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继代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2397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继代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细胞全能性概念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根据该理论,使离体的植物茎尖,通过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培养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草莓又叫洋莓、地莓等,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果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且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国外最新研究指出: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治疗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功效。因此,草莓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时令水果,市场价位高、需求量大。然而,草莓病毒病作为影响草莓生产的主要病害,严重导致草莓减产。浸染草莓的病毒病主要有四种:草莓斑驳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轻和黄边病毒以及草莓镶脉病毒。据项目组调查:麻江下司,贵阳花溪等地,有良好的草莓种植基础,种植面积约2万亩,由于病毒浸染,导致产量下降,严重挫伤了莓农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仅下司花桥一带,种植面积减少了近1000亩。一些品质较好的品种(如春香)也由于产量低而被淘汰。基于此,组织培养技术作为脱病毒、提高草莓产量的有效途径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脱病毒苗在生产上具有长势旺、果子大、结果期长和产量高等优点。然而,由于科研、生产流通以及经济成本等领域的严重脱节,转化机制不畅,脱毒苗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的、节约成本且便于推广普及的方法尤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草莓继代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使草莓试管苗的增值率提高约8倍,平均株高增加约25.85%、平均叶片数增加约16.03%、平均单株繁殖匍匐茎数增加约109.51%、最终草莓产量增产约53.98%,而且草莓的患病数目和成活率均显著提高;此外,本发明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应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普及,显著提高了草莓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继代增殖培养基,培养基按每升计,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1mg~1.0mg、萘乙酸0.001mg~0.05mg、白糖15g~35g、琼脂3.0g~5.0g,余量为ms培养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01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原料组分还包括:茉莉酸0.005mg~0.01mg、硅藻土3g~8g、电气石粉5g~10g以及赤霉素0.002mg~0.005mg。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01mg、白糖30g、琼脂3.8g、茉莉酸0.008mg、硅藻土5g、电气石粉10g、赤霉素0.003mg、余量为ms培养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0~6.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中的应用。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3中,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具体为2~5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光照时间为11h·d-1~13h·d-1,光照强度为2000lux~3000lux,温度为21℃~25℃。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5~8):1;第一光源为655nm~670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30nm~460nm的光源和230nm~250nm的光源,且430nm~460nm的光源和230nm~25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1~3):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使草莓试管苗的增值率提高约8倍,而且草莓的患病数目和成活率均显著提高;此外,本发明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应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普及,显著提高了草莓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使得培养得到的草莓苗平均株高增加约25.85%、平均叶片数增加约16.03%、平均单株繁殖匍匐茎数增加约109.51%、最终草莓产量增产约53.98%,从而将草莓生产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对于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将其用于黔东南州农业生产上,平均每亩产值1.625万元,总产值达3.25亿元,从而在解决草莓品种退化,提高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实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本发明提供一种继代增殖培养基,培养基按每升计,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1mg~1.0mg、萘乙酸0.001mg~0.05mg、白糖15g~35g、琼脂3.0g~5.0g,余量为ms培养基。其中,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0~6.2。优选地,原料组分还包括:茉莉酸0.005mg~0.01mg、硅藻土3g~8g、电气石粉5g~10g以及赤霉素0.002mg~0.005mg。另外,将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应用与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具体为2~5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光照时间为11h·d-1~13h·d-1,光照强度为2000lux~3000lux,温度为21℃~25℃。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5~8):1;第一光源为655nm~670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30nm~460nm的光源和230nm~250nm的光源,且430nm~460nm的光源和230nm~25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1~3):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01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2。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3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95%,光照时间为11h·d-1,光照强度为2500lux,温度为23℃。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6:1;第一光源为655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50nm的光源和250nm的光源,且450nm的光源和25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2: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实施例二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1.0mg、萘乙酸0.05mg、白糖15g、琼脂5.0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0。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5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85%,光照时间为13h·d-1,光照强度为2000lux,温度为21℃。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5:1;第一光源为670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3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且43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1: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实施例三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1mg、萘乙酸0.05mg、白糖30g、琼脂5.0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1。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4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80%,光照时间为12h·d-1,光照强度为3000lux,温度为25℃。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8:1;第一光源为660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6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且46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2: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变相关参数而成。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01mg、白糖30g、琼脂3.8g、茉莉酸0.008mg、硅藻土5g、电气石粉10g、赤霉素0.003m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2。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3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95%,光照时间为11h·d-1,光照强度为2500lux,温度为23℃。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6:1;第一光源为655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50nm的光源和250nm的光源,且450nm的光源和25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2: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变相关参数而成。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1.0mg、萘乙酸0.05mg、白糖15g、琼脂5.0g、茉莉酸0.01mg、硅藻土3g、电气石粉10g以及赤霉素0.002m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0。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5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85%,光照时间为13h·d-1,光照强度为2000lux,温度为21℃。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5:1;第一光源为670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3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且43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1: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实施例六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改变相关参数而成。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草莓植株的匍匐茎作为外植体,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消毒处理。s102:从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剥离茎尖,然后诱导得到不定芽。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1mg、萘乙酸0.05mg、白糖30g、琼脂5.0g、茉莉酸0.005mg、硅藻土8g、电气石粉5g以及赤霉素0.005m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1。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4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80%,光照时间为12h·d-1,光照强度为3000lux,温度为25℃。光照包括交替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照时间之比为1:1,且光照强度之比为8:1;第一光源为660nm的光源;第二光源包括46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且460nm的光源和230nm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之比为2:1。s104:将试管苗分株接种于诱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s105:将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进行炼苗驯化,之后移栽至基质中进行管理培养,得到草莓苗。另外,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势,设置以下对比例。需要说明的是,对比例一至八中,除继代增殖培养基不同外,其余参数均同实施例一。对比例一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05mg、吲哚丁酸0.5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二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1mg、吲哚丁酸1.0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三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1.0mg、萘乙酸0.01mg、吲哚丁酸0.5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四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1.0mg、萘乙酸0.05mg、吲哚丁酸1.0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五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1.0mg、萘乙酸0.1mg、吲哚丁酸0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六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1.5mg、萘乙酸0.01mg、吲哚丁酸1.0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七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1.5mg、萘乙酸0.05mg、吲哚丁酸0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八每1l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6-苄氨基嘌呤1.5mg、萘乙酸0.1mg、吲哚丁酸0.5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对比例九该对比例除s103中的光照外,其余参数均相同与实施例一。具体地,s103:将诱导得到的不定芽移栽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多代继代增殖培养,得到试管苗。其中,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下述原料组分: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0.01mg、白糖30g、琼脂3.8g,余量为ms培养基,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2。多代继代增殖培养为3代;培养的条件具体包括:空气相对湿度为95%,光照时间为11h·d-1,光照强度为2500lux,温度为23℃,选用正常日光光源照射。另外,将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各对比例得到的草莓苗进行定期观察记录,系统评价其生长状况。一、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生长情况将s102得到的不定芽各接种10瓶,每瓶接种2苗,进行s103中的继代增殖培养,定期观察记录,30d后对得到的试管苗观察记录。对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生长情况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在实施例一和各对比例中,即在6-ba、naa、iba三个因素中,影响不定芽分化的主要因素是6-ba,增殖倍数最高的浓度是1.5mg/l;其次是naa,增殖倍数最高的浓度是naa0.05mg/l,即ms+6-ba1.0mg/l+naa0.1mg/l,用这一培养基配方进行进一步试验,发现诱导出来的丛生芽长势很弱,大部分丛生芽都是水渍状,不适合以后的增殖;而增殖倍数稍低的培养基配方,即:ms+6-ba0.5mg/l+naa0.01mg/l,芽生长比较壮,生长良好,无水渍状。实施例一选用ms+6-ba0.5mg/l+naa0.01mg/l+3%白糖+0.38%琼脂作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使试管苗30天继代一次,丛生芽的增值倍数为7.6倍,芽生长比较壮,生长良好,无水渍状。二、各实施例最终草莓苗的生长状况将各实施例最终得到的草莓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采用常规培养基得到的草莓苗长势作基准,各统计参数均取平均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草莓苗的生长状况株高增加/%叶片数增加/%单株繁殖匍匐茎数/%草莓增产/%实施例一25.8516.03109.5153.98实施例二26.9317.62108.8955.64实施例三26.8717.86110.0653.79实施例四30.0620.98128.6568.96实施例五29.5820.62126.5368.21实施例六29.9819.59127.2367.05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列举的情况,其他原料组分的种类和配比、制备过程中的条件和参数等也是可以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使草莓试管苗的增值率提高约8倍,平均株高增加约25.85%、平均叶片数增加约16.03%、平均单株繁殖匍匐茎数增加约109.51%、最终草莓产量增产约53.98%,而且草莓的患病数目和成活率均显著提高;此外,本发明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应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普及,显著提高了草莓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方法中,除继代增殖培养外,其他所涉及的参数均按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