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颜色可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499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颜色可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颜色可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0002]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英文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ingDevice,简称为OLED)作为下一代照明和显示技术,具有色域宽、响应快、广视角、无污染、高对比度、平面化等优点,已经在照明和显示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典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透明基板1、第一透明电极3、第二电极5、以及设置在两个电极间的有机功能层4o
[0003]CN101371619B提供了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第一导电层、至少一个中间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发光单元。其中,在所述导电层中,至少有两个不相邻的导电层是属于组I的导电层,其相互电性连接达到相同电位;在不能与属于第I组的导电层电性连接达到相同电位的导电层中,至少一个不相邻的导电层是属于组2的导电层,其相互电性连接达到相同电位;并且属于组I的导电层和属于组2的导电层通过交替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的调压器相互连接。堆叠式有机发光器件采用直流电源方式调节其色温使其显示不同的颜色。此方案需要引出中间透明电极,制备方法困难;此外施加的反向电压较高时,可能会出现漏电流较大甚至击穿器件的情况;当交流电源频率较高时,还会出现因器件电容导致的漏电流。
[0004]US20110095702公开了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第一导电层、至少一个中间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两组极性相反的发光单元,分别采用外接驱动电路二极管实现电连接,该装置采用直流电驱动显示装置,需要额外制作外接电路。

【发明内容】

[0005]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多色堆叠OLED必须使用直流电驱动的问题,进而提高一种可以使用交流电驱动的多色显示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在器件中设计辅助PN结,在单一交流电源控制,无需中间电极引线的条件下,通过调节交流电正负电流时间分配比例,实现可完整的调色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颜色可调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在基板上的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至少一中间透明导电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层和/或中间透明导电层之间的若干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相反;
[0008]所述电极层和/或中间透明导电层之间还设置有单向电流控制阀,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与同层设置的发光单元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相反。
[0009]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与所述发光单元并列设置在所述电极层和/或中间透明导电层之间,同层设置的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物理接触或通过绝缘层物理接触。
[0010]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为PN结。
[0011]所述的PN结包括第一 PN结和第二 PN结,所述第一 PN结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并列设置;所述第二 PN结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并列设置。
[0012]所述PN结包括第一有机功能层和第二有机功能层;所述第一 PN结各层的堆叠顺序与所述第二 PN结各层的堆叠顺序相反。
[0013]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在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有机功能层、发光层、第二有机功能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各层的堆叠顺序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各层的堆叠顺序相反;所述第一 PN结与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有机功能层与第二有机功能层的顺序相反;所述第二 PN结与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有机功能层与第二有机功能层的顺序相反。
[0014]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有机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
[0015]所述的发光层为红光发光层、黄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中的一种。
[0016]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分别为红光发光单元、黄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蓝光发光单元件或白光发光单元。
[0017]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采用交流电压驱动显示多种颜色。
[0018]S1、在基板上依次制备第一电极层;
[0019]S2、制备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一 PN结
[0020]在第一电极层上制备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形成第一发光单元;
[0021]在第一电极层制备蒸镀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形成第一 PN结;
[0022]S3、在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一 PN结上蒸镀形成中间透明导电层;
[0023]S4、在透明导电层上制备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二 PN结
[0024]在透明导电层上制备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形成第二发光单元;
[0025]在透明导电层上制备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形成第二 PN 结;
[0026]S5、在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二 PN结上制备第二电极层。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S2的第一发光单元制作完成后,在第一发光单元的一侧制备一绝缘膜层,在绝缘膜层的另一侧制备第一 PN结;
[0028]所述步骤S2的第二发光单元制作完成后,在第二发光单元的一侧制备一绝缘膜层,在绝缘膜层的另一侧制备第二 PN结。
[0029]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0]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宄,创造性地寻求到利用交流电驱动的多色显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相反;所述电极层之间还设置有单向电流控制阀,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与同层设置的发光单元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相反。即通过在器件中设计辅助PN结,在单一交流电源控制,无需中间电极引线的条件下,通过调节交流电正负电流时间分配比例,实现可完整的调色效果。可以减少漏电流、实现单一传统结构器件难以实现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31]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32]图1是现有颜色可调的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发明多色显示机电致发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2所示多色显示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0035]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0_基底,1-第一电极层,2-第一 PN结,3-透明导电层,4_第二 PN结,5-第二电极层,6-第一发光单元,7-第二发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7]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38]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颜色可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在基板O上的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至少一中间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电极层5,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层和/或中间透明导电层3之间的若干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6和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7,所述第一发光单元6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7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相反;所述电极层和/或中间透明导电层3之间还设置有单向电流控制阀,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与同层设置的有机功能层的能够通过的电流流向相反。同层设置的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物理接触。所述单向电流控制阀为PN结,其与所述发光单元并列设置在所述电极层和/或中间透明导电层3之间。所述的PN结包括第一 PN结2和第二 PN结4,所述第一 PN结2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6并列设置;所述第二 PN结4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7并列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 PN结与第一发光层中的子像素的第一有机功能层与第二有机功能层的堆叠顺序相反,第二 PN结与第二发光层中的子像素的第一有机功能层与第二有机功能层的堆叠顺序相反。作为可替换的方式,所述PN结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PN结与所述发光单元均与所述绝缘层物理接触。
[0039]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在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有机功能层、发光层、第二有机功能层,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有机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即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在依次堆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所述PN结包括第一有机功能层和第二有机功能层;所述第一 PN结2的各层的堆叠顺序与所述第二 PN结4的各层的堆叠顺序相反,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有机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即所述PN结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图2所示的第一发光单元6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堆叠顺序是沿基板向上,即空穴注入层形成在第一电极层I上,空穴传输层形成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发光层形成在空穴传输层上,发光层上为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6允许的电流方向是由第一电极层至中间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层I和中间透明导电层3电连接。所述第一 PN结2的空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