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54894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接触部219旁侧用以镶埋成型于舌板11内的板状加固部2131,所述延伸部21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第二接触部217、219之间。如此设置,一方面所述在镶埋工艺中,所述板状加固部2131可使所述第一端子21具有更高的强度,且使导电端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结构简单,成型方便;重要的是,由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7和第二接触部219分别自第一端子21向上反折和向下刺破而成,所述反折及刺破都可以省掉一个端子料号,同时减少了工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制造能力,降低成本。请参考图9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部2131”前端还可以设有缺口 2135”,以便于镶埋。
[0054]所述延伸部213包括位于第二接触部219另一旁侧的钩持部2134,所述钩持部2134侧向暴露出所述舌板11用以钩持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端子21的一体式结构使所述钩持部2134结构稳固,不易在钩持对接连接器时发生与绝缘本体I之间的移位脱落等情况,且结构简单。
[0055]所述加固部2131上间隔排列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133。如此设置,在镶埋成型时,所述通孔2133内可供用以形成绝缘本体I的塑胶注入,镶埋成型后所述加固部2131可与绝缘本体I紧密结合,更好地防止所述加固部2131与周围绝缘本体I之间发生脱离。
[0056]所述加固部2131包括侧向延伸的加宽部2132。如此设置,所述加固部2131与绝缘本体I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且使第一端子21的结构更稳固。
[0057]所述导电端子组2还包括位于第一端子21旁侧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主体部221、自第二端子22主体部221后端向前反卷延伸的第三接触部226、自第二端子22主体部221前端向前水平延伸的第四接触部228。如此设置,所述第三接触部226、第四接触部228自所述第二端子22 —体延伸而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58]所述导电端子组2还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镜像对称的第六端子26和第五端子25,其中所述第一端子21与第六端子26镜像对称,所述第二端子22与第五端子25镜像对称。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端子21与第六端子26可用以接地,所述第二端子22与第五端子25可用以传输较大功率的电流。
[0059]所述导电端子组2还包括位于第二端子22旁侧的第三端子23,所述第三端子23包括与第三接触部226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五接触部231,所述第三端子23与第五端子25之间还设有第四端子24,所述第四端子24包括与第二接触部219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六接触部241。如此设置,所述第五接触部231与第六接触部241形成斜对称的上下结构,可用以侦测对接电连接器100的插接。
[0060]所述导电端子组2均包括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14、223、235、246、251、261、自水平部 214、223、235、246、251、261 向下竖直延伸的竖直部 215、224、236、248、252、262 以及自竖直部 215、224、236、248、252、262 向后水平延伸的焊接部 216、225、237、249、253、263,所述导电端子组2的竖直部215、224、236、248、252、262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焊接部216、225、237、249、253、263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设置,所述导电端子组2结构较为整齐,便于制造和镶埋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组2的水平部214、223、235、246、251、261除了第三端子23的水平部235全部位于同一水平面。而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端子23’的第五接触部231’与水平部235’之间设有一台阶238’,使所述导电端子组2的水平部214、223、235、246、251、261全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设置,结构更整齐,便于组装。
[0061]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六端子21、26为用以接地的接地端子对,所述第二、第五端子22、25为用以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端子对,所述第三、第四端子23、24为用以识别对接电连接器100的识别端子对,所述电连接器100为USB Type C电连接器100。
[0062]另外,请参考图8所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21 ’还包括位于主体部211’和第一接触部217’之间的偏斜部218’,所述偏斜部218’使所述第一接触部217’在左右方向上更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1’水平部214’,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端子21’的主体部211’与第一接触部217’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宽度,从而保证所述第一端子21’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变形。
[0063]所述电连接器100适用于包含但不限于USB Type C电连接器100。
[0064]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用以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后端向前反卷延伸的第一接触部、自主体部前端向前水平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接触部侧方且自主体部后端向后进一步延伸的水平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弯折延伸后进一步向前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暴露于舌板的上下表面,所述延伸部包括位于第二接触部旁侧用以镶埋成型于舌板内的板状加固部,所述延伸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第二接触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位于第二接触部另一旁侧的钩持部,所述钩持部侧向暴露出所述舌板用以钩持对接连接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上间隔排列有上下贯穿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包括侧向延伸的加宽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还包括位于第一端子旁侧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主体部、自第二端子主体部后端向前反卷延伸的第三接触部、自第二端子主体部前端向前水平延伸的第四接触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还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镜像对称的第六端子和第五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第六端子镜像对称,所述第二端子与第五端子镜像对称。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还包括位于第二端子旁侧的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包括与第三接触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五接触部,所述第三端子与第五端子之间还设有第四端子,所述第四端子包括与第二接触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六接触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位于主体部和第一接触部之间的偏斜部,所述偏斜部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更靠近所述第一端子水平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均自水平部向下竖直延伸的竖直部以及自竖直部向后水平延伸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组的水平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导电端子组的竖直部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焊接部位于同一水平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六端子为用以接地的接地端子对,所述第二、第五端子为用以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端子对,所述第三、第四端子为用以识别对接电连接器的识别端子对电连接器还设有位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Type C电连接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组,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用以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后端向前反卷延伸的第一接触部、自主体部前端向前水平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接触部侧方且自主体部后端向后进一步延伸的水平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弯折延伸后进一步向前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暴露于舌板的上下表面,所述延伸部包括位于第二接触部旁侧用以镶埋成型于舌板内的板状加固部,所述延伸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第二接触部之间。如此,减少制造工序,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成本。
【IPC分类】H01R13/02
【公开号】CN105206962
【申请号】CN201510590369
【发明人】熊峰
【申请人】上海天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