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48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废弃物深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将杨梅加工后废弃的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
背景技术
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的一种特色水果。但由于杨梅上市集中,供应时间短,而且不易保鲜,杨梅的鲜食率只有20~30%,大部分用于生产杨梅果酒、杨梅果汁等杨梅加工业。但是,每深加工100吨鲜杨梅,就会产生3吨左右的杨梅果渣。而新鲜的杨梅果渣,极易腐烂,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给杨梅产区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一定的破害。在当今倡导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展杨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还没有用杨梅果渣通过纤维素酶解,提高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制备功能性杨梅果渣膳食纤维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杨梅果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中存在的制备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杨梅果渣准备将杨梅榨汁后的杨梅果渣直接备用;或经60~80℃温度烘干后粉碎、过80~100目筛,备用;(2)有机溶剂浸提把步骤(1)中的杨梅果渣放在密闭容器中,用有机溶剂密封抽提,以脱去杨梅果渣中的脂类,有机溶剂添加量以淹没杨梅果渣为准,浸提需要的时间后,压滤回收有机溶剂,干燥杨梅果渣,除去杨梅果渣中残留的有机溶剂;(3)纤维素酶解在脱脂干燥后的杨梅果渣中,加入pH4.5~5.5的磷酸盐缓冲液15~20mL/g和酶浓度为0.1~0.5%、酶活为5~10u/mL的纤维素酶液,在100~120rpm、55~60℃下,酶解1~2小时,再升温到100℃,保持5分钟灭酶;(4)醇析把上述酶解后的酶解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用60~70℃的热水冲洗,合并滤液,滤液用4倍体积的60℃、95%的乙醇醇析可溶性膳食纤维,合并过滤滤液中的沉淀和滤渣沉淀,得到总沉淀;(5)真空干燥在温度为60~70℃、压力为0.06MPa~0.08MPa的条件下,把步骤(4)中的总沉淀真空干燥至水分5%以下,得到杨梅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一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酶技术,提取条件温和,有效地保留了杨梅果渣中的活性物质。应用本发明可以获得产率较高、质量好的杨梅果渣膳食纤维。经检测,本发明制得的杨梅果渣膳食纤维成品中杨梅渣膳食纤维产率达80~90%,持水力,溶胀性高,是良好的杨梅果渣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二是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高温、高压,节约能源,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三是本发明是以杨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果渣为原料,很好的解决了废弃杨梅果渣极易变质、腐烂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四是本发明制得的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有助于解决因人们不合理饮食而导致的肥胖问题,因为该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给胃一种“饱胀感”,缓解旺盛的食欲,起到减肥的作用,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又可以控制胆固醇,帮助人们的消化功能,减轻饥饿感。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杨梅果渣准备将杨梅榨汁后的杨梅果渣直接备用。
有机溶剂浸提称取折烘干干粉250g(榨汁后的杨梅果渣经60~80℃温度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后的干粉重)的杨梅榨汁后的果渣,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乙醚密封抽提,以脱去杨梅果渣中的脂类,乙醚添加量以淹没果渣为准。浸提24小时后,压滤回收有机溶剂,干燥杨梅果渣,除去杨梅果渣中残留的有机溶剂,回收乙醚。这里烘干干粉的重量纤维素酶解在脱脂干燥后的杨梅果渣中加入pH=4.5的磷酸盐缓冲液20mL/g(杨梅果渣干物质重),酶浓度为0.1%,酶活为6u/mL的纤维素酶液,在120rpm,55℃水浴中,酶解1小时,再升温到100℃,保持5分钟灭酶。
醇析降解后的酶解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用60~70℃热水冲洗,合并滤液。滤液用4倍体积的60℃、95%乙醇醇析可溶性膳食纤维。合并过滤液中的沉淀和滤渣沉淀,得到总沉淀。
真空干燥在65℃,压力为0.06MPa条件下,把总沉淀真空干燥至水分5%以下,得到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成品。
上述纤维素分解酶是指能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或葡聚糖酶。
上述杨梅果渣是指任何一种品种的杨梅去核果渣。
上述酶活是指在温度40℃、pH4.2条件下,1分钟内内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底物,产生相当于1微克葡萄糖的酶量,为1个纤维素酶活单位。
上述原杨梅榨汁后的杨梅果渣样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为74.68%,可溶性膳食纤维为9.69%,不溶性膳食纤维为64.99%。经降解后,成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为84.35%,可溶性膳食纤维25.30%,不溶性膳食纤维61.42%,持水力500.20%,溶胀性4.3ml/g。
上述膳食纤维中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含量测定采用Prosky法(酶-重量法)。
实施例2回收杨梅果渣,60℃烘干,粉碎,过80目筛。
有机溶剂浸提称取干粉300g,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乙醚密封抽提,以脱去杨梅果渣中的脂类,乙醚添加量以淹没果渣为准。浸提25小时后,压滤回收有机溶剂,干燥杨梅果渣,除去杨梅果渣中残留的有机溶剂,回收乙醚。
纤维素酶解在脱脂干燥后的杨梅果渣中加入pH=5.5的磷酸盐缓冲液20mL/g(杨梅果渣干物质重),酶浓度为0.3%,酶活为6u/mL的纤维素酶液,在120rpm,55℃水浴中,酶解1小时,再升温到100℃,保持5分钟灭酶。
醇析降解后的酶解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用60~70℃热水冲洗,合并滤液。滤液用4倍体积的60℃、95%乙醇醇析可溶性膳食纤维。合并过滤液中的沉淀和滤渣沉淀,得到总沉淀。
真空干燥在60℃,压力为0.07MPa条件下,把总沉淀真空干燥至水分5%以下,得到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成品。
上述纤维素分解酶是指能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或葡聚糖酶。
上述杨梅果渣是指任何一种品种的杨梅去核果渣。
上述酶活是指在温度40℃、pH4.2条件下,1分钟内内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底物,产生相当于1微克葡萄糖的酶量,为1个纤维素酶活单位。
上述原杨梅果渣样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为74.68%,可溶性膳食纤维为9.69%,不溶性膳食纤维为64.99%。经降解后,成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为86.70%,可溶性膳食纤维26.30%,不溶性膳食纤维60.40%,持水力548.20%,溶胀性4.5ml/g。
上述膳食纤维中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含量测定采用Prosky法(酶-重量法)。
实施例3回收杨梅果渣,60℃烘干,粉碎,过80目筛。
有机溶剂浸提称取干粉500g,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乙醚密封抽提,以脱去杨梅果渣中的脂类,乙醚添加量以淹没果渣为准。浸提23小时后,压滤回收有机溶剂,干燥杨梅果渣,除去杨梅果渣中残留的有机溶剂,回收乙醚。
纤维素酶解在脱脂干燥后的杨梅果渣中加入pH=5的磷酸盐缓冲液20mL/g(杨梅果渣干物质重),酶浓度为0.5%,酶活为8u/mL的纤维素酶液,在120rpm,60℃水浴中,酶解2小时,再升温到100℃,保持5分钟灭酶。
醇析降解后的酶解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用60~70℃热水冲洗,合并滤液。滤液用4倍体积的60℃、95%乙醇醇析可溶性膳食纤维。合并过滤液中的沉淀和滤渣沉淀,得到总沉淀。
真空干燥在60℃,压力为0.08MPa条件下,把总沉淀真空干燥至水分5%以下,得到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成品。
上述纤维素分解酶是指能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或葡聚糖酶。
上述杨梅果渣是指任何一种品种的杨梅去核果渣。
上述酶活是指在温度40℃、pH4.2条件下,1分钟内内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底物,产生相当于1微克葡萄糖的酶量,为1个纤维素酶活单位。
上述原杨梅果渣样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为74.68%,可溶性膳食纤维为9.69%,不溶性膳食纤维为64.99%。经降解后,成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为88.63%,可溶性膳食纤维28.30%,不溶性膳食纤维62.40%,持水力598.60%,溶胀性5.0ml/g。
上述的膳食纤维中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含量测定采用Prosky法(酶-重量法)。
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素酶酶解杨梅果渣的实质是活化果渣中的粗纤维,使纤维内部组成成分得以优化与重组,结晶度和纯度提高,同时可以产生大量裸露的新表面,提高其吸附、分散、保形性,使纤维素的持水力和膨胀力迅速提高。由于用纤维素酶法开发的杨梅果渣多功能膳食纤维,保留了大部分具有较强生理功能的可溶性纤维和半纤维,所以得到的杨梅果渣多功能膳食纤维成品在防治肥胖、高血压、高血糖、清除外源有害物质等方面有良好的的生理功效。
权利要求
1.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该技术的工艺步骤如下(1)杨梅果渣准备将杨梅榨汁后的杨梅果渣直接备用;或经60~80℃温度烘干后粉碎、过80~100目筛,备用;(2)有机溶剂浸提把步骤(1)中的杨梅果渣放在密闭容器中,用有机溶剂密封抽提,以脱去杨梅果渣中的脂类,有机溶剂添加量以淹没杨梅果渣为准,浸提需要的时间后,压滤回收有机溶剂,干燥杨梅果渣,除去杨梅果渣中残留的有机溶剂;(3)纤维素酶解在脱脂干燥后的杨梅果渣中,加入pH4.5~5.5的磷酸盐缓冲液15~20mL/g和酶浓度为0.1~0.5%、酶活为5~10u/mL的纤维素酶液,在100~120rpm、55~60℃下,酶解1~2小时,再升温到100℃,保持5分钟灭酶;(4)醇析把上述酶解后的酶解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用60~70℃的热水冲洗,合并滤液,滤液用4倍体积的60℃、95%的乙醇醇析可溶性膳食纤维,合并过滤滤液中的沉淀和滤渣沉淀,得到总沉淀;(5)真空干燥在温度为60~70℃、压力为0.06MPa~0.08MPa的条件下,把步骤(4)中的总沉淀真空干燥至水分5%以下,得到杨梅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成品。
2.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其特征在于纤维素分解酶是指能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或葡聚糖酶。
3.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杨梅果渣是指任何一种品种的杨梅去核果渣。
4.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乙醚。
5.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浸提需要的时间为22~26小时。
6.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酶活是指在温度40℃、pH4.2条件下,1分钟内内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底物,产生相当于1微克葡萄糖的酶量,为1个纤维素酶活单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杨梅果渣酶解制备功能性膳食纤维的技术,包括把杨梅榨汁后的废弃杨梅果渣脱脂,加入pH4.5~5.5的磷酸盐缓冲液15~20mL/g和酶浓度为0.1~0.5%、酶活为5~10u/mL的纤维素分解酶酶液,在100~120rpm,55~60℃条件下,酶解1~2小时,醇析,真空干燥,得到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本发明技术简单合理,将杨梅果渣“变废为宝”,提高了杨梅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开发了杨梅果渣功能性膳食纤维产品,为杨梅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技术。同时,有效解决了杨梅果渣堆置腐烂造成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文档编号A23L1/212GK101077182SQ200710069718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6日
发明者倪亮, 石伟勇, 邱乐丰, 汤少红, 贾燕芳, 罗光恩, 何延, 钱觉寿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