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548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器100可供对接插头正反向插接,无需在导电端子安装完毕后另外加工序将用以接收相同信号的第一、第二差分信号接收端子连接到一起,或另外加工序将用以发送相同信号的第一、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子连接到一起,由于不需要在产品外搭接,可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制程难度;且能够减少制造工序,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制造能力,降低成本。另外,端子反折及刺破都可以省掉一个端子料号,同时减少了工序,降低成本。
[0057]所述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的所述搭接部247、252为自下向上凸起的凸台。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的接触部241、251与第一、第二内侧端子31、32的接触臂311、321在上下方向上仍具有规定的间距,且保证所述第一内侧端子31后端与第二搭接端子25的搭接部252电性搭接,所述第二内侧端子32后端与第一搭接端子24的搭接部247电性搭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部247位于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后端,搭接部247向下进一步延伸后水平弯折用以与电路板(未图示)向贴合焊接。请参图11所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部247’还可以向前方推移设置,即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的所述搭接部247’、252’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的所述搭接部247、252更靠近电连接器100前端,如此,同样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0058]所述第一内侧端子31包括自接触臂311向第二内侧端子32所在方向侧向延伸的第一分叉部315,所述第一分叉部315位于第二内侧端子32接触臂321的后方,所述第一分叉部315与所述第二搭接端子25的搭接部247相电性搭接。如此设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所述第一内侧端子31包括自接触臂311向远离第二内侧端子32所在方向侧向延伸的第二分叉部316。S卩,所述第一内侧端子31大致为“Y”型,如此设置,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内侧端子31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扭曲变形。请参考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发明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侧端子32 ”、32 ”’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二分叉部316”、316”’,同样能实现第一内侧端子31”、31”’与第二内侧端子32”、32”’之间在后端进行信号交换。在本发明中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3”适用于沉板式安装于电路板上,而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3”’适用于正常贴置安装于电路板上方。
[0059]所述第二内侧端子32包括围绕于第一分叉部315外侧的钩状部322,所述钩状部322设有位于第二内侧端子32接触臂321的后方的搭合部326,所述搭合部326与所述第一搭接端子24的搭接部247相电性搭接。具体的,所述钩状部322包括自接触臂321后方向外倾斜延伸的外斜部323、自外斜部323进一步向后延伸的直向部324、自直向部324垂直向内弯折延伸的横向部325以及自横向部325进一步向前延伸的所述搭合部326,如此设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60]所述第一分叉部315和/或搭合部326设有用以与搭接部247电性接触的凸起部3151、3261。请参考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叉部315和搭合部326均设有用以与搭接部247电性接触的凸起部3151、326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3151、3261也可设于所述搭接部247上用以与相应的第一分叉部315和搭合部326搭接。
[0061]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左右两侧的第三端子23和第六端子26,所述第三、第六端子23、26分别包括位于第一、第二搭接端子24、25左右两侧的接触部231、262以及自各自接触部231、262向后延伸的水平部235、261,所述第一内侧端子31的第二分叉部316延伸于所述第三端子23水平部235上方,所述第二内侧端子32的钩状部322延伸于所述第六端子26水平部261上方。S卩,所述钩状部322的直向部324位于所述第三端子23水平部235上方,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结构合理,不易发生由于第一导电端子组2过分集中在一处导致的接触短路等情况。
[0062]所述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I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3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内侧端子31、32左右两侧的第一外侧端子33和第二外侧端子34,所述第一外侧端子33和第二外侧端子34分别包括位于第一、第二内侧端子31、32接触臂311、321左右两侧的接触臂331、341,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的接触部231、241、251、26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3的接触臂311、321、331、341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齐。如此设置,组装较方便,且所述接触部231、241、251、262与接触臂311、321、331、341在上下方向上——对齐便于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正反插”功能。
[0063]请参考图9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的接触部231、241、251、262左右两侧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242以及宽于所述缩窄部242的扩张部23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3的接触臂311、321、331、341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缩窄部242位置对应的扩大部312以及与所述扩张部232位置对应的收缩部313,所述扩大部312在左右方向上宽于所述缩窄部242,所述扩张部232在左右方向上宽于所述收缩部313。如此设置,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和第二导电端子组3在进行镶埋成型时,所述暴露于收缩部242及缩窄部242左右两侧的扩大部312和扩张部232可在上下方向上供镶埋模块(未图示)顶接定位,从而便于第一导电端子组2和第二导电端子组3在受到稳定定位后再注塑镶埋,从而实现复杂端子在镶埋成型前的定位工艺,且结构简单。
[0064]具体的,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三端子23、第六端子26、第一外侧端子33和第二外侧端子34外侧的两对电源端子5,所述两对电源端子5外侧还包括两对接地端子6。如此,用以符合USB3.1Type-C的接口框架的USB2.0电连接器100标准。
[0065]所述电连接器100适用于包含但不限于USB Type C电连接器100。
[006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左右分布的第一搭接端子以及第二搭接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搭接端子设有位于前端用以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的接触部、与接触部电性连接的搭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左右分布的第一内侧端子和第二内侧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内侧端子前端设有用以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的接触臂,所述第一内侧端子的接触臂位于第一搭接端子接触部上方,所述第二内侧端子的接触臂位于第二搭接端子接触部上方,所述第一内侧端子后端与第二搭接端子的搭接部电性搭接,所述第二内侧端子后端与第一搭接端子的搭接部电性搭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搭接端子的所述搭接部为自下向上凸起的凸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端子包括自接触臂向第二内侧端子所在方向侧向延伸的第一分叉部,所述第一分叉部位于第二内侧端子接触臂的后方,所述第一分叉部与所述第二搭接端子的搭接部相电性搭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端子包括自接触臂向远离第二端子所在方向侧向延伸的第二分叉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端子包括围绕于第一分叉部外侧的钩状部,所述钩状部设有位于第二内侧端子接触臂的后方的搭合部,所述搭合部与所述第一搭接端子的搭接部相电性搭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叉部和/或所述搭合部设有用以与所述搭接部电性接触的凸起。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搭接端子左右两侧的第三端子和第六端子,所述第三、第六端子分别包括位于第一、第二搭接端子左右两侧的接触部以及自各自接触部向后延伸的水平部,所述第一内侧端子的第二分叉部延伸于所述第三端子水平部上方,所述第二内侧端子的钩状部延伸于所述第六端子水平部上方。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内侧端子左右两侧的第一外侧端子和第二外侧端子,所述第一外侧端子和第二外侧端子分别包括位于第一、第二内侧端子接触臂左右两侧的接触臂,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接触部与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接触臂在上下方向上 对齐。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接触部左右两侧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以及宽于所述缩窄部的扩张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接触臂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缩窄部位置对应的扩大部以及与所述扩张部位置对应的收缩部,所述扩大部在左右方向上宽于所述缩窄部,所述扩张部在左右方向上宽于所述收缩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位于第三端子、第六端子、第一外侧端子和第二外侧端子外侧的两对电源端子,所述两对电源端子外侧还包括两对接地端子,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Type C电连接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左右分布的第一、第二搭接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搭接端子设有接触部、与接触部电性连接的搭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左右分布的第一、第二内侧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内侧端子前端设有接触臂,所述第一内侧端子的接触臂位于第一搭接端子接触部上方,所述第二内侧端子的接触臂位于第二搭接端子接触部上方,所述第一内侧端子后端与第二搭接端子的搭接部电性搭接,所述第二内侧端子后端与第一搭接端子的搭接部电性搭接。如此设置,便于降低制程难度。
【IPC分类】H01R13/02
【公开号】CN105206963
【申请号】CN201510590441
【发明人】熊峰
【申请人】上海天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