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55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拐臂的行程。
[0037]优选地是,所述第二管腔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形状不相同;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多个导引槽;每个导引槽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位置及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导引槽相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
[003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持在预锁状态的连接器。
[003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4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及前述连接器壳体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
[0041]优选地是,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之一为公端子,另一个为母端子。
[0042]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悬梁端部悬空且有弹性地设置,利用悬梁与第一套管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相配合,利用第一凸块与卡槽相配合,可将联接圈与第一套管稳定地保持在预锁状态。联接圈与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时,方便与第二套管组装,可容易地使各组件的对配结构(如第二凸块与导引槽,导向柱与导向槽等)对准位置。悬梁有弹性地设置,既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且不易产生应力疲劳。悬梁有弹性地设置,既方便组装联接圈与第一套管至预锁状态,也可方便地解除预锁状态,完成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整体组装。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壳体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锁紧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剖视图。
[0045]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0046]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0047]图5为图2中的C-C剖视图。
[004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结构示意图。
[004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结构示意图。
[005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局部剖视示意图。
[0052]图10为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第一套管配合关系示意图。
[0053]图11为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第一套管配合关系局部剖视示意图。
[0054]图12为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第一套管剖视示意图。
[0055]图13为图12中的X-X剖视图。
[0056]图14为图12中的Y-Y剖视图。
[0057]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套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和连接器壳体组件30?连接器壳体组件30包括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第一套管40具有第一管腔41。第二套管50具有第二管腔51。联接圈60具有第三管腔61。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三者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三者的锁紧状态,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分别自第三管腔60 —端插置于第三管腔61内;第一套管40端部插置于第二管腔51内。联接圈60 —端套装在第一套管40上并与第一套管40连接,另一端套装在第二套管50上并与第二套管50连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第一管腔41内。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第二管腔51内。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之一为公端子,另一个为母端子。第一套管40插置于第二管腔51内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第一连接端子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有第二导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插接连接时,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通过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20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59]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40,具有第一管腔41。第一套管外壁42设置有第一凸缘43。第一凸缘43突出于第一套管外壁42,并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延伸。第一凸缘43设置有第一缺口 44和第二缺口 45。第一缺口 44与第二缺口 45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缺口 44外壁设置有卡槽46。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卡槽46设置在第一缺口 44 一侧。第一套管外壁42套装有第一密封圈47,第一密封圈47位于第一凸缘43内侧。第一套管外壁42还设置有轴向定位槽48。轴向定位槽48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当设置有多个轴向定位槽48时,其中一个轴向定位槽48内设置有标志线49。第一套管外壁42还设置有多个导引槽401。多个导引槽401径向截面各不相同,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0060]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60,具有第三管腔61。联接圈内壁62设置有悬梁70。悬梁一端71固定在联接圈内壁62上,悬梁另一端72有弹性地悬空设置。悬梁70自设置于联接圈内壁62的一端71起,沿联接圈70的轴向和径向延伸,实现此延伸方式可以将悬梁另一端72设置为相对于悬梁一端71位于斜下方,也可以设置为朝向轴线的表面为斜面。悬梁另一端72设置有第一凸块74。第一凸块74沿联接圈60径向突出于悬梁7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悬梁另一端72设置有拐臂73,拐臂73自悬梁另一端72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延伸。第一凸块74设置在拐臂73端部。第一凸块74自拐臂73端部延伸,沿联接圈60径向突出于拐臂73。联接圈内壁62设置有第三凸缘63,第三凸缘63突出于联接圈内壁62,并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延伸。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三凸缘63设置于联接圈60轴向一端。联接圈内壁62设置有导向柱64。导向柱64突出于联接圈内壁6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导向柱64数目为三个,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分布。联接圈60上还设置有定位凸起66,以与轴向定位槽48相配合。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定位凸起66设置在第三凸缘63上,突出于第三凸缘63。
[006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三者在组装过程中具有两个状态,即预锁状态和锁紧状态。如图10至图14所示,在预锁状态,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相对固定。处于预锁状态的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再与第二套管50组装连接,至锁紧状态。在锁紧状态,第一套管40端部插置于第二管腔51内,联接圈60 —端套装在第一套管40外并与第一套管40连接,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套管50外并与第二套管50连接。联接圈60 —端套装在第一套管40外时,第三凸缘63抵靠在第一凸缘43外侧。导向柱64位于导向槽54内。第二套管50端部与第一凸缘43之间夹持有第一密封圈47。第一密封圈47受压迫变形而产生弹性变形力,该弹性变形力沿轴向且具有使第一套管40和联接圈60轴向远离第二套管50的趋势。联接圈60受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变形力作用时,将导向柱64压靠在导向槽54的槽壁上。导向柱64被压靠在导向槽54的槽壁上时,可限制联接圈60移动。另外,在导向槽54的端部,还可以设置一段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图中未示出),使容置槽与导向槽54呈角度设置,导向柱64进入容置槽内后,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变形力使导向柱64抵靠在容置槽槽壁上而无法退出。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变形力通过导向柱64与导向槽54的配合,将联接圈60与第二套管50保持在该状态。只有施加外力旋动联接圈60是,才能将联接圈60与第二套管50拆分。第三凸缘63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将第一套管40和联接圈60轴向相对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51内均设置有导线,所以,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不能转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制联接圈60相对于第一套管40或第二套管50其中之一的转动,即可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