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312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的创作,尤其是将离合器装置结合于驱动马达中,及利用无线控制器达到免除手动控制离合器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电动卷门传动装置的离合器4′组配关是示意图,其是设有一可受控制凸伸或内缩的插杆41′,利用此插杆41′套插卡掣入离合盘11′的插孔111′中,供使离合盘11′可固定于固定盘1′上不动,因此驱动马达3′得于离合盘11′上作行星式转动,俾于停电时,可控制离合器4′的插杆41′内缩脱离卡掣离合盘11′的插孔111′中,而令离合盘11′脱离卡掣定位而与轮毂2′连动,且驱动马达3′与离合盘11′形成连动无负载状态,得使轮毂2′于滚动条杆上可空转,达到轻力迅速方便开启及关闭卷门。
上述离合器4′的插杆41′所套掣的插孔111′为单一组的设计模式,因此欲恢复插杆41′套掣作用必须将离合盘11′的插孔111′转回而相对应,让插杆41′自动卡入,如此单组插孔111′转孔对应方式较不易实施,若插孔111′的孔位有损坏时,需将整个离合盘11′更换,不仅浪费购置成本,且增添维修组装时间,故电动卷门传动装置离合器4′采单组孔位设计,在操作实施上较不易,且在维修上也较不合乎经济效益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于驱动马达的离合器结构,特别是该驱动结构在作维修时,可将整个驱动马达单一拆离固定盘,再予以维修或换新,具有方便的维修性,不仅简化现有技术卷门传动装置的组成构件,得以降低整体制造成本,更具有简单且快速精准的安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无线控制器对离合器实施切换控制,达成方便的无线遥控离合切换控制操作,在停电时,可由无线操控离合器,以达成可自动切换控制的离合驱动控制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于驱动马达上的壳体内结合设置有包括减速装置、离合器、电子计步器及门位控制装置,减速装置,包括有一传动主轴及一蜗齿轮,该传动主轴横架轴枢于壳体中心自由转动,并外露在壳体外而锁固连接传动齿轮一并连动,又该传动主轴末端套枢蜗齿轮及设置一齿条毂,此蜗齿轮与驱动马达的蜗杆主轴啮合连动,而保持在传动主轴上作空转,且此蜗齿轮轮面上设有数个离合孔;离合器,是包括有离合盘、顶推弹簧、拨杆、离合扳件、离合转盘及一弹性组件,该离合盘可在齿条毂上滑移与蜗齿轮形成离合传动作用,该顶推弹簧是顶推离合盘常态与蜗齿轮保持楔合连动,而该拨杆是扣接在离合盘一侧面上的沟槽中,受拉移可拨动离合盘滑移,在离合器的离合盘对应蜗齿轮面凸设有数个凸榫,此凸榫可对应导入蜗齿轮轮面上任一离合孔中,以令蜗齿轮能带动离合盘转动,并使传动产生连动,而该离合扳件连结在拨杆凸伸出壳体外末端上,受拨转控制拨杆推动离合盘作脱离蜗齿轮的连动关系,使传动主轴形成无负载自由转动,离合扳件与离合转盘呈套接状态,两者的间设有一弹性组件,在离合扳件与离合转盘对接面均设有数个呈等距且各为反向设置的棘齿块,离合转盘为套置于曲弧端座上,为以其下方的对称弧凸座在曲弧端座的对称U弧槽上作动,利用U弧槽的曲面使得在带动离合转盘转动时能向上提升,以带动拨杆的作动。
所述的壳体上一侧设有曲弧端座,此曲弧端座具有对称的U弧槽。
所述的离合扳件上设有无线控制器,该无线控制器包含有电磁阀及蓄电器,由电磁阀带动离合扳件枢转以控制离合器动作。
所述的轴杆上为枢接有电磁阀,以驱使轴杆移动且一并带动离合扳扣住枢转以控制离合器作动。
所述的离合转盘设置定位后,由限止件挡靠在离合转盘周缘的助挡凸肋处。


图1是现有技术电动卷门传动装置的离合器组配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驱动结构设置于马达内并组装完成后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显示离合器驱动结构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依照图2的4-4剖切线及箭头所指方向视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依照图4离合器驱动结构实施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驱动结构施以无线控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驱动结构施以无线控制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驱动结构实施控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驱动结构实施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盘;11′离合盘;111′插孔;2′轮毂;3′驱动马达;4′离合器;41′插杆;1驱动马达;11蜗轮主轴;2壳体;21上壳盖;22下壳盖;23曲弧端座;231-U弧槽;24限止件;3减速装置;31传动主轴;311齿轮;32蜗齿轮;33齿条毂;34离合孔;35传动齿轮;4离合器;41离合盘;411凸榫;412沟槽;42推顶弹簧;43拨杆;44离合扳件;441棘齿块;45弹性组件;46离合转盘;461棘齿块;462对称弧凸座;463助挡凸肋;5电子计步器;6门位控制装置;7、7′无线控制器;71、71′电磁阀;72蓄电器;73、72′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第六图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其中驱动马达1主要是在驱动马达1上方的壳体2内设有减速装置3、离合器4、电子计步器5及门位控制装置6等组件。
其中,驱动马达1凸伸有一伸入壳体2内连动减速装置3的蜗杆主轴11。
壳体2包含有上壳体21及下壳体22,其中在上壳体21上设有曲弧端座23,此曲弧端座23具有对称的U弧槽231,及此U弧槽23邻近处设有活动式的限止件24。
减速装置3包括有传动主轴31及蜗齿轮32,该传动主轴31横架轴枢在壳体2中心自由转动,并外露在壳体2外而锁固连接传动齿轮35一并连动,又该传动主轴31末端套枢蜗齿轮32及设置一齿条毂33,此蜗齿轮32与蜗杆主轴11啮合连动,而保持在传动主轴31上作空转,且此蜗齿轮32轮面上也设有数个离合孔34。
离合器4是包括有离合盘41、顶推弹簧42、拨杆43及离合扳件44、弹性组件45、离合转盘46所构成;该离合盘41是可套枢在传动主轴31末端齿条毂33上啮合,并可呈轴向自由滑动,且该离合盘41对应蜗齿轮32面凸设有数个凸榫411,此凸榫411可对应导入蜗齿轮32轮面上任一离合孔34中,以令蜗齿轮32能带动离合盘41转动,相对传动主轴31也能产生连动,这是由于因离合盘41内毂轮齿与齿条毂33啮合关是,是故传动主轴31亦能产生连动。
以及,该离合盘41在一侧面上设有沟槽412,该顶推弹簧42是置设在离合盘41一侧面处作顶推,供使离合盘41常态下与蜗齿轮32保持连动,该拨杆43是为前端设有U形卡扣的杆件,可卡扣在离合盘41一侧的沟槽412中,而其后端杆件延伸外凸在壳体2外,并贯穿离合转盘46后连结定位在离合扳件44上,在离合扳件44与离合转盘46的对接面均设有数个呈等距设置的棘齿块441、461,而棘齿块441、461设置方向是成反向,以便离合扳件44在单向作动时,可以带动离合转盘46转动。其中离合扳件44与离合转盘46的间设有一弹性组件45,该离合扳件44为套置在离合转盘46的上,而离合转盘46为套置在曲弧端座23上,当这些构件设置定位后,离合转盘46即与防止件24对接,由限止件24挡靠在离合转盘46周缘的助挡凸肋463处以防止逆转。
以图4及图5所示,当扳动离合扳件44时,俾使离合扳件44带动离合转盘46旋动作枢转,在离合扳件44呈约90度角转动后可令拨杆43向壳体2外凸出,同时拨动离合盘41脱离楔合蜗齿轮32作用(亦即拨动凸榫411脱离离合孔34状态),促使蜗齿轮32在传动主轴31上空转,而不连动传动主轴31,形成无负载可自由转动,故驱动马达1常态带动传动主轴31传动,在停电时,可切换离合扳件44的枢转方位,即可达成自动切换控制的离合驱动控制目的。
在离合扳件44转动约呈90度时,其是由离合扳件44的棘齿块441在转动时推顶离合转盘46的棘齿块461,同时利用顶离合转盘46旋转时一并带动设在顶离合转盘46下方的对称弧凸座462,由该对称弧凸座462在曲弧端座23的对称U弧槽231上作动,利用U弧槽231的曲面使得离合转盘46向上提升,如此即带动拨杆43的作动。
请参阅第五图及第九图所示,该离合扳件44欲复归缘位即反向旋转动作,离合扳件44则必须在转约90度角复位,因此其棘齿块441即沿着对接的顶离合转盘46的棘齿块461并通过其棘齿块461的顶端而滑过置此棘齿块461后方,此时顶离合转盘46并不会被转动,因此拨杆43亦不会被带动,因此离合扳件44必须在转动约90度,再次带动顶离合转盘46在转动,此次的顶离合转盘46转动便使其下方的对称弧凸座462嵌入曲弧端座23的U弧槽231的中了,此时在将离合扳件44依照上述方式回转90度,即又复归原位,达成自动切换控制的离合驱动控制目的。
在请参阅第六图所示,离合器4的控制切换,除传统式的手动方式驱动外,进一步可由无线控制器7达到切换离合扳件44的枢转;其中无线控制器7包含有电磁阀71及蓄电器72,位于离合扳件44上为枢接有电磁阀71,当停电时利用遥控器73无线遥控方式控制电磁阀71带动离合扳件44枢转,以带动离合器4脱离对与蜗齿轮32的箝制,促使蜗齿轮32在传动主轴31上空转,而不连动传动主轴31,形成无负载可自由转动者。另,装置在驱动马达1上的该电子计步器5是作侦测感应,以计算出控制驱动马达1的正反转驱动时间,以达到一种卷门门位开启极限控制。
而,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离合器驱动结构亦可用装置在拨杆43上的无线控制器7′加以控制离合器4,其中电磁阀71′直接与拨杆43固接,当以遥控器72′控制电磁阀71′激活,则藉由电磁阀71′的吸力带动拨杆43移动,以驱动离合盘41脱离对与蜗齿轮32的箝制,促使蜗齿轮32在传动主轴31上空转,而不连动传动主轴31,形成无负载可自由转动者;因此停电时,可切换控制离合器4的离合盘41,即可达成自动切换控制的离合驱动控制目的。
综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在作维修时,若驱动马达1发生故障时,可将整个驱动马达1单一拆离固定盘,再予以维修或换新,具有方便的维修性,不仅简化现有技术卷门传动装置的组成构件,得以降低整体制造成本,更具有简单且快速精准的安全控制,而对离合器4切换控制也能利用无线控制器7、7′控制、切换离合扳件44及拨杆43作动,达成方便的无线遥控离合切换控制操作,相对整个卷门传动、组装及维修上更趋简单易实施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手段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具长远进步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于驱动马达上的壳体内结合设置有包括减速装置、离合器、电子计步器及门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装置,包括有一传动主轴及一蜗齿轮,该传动主轴横架轴枢于壳体中心自由转动,并外露在壳体外而锁固连接传动齿轮一并连动,又该传动主轴末端套枢蜗齿轮及设置一齿条毂,此蜗齿轮与驱动马达的蜗杆主轴啮合连动,且此蜗齿轮轮面上设有数个离合孔;离合器,是包括有离合盘、顶推弹簧、拨杆、离合扳件、离合转盘及一弹性组件,该离合盘可在齿条毂上滑移与蜗齿轮形成离合传动作用,该顶推弹簧是顶推离合盘常态与蜗齿轮保持楔合连动,该拨杆扣接在离合盘一侧面上的沟槽中,受拉移可拨动离合盘滑移,在离合器的离合盘对应蜗齿轮面凸设有数个凸榫,此凸榫可对应导入蜗齿轮轮面上任一离合孔中,该离合扳件连结在拨杆凸伸出壳体外末端上,离合扳件与离合转盘呈套接状态,两者的间设有一弹性组件,在离合扳件与离合转盘对接面均设有数个呈等距且各为反向设置的棘齿块,离合转盘为套置于曲弧端座上,其下方的对称弧凸座设在曲弧端座的对称U弧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一侧设有曲弧端座,此曲弧端座具有对称的U弧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扳件上设有无线控制器,该无线控制器包含有电磁阀及蓄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杆上为枢接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转盘设置定位后,由限止件挡靠在离合转盘周缘的助挡凸肋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合于马达的离合器驱动结构,主要是在驱动马达上的壳体内结合设置有包括减速装置、离合器、电子计步器及门位控制装置,将上述构件装置结合于驱动马达中,使其对于卷门的传动装置上更具有快速便利的拆组维修性,以及该驱动马达可将现有技术离合切换控制等组成构件予以整合构成传动机构,搭配利用无线控制器达到免除手动控制离合器,更具有简单且快速精准的安全控制者。
文档编号H02K7/116GK2783610SQ20052001914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7日
发明者刘方楷 申请人:刘方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