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部件、电连接器以及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2608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屏蔽部件、电连接器以及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与基板的导电部连接的接触部实施屏蔽的屏蔽部件、电连接器以及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在电连接器中,对于接触部的高屏蔽性能的要求在提高,为了屏蔽来自接触部的噪声而设置有屏蔽部件。这种屏蔽部件与基板的地线连接,通过压铸法来形成屏蔽部件,其中,由于导电性优异等理由,压铸法使用了锌或铝(例如,专利文献1)。
[0003]参照图13至图15,具体地说明现有的电连接器和安装于该电连接器的屏蔽部件。图13是现有的电连接器100从下方(与基板相对的面的方向)的斜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14是现有的屏蔽部件200从上方的斜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15是现有的屏蔽部件130的后视图。
[0004]由于现有的电连接器100中所安装的屏蔽部件130是通过压铸法来形成的,因此,考虑到强度和可成型性而将脚部131的形状设置为圆凸柱形状,其中,脚部131是在未图示的基板上实施的钎焊部。现有的电连接器100具有如下的结构,即,从壳体110的后端面突出的接触部120的端部121的周围由屏蔽部件130的圆凸柱形状的脚部131包围。在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100中,通过脚部131包围接触部120的端部121,从而利用圆凸柱形状的脚部131屏蔽来自接触部120的端部121的无用辐射。
[0005]另外,近年来,对于安装有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其小型化的期望在提高,对于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的电连接器,其小型化的要求也在提高。另外,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上述电连接器与其他电子部件靠近设置,为了将对其他电子部件的电气特性相关的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也要求实现更加良好的屏蔽性能。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9-27365号”

【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但是,在现有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屏蔽部件中,与基板的地线连接的脚部的形状是圆凸柱形状,因此具有以下的问题,即,不能充分覆盖接触部的与基板连接的端部的周围,从而限制屏蔽性能的提高。另外,在现有的屏蔽部件中,由于压铸法所使用的材料强度低,因此不能将脚部设定为薄壁状。因此,在现有的屏蔽部件中,如果想要充分覆盖接触部的端部,则需要增大圆凸柱形状的脚部的直径,这将导致出现屏蔽部件和电连接器整体尺寸过大的问题。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部件、电连接器以及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多个片状的脚部来屏蔽电连接器的接触部中与基板连接的端部,因此,能够获得高屏蔽性能而不会导致大型化。
[0012]解决技术问题所需的手段
[0013]本发明的屏蔽部件是对电连接器的接触部实施屏蔽的屏蔽部件,其包括:筒状的主体部,在内部具有第一中空孔,第一中空孔的前方向外部开放;筒状的裙部,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后方,在内部具有第二中空孔,第二中空孔与所述第一中空孔连通且后方向外部开放,并且,裙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并且所述裙部与所述主体部同轴;连结部,连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裙部;以及多个脚部,是以所述裙部的周向作为片宽方向的片状,从所述裙部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设置。
[0014]通过多个以裙部的周向为片宽方向的片状的脚部包围电连接器的接触部中与基板连接的端部的周围,从而对接触部的端部实施屏蔽。
[0015]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性的壳体,具有在前方开口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中能够插入连接对象侧连接器;多个接触部,被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具有导电性,所述多个接触部具有被配置于所述插入孔的连接部和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后方突出的端部;以及屏蔽部件,被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对所述接触部实施屏蔽,其中,所述屏蔽部件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在内部具有第一中空孔,所述第一中空孔的前方向外部开放,并且,所述第一中空孔中配置有所述连接部;筒状的裙部,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后方,在内部具有第二中空孔,所述第二中空孔与所述第一中空孔连通且后方向外部开放,所述裙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并且所述裙部与所述主体部同轴;连结部,连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裙部;以及多个脚部,是以所述裙部的周向作为片宽方向的片状,从所述裙部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设置并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后方,并且,被配置于所述多个连接部的所述端部的外周。
[0016]通过多个以裙部的周向为片宽方向的片状的脚部包围接触部中与基板连接的端部的周围,从而对接触部的端部实施屏蔽。
[0017]本发明的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对电连接器的接触部实施屏蔽的屏蔽部件的方法,包括: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的一部分进行冲裁,形成圆形部和辐射状片,其中,所述辐射状片从所述圆形部的外缘部呈放射状地延伸设置并且延伸设置方向的端部与所述板材连接;通过冲头沿冲模孔对所述圆形部的中央进行拉深加工,从而在所述圆形部的中央形成筒状的主体部,并且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围形成凸缘部;对所述主体部的拉深方向的前端的顶面进行冲裁,使所述主体部的内部朝所述拉深方向开放;由所述板材裁切所述辐射状片的所述端部;以及将所述凸缘部的外周侧部朝所述拉深方向的相反方向折弯,从而将所述外周侧部形成为与所述主体部同轴且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的筒状的裙部,将所述凸缘部的较所述外周侧部更靠内侧的内周侧部作为连结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裙部的连结部,并且,将所述辐射状片形成为片状的脚部,其中,所述片状的脚部从所述裙部沿所述相反方向延伸设置,并以所述裙部的周向作为片宽方向。
[0018]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拉深加工和裁切,进一步折弯而形成屏蔽部件,并且,将脚部形成为以裙部的周向为片宽方向的片状,通过脚部包围电连接器的接触部中与基板连接的端部的周围,从而对接触部的端部实施屏蔽。
[0019]发明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通过屏蔽部件的多个片状的脚部对电连接器的接触部中与基板连接的端部实施屏蔽,因此,能够获得高屏蔽性能而不会导致大型化。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从上方的斜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0023]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从上方的斜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0024]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0025]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0026]图6是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0027]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屏蔽部件从上方的斜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0028]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屏蔽部件从上方的斜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0029]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屏蔽部件的侧视图。
[0030]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屏蔽部件的仰视图。
[0031]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屏蔽部件和壳体的卡合部的放大图。
[0032]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0033]图13是现有的电连接器从上方的斜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0034]图14是现有的屏蔽部件从下方的斜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0035]图15是现有的屏蔽部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图中,X轴、y轴和z轴构成三轴正交坐标系,以y轴的正方向为前方向、以y轴的负方向为后方向、以X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以z轴的正方向为上方向、以z轴的负方向为下方向进行说明。
[0037]<电连接器的结构>
[0038]以下,参照图1至图10,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的结构。
[0039]电连接器1具有壳体10、接触部20以及屏蔽部件30。
[0040]壳体10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壳体10由嵌合部16和台座部17构成。
[0041]嵌合部16具有在前方开口的插入孔11。插入孔11中能够插入连接对象侧连接器(未图示)。在嵌合部16的上方形成有卡合凹部9,卡合凹部9从嵌合部16的前端至后端延伸设置,其前方和后方向外部开放,并且下方与插入孔11连通,能够使连接对象侧连接器的卡合部沿前后方向滑动。卡合凹部9具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