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899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件2具有η-1个指部22的基部21 —侧还多两个分别位于长边两端而排列于该η-1个指部22两侧的指部22,此多出的两个指部22分别与基部21另一侧位于最外两侧的两个指部22对齐。每一薄片导接单元10的各薄片模组I具有η个接地端子13且每一接地端子13至少与一个指部22接触。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η = 4,也就是说,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2的基部21其中一侧有四个指部22,另一侧有三个指部22。而第二接地连接件3的基部21其中一侧同样有四个指部22,但另一侧有五个指部22。每一指部22与单一薄片导接单元10的两薄片模组I的绝缘本体11的穿槽113相配合,能够同时穿设于该两薄片模组I连通的穿槽113中。每一接地连接件2、3的指部22分别穿入与其相邻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两薄片模组I的穿槽113而接触对应的接地端子13,亦即每一接地连接件2、3可以电连接两薄片导接单元10,总共四个薄片模组I的接地端子13。
[0069]如图5所示,需先说明由于图5所取的剖切位置(参考图4与图10)是在接地端子13的固定部131上设有窗口 1311处,所以每一接地端子13的剖面会显现呈相间隔的两部份;以图5所示的方向在最左侧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接地端子13都只有与一个指部22接触,亦即每一薄片模组I的四个接地端子13分别与第一接地连接件2左侧的四个指部22接触;在中间的薄片导接单元10除了图中位于最上方和最下方的两个接地端子13仅与其右侧的接地连接件2、3的指部22接触之外,每一接地端子13与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接地连接件2、3的指部22接触,也就是每一接地端子13与两个指部22接触,藉此相邻的两个接地连接件2、3也经由位于两个接地连接件2、3之间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接地端子13形成电连接;在最右侧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接地端子13即藉由第二接地连接件3右侧的指部22接触。由于若以第一接地连接件2的结构其右侧仅有三个指部22无法对应接触薄片导接单元10的位于图中最上方和最下方的两个接地端子13,因此,第二接地连接件3还多出两个指部22以分别接触薄片导接单元10的位于图中最上方和最下方的两个接地端子
13。换言之,全部薄片导接单元10的接地端子13能够利用该多个接地连接件2、3都形成电连接。而且每两相邻的第一接地连接件2的指部22交错穿入位于该两相邻的第一接地连接件2之间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各薄片模组I。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右侧的第一接地连接件2的指部22与第二接地连接件3的指部22亦交错穿入位于两者之间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各薄片模组I。
[0070]由于单一接地连接件2、3即能机械性地连接两个薄片导接单元10,并能电性连接四个薄片模组I的接地端子13,就机械特性而言,可以减少整体电连接器100的接地连接件2、3的数量,不仅降低制造接地连接件2、3的成本,且使组装接地连接件2、3的工序较为简单。就电气特性而言,因为单一接地连接件2、3可以电连接四个薄片模组I的接地端子
13。而且,单一接地连接件2、3不仅能改善每个薄片导接单元10的共同接地路径,同时能改善两个薄片导接单元10之间的共同接地路径,而能够增加共同接地路径降低阻抗,降低串音(Cross talk)效果较佳。再者,整体电连接器100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接地端子13能够利用该多个接地连接件2、3都形成串通电连接,降低串音及提高传输速率。当然,各接地连接件2、3仅与各薄片模组I的其中一部份接地端子13电连接亦可实施。
[0071]再参阅图1至图3,该导引件4与该多个薄片导接单元10并排设置,并具有多个分别位于两侧的扣部41。该多个扣部41与该多个绝缘本体11的卡扣部114在两侧分别排成一排。该多个固定板5分别具有与该多个扣部41及卡扣部114相配合的卡槽51。通过该多个固定板5分别位于该导引件4与该多个薄片导接单元10两侧并与该多个扣部41及卡扣部114相扣接,而将该导引件4与该多个薄片导接单元10组接在一起并固定。该护罩6与该多个薄片导接单元10及该导引件4组接且具有一座体61及一连接于该座体61且与该导引件4相配合对接的导引部62。该座体61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穿孔611以分别对应供该多个接触部122、132伸入以保护该多个接触部122、132,避免该多个接触部122、132受外力撞击而变形。该导引部62为两个中空柱体,该导引件4还具有两个分别容置该多个中空柱体的对接槽42。通过该导引部62与该导引件4的导引,使组装该护罩6时容易将该多个穿孔611与该多个接触部122、132对位。
[0072]参阅图11至图13,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有三个第一接地连接件2及一个第二接地连接件3,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有四个第一接地连接件2及一个第二接地连接件3’,且该第二接地连接件3’的构造相当于该第一接地连接件2含有η个指部22的半侧,亦即,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连接件3’仅有第一接地连接件2 —半的结构而具有四个指部22,用以设于如图13所示最右侧的薄片导接单元10,以将最右侧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全部接地端子13电连接。在第二实施例中以第二接地连接件3’使电连接器100全部的接地端子13都能电连接在一起达到更佳的电气特性,但是若不设置该第二接地连接件3’,也降低串音及提高传输速率的功效。
[0073]此外,虽然前述两个实施例的端子为直线型,即接触部与尾部在相反两侧,但是前述两个实施例亦可变化为端子的接触部与尾部延伸的方向概呈直角相交。
[0074]综上所述,通过单一接地连接件2、3即能机械性地连接两个薄片导接单元10,并能电性连接四个薄片模组I的接地端子13,可以减少整体电连接器100的接地连接件2、3的数量,不仅降低制造接地连接件2、3的成本,且使组装接地连接件2、3的工序较为简单。而且,单一接地连接件2、3不仅能改善每个薄片导接单元10的共同接地路径,同时能改善两个薄片导接单元10之间的共同接地路径,而能够增加共同接地路径降低阻抗,降低串音(Cross talk)效果较佳。再者,整体电连接器100的薄片导接单元10的接地端子13能够利用该多个接地连接件2、3、3’都形成串通电连接,降低串音及提高传输速率。
[0075]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薄片导接单元,相邻并排设置,每一薄片导接单元包括多个薄片模组,该多个薄片模组分别具有一绝缘本体、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多个接地端子,该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与该多个接地端子交错布设于该绝缘本体;及 多个第一接地连接件,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具有一基部及多个分别由该基部的相反两侧往外延伸的指部,且两侧的指部的位置交错设置,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设于相邻的薄片导接单元之间且其指部分别穿入和其相邻的该两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的绝缘本体而接触对应的接地端子,而且每两相邻的第一接地连接件的指部交错穿入位于该两相邻的第一接地连接件之间的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的基部为一矩形片体,该多个指部分别由该基部的两长边侧往外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的其中一侧有η个指部、另一侧有η-l个指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接地连接件,该第二接地连接件具有与该多个第一接地连接件相同的构造且在对应该第一接地连接件具有η-l个指部的基部一侧还多两个分别位于长边两端而排列于该η-l个指部两侧的指部,每一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具有η个接地端子且每一接地端子至少与一个指部接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接地连接件,该第二接地连接件的构造相当于该第一接地连接件含有η个指部的半侧,每一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具有η个接地端子且每一接地端子至少与一个指部接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薄片导接单元的两薄片模组的绝缘本体其中之一具有多个凸柱,且其中另一具有多个分别与该多个凸柱相配合的凹槽,以使该对薄片模组相组接在一起。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护罩,该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接地端子分别具有一伸出对应的绝缘本体的接触部,该护罩与该多个薄片导接单元组接且具有一座体,该座体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穿孔,以分别对应和供该多个接触部伸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与该多个薄片导接单元并排组接的导引件,该护罩还具有一连接于该座体且与该导引件相配合对接的导引部。9.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接地端子均具有一接触部及一固定部,该接触部均伸出对应的绝缘本体,该固定部均埋设于该绝缘本体内,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的指部与至少一接地端子的固定部靠近该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位置相接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绝缘本体呈板状且具有多个分别供其中一指部穿设的穿槽,每一薄片导接单元的两薄片模组的绝缘本体的穿槽位置与另一绝缘本体的穿槽位置相对应,以供其中一指部同时穿设于该两薄片模组。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的每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与另一薄片模组的其中一接地端子相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含多个薄片导接单元及多个第一接地连接件。薄片导接单元相邻并排设置。每一薄片导接单元包括多个薄片模组,薄片模组具有一绝缘本体、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多个接地端子。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具有一基部及多个由基部的相反两侧往外延伸的指部,且指部位置交错设置,每一第一接地连接件设于相邻薄片导接单元之间且其指部分别穿入相邻的两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的绝缘本体而接触对应的接地端子,且每两相邻的第一接地连接件指部交错穿入位于相邻的第一接地连接件之间的薄片导接单元的各薄片模组。本发明通过单一接地连接件改善各薄片导接单元共同接地路径,改善两薄片导接单元之间的共同接地路径,降低阻抗和串音效果。
【IPC分类】H01R13/6471, H01R13/652
【公开号】CN105449461
【申请号】CN201410523092
【发明人】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9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