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97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



背景技术:

蛹虫草是一种子囊菌,通过异宗配合进行有性生殖。其无性型为蛹草拟青霉。其子实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繁殖单位),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孢子落在适宜的虫体上,便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发育,一面开始向虫体内蔓延,于是蛹虫就会被真菌感染,分解蛹体内的组织,以蛹体内的营养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将蛹体内部完全分解。

天然的蛹虫草产量低,成分复杂,而人工培育的蛹虫草产量高,成分相对纯净。但是在培育的过程中,对温度控制要求比较高,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影响蛹虫草个体的生长,而利用空调提升室内温度的反应慢,精度差,成品率低,需要改进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提升蛹虫草冬季培育的温度加热控制精度和成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将玻璃瓶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玻璃瓶培养基放在高压锅内110℃高温灭菌半小时,然后降到室温后取出,移至接种室内;

接种:向玻璃瓶培养基内放入活体蚕蛹,注入液体菌种,然后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封好瓶口后移入培养室;

发菌期培养:在培养室内架设环形水池,在环形水池内设置有纯净水而使得数个玻璃瓶培养基漂浮在水面上,在发菌初期保持培养室内黑暗并避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为65%,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为17℃,待料面长满菌丝后升高温度至20℃;

菌丝培养:菌丝培养前期为1~2天,前期白天纯净水的温度控制为22℃,夜晚温度为10℃,空气相对湿度65%,利用40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0小时;

菌丝培养后期为3~7天,白天纯净水的温度控制为25℃,夜晚温度为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并利用45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6小时,菌丝逐渐由白色变成橘黄色,完全转为橘黄色后再培养2天进入2天出草期,纯净水的温度保持在24℃,空气相对温度90%,45瓦的白炽灯进行每天16小时的光照;

子实体培养:在塑料薄膜上刺5个小孔,环形水池内纯净水的温度控制在21℃,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45瓦的白炽灯进行每天16小时的光照,待子实体头部开始膨大且不再变长时,改为每天18小时的光照,纯净水温度保持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

收获:待子实体头部膨大保持不变后,再培养3~6天,使得头部顶端产生子囊孢子时,表示蛹虫草成熟,移出培养室,取出蛹虫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池内设置有波轮而驱动水流的循环流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池内设置有加热器而改变纯净水温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池内设置有与加热器线性连接的电子温度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池为带状闭环水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利用环形水池内的纯净水来加热玻璃瓶培养基,速度快,温度控制的精度高,玻璃瓶培养基漂浮在水面上,操作灵活,热交换快速,适合寒冷季节蛹虫草的生产,可以提升蛹虫草的成品率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将玻璃瓶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玻璃瓶培养基放在高压锅内110℃高温灭菌半小时,然后降到室温后取出,移至接种室内;

接种:向玻璃瓶培养基内放入活体蚕蛹,注入液体菌种,然后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封好瓶口后移入培养室;

发菌期培养:在培养室内架设环形水池,在环形水池内设置有纯净水而使得数个玻璃瓶培养基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环形水池为带状闭环水池,比较狭长,所述环形水池内设置有波轮而驱动水流在狭长的带状水池内循环流动,提升热交换速度,控制水温的均衡,在发菌初期保持培养室内黑暗并避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为65%,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为17℃,所述环形水池内设置有加热器而改变纯净水温度,主要进行加热,配合自然冷却,待料面长满菌丝后升高温度至20℃;

菌丝培养:菌丝培养前期为1~2天,前期白天纯净水的温度控制为22℃,夜晚温度为10℃,所述环形水池内设置有与加热器线性连接的电子温度计,方便温度的观察和自动加热控制,空气相对湿度65%,利用40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0小时;

菌丝培养后期为3~7天,白天纯净水的温度控制为25℃,夜晚温度为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并利用45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6小时,菌丝逐渐由白色变成橘黄色,完全转为橘黄色后再培养2天进入2天出草期,纯净水的温度保持在24℃,空气相对温度90%,45瓦的白炽灯进行每天16小时的光照;

子实体培养:在塑料薄膜上刺5个小孔,环形水池内纯净水的温度控制在21℃,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45瓦的白炽灯进行每天16小时的光照,待子实体头部开始膨大且不再变长时,改为每天18小时的光照,纯净水温度保持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

收获:待子实体头部膨大保持不变后,再培养3~6天,使得头部顶端产生子囊孢子时,表示蛹虫草成熟,移出培养室,取出蛹虫草。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蛹虫草冬季培育工艺,适合在冬季实施,利用循环流动的纯净水对玻璃瓶培养基加热,效果直接,温控精度高,有利于蛹虫草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