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4237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属于玉米精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主要的原料为我国的淀粉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多年来,玉米蛋白粉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和发酵行业,其中所富含的类胡萝卜素,尤其是黄体素和玉米黄素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属于叶黄素类,是人类日常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也是人类血液和组织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具有很多生理功能,例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视觉保护等功能。黄体素和玉米黄素是眼睛晶状体中发现的仅有的类胡萝卜素。有研究发现,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具有抗白内障的作用。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预处理,采用95%乙醇提取类胡萝卜素,通过膜分离技术纯化类胡萝卜素,并通过氧化镁柱色谱分离和制备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同时得到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可作为蛋白来源添加到食品或饲料中以提高蛋白含量。本制备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开发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视觉保护等功能的类胡萝卜素产品,还可以提高玉米加工的综合利用价值和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所得玉米类胡萝卜素产品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着色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将玉米蛋白粉粉碎,利用生物酶技术进行预处理,使类胡萝卜素得以游离,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的酶解玉米蛋白粉再经过工业酒精提取、溶剂脱除、丙酮溶解、膜分离纯化和浓缩工艺过程,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
酶解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离心分离,取其沉淀通过低温气流干燥得到酶解玉米蛋白粉。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对酶解玉米蛋白粉进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提取物经脱溶剂乙醇,再经丙酮溶解,玉米类胡萝卜素的丙酮溶解液经膜分离技术处理和浓缩,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其中含黄体素和玉米黄素。
(1)原料粉碎原料玉米蛋白粉进行粉碎,要求过80~100目筛网。
(2)生物酶技术预处理加水量为1∶6~1∶8,加酶量180~250NPU/g蛋白质,pH为6.5~7.5,温度为35~40℃,酶解时间2h。
(3)离心分离干燥离心条件为2500~3500r/min、20~30min,采取气流干燥,温度控制在40℃以下,水分控制在10%以下。
(4)工业酒精提取酒精体积浓度为95%,粗提物与酒精的质量料液比为1∶15,温度20~25℃,提取时间6~8h。
(5)离心、溶剂脱除离心条件为2500~3500r/min、20~30min,上清液采用减压脱溶,真空度为0.09Mpa。
(6)丙酮溶解目的在于沉淀其中的蛋白质,丙酮的添加量为粗提物的3~4倍。
(7)膜分离纯化采用纳滤对丙酮溶解液进行进一步纯化,以除去其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用膜为聚醚砜膜,截留分子量为1500,具体操作压力为0.5~1Mpa,处理量为3~5L/h,玉米类胡萝卜素的浓度由2‰提高到近2%。
(8)浓缩真空脱溶剂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产品100~150g,其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8~3.5g,黄体素含量约为0.35~0.65g,玉米黄素含量约为0.5~0.7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同时制备类胡萝卜素、黄体素和玉米黄素产品,所得了类胡萝卜素、黄体素和玉米黄素产品得率高,着色性好,并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


图1玉米类胡萝卜素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玉米蛋白湿粉(水分含量约60%)25kg,加入水90kg搅拌混匀,加热至35~40℃,加中性蛋白酶15~20g(酶活力约为50000NPU/g),酶解反应2h,反应温度控制在35-38℃。酶解反应后进行离心分离,沉淀采用35~40℃气流干燥。取干燥的酶解玉米蛋白粉10kg,加入95%乙醇150kg,室温下保持搅拌6h,过滤后得到类胡萝卜素95%乙醇提取液,将此提取液真空脱出溶剂,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产品约1.0~1.8kg,其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约为2~4g,黄体素含量约为0.4~0.7g,玉米黄素含量约为0.6~0.8g。用丙酮溶解此类胡萝卜素产品,丙酮用量为为粗提物的3~4倍,取丙酮溶解液进行纳滤分离纯化,再真空浓缩,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产品100~150g,其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8~3.5g,黄体素含量约为0.35~0.65g,玉米黄素含量约为0.5~0.7g。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玉米蛋白粉粉碎,利用生物酶技术进行预处理,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的酶解玉米蛋白粉再经过工业酒精提取、溶剂脱除、丙酮溶解、膜分离纯化和浓缩工艺过程,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1)原料粉碎原料玉米蛋白粉进行粉碎,要求过80-100目筛网;(2)生物酶技术预处理加水量为1∶6~1∶8,加酶量180~250NPU/g蛋白质,pH为6.5~7.5,温度为35~40℃,酶解时间2~4小时;(3)离心分离干燥离心条件为2500~3500r/min、20~30min,采取气流干燥,温度控制在40℃以下,水分控制在10%以下;(4)工业酒精提取酒精体积浓度为95%,粗提物与酒精的质量料液比为1∶15,温度20~25℃,提取时间6~8h;(5)离心条件为2500~3500r/min、20~30min,上清液采用减压脱溶,真空度为0.09Mpa;(6)丙酮溶解丙酮的添加量为粗提物的3~4倍;(7)膜分离纯化采用纳滤对丙酮溶解液进行进一步纯化,以除去其中蛋白质大分子物质,所用膜为聚醚砜膜,截留分子量为1500,操作压力为0.5~1Mpa,处理量为3~5L/h,玉米类胡萝卜素的浓度由2‰提高到近2%;(8)浓缩真空脱溶剂,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产品100~150g,其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8~3.5g,黄体素含量为0.35~0.65g,玉米黄素含量为0.5~0.7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用膜技术为纳滤。
全文摘要
一种玉米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属于玉米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经过粉碎、酶解预处理、离心分离干燥、酒精提取、溶剂脱除、丙酮溶解、膜分离纯化和浓缩工艺,得到玉米类胡萝卜素。本发明工艺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易行,对环境无污染,可提高玉米加工综合利用价值和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12P23/00GK1966710SQ20061009743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8日
发明者姚惠源, 卢艳杰, 张晖, 王立, 陈正行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