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愈伤水肥温度保持促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9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笋愈伤水肥温度保持促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一种促进竹笋和竹林快速生长繁殖的方法。竹笋是味道鲜美、易于加工、便于储藏和长途运输的菜肴,竹子是造纸和竹器加工的宝贵原料,因此本技术大大有利于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美化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
背景技术
植物体在遭受自然力或人工的损伤后,会在伤口处形成一团起保护作用的细胞,科学上叫做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具有再分化的潜能,通过人工诱导,可以分化产生出新的植株体。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花木蔬菜等作物的工厂化离体育苗和大棚栽培之中。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林木特别是竹子母体愈伤组织人工诱导产生新植株,还没有用于生产实践的先例。
申请人: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时,就曾经做过竹笋愈伤水肥温度保持促繁实验,取得过初步成效,后因离开农村从事计算机科研工作而中辍了这一实验。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的目的是为快速获取竹笋或竹材,提供一种能够在野外并且基于竹子母体根系的组织培养和繁育技术。本技术成本低,效益高,运作一次,快繁状态可保持2-3年,一年之中可望长出2-3茬竹笋。本技术简单易行,无须实验室一类严格环境条件,在天然的竹林里,普通农民或下岗工人都能够自如地操作,便于在广大农村和林场广泛推广,将对竹笋竹材的生产和加工,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由如下步骤构成一.在竹根上制造伤口刨开竹林的表层泥土,使竹根的“马鞭”暴露在外,用消过毒的刀具(以75%的酒精浸泡半小时或在火上烧烤数分钟)轻度砍伤竹根的结节处。可以在多个结节同时制造若干伤口,但不可过密,以一个结节一个伤口,共3-6个伤口为宜。
二.将竹芽分生诱导剂涂敷于竹根结节的伤口上竹芽分生诱导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诱导剂,由40mmol/LKNO3(硝酸钾)、10mmol/LNH4CI(氯化铵)混合而成。另一类是有机诱导剂,由浓度为4·5μmol/L的生长素2,4D(二,四滴)、2g/L的水解酪蛋白和10μmol/L的细胞分裂素ZT(玉米素)组成,其中水解酪蛋白可以跟2,4D或ZT混合,但2,4D和ZT不要混合,或者三者都不混合,分别保存。这两类诱导剂都可以有其他的配方,此不赘述。
在竹根“马鞭”结节制造伤口后,即在每一个竹根结节伤口处涂敷无机诱导剂少许(约0·2g干物质),主要是为细胞分裂和幼株的再生补充氮和钾;接着覆盖薄薄的一层湿润的泥土(不可过湿)。并覆盖上杂草或树叶,避免阳光照射。如果在终日荫蔽的竹林中,则不必覆盖杂草或树叶。
四五天之后,轻轻扒开竹根结节伤口上的杂草树叶和泥土,在每个伤口上点滴2,4D溶液两三滴,ZT溶液五六滴和水解酪蛋白溶液小半调羹。
三.改良土壤结构中空的稻谷壳和小麦秕壳,是疏松土壤,保持水分、肥料和温度再好不过的材料,此外轧碎了的农作物稿杆、树叶和杂草也是保持水分、肥料和温度的上好材料,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这些材料统称为疏松料。
将竹林里的土壤全部翻松耪碎,将疏松料跟林地土壤拌匀,并且掺入适量的农家肥和畜禽粪,覆盖到竹林里,使其形成20-40厘米厚能够保持水肥温度的土壤层(简称水肥温度保持层)。掺合的疏松料最好比土壤还要多,两者之比可以大到2∶1甚至3∶1。排水不畅的地域应该开有排水沟,以免雨季形成水涝。如果遇到长期干旱,适当喷些水分,水分不可过多,使水肥温度保持层终年保持湿润和良好的透气性。有了水肥温度保持层,林地里的水分和养料都不易流失,温度也会常年保持恒定,便为竹芽营造了一个四季如春的生长环境,能够活跃和加快竹笋的生长繁育。加上外源激素(即无机诱导剂和有机诱导剂中的要素)的刺激,可以频繁诱导竹子内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从而使其伤口产生愈伤组织,并且再分化产生芽点或原始胚状体,在适当水肥温度条件下多次发育成完整的竹子幼体——竹笋。一年之中可望长出2-3茬竹笋,除了冬春之交外,夏天和秋季同样可以生长出竹笋来。
跟现有的竹笋培育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竹笋培育方法,就是在林地里栽种竹子后,任其自然长出竹笋来,竹笋出土一般在冬末春初,冬天出土的竹笋习惯上叫做冬笋,春天出土的竹笋习惯上叫做春笋,实际上这是同一茬竹笋,只是生长快慢不同而已。冬笋和春笋出土前后及时拔取可供食用,否则便发育成了竹子。传统的竹笋培育方法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竹笋加工业。
本发明是一种集外源激素诱导的生物学方法和土壤改良为一体的竹笋培育技术,为竹笋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水肥充足温度适宜透气性优良的良好环境,除了冬春之交可以生长竹笋之外,夏天和秋季同样可以生长出竹笋来,缩短了生产周期,产量可以提高一到两倍,这样便可以在农村建立一定规模的竹笋加工企业。同时本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竹林快速培育方法。
图1是在竹根的“马鞭”处制造伤口的示意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好方式一.买来硝酸钾(KNO3)和氯化铵(NH4Cl),分别按40mmol/L和10mmol/L的浓度加洁净水混合在一起,制成无机诱导剂。
二.买来生长素二,四滴(2,4D),水解酪蛋白和玉米素(ZT),分别按4·5μmol/L、2g/L和10μmol/L的浓度,加蒸馏水配制成试剂,备做有机诱导剂。
三.刨开竹林的表层泥土,使竹根的“马鞭”暴露在外,按照图1所示,用消过毒的刀具轻度砍伤竹根的结节处。可以在多个结节同时制造若干伤口,但不可过密,以一个结节一个伤口,共3-6个伤口为宜。
四.在竹根“马鞭”结节制造伤口后,即在每一个伤口处涂敷无机诱导剂少许(约0·2g干物质),接着覆盖薄薄的一层湿润的泥土(不可过湿)。并覆盖上杂草或树叶,避免阳光照射。如果在终日荫蔽的竹林中,则不必覆盖杂草或树叶。
五.四五天之后,轻轻扒开竹根结节伤口上的杂草树叶和泥上,在每个伤口上点滴2,4D溶液两三滴,ZT溶液五六滴和水解酪蛋白溶液小半调羹。
六.将竹林里的土壤全部翻松耪碎,将足量的稻谷壳和轧碎了的农作物稿杆跟泥土拌匀,并且掺入适量的农家肥和畜禽粪,覆盖到竹林里,使其形成20-40厘米厚的水肥温度保持层,排水不畅的地域应该开有排水沟,以免雨季形成水涝。如果遇到长期干旱,适当喷些水分,水分不可过多,使水肥温度保持层终年保持湿润和良好的透气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竹笋快速繁育方法,包括在竹根上制造伤口、将竹芽分生诱导剂涂敷或点滴于竹根结节伤口上和改良土壤结构,其特征是先用消过毒的刀具轻度砍伤竹根的结节处,接着将竹芽分生诱导剂涂敷或点滴于竹根结节的伤口上,最后将疏松料跟翻松后的竹林土壤拌匀,覆盖到竹林里。
2.权利要求
1所述的竹芽分生诱导剂,其特征是由KNO3、NH4CI、生长素2,4D、水解酪蛋白和细胞分裂素ZT组成。
3.权利要求
1所述的疏松料,其特征是由稻谷壳或小麦秕壳、轧碎了的农作物稿杆、树叶、杂草构成。
专利摘要
应用植物受到损伤后产生愈伤组织,再通过诱导剂的刺激和协调作用,促其生成完整植株的原理,同时深翻林土掺入大量糠壳、农作物稿杆等无害有机物碎屑,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土肥料温度保持层,在竹林中为竹芽营造一个四季如春的生长环境,以活跃和加快竹笋的生长繁育,一年之中可望长出2-3茬竹笋。
文档编号A01N25/02GK1994051SQ200610031114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发明者田志祥, 张晓 , 李亚 申请人:湖南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