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730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无菌的培养容器中完成植物幼体的培养和繁殖工作,实现植物苗的再生工作。在组培过程中,培养容器是不可或缺的器皿,植物组织培养容器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制品两种,最为常见的有三角瓶,随着培养技术的发展,组培容器也实现多样化,现有的组培容器虽然进行了各种改进,但培养容器的内部基本上为一整体空间,使用时,通常将几十个小苗接种于一个培养容器内,容易造成小苗在生长过程中,小苗的根系盘根错节的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分苗,增加后期工作量,另外,现有的培养容器还存在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中,造成污染及培养容器不便清洗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

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塑料栽培槽,所述瓶体内壁位于栽培槽的上方一体式设置有向瓶体内部空间突出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通风透气孔,所述通风透气孔内设置有透气膜,所述瓶盖边缘处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设置有细塑料管,所述细塑料管的一端伸入到环形槽内,另一端伸出瓶盖外。

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为多个塑料板插接设置而成,栽培槽的外周与瓶体内径相吻合。

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与瓶体为触接设置。

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透气孔设置有5个,分别位于瓶盖的中部及四周位置。

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外壁上一体式设置有挂钩,伸出瓶盖外的细塑料管挂设在挂钩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栽培槽为试管苗提供独立的生长空间,避免移栽时机械拉伤,减少工作量,环形槽的设置,便于收集冷凝水,防止培养基的再次污染,通风透气孔的装置,便于气流交换,塑料管的设置,便于及时将冷凝水吸出瓶外,触接设置的栽培槽,更方便清洗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瓶盖,3-栽培槽,4-环形槽,5-通风透气孔,6-透气膜,7-插接孔,8-细塑料管,9-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容器,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用,包括螺纹连接的瓶体1和瓶盖2,为给试管苗提供独立的生长空间,避免根系缠绕在一起,在瓶体1的底部设置塑料栽培槽3,栽培槽3与瓶体1为触接设置,触接设置,便于组培容器的清洗工作,该栽培槽3为多个塑料板插接设置而成,栽培槽3的外周与瓶体1内径相吻合,为避免培养基蒸发的水分冷凝后重新进入培养基中,在瓶体1内壁位于栽培槽3的上方一体式设置向瓶体1内部空间突出的环形槽4,且环形槽4的开口向上,为实现瓶内外气体交换,在瓶盖2上设置有通风透气孔5,通风透气孔5内设置有透气膜6,且通风透气孔5设置有五个,分别位于瓶体1的中部及四周位置,为及时将环形槽4内的冷凝水清理出去,在瓶盖2边缘处设置有插接孔7,插接孔7内插接设置有细塑料管8,细塑料管8的一端伸入到环形槽4内,另一端伸出瓶盖2外,为便于细塑料管8的整理,在瓶体1的外壁上一体式设置有挂钩9,伸出瓶盖2外的细塑料管8挂设在挂钩9上,使整体看起来美观,不凌乱。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清洗干净的栽培槽3与瓶体1组装起来,由于栽培槽3为塑料材质的,因此将外径与瓶体1内径相吻合的栽培槽3直接按压入瓶底即可,栽培槽3安装好后即可进行培养基的灌装及后续工作,最后盖上瓶盖2,通过插接孔7调节好细塑料管8的长度,使细塑料管8伸入瓶体1内部的一端与环形槽4的底部接触,便于及时清理冷凝水,吸冷凝水时,只需要在伸出瓶盖2外一端的细塑料管8端用洗耳球等工具进行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