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帘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123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准确得知当前限压腔101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0041]又或者,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气压联动机构102的设计方式,如图7所示,其中,气压联动机构102包括半球体飞陀41,与半球体飞陀41的中心活动连接的固定轴承42,以及与半球体飞陀41对称设置的配重块43,配重块43与半球体飞陀41相连,固定轴承42固定于限压腔101的内壁,其中,半球体飞陀41在风力的作用下以固定轴承42为中心在限压腔101内进行转动,以使得半球体飞陀41改变第一出风口 22的横截面积。
[0042]与图1-图6中气压联动机构102的原理类似的,在图7所示的气压联动机构102中,当限压腔101进风口输入的气流的压强较大时,半球体飞陀41以固定轴承42为中心在限压腔101内进行转动,改变第一出风口 22的横截面积,使第一出风口 22的横截面积保持在预设范围内,使第一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压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空气帘装置输出的气流的流量稳定性。
[0043]进一步地,以图1-图6中气压联动机构102的结构为例,如图8所示,空气帘主体12内设有连通的第一导气通道51和第二导气通道52,其中,第二导气通道52的出风口处,即第二出风口,的横截面上设置有仿生膜瓣53,当第二导气通道52内的气压大于阈值时,如图9所示,该仿生膜瓣53的两个膜瓣打开,第二导气通道52内的气流可通过仿生膜瓣,从第二导气通道52的第二出风口流出。
[0044]这样一来,当第一导气通道51内有异物导致堵塞或第一导气通道51的出风口,SP第三出风口,比较狭窄时,与第一导气通道51连通的第二导气通道52内的气压增加,当第二导气通道52内的气压大于阈值时,该仿生膜瓣53的两个膜瓣打开,第二导气通道52可作为第一导气通道51的备用通道,弥补第一导气通道51的气流量缺失或第一导气通道51出现断点等问题,保证空气帘主体12排出气体的连续均一性。
[0045]可选的,该仿生膜瓣53可使用橡胶材料制作。
[0046]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二导气通道52中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联动锁扣54,例如,联动锁扣54可以为L型,其中,联动锁扣54的一端可与仿生膜瓣53接触,联动锁扣54的另一端为钩状;这样,当仿生膜瓣53打开时,仿生膜瓣53触碰联动锁扣54的钩状的一端勾住仿生膜瓣53的两篇膜瓣。
[0047]这样,第二导气通道52可以持续的输出气流,避免仿生膜瓣53自身弹性关闭时造成的脉冲气流等问题。
[0048]当需要关闭第二导气通道52时,如图11所示,空气帘主体12的底部与联动锁扣54对应的位置设有复位螺丝55,当拧紧复位螺丝55时,复位螺丝55可向与联动锁扣53的一端施加力矩,破坏联动锁扣54与仿生膜瓣53之间的力矩平衡,从而关闭仿生膜瓣53。
[0049]在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空气帘主体12内设有第三导气通道61,第三导气通道61的一端与第二导气通道52连通,且第二导气通道52内经过仿生膜瓣53的气流可进入第三导气通道61,而第三导气通道61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例如,第三导气通道61的另一端使用弧形Ο-ring(密封项圈),确保第三导气通道61不会出现漏气情况。
[0050]具体的,如图12所示,第三导气通道6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电球62,第三导气通道62的内壁设有相对的第一导电片63和第二导电片64,当仿生膜瓣53关闭时(即第二导气通道52未使用时),导电球62位于第一导电片63和第二导电片64之间时,此时,导电球62与指示灯65和电源66组成闭合的导电回路,指示灯65亮起,可向操作人员指示当前的第二导气通道52未使用。
[0051]而当仿生膜瓣53打开时(即第二导气通道52使用时),第二导气通道52内的气压增加,与第二导气通道52连通的第三导气通道61气压随之增加,推动导电球62离开第一导电片63和第二导电片64,此时,导电球62与指示灯65和电源66组成的导电回路断开,指示灯65灭掉,可向操作人员指示当前的第二导气通道52正在使用。
[0052]可选的,如图1-图12所示,限压模块11与空气帘主体12之间可通过导气通道连通。
[0053]至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帘装置,该空气帘装置具体包括限压模块,以及与限压模块连通的空气帘主体;该限压模块内设有限压腔,该限压腔的进风口与外界连通,该限压腔的第一出风口与空气帘主体连通;其中,限压腔内设有气压联动机构,该气压联动机构可随限压腔内气压的变化改变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使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保持在预设范围内,这样一来,由于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保持在预设范围内,因此,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压强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空气帘装置输出的气流的流量稳定性,提高制作阵列基板的良率。
[005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限压模块连通的空气帘主体;所述限压模块内设有限压腔,所述限压腔的进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限压腔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空气帘主体连通; 其中,所述限压腔内设有气压联动机构,所述气压联动机构可随所述限压腔内气压的变化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使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压强在预设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联动机构包括沿进风方向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有浮子,所述连杆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设有第一通气挡块; 所述浮子在气流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第一通气挡块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通气挡块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联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气挡块相对设置的第二通气挡块,所述第一通气挡块与所述第二通气挡块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通气挡块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限压腔的底部相连,所述限压腔的底部还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可与所述第二通气挡块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帘装置的外壁设有压力刻度盘,所述连杆上的指针指向所述压力刻度盘上的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联动机构包括半球体飞陀,与半球体飞陀活动连接的固定轴承,以及与所述半球体飞陀对称设置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半球体飞陀相连,所述固定轴承固定于所述限压腔的内壁; 其中,所述半球体飞陀可在气流的作用下以所述固定轴承为中心在所述限压腔内进行转动,以使得所述半球体飞陀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帘主体内设有连通的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横截面上设置有仿生膜瓣,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内的气压大于阈值时,所述仿生膜瓣打开,气流可通过所述仿生膜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导气通道中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联动锁扣,所述联动锁扣的一端与所述仿生膜瓣接触,所述联动锁扣的另一端为钩状; 当所述仿生膜瓣打开时,触碰所述联动锁扣的另一端固定所述仿生膜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帘主体的底部与所述联动锁扣对应的位置设有复位螺丝,所述复位螺丝可向所述联动锁扣的一端施加力矩,以关闭所述仿生膜瓣。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帘主体内设有第三导气通道,所述第三导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内经过所述仿生膜瓣的气流可进入所述第三导气通道,所述第三导气通道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第三导气通道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电球,所述第三导气通道的内壁设有相对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当所述导电球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时,所述导电球与指示灯和电源组成闭合的导电回路。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模块与所述空气帘主体之间通过导气通道连通。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帘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保证空气帘装置输出的气流的流量稳定性,提高制作阵列基板的良率。该空气帘装置包括:限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限压模块连通的空气帘主体;所述限压模块内设有限压腔,所述限压腔的进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限压腔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空气帘主体连通;其中,所述限压腔内设有气压联动机构,所述气压联动机构可随所述限压腔内气压的变化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横截面积,使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压强在预设范围内。该方法可应用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制造工艺中。
【IPC分类】H01L21/67
【公开号】CN105575859
【申请号】CN201610125912
【发明人】张春泽, 李伟, 于凯, 刘聪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