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革耳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298899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革耳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耳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从天然竹林中的腐朽竹材中筛选得到一种能降解竹材木质素的真菌(Panus?rudis)FG-35。该菌株在愈创木酚-PDA和苯胺蓝-PDA培养基上可产生变色圈。该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30℃条件下摇床培养7天(装液量1/5,160r/min),过滤获得菌丝球。试验表明,粗竹原纤维接种该革耳菌后,30℃条件下培养15天,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9.45%和26.34%。本发明利用微生物液体发酵方法降解竹材木质素,使其为生物酶法制备精细竹原纤维奠定一定基础,该法环保、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革耳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
发明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竹材木质素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效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菌种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竹子是理想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原料,其品种主要有毛竹、慈竹、桂竹、青竹、斑竹等。竹纤维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优秀的吸放湿性能,还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和抗紫外线功能材料。被称为继棉、麻、丝、毛之后的“第五大类天然纤维”,竹纤维面料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
[0003]竹原纤维的主要组成为纤维素,此外还有较多的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等非纤维物质包裹在竹纤维表面。这些胶质,特别是木质素等非纤维素物质胶结在纤维外面,使得原竹呈坚固的片条状。 所以,竹材在纺纱过程中须通过一道脱胶过程去除木质素等胶质,以满足纺纱要求。目前,竹纺行业常用的蒸煮方法主要是化学方法,即利用强酸强碱对粗竹原纤维进行处理。然而化学处理工艺能耗大,设备损耗大、且排放的废水无法循环利用,污染问题严重,如何开发出高效、节能、环保的处理粗竹原纤维降解木质素的方法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选择性降解竹材木质素的真菌菌株及其应用的方法;解决竹纤维降解木质素领域存在的难处理、效率低、能耗大、设备损耗大、不环保的问题。
[0005]一种革耳菌(Panus rudis) FG-35,该菌株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06。
[0006]所述的革耳菌(Panus rudis)FG-35的应用方法,用于降解竹材木质素。
[0007]本发明提供的高活性的降解竹材木质素的革耳菌菌种(Panus rudis)FG-35,生长繁殖迅速,对木质素降解能力强而对纤维素降解能力很弱,特别有针对性,该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30°C条件下摇床培养7天(装液量1/5,160r/min),过滤得到大小均匀的菌丝球,将菌丝球接入到粗竹原纤维中。试验表明,粗竹原纤维接种该革耳菌后,30°C条件下培养15天,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9.45%和26.34%。本发明利用微生物液体发酵方法降解竹材木质素,使其为生物酶法制备精细竹原纤维奠定一定基础,该法环保、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8]本发明菌株命名为革耳FG-35 (Panus rudis FG-35),2013年3月26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06。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革耳菌菌株(Panus rudis)FG-35菌落形态图;
[0010]图2为本发明革耳菌菌株(Panus rudis)FG-35菌丝形态图;[0011]图3为本发明革耳菌(Panus rudis)FG-35降解粗竹原纤维图;
[0012]图4是7株所筛选出的菌株产漆酶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0014]实施例1:菌株分离与纯化
[0015](I)培养基的配置
[0016]马铃薯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煮沸,然后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再加葡萄糖20g,琼脂18g,补水至IOOOmLo 120°C灭菌20min。
[0017]PDA-愈创木酚培养基:于IL PDA培养基中加入0.4g愈创木酚;
[0018]PDA-苯胺蓝培养基:于IL PDA培养基中加入0.1g苯胺蓝;
[0019](2)将取材于湖南黄丰桥林场的天然竹林中的腐朽竹材按lg:20ml的比例置于无菌水中,室温浸泡2天得富集液,然后取0.1ml富集液涂布于分离培养基(PDA-愈创木酚培养基)中,28°C培养2-4天,选取不同位置的菌落划线传代,获得野生型降解木质素的单克隆菌株。
[0020]实施例2:获得野生型降解木质素的单克隆菌株的菌丝圈直径、变色圈直径及比
值如下:`[0021]表1:菌株的菌丝圈直径、变色圈直径及比值菌株编号菌丝圈直径4/cm I变色圈直径d2/cm| dTS
【权利要求】
1.一种革耳菌(Panus rudis)FG-35,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06。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革耳菌(Panusrudis)FG_35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降解竹材木质 素。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444431SQ20131033841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周国英, 刘剑, 杨菁, 何苑皞, 李河, 刘君昂, 王圣杰, 文婷, 杨权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