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蓄电元件组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2714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蓄电元件、蓄电元件组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蓄电元件、蓄电元件组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0001]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主张日本特愿2012-281459号的优先权。日本特愿2012-281459号的内容通过引用而加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之中。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具备电极体、收容该电极体的壳体以及贯穿该壳体的分隔壁的导电性构件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组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4]近年来,在车辆(例如机动车、机动二轮车)等、各种设备(例如便携终端、笔记本电脑)的动力源中采用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电容器(例如双电层电容器)等能够充电放电的蓄电元件。例如,电池具备电极体和壳体。壳体具备收容电极体的壳体主体、和堵塞该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盖板。集电体与电极体连接。电极体和集电体配置在壳体内。外部端子配置在例如盖板的外表面上。而且,外部端子与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由此,外部端子与电极体电连接。
[0005]作为将外部端子与集电体电连接的机构,使用导电性构件。导电性构件具备第一导电性构件和第二导电性构件。第一导电性构件具备躯干部、从该躯干部的下表面突出的第一铆接部以及从躯干部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二铆接部。第二导电性构件具有两个贯通孔。第一导电性构件的第二铆接部和外部端子的轴部分别穿过这两个贯通孔。
[0006]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电池中,第一导电性构件(辅助端子8)具备躯干部(台座部8a)、第一铆接部(第I铆接筒8b)、以及第二铆接部(第2铆接筒8c)。外部端子(外部端子4)具备头部(台座部4a)和阳螺纹部(螺栓部4b)。第二导电性构件(连接导体9)具备两个贯通孔(铆接孔9a、端子贯通孔%)。而且,第一导电性构件经由密封构件(外部绝缘密封件6)而配置在盖板(盖板3)的外表面上。第一导电性构件的第一铆接部穿过壳体内的集电体(集电连接体5)的贯通孔。从贯通孔向下方突出的第一铆接部的前端部分从下方铆接。另外,外部端子经由密封构件或者与该密封构件分开设置的端子止转构件而配置在盖板的外表面上。第二导电性构件的第二铆接部与外部端子的阳螺纹部分别穿过第二导电性构件的两个贯通孔。从一方的贯通孔(铆接孔9a)向上方突出的第二铆接部的前端部分从上方铆接。由此,外部端子与集电体经由第一导电性构件和第二导电性构件而电连接。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电池中,第一导电性构件的第二铆接部与第二导电性构件铆接。因此,第二导电性构件与第一导电性构件连接。该第二铆接部对第二导电性构件的上表面的节省空间造成妨碍。
[0008]对此,通过将第二导电性构件焊接于第一导电性构件,能够从第一导电性构件中省去第二铆接部。通过这种方式,考虑实现第二导电性构件的上表面的节省空间。但是,第一导电性构件与第二导电性构件有时由不同的金属制造。在该情况下,第一导电性构件与第二导电性构件通过异金属彼此的焊接而连接。一般来说,异金属彼此的焊接容易产生焊接不良,所以不是优选的。
[0009]在对作为外部端子的第二导电性构件焊接汇流条的焊接式的电池中,也同样要求通过将第一导电性构件与第二导电性构件焊接而实现第二导电性构件的上表面的节省空间。
[0010]另外,这种问题并不局限于电池。这种问题在电容器(例如双电层电容器)等中也同样存在。
[0011]在先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977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5]对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蓄电元件组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即使第一导电性构件和第二导电性构件为异金属,也能够将第一导电性构件与第二导电性构件良好地接合。
[0016]解决方案
[0017]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
[0018]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0019]壳体,其由分隔壁构成,且该壳体收容电极体;
[0020]第一导电性构件,其贯穿分隔壁,且该第一导电性构件在壳体内与电极体电连接;以及
[0021]第二导电性构件,其配置在壳体外,且该第二导电性构件与第一导电性构件电连接,
[0022]第一导电性构件具备穿过分隔壁的插通部和比该插通部鼓出的头部,
[0023]第二导电性构件使用与第一导电性构件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而形成,并通过摩擦搅拌接合而固定在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上。
[0024]在此,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一方式可以是,
[0025]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和第二导电性构件分别具有平坦面,该平坦面彼此被摩擦搅拌接合。
[0026]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另一方式可以是,
[0027]第二导电性构件具有凹部,该凹部收容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
[0028]在该情况下可以是,
[0029]凹部形成非圆形状的开口。
[0030]此外在该情况下可以是,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导电性构件的凹部之间的对接面彼此被摩擦搅拌接合。
[0031]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另一方式可以是,
[0032]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或第二导电性构件中的任意一方具有突部,
[0033]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或第二导电性构件中的任意另一方具有供所述突部插入或嵌入的孔部,突部与孔部之间的对接面彼此被摩擦搅拌接合。
[0034]在该情况下可以是,
[0035]突部呈非圆形状地突出,孔部形成非圆形状的开口。
[0036]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又一方式可以是,
[0037]凹部在第二导电性构件中贯穿而形成,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的上表面与第二导电性构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面。
[0038]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另一方式可以是,
[0039]突部形成在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上,孔部在第二导电性构件中贯穿而形成,第一导电性构件的突部的上表面与第二导电性构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面。
[0040]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
[0041]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0042]壳体,其由分隔壁构成,且该壳体收容电极体;
[0043]第一导电性构件,其贯穿分隔壁,且该第一导电性构件在壳体内与电极体电连接;以及
[0044]第二导电性构件,其配置在壳体外,且该第二导电性构件与第一导电性构件电连接,
[0045]第一导电性构件具备穿过分隔壁的插通部和比该插通部鼓出的头部,
[0046]第一导电性构件使用第一金属材料而形成,
[0047]第二导电性构件使用与第一导电性构件不同的第二金属材料而形成,
[0048]第二导电性构件借助将第一金属材料和第二金属材料混合后的熔核部而固定在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上。
[0049]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组件具备:
[0050]两个以上的蓄电元件,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蓄电元件;以及
[0051]连结构件,其将该蓄电元件连结起来。
[0052]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中,
[0053]通过摩擦搅拌接合将第二导电性构件固定在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头部上,
[0054]将固定有第二导电性构件的第一导电性构件穿过壳体的分隔壁并进行固定。
[0055]发明效果
[0056]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第一导电性构件和第二导电性构件是异金属,也能够将第一导电性构件与第二导电性构件良好地接合。
【附图说明】
[005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0058]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单体的立体图。
[0059]图3是表示该电池的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0060]图4是表示该电池的短边方向上的端子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并且是示出摩擦搅拌接合前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61]图5是表示该电池的短边方向上的端子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并且是示出摩擦搅拌接合后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62]图6是表示详细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图。
[0063]图7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64]图8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65]图9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66]图10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67]图11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68]图12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69]图13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70]图14是表示详细示出该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0071]图15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0072]图16是表示详细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铆钉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接合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3]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
[0074]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0075]壳体,其由分隔壁构成,且该壳体收容电极体;
[0076]第一导电性构件,其贯穿分隔壁,且该第一导电性构件在壳体内与电极体电连接;以及
[0077]第二导电性构件,其配置在壳体外,且该第二导电性构件与第一导电性构件电连接,
[0078]第一导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