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有机层的封装器件及其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07890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醚砜(PES)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无色的聚酰亚胺(C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或者由其形成。
[0122]载体102能够具有上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
[0123]载体102能够半透明地或甚至透明地构成。
[0124]术语“半透明”或“半透明层”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理解为:层对于光是可穿透的,例如对于由发光器件所产生的例如一个或多个波长范围的光是可穿透的,例如对于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是可穿透的(例如至少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范围的局部范围内)。例如,术语“半透明层”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理解为:全部的耦合输入到结构(例如层)中的光量基本上也从该结构(例如层)中耦合输出,其中光的一部分在此能够被散射。
[0125]术语“透明”或“透明层”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理解为:层对于光是可穿透的(例如至少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范围的局部范围内),其中耦合输入到结构(例如层)中的光基本上在没有散射或光转换的情况下也从该结构(例如层)中耦合输出。因此,“透明”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视作为“半透明”的特殊情况。
[0126]对于例如应当提供单色发光的或发射光谱受限的电子器件的情况而言足够的是:光学半透明的层结构至少在期望的单色光的波长范围的局部范围内或者对于受限的发射光谱是半透明的。
[0127]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100 (或还有根据在上文中或还要在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能够构建成所谓的顶部和底部发射器。顶部和底部发射器也能够称作为光学透明器件,例如透明有机发光二级管。
[0128]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可选地在载体102上或上方设置有阻挡薄层104。阻挡薄层104能够具有下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或者由其构成: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铪、氧化钽、氧化镧、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掺杂的氧化锌、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合金。此外,阻挡薄层104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具有在大约0.1nm (原子层)至大约5000nm的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1nm至大约200nm的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为大约40nm的层厚度。
[0129]在阻挡薄层104上或上方能够设置有绝缘层218。
[0130]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阻挡薄层104能够构建为绝缘层218的一部分或者构成为绝缘层218。
[0131]换言之:在一些设计方案中,阻挡薄层104能够与绝缘层是相同的。
[0132]绝缘层218能够构建为电绝缘体、即构建为电绝缘层。
[0133]此外,绝缘层218能够构建为用于减小例如载体的表面粗糙度、即用于平坦化。
[0134]此外,绝缘层218能够构建为,使得在绝缘层218上或上方的层相对于有害物质、例如水和/或氧是严密密封的。
[0135]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绝缘层218能够具有选自下述材料组的材料或材料混合物或由其形成: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物、氮化物和/或溶胶凝胶工艺的产物,例如旋涂玻璃;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例如有机改性的陶瓷;例如有机材料,例如塑料,例如聚烯烃(例如具有高密度或低密度的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无色的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CPI)、聚醚醚酮(PEEK),环氧化物、丙稀酸醋、沥青、自组织的单层(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例如为娃烧化合物或硫醇化合物。
[0136]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绝缘层218能够具有在大约0.1nm至大约Imm的范围内、例如在大约Inm至大约100 μπι的范围内的厚度。
[0137]具有大约0.1nm的厚度的绝缘层218例如能够借助于自组织的单层构成。
[0138]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绝缘层218能够借助于印刷法和/或涂覆法来构成,例如借助于刮涂、喷涂、柔性印刷、模板印刷、丝网印刷、淋涂、浸涂、旋转涂覆、隙缝式喷涂、物理的和/或化学的气相沉积法、原子层沉积法和/或分子层沉积法。
[0139]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绝缘层218能够具有有机材料或有机材料混合物和无机材料或无机材料混合物或由其形成。由此,例如扩散到绝缘层218中的水能够包含在、例如存储在绝缘层218的有机部分中。
[0140]在绝缘层218上或上方能够设置有发光器件100的电有源区域106。电有源区域106能够理解为发光器件100的其中有用于运行发光器件100的电流流动的区域。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电有源区域106能够具有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114和有机功能层结构112,如其在下面更详细阐明。
[0141]因此,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在绝缘层218上或上方(或者,当绝缘层218不存在或者与阻挡薄层104相同时,在阻挡薄层104上或上方;或者当阻挡薄层104不存在时,在载体102上或上方)能够施加有第一电极110 (例如以第一电极层110的形式)。第一电极110(在下文中也称为底部电极110)能够由导电材料形成或者是导电材料,例如由金属或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O)形成或由相同金属的或不同金属的和/或相同TCO的或不同TCO的多个层的层堆来形成。透明导电氧化物是透明的、导电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镉、氧化钛、氧化铟或铟锡氧化物(ITO)。除了二元的金属氧化物例如2]10、51102或In2O3以外,三元的金属氧化物例如AlZn0、Zn2Sn04、CdSnO3N ZnSn03、Mgln204、Galn03、Zn2In2O5或In 4Sn301;^不同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混合物也属于TCO族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使用。此外,TCO不强制符合化学计量的组分并且还能够是P型掺杂的或η型掺杂的。
[0142]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能够具有金属;例如Ag、Pt、Au、Mg、Al、Ba、In、Ag、Au、Mg、Ca、Sm、Cu、Cr或L1、以及这些材料的化合物、组合或合金。
[0143]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由在TCO层上的金属层的组合的层堆形成第一电极110,或者反之。一个示例是施加在铟锡氧化物层(ITO)上的银层(ΙΤ0上的Ag)或ITO-Ag-1TO复层。
[0144]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替选于或附加于上述材料,第一电极110能够设有下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例如由Ag构成的金属的纳米线和纳米微粒构成的网络;由碳纳米管构成的网络;石墨微粒和石墨层;由半导体纳米线构成的网络。
[0145]此外,第一电极110能够具有导电聚合物或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导电透明氧化物。
[0146]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和载体102能够构成为是半透明的或透明的。在第一电极110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10例如能够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25nm的层厚度、例如小于或等于大约20nm的层厚度、例如小于或等于大约18nm的层厚度。此外,第一电极110例如能够具有大于或等于大约1nm的层厚度、例如大于或等于大约15nm的层厚度。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能够具有在大约1nm至大约25nm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1nm至大约18nm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15nm至大约18nm范围内的层厚度。
[0147]此外,对于第一电极110由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形成的情况而言,第一电极110例如具有在大约50nm至大约500nm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75nm至大约250nm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10nm至大约150nm范围内的层厚度。
[0148]此外,对于第一电极110例如由如由Ag构成的能够与导电聚合物组合的金属的纳米线构成的网络形成、由能够与导电聚合物组合的碳纳米管构成的网络形成或者由石墨层和复合材料形成的情况而言,第一电极I1例如能够具有在大约Inm至大约500nm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1nm至大约400nm范围内的层厚度、例如在大约40nm至大约250nm范围内的层厚度。
[0149]第一电极110能够构成为阳极、即构成为注入空穴的电极,或者构成为阴极、即构成为注入电子的电极。
[0150]第一电极110能够具有第一电端子,第一电势(由能量源(未示出)、例如由电流源或电压源提供)能够施加到所述第一电端子上。替选地,第一电势能够施加到载体102上或者是施加到载体102上的并且然后经由此间接地输送给第一电极110或者是输送给第一电极110的。第一电势例如能够是接地电势或者是不同地预设的参考电势。
[0151]此外,发光器件100的电有源区域106能够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层结构112,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结构施加在第一电极110上或上方或是施加在第一电极110上或上方的。
[0152]有机电致发光层结构112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发射体层118、例如具有发荧光的和/或发磷光的发射体的发射体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空穴传导层120 (也称作空穴传输层120) ο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替选地或附加地,能够设有一个或多个电子传导层116(也称作电子传输层116)。
[015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电有源区域106的层的顺序能够是颠倒的。换言之:第二电极114能够施加在(可选的)绝缘层218上或上方,一个或多个空穴传导层120能够施加在第二电极114上或上方,一个或多个发射体层118能够施加在一个或多个空穴传导层120上或上方,一个或多个电子传输层116能够施加在一个或多个发射体层118上或上方,并且薄膜封装件108能够施加在一个或多个电子传输层116上或上方。
[0154]能够在根据不同实施例的发光器件100中用于发射体层118的发射体材料的实例包括:有机的或有机金属的化合物,如聚芴、聚噻吩和聚亚苯基的衍生物(例如2-或2,5-取代的聚-对-亚苯基乙烯撑);以及金属络合物,例如铱络合物,如发蓝色磷光的FIrPic(双(3,5-二氟-2-(2-吡啶基)苯基_(2_羧基吡啶基)-铱III)、发绿色磷光的Ir (ppy) 3 (三(2-苯基吡啶)铱III)、发红色磷光的Ru (dtb-bpy) 3*2 (PF6))(三[4,4’ - 二-叔-丁基_(2,2’)_联吡啶]钌(III)络合物)、以及发蓝色荧光的DPAVBi (4, 4-双[4-( 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发绿色荧光的TTPA(9,10-双[队^二-(对_甲苯基)_氨基]蒽)和发红色荧光的DCM2(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久洛尼定基-9-烯基-4H-吡喃)作为非聚合物发射体。这种非聚合物发射体例如能够借助于热蒸镀来沉积。此外,能够使用聚合物发射体,所述聚合物发射体尤其能够借助于湿法化学法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