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苯肽胺酸和单氰胺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628阅读:1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苯肽胺酸,第二活性成分单氰胺以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苯肽胺酸,化学名称为邻-(-N-苯甲酰基)苯甲酸。苯肽胺酸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叶面喷施,能迅速浸入植物体内,促进营养物质向花的生长点调动,利于授精授粉,具有诱发花蕾成花结果,并能提早成熟期,诱导单穗植物果实膨大,具明显保花保果作用;防止生理及采前落果,自然成熟期可提前5~7天。

单氰胺,英文名cyanamide,简称氰胺,商品名“翠芽”。单氰胺国内普遍用于葡萄补充需冷量,打破休眠,促使葡萄提前发芽,并且能够使花芽更加整齐,大幅提高葡萄糖度。另外,在设施大樱桃及蓝莓上也使用比较普遍。单氰胺在国外用作水果果树的落叶剂、无毒除虫剂。

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苯肽胺酸与单氰胺进行复配,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使用复配方案,促进作物发芽,使作物萌芽期提前,花芽整齐度提高,增效作用明显;改善果实品质;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促进作物发芽、使作物发芽时间提前、花芽整齐度提高、改善果实品质的对作物安全的含苯肽胺酸和单氰胺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苯肽胺酸和单氰胺的组合物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葡萄、猕猴桃、冬枣、樱桃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苯肽胺酸和单氰胺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第一活性成分:苯肽胺酸;

(2)第二活性成分:单氰胺;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40~4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本发明一种含有苯肽胺酸和单氰胺的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可溶液剂、水剂。

对可溶液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TX-10(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农乳600#、农乳400#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水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农乳40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组分合理,使作物发芽时间提前,花芽整齐度提高,品质得到改善,增效作用明显;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

称取10%苯肽胺酸、10%单氰胺、1%农乳500#、4%TX-10、2%农乳1601#、1%环氧氯丙烷、10%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酮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苯肽胺酸·单氰胺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2

称取5%苯肽胺酸、15%单氰胺、3%TX-10、2%农乳1601#、20%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苯肽胺酸·单氰胺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3

称取3%苯肽胺酸、12%单氰胺、4%农乳1601#,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5%苯肽胺酸·单氰胺水剂。

制剂实施例4

称取4%苯肽胺酸、20%单氰胺、2%农乳2201#、3%农乳70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4%苯肽胺酸·单氰胺水剂。

生物实施例1:对葡萄的催芽效果试验。

2016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20%苯肽胺酸·单氰胺可溶液剂)、制剂实施例2(20%苯肽胺酸·单氰胺可溶液剂)、制剂实施例3(15%苯肽胺酸·单氰胺水剂)、制剂实施例4(24%苯肽胺酸·单氰胺水剂)对葡萄的催芽效果试验。

试验用地为平原地块,土壤为塿土。葡萄品种为夏黑,树龄5年生,行距150cm,株距200cm。试验药剂及稀释倍数见表1,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2株树,共2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表1 苯肽胺酸与单氰胺复配对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述4个制剂实施例稀释500倍后,与空白对照相比较,萌芽期提前了10~13天,初花期提前了7~9天,盛花期提前了11~13天,着色期提前了13~16天,成熟期提前了21~26天。与两个单剂相比较,萌芽期提前了5~6天,初花期提前了3~4天,盛花期提前了4~5天,着色期提前了6~7天,成熟期提前了8~9天。说明苯肽胺酸与单氰胺复配后可以使葡萄的萌芽期等物候期提前,协同增效作用明显。

表2 苯肽胺酸与单氰胺复配对葡萄花芽萌芽的影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述4个制剂实施例稀释500倍后,与两个单剂、空白对照相比较,无花芽数明显减少。说明苯肽胺酸与单氰胺复配不仅对葡萄发芽起到促进作用,还能提高发芽的整齐度,提高花芽的萌发率,协同增效作用明显。

表3 苯肽胺酸与单氰胺复配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述4个制剂实施例稀释500倍后,与两个单剂、空白对照相比较,果实着色显著优于对照,硬度无明显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提高。说明苯肽胺酸与单氰胺复配可以改善葡萄品质。

安全性调查,试验期间观察,所有供试药剂对葡萄生长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本发明的组合物应用于猕猴桃、枣树、樱桃,也可以使果树萌芽期等物候期提前,对果树发芽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发芽的整齐度,提高花芽的萌发率,改善果实品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明显的使作物发芽时间提前、花芽整齐度提高的效果外,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改善果实品质;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