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6849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0LED)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类似三明治结构的薄膜器件,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夹设有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可以为空洞注入层、空洞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电注入型发光组件,在阳极和阴极加上工作电压之后,空穴从阳极、电子从阴极分别注入到有机材料层中,两种载流子在有机发光材料中形成空穴-电子对发光。
[0003]近来,透明显示技术在橱窗展示、仪器仪表等显示领域具有广泛的需求,而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仅能够简单地采用透明阴极和透明阳极来实现透明显示,却无法同时实现透明显示和双面独立显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够在实现透明显示的同时实现双侧独立显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衬底和依次形成于所述透明衬底上的第一电极机构、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机构;
[0007 ]所述第一电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对应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一个亚像素单元,每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对应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一个亚像素单元;其中,沿所述像素单元的行方向和/或列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分布;
[0008]所述第二电极机构为具有板状结构的透明电极层,其中:
[0009]所述第一电极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光透过率,且所述第一电极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所述第二电极的光透过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光透过率,且所述第二电极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
[0010]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当点亮与第一电极相对应的有机发光层时,在有机发光层的光线照射下,与第一电极对应的亚像素单元形成图像,由于第一电极的光透过率大于第二电极机构的光透过率,第一电极的反射率小于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因此,有机发光层发射的光线透过第一电极的光线比透过第二电极机构的光线多,第一电极侧的光线亮度大于第二电极机构侧的光线亮度,此时,从第一电极侧朝向第二电极机构侧观看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产生镜面效应,从第一电极侧只能看到第一电极对应亚像素单元显示的图像,同时,还能从第二电极机构侧透过整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看到透明衬底背离第二电极机构一侧的景色,实现透明显示。
[0011]当点亮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的有机发光层时,在有机发光层的光线照射下,与第二电极对应的亚像素单元形成图像,由于第二电极的光透过率小于第二电极机构的光透过率,且所述第二电极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因此,有机发光层发射的光线透过第二电极机构的光线比透过第二电极的光线多,第二电极机构侧的光线亮度大于第二电极侧的光线亮度,此时,从第二电极机构侧朝向第二电极侧观看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同样产生镜面效应,从第二电极机构侧只能看到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显示的图像。
[0012]因此,当控制第一电极使与第一电极相对应的有机发光层点亮时,能够从第一电极一侧看到与第一电极相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显示的图像,同时还能从第二电极机构一侧看到透明衬底背离第二电极机构一侧的景色,实现透明显示;当控制第二电极使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的有机发光层点亮时,能够从第二电极机构一侧看到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显示的图像,所以,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够通过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实现透明显示的同时实现双侧独立显示。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机构为透明阴极。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0015]当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第一电极机构的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且点亮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的有机发光层时,由于第二电极的光透过率小于第二电极机构的光透过率,且所述第二电极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因此,有机发光层发射的光线透过第二电极机构的光线比透过第二电极的光线多,第二电极机构侧的光线亮度大于第二电极侧的光线亮度,此时,从第二电极机构侧朝向第二电极侧观看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产生镜面效应,从第二电极机构侧只能看到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显示的图像,又由于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还能从第二电极侧透过整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看到第二电极机构背离透明衬底一侧的景色,实现透明显示;此时,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够通过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能够实现双侧独立显示的同时还能实现双向透明显示。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的反射率比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低至少5%,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比第二电极的反射率低至少5 %。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为不透明电极。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的反射率比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反射率低至少5%。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由ιτο、ιζο、纳米银、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电纺纳米铜丝或印刷金属网格形成的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由ιτο、ιζο、纳米银、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电纺纳米铜丝或印刷金属网格形成的第二电极。
[0020]优选地,所述透明衬底为由玻璃、聚烯烃、聚醚酮、聚酰亚胺(Ρ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酸酯、硅酮、聚乙烯、玻璃树脂、聚碳酸酯、含氟聚合物和聚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或任意几种材料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或层压物形成的透明衬底。
[OO21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机构为由MgAg合金、Ag、ITO、IZO或石墨稀材料形成的电极。
[0022]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电极机构背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安装有封装盖板。
[0023]当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机构背离透明衬底的一侧安装有封装盖板时,能够通过封装盖板隔绝第二电极机构与空气中的水汽、氧气,进而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延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0024]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5]在所述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机构,所述第一电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对应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一个亚像素单元,每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对应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一个亚像素单元;其中,沿所述像素单元的行方向和/或列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分布;
[0026]在形成的所述第一电极机构上形成有机发光层;
[0027]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机构,所述第二电极机构为具有板状结构的透明电极层。
[0028]优选地,在所述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机构的步骤中,所述第一电极机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溅射、电子束蒸镀、旋涂、烘烤或光刻工艺形成。
[0029]优选地,在形成的所述第一电极机构上形成有机发光层的步骤中,所述有机发光层通过蒸镀工艺形成。
[0030]优选地,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电极机构的透明电极层通过热蒸镀、电子束蒸镀或溅射工艺形成。
[0031]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形成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