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马铃薯微型薯等植物材料的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马铃薯微型薯使用的容器一般有三角瓶、广口瓶、罐头瓶、培养皿等普通玻璃容器;PP、PC等塑料容器;浸没式、喷雾式等生物反应器。对这些容器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可灭菌性、隔菌封闭性、透气性、坚固、易清洗和便于使用等性能。
目前广泛使用的三角瓶、广口瓶、罐头瓶等普通容器具有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这些容器容积小,在清洗、装配、杀菌、接种、换液、搬运、摆放等过程中易损坏、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不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1337.4,公开号CN1045906A)公开的一种“大量生产人工种用马铃薯(马铃薯微型块茎)的方法”,所使用的培养容器是直径10厘米、高度小于3厘米的圆形培养皿,该方法使用的培养容器过小,手工操作繁琐,劳动力消耗大,效率比较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94112881.4,公开号CN1109706A)公开的一种“生产马铃薯微型块茎的方法”,采用直径13~15厘米、高度18~22厘米(2~4升)从底部强制通气的玻璃容器。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容器制作成本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97100383.1,公开号CN1188593A)公开的一种“培养容器及使用其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等植物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培养容器容积增大了,结构也较为合理,但是培养容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罐,它可以实现多种培养基形式培养,并且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操作方便,性能优良,可用于马铃薯、花卉、苗木等具有芽、茎、根、小苗等器官形态植物材料组织培养的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包括由塑料材质(PET)吹塑成形的罐体及盖体,在罐体的顶端有一个接种口/换液口,所述的罐体内有一个支撑植物材料的网状体,在该网状体上有渗液孔。
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罐, 在罐体的接种口/换液口上有一层封口膜。
上述植物组织培养罐的盖体上表面有开口,在开口上贴有封口膜。
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罐的罐体上有环绕罐体壁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罐,采用塑料材质(PET)由吹塑成型,其体积较现有技术的各种罐体大的多,在罐的顶端有一个大直径接种口(换液时作为换液口),操作时可以将手伸入罐体内,有利于接种人员的操作,可以成倍地提高接种效率。在罐体内设置有支撑植物材料的网状体,使得植物组织在罐内不会被淹没。在网状体上制有渗液孔,可以使培养液沿小孔上升至网状体表面,供接种于网状体表面的植物组织吸收。接种后的接种口盖有组织培养专用的封口膜(或专用透气盖),有利于植物组织呼吸。


图1是植物组织培养罐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盖体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网状体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罐的罐体2与盖体6采用PET塑料材料吹塑制成。形状可以采用圆形、方形、椭圆形等,本实施例采用方形,其可以在放置时相互紧密排列,节省空间。在环绕罐体的体壁上制有数条凹凸形状的加强筋3。罐体上部有一个大直径接种口1,也称换液口,在接种作业时通过该口手可以直接伸入罐体内进行操作。更换罐内培养液时,亦通过该接种口(换液口)插入管子即可作换液操作。在罐体内放置一个与罐体横截面形状相同的用于支撑植物组织的网状体7,在网状体上有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小孔称作渗液孔8,所述网状体的制作材料亦可采用塑料件,也可采用其它材料制作,比如海绵,木质材料等,所述网状体的比重小于水,以保证其能浮在培养液上面。为了保证植物组织在罐体的正常呼吸,接种完成后在罐体上部的换液口贴上封口膜或叫透气膜。与所述罐体相匹配的盖体6为中空状,即盖体的上表面有一开口5,其作用与罐体接种口相同,在上述开口亦可粘贴封口膜,代替罐体接种口上的封口膜。或直接采用透气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罐,用于培养具有芽、茎、根以及小苗等器官形态的植物材料,使用时按如下步骤操作(1)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消毒该培养罐、盖和封口膜;(2)在无菌条件下,将切好的由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马铃薯或其它植物无病毒的茎段接入该培养罐中,并使其均匀分布;(3)在无菌条件下,插入加液管,将已灭菌的培养液通过高位压差经该管加入培养罐中,然后盖好封口膜(或专用透气盖);(4)将培养罐移到组织培养架上,在光照条件下,繁殖小苗;(5)如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当小苗长到5厘米以上时,首先将该培养罐外部消毒,然后置于无菌条件下,取下封口膜(或专用透气盖),插入抽液管,抽液管连接真空泵,通过该管抽出培养罐中的旧培养液,再插入加液管,加进已灭菌的诱导微型薯的培养液,移入黑暗条件下培养至收获微型薯。
实施例11、培养罐的结构 参照图1,培养罐为方形的PET塑料罐,边长为25厘米,高为20厘米,接种口直径为12厘米,网状体为边长24厘米的塑料薄板,每1.5平方厘米有1小孔。
2、灭菌培养罐和盖体用甲醛溶液浸泡消毒,封口膜和其它用具用紫外线灯、高压蒸汽、酒精灯等灭菌。
3、培养罐接种 首先在无菌条件下,将马铃薯无病毒小苗切成有1-2个叶片的茎段,然后接入培养罐中的支撑板上,平均每罐接种600个茎段,并使其均匀分布,插入加液管,将已灭菌的培养液通过高位压差经该管加入培养罐中,液面高度约为2厘米,茎段便随塑料薄板浮在液面上,靠塑料薄板上的小孔接触培养液,然后盖好封口膜。
4、培养罐换液 如生产微型马铃薯,当小苗长到8厘米时,首先将该培养罐外部用酒精消毒,然后置于无菌条件下,取下封口膜,插入抽液管,抽液管连接真空泵,通过该管抽出培养罐中的旧培养液,再插入加液管,加进已灭菌的诱导微型薯的培养液,液面高度约为2厘米,然后盖好封口膜。
5、培养罐的放置 培养罐接种或换液后,将培养罐移到组织培养架上,繁殖小苗时,在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平均每罐生产600株小苗;当生产微型薯时,将培养罐移到黑暗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平均每罐收获600粒微型薯。
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罐,包括由塑料材质(PET)吹塑成形的罐体(2)及盖体(6),在罐体的顶端有一个接种口/换液口(1),其特征在于罐体内有一个支撑植物材料的网状体(7),在该网状体上有渗液孔(8)。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液孔(8)为针状园孔。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2)为方形。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的接种口/换液口(1)上有一层封口膜。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上表面有开口(5),在开口上贴有封口膜。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有环绕罐体壁的加强筋(3)。
7.按照权利要求4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有环绕罐体壁的加强筋(3)。
8.按照权利要求5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有环绕罐体壁的加强筋(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罐,包括由塑料材质(PET)吹塑成型的罐体及盖体,在罐体的顶端有一个接种口/换液口,所述的罐体内有一个支撑植物材料的网状体,在该网状体上有渗液孔。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罐,采用塑料材质(PET)由吹塑成型,在罐体上部有一个大直径接种口操作时可以将手伸入罐体内,有利于接种人员的操作,可以成倍地提高接种效率。在罐体内设置有支撑植物材料的网状体,使得植物组织在罐内不会被淹死。在网状体上制有针状圆孔,可以使培养液沿小孔上至网状体表面,供接种于网状体表面的植物组织吸收。
文档编号A01G31/02GK2652128SQ200320111149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胡晓军 申请人:胡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