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柜用新型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3864发布日期:2019-02-22 21:2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电控柜用新型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柜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接线的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

现有的接线端子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紧固件锁紧后易松动、脱落,接线端子穿过端子座的那端与电路板的焊接性较差等,上述不足均会影响电控柜功能的实现,而且由于接线端子的数量较多,故障后,排查难度大等。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设计人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电控柜用新型接线端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柜用新型接线端子,通过对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多条放射状的冲压凹槽的设计,能够增加紧固件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接线后,导线不易松动脱落;而且,端子本体的固定部与电路板之间的可焊性强,焊接后牢固,不会接触不良,保证电控柜功能的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控柜用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与所述端子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部和用于将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于接线端子座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一体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宽度为6.1-6.25mm,长度为8.75-8.90mm,且厚度为0.75-0.85mm,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冲压下沉并经拉伸后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经攻牙后形成螺纹孔,所述通孔的内孔径为2.77-2.80mm,且深度为4.85-5.05mm,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条形冲压凹槽,所有所述冲压凹槽皆以所述螺纹孔的孔心为中心辐射,所述冲压凹槽的宽度为0.04-0.06mm,且深度也为0.04-0.06mm;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所述固定部为薄板状,所述固定部的高度为14.5-15.0mm;所述固定部的厚度为0.75-0.82mm;

所述固定部的表面电镀有镀层,所述镀层的厚度为5-12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镀层包括镀铜层和镀锡层,所述镀锡层位于所述镀铜层的表面,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为2-4μm,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3-8μm。

进一步地说,所述镀层包括镀金层和镀锡层,所述镀锡层位于所述镀金层的表面,所述镀金层的厚度为3-6μm,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2-6μm。

进一步地说,所述紧固件包括螺丝和垫片,所述垫片套于所述螺丝,所述螺丝能够拧入所述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的非冲压凹槽处的表面粗糙度为2.5-5μm。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板是C2680R型号的黄铜板,所述固定部的基材为C2680R型号的黄铜。

进一步地说,所述螺纹孔的外周面所在圆的直径为3.7-3.9mm。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部的上段的宽度为3.5-3.6mm,且下段的宽度为1.6mm,所述上段的高度为7.3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镀层的厚度的测试点位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端子本体和紧固件,端子本体的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冲压凹槽,且所有冲压凹槽皆以螺纹孔的孔心为中心辐射排布,设有冲压凹槽的设计以及冲压凹槽排布方式的设计,均能够增加紧固件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接线后,导线不易松动脱落;

再者,端子本体的固定部电镀有镀层,且镀层包括两层,通过内层的镀层能提高外层的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另外,外层的镀锡层能够提高固定部与电路板之间的可焊性强,焊接后牢固,不会接触不良,保证电控柜功能的实现;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中间的螺纹孔先是由连接板的中间冲压下沉并经拉伸增高后形成通孔,再经攻牙后形成的螺纹孔,这样能够增加螺纹的圈数,增加紧固件与端子本体的锁合深度,进一步提高锁合强度,避免导线连接后松脱等。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本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本体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本体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端子本体1、紧固件2、连接部3、固定部4、连接板5、螺纹孔6、冲压凹槽7、螺丝8、垫片9、测试点10、连接板的宽度w1,长度L1、且厚度d1、固定部的高度h1、固定部的厚度d2、所述螺纹孔的外周面所在圆的直径Φ、所述固定部的上段的宽度w2,且下段的宽度w3,所述上段的高度h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电控柜用新型接线端子,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端子本体1和紧固件2,所述紧固件能够与所述端子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部和用于将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于接线端子座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3和所述固定部4一体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的宽度w1为6.1-6.25mm,长度L1为8.75-8.90mm,且厚度d1为0.75-0.85mm,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冲压下沉并经拉伸后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经攻牙后形成螺纹孔6,所述通孔的内孔径为2.77-2.80mm,且深度为4.85-5.05mm,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条形冲压凹槽7,所有所述冲压凹槽皆以所述螺纹孔的孔心为中心辐射,所述冲压凹槽的宽度为0.04-0.06mm,且深度也为0.04-0.06mm;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所述固定部为薄板状,所述固定部的高度h1为14.5-15.0mm;所述固定部的厚度d2为0.75-0.82mm;

所述固定部的表面电镀有镀层,所述镀层的厚度为5-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镀层包括镀铜层和镀锡层,所述镀锡层位于所述镀铜层的表面,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为2-4μm,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3-8μm。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镀层包括镀金层和镀锡层,所述镀锡层位于所述镀金层的表面,所述镀金层的厚度为3-6μm,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2-6μm。

所述紧固件包括螺丝8和垫片9,所述垫片套于所述螺丝,所述螺丝能够拧入所述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的非冲压凹槽处的表面粗糙度(Rz)为2.5-5μm。

所述连接板是C2680R型号的黄铜板,所述固定部的基材为C2680R型号的黄铜。

所述螺纹孔的外周面所在圆的直径Φ为3.7-3.9mm。

所述固定部的上段的宽度w2为3.5-3.6mm,且下段的宽度w3为1.6mm,所述上段的高度h2为7.3mm。

所述镀层的厚度的测试点10位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宽度w1为6.2mm,长度L1为8.80mm,且厚度d1为0.8mm,所述通孔的内孔径为2.78mm,且深度为4.9mm;

所述冲压凹槽的宽度为0.05mm,且深度也为0.05mm;

所述固定部的高度h1为14.8mm;所述固定部的厚度d2为0.80mm。

所述螺纹孔的外周面所在圆的直径Φ为3.8mm。

所述固定部的上段的宽度w2为3.5mm,且下段的宽度w3为1.6mm,所述上段的高度h2为7.3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紧固件锁于端子本体的螺纹孔实现导线的连接,通过端子本体的固定部经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端子座,且延伸出接线端子座的部分能够焊接于电路板;

端子本体的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冲压凹槽,且所有冲压凹槽皆以螺纹孔的孔心为中心辐射排布,设有冲压凹槽的设计以及冲压凹槽排布方式的设计,均能够增加紧固件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接线后,导线不易松动脱落;

端子本体的固定部与电路板之间的可焊性强,焊接后牢固,不会接触不良,保证电控柜功能的实现;

连接板中间的螺纹孔先是由连接板的中间冲压下沉并经拉伸增高后形成通孔,再经攻牙后形成的螺纹孔,这样能够增加螺纹的圈数,增加紧固件与端子本体的锁合深度,进一步提高锁合强度,避免导线连接后松脱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