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连接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311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及连接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被安装于面板等被安装部件的连接器及连接器安装结构,具体而言,涉及能够抑制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连接器由于超出设想地活动而从被安装部件脱落、并且能够与对方侧的连接器可靠地连接的连接器及连接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被安装于构成设备的面板或基板等被安装部件的连接器有的是在该被安装部件与连接器的所安装的部分之间具有间隙、且连接器能够在间隙内移动所谓浮动的连接器。并且,通过使得能够浮动,从而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连接器在与对方侧的连接器连接时能够在间隙内移动,能够抑制扭曲、吸收偏移,能够可靠地连接。
[0003]作为这样的设想了浮动的连接器,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可动连接器的技术方案。下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可动连接器的技术方案如下:具备:绝缘外壳,在大致板状基部的大致中央形成有至少一个触头容纳腔;和一对面板安装部件,其形成于在该绝缘外壳的所述基部的两端附近形成的大致矩形开口内,并被安装于面板的安装孔中,该各面板安装部件具有两根弹性腿,所述两根弹性腿具有向所述基部的上下两个面突出并分别向外侧扩展成大致“ ”字状的自由端,该弹性腿的上部借助于横穿所述各大致矩形开口的连结片以所述弹性腿位于所述连结片的两侧的方式与所述基部连结,在所述基部与所述自由端之间隔着所述面板,所述弹性腿被保持成能够向所述连结片的周围弹性变形地移动。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根据下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可动连接器的技术方案,能够得到高度低却可得到充分的工作范围的连接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55601号公报
[0007]在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可动连接器中,具有被安装于面板的安装孔中的一对面板安装部件,面板安装部件的弹性腿被保持成能够向连结片的周围弹性变形地移动。但是,在对该可动连接器施加超出设想的外力的情况下,弹性腿超出设想地弹性变形,弹性腿从面板的安装孔脱落或维持超出设想地移动的状态,从而有可能变得无法与对方侧的连接器可靠地连接。
[0008]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在弹性腿的中央形成保护突起以阻止超出弹性变形极限地过度变形,但若形成这样的保护突起,则存在这样的问题:结构变得复杂,制造成本变高。此外,由于将弹性腿和保护突起插入到一个面板的安装孔中,因此,需要使弹性腿及保护突起分别变薄或变细,还有可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强度。此外,若要得到充分的强度,则需要增厚或增粗弹性腿及保护突起,因此,有可能连接器大型化。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连接器及连接器安装结构:通过将用于安装至面板等被安装部件的安装部形成为各自成为不同的朝向,从而抑制外力导致的超出设想的移动并抑制从被安装部件脱落,此外,能够与对方侧的连接器可靠地连接。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器具有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基座,其形成得比所述连接器主体宽;和至少两个安装部,它们形成于所述基座,在各个所述安装部形成有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反复移动的一对安装片,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两个安装部的所述一对安装片的反复移动方向不同。
[0011]此外,在第一方面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第二方面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具有臂部,所述臂部从所述基座向安装至所述被安装部件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臂部在与所述安装片彼此反复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
[0012]此外,在第二方面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第三方面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在所述臂部的与所述基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钩部,所述钩部朝向与所述安装片所靠近的方向相反的一侧而形成得宽于所述臂部。
[0013]此外,在第三方面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第四方面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随着从所述钩部朝向前端而变细。
[0014]此外,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连接器的基础上,第五方面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能够贯插所述安装片的开口部,所述安装部形成有:立设部,其朝向与待安装所述被安装部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而形成;以及所述一对安装片,它们从所述立设部的端部贯插所述开口部。
[0015]第六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在被安装部件安装有具有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基座,其在与所述被安装部件连接的一侧形成得比所述连接器主体宽;和至少两个安装部,它们在所述基座的与所述被安装部件连接的一侧被安装在形成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在各个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反复移动的一对安装片,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两个安装部的所述一对安装片的反复移动方向不同。
[0016]此外,在第六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基础上,第七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具有臂部,所述臂部从所述基座向所述被安装部件侧延伸设置,所述臂部在与所述安装片彼此反复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
[0017]此外,在第七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基础上,第八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在所述臂部的与所述基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钩部,所述钩部朝向与所述安装片所靠近的方向相反的一侧而形成得宽于所述臂部,在所述钩部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被安装部件嵌入的嵌入部。
[0018]此外,在第八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基础上,第九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随着从所述钩部朝向前端而变细。
[0019]此外,在第六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基础上,第十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能够贯插所述安装片的开口部,所述安装部形成有:立设部,其朝向与所述被安装部件侧相反的一侧而形成;以及所述一对安装片,它们从所述立设部的端部贯插所述开口部。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第一方面的连接器,通过使构成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部的一对安装片形成为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反复移动的方向不同,由此,在从一个方向施加超出设想的外力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安装部处,一对安装片不反复移动,因此能够抑制超出设想地移动,能够抑制安装部脱落,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与对方侧的连接器的连接。
[0022]此外,根据第二方面的连接器,由在与构成安装部的安装片反复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的臂部形成,由此,即使向不反复移动的方向施加外力,也能够抑制向该方向移动。
[0023]此外,根据第三方面的连接器,由于在安装片形成有安装钩部,因此,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片变得更不容易脱落。
[0024]此外,根据第四方面的连接器,能够容易安装到被安装部件上。
[0025]此外,根据第五方面的连接器,通过在基座上形成立设部并在该立设部的端部形成安装片,由此,即使将配置于被安装部件侧的安装片缩短,一对安装片也能够反复移动,能够实现小型化。
[0026]根据第六方面的连接器安装结构,通过使构成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部的一对安装片形成为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反复移动的方向不同,由此,在从一个方向对连接器施加超出设想的外力的情况下,在至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