部各具有一低端及一高端,高端的水平高度高于低端的水平高度,第二接触部连接于倾斜部的高端,倾斜部的低端较高端靠近绝缘座体的接触端,倾斜部的高端较低端靠近绝缘座体的焊接端,使得倾斜部形成前低后高状。是以,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时,各第二端子是以倾斜部首先接触对接连接器,以便导引对接电连接器顺利的滑移至该些第二端子的顶面,使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接触对接连接器,而不会勾扯到该些第二端子一端的端面,因此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可适当的缩短,不需具有较长的长度,当该些第二端子的一端向下摆动时,不会碰撞到下方的电路模块,可避免造成电路模块的破裂、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