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转化法制备油脂,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N-乙酰葡 糖胺和减葡糖胺制备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油脂)是重要的食用品和化工原料。作为化工原料,油 脂可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溶剂油、油漆和油墨溶剂、表面活性剂、粘 接剂等产品。近年来,油脂还广泛应用于生产可再生能源产品生物柴油。因此, 油脂资源的需求量显著增加。通常油脂来源于油料植物的种子禾棵实以及动物脂 肪组织,其中油料植物是提取油脂的主要原料。种植油料植物和油料作物需要占 用耕地,生产受到季节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不利于油脂原料稳定和连续供应。
许多微生物,如酵母、霉菌和藻类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碳水化合物、碳氢 化合物等为碳源,在体内合成并IG存大量脂肪酸甘油酯,这种油脂称为微生物油 脂。微生物发酵底物范围较广,包括可直接利用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糖蜜、 乳清以及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产物等(Ratledge C, Wynn J. The Biochemisti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Lipid Accumulation in Oleaginous Microorganisms. Adv Appl Microbiol, 2002,51:1-51)。据报道,部分微生物能在菌体内积累含量超过细胞干 重60%以上的油脂。部分微生物油脂和一般植物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仍以 (:16和<:18系脂肪酸为主。微生物油脂发酵不但可提供新的油脂生产方法,而且可合 理利用废弃生物质,降低油脂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因此,微生物油脂是潜在的 动植物油脂替代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壳多糖(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 骨骼中,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多糖,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 有机化合物(Austin P民Brine C J, Castl J E, et al. Chitin: flew facets of research. Science, 1981,212: 749-753)。壳多糖是一类由结构单颜-乙酰葡糖胺(2-乙醐安基 _2_脱氧^_!>葡萄糖)以"-l,4-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高聚物。壳多糖经过酸7K解或酶水解可以得到N-乙酰葡糖胺和葡糖胺,这两种单糖资源丰富,对工业微生物发酵 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便、方法易行的利用生物转化法 制备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以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为主要原料进 行微生物发酵培养,获得微生物油脂。
是将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作为培养基碳源,其中可添加少量其它微生
物生长必需营养成份,灭菌后接入产油微生物种子液,于20。C 37。C通气培养, 发酵终止后分离收集菌体,提取获得微生物油脂。利用本发明菌体含油率15% 66% (w/w)。
具体为(1)将N-乙酰葡糖胺和减葡糖胺制成总浓度为20g/L 200g/L的水 溶液,添加0 3 g/L常规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成份,如酵母粉、蛋白胨、麦牙汁、 磷酸钾、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氯化,丐等,调节pH5.5 7.5,所 得培养基灭菌后备用;
(2) 产油微生物在液体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L,酵母粉10g/L,蛋白胨IO g/L,余量为水,pH5.5 6.0)中,于30。C, 180 200转/分钟振荡培养20小时 36小时,得每毫升含105 108个活细胞的种子液;
(3) 向步骤(1)所述培养基中接入步骤(2)制备的产油微生物种子液,接种量 2% 20% (v/v),在20 °C 37 °C下通气培养36小时 240小时,发酵液中总还 原糖浓度可降至1%以下;
(4) 终止发酵,固液分离收集菌体,经有机溶剂提取得到微生物油脂。
本发明可参照文献(李植峰,张玲,沈晓京,等四种真菌油脂提取方法的比 较研究.微生物学通报,2001,28(6):72 75)使用酸热法提取微生物油脂。按每克 菌体加入2 4mol/L盐酸5 10mL,于78 。C水浴处理1小时,冷却后加入甲醇 和氯仿萃取,收集氯仿层,7jC洗,以无7jC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绍鄉除去低
4沸点有机溶剂,并在105 "C干燥得到微生物油脂。以油脂质量除以提取时使用的
干菌体质量得到菌体油脂含量(w/w)。按文献方法(张峻,邢来君,王红梅.Y—亚
麻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微生物学通报,1993, 20 (3):
140 143)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构成本发明所得到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包括碳链
长度含有12 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原料对菌体得率在15% 45% (w/w),菌
体含油率为15% 66% (w/w)。
所述N-乙酰葡糖胺和减葡糖胺7jC溶液可以是含壳多糖原料的水解液;所述 含壳多糖原料的水溶液为蟹壳、虾壳和/或鱼鳞的酸水解液或者酶水解液。
本发明使用的产油微生物包括圆红冬孢酵母朋^/a^w诚wmton/"'tfey、弯曲 隐球酵母Q^ tococa^ wrra加、解脂亚罗酵母Farravi^ /z>o/,'ca、乳糖红酵母
橘林油脂酵母Z^ow_ycas 发酵性丝孢酵母7h'c/zos;7oro" yfe層e"tora、健强地霉Gfeo/r/c/z謂ro6慮騰禾口深黄被孢霉MoWere〃a ira6函'/7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与传统通过油料植物获取油脂的方法相比,本发明 技术简单有效,周期短,可连续操作,节约耕地,不受场地、季节、气候变化的 影响;(2)与生物转化其它淀粉质和纤维质糖源制备油脂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 的原料来源于壳多糖,资源丰富,成本低;(3)本发明可用于大量获取油脂,有利 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可获得显著的综合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使用到的产油微生物圆红冬孢酵母 i^ot/as/ on'^Mm torw/c^es AS 2.1389、解脂亚罗酵母!^rraw/" /z>o/,'mAS 2.1398、 小红酵母i /Kx/otorw/a附/ra^a AS 2.277、乳糖红酵母i /20abton^ /actoraAS 2.1514、 皮状丝孢酵母7h'c/KW/ oraM AS 2.571和深黄被孢霉MoWe //<3
AS 3.3410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橘林油脂酵母丄^o^ycm CICC 1714、发酵性丝孢酵母7h'c/zo^ora"/em^wtom CICC 1368和健 强地霉Geofr7'c/2Mm ra6M似w CICC 1256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弯曲隐球酵母C,tococc^ cwrra加ATCC 20509购自美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中心。通过实施例可进一步了解不同微生物转化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生 产油脂的能力,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产油微生物的具体种属。实施例l: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0.1,调节pH5.5。 12r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圆 红冬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0。C通气培养96小时,停止发酵,将发酵液 于6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得到干菌体93g/L。
按每克干菌体加入3mol/L盐酸8mL,于78 。C水浴处理1小时,冷却,加 入甲醇和氯仿萃取,收集氯仿层,7jC洗,以无7jC硫酸钠^B喿,过滤,滤液经浓縮 除去低沸点有机溶剂,并在105。C干燥得至微生物油脂产品2.6g/L,菌体油脂含 量28% (w/w)。
实施例2: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2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6.0。 121 。C灭菌15min后,以5% (v/v)接种量接入圆 红冬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36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 处理,得到干菌体5.5g/L,菌体油脂含量23%。
实施例3: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100, KH2PO41.0,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7.0。 121 。C灭菌15min后,以15% (v/v)接禾中量接入圆 红冬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 处理,得到干菌体25g/L,菌体油脂含量30%。
实施例4: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200, KH2P04 1.7, MgS04.7H20 0.4,酵母粉0.5,调节pH6.5。 121 。C灭菌15min后,以20% (v/v)接种量接入圆 红冬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0。C通气培养168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 处理,得到干菌体45g/L,菌体油脂含量32%。
实施例5: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041.2, MgS04'7H20 0.4,酵母粉0.5,调节pH6.5。 121 。C灭菌15min后,以20%(v/v)接种量接入圆 红冬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7 °C通气培养96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 处理,得到干菌体9.1g/L,菌体油脂含量21%。
实施例6:培养基组成(g/L):葡糖胺70, KH2P041.2, MgS04.7H20 0.4, 酵母粉0.5,调节pH7.0。 121 。C灭菌15min后,以20% (v/v)接种量接入圆红冬 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7 °C通气培养108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理, 得到干菌体10.3 g/L,菌体油脂含量18%。实施例7: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1.0,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5.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解 脂亚罗酵母AS 2.1398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08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 处理,得到干菌体10.2g/L,菌体油脂含量35%。
实施例8: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041.5,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6.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弯 曲隐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 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13.5 g/L,菌体油脂含量52%。
实施例9: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1.0, CaCl2 0.04, FeS04'7H20 0.005 , ZnS04.7H20 0.001 , MnS04 0.0007, 调节pH6.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力接禾中量接入弯曲隐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C通气培养168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 体24.5g/L,菌体油脂含量65%。
实施例10:培养基组成(g/L):葡糖胺100, KH2PO40.7, MgSO(7H2O0.2, 酵母粉0.5,调节pH7.5。 121 r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弯曲隐 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 处理,得到干菌体17.5 g/L,菌体油脂含量25%。
实施例ll: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调节pH 6.5。 121 。C灭菌15 min后,以10% (v/v)接禾中量接入小红酵母AS 2.277 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72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8.0 g/L, 菌体油脂含量20%。
实施例12: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6.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 (v/v)接种量接入乳 糖红酵母AS 2.1514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96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 理,得到干菌体15.0g/L,菌体油脂含量32%。
实施例13: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7.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皮 状丝孢酵母AS 2.571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14.8 g/L,菌体油脂含量40%。
实施例14:培养基组成(gl):葡糖胺70, KH2PO40.7, MgSO4.7H2O0.2, 酵母粉O.l,调节pH7.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皮状丝 孢酵母AS 2.571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理, 得到干菌体B.5 g/L,菌体油脂含量33%。
实施例15:培养基组成(g/L): N画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6.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橘 林油脂酵母CICC 1714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68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 后处理,得到干菌体12.3 g/L,菌体油脂含量28%。
实施例16: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7.5。 121 。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发 酵性丝孢酵母CICC 1368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44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 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17.6g/L,菌体油脂含量45%。
实施例17:培养基组成(g/L): N画乙酰葡禾唐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6.5。 12rC灭菌15min后,以10%(v/v)接禾中量接入健 强地霉CICC 1256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32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 理,得到干菌体15.8g/L,菌体油脂含量33%。
实施例18: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70, KH2PO40.7, MgS04'7H20 0.2,酵母粉O.l,调节pH6.0。 12rC灭菌15min后,以10% (v/v)接禾中量接入深 黄被孢霉AS 3.3410种子液,于20 °C通气培养240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 理,得到干菌体18.0g/L,菌体油脂含量37%。
实施例19: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20,葡糖胺50, KH2PO40.7, MgSO4.7H2O0.2,酵母粉1.0,蛋白胨0.1,调节pH7.0。 121。C灭菌15min后, 以10% (v/v)接种量接入弯曲隐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 小时,按实施例l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14.5 g/L,菌体油脂含量37%。
实施例20:培养基组成(g/L): N-乙酰葡糖胺45,葡糖胺25, KH2PO40.7, MgSO4.7H2O0.2,酵母粉1.0,蛋白胨O.l,调节pH7.0。 121 。C灭菌15min后, 以10% (v/v)接种量接入弯曲隐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120
8小时,按实施例l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20.5g/L,菌体油脂含量43%。
实施例21:以壳多糖(购自Sigma,货号C9213)为原料,参照文献方法 (Pichyangkura Kudan S, Kuttiyawong K, Sukwattanasinitt M, Aiba S, Quantitative production of 2隱acetamido-2-deoxy-d隱glucose from crystalline chitin by bacterial chitinase,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2, 337, 557-559)进行酶水解处理,调整N-乙 酰葡糖胺浓度为20g/L,添加酵母粉1.0g/L, pH6.5,于121 。C灭菌15 min后, 以10% (v/v)接种量接入弯曲隐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 °C通气培养36 小时,按实施例l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6.5g/L,菌体油脂含量50%。
实施例22:以蟹壳为原料,参照文献方法(Muzzarelli,R.A.A.Chitin in nature and technology, Pleum Press, New Yorb 1986)进行酸7jC解处理,得到7夂解液,调 整总还原糖浓度为50g/L,其中N-乙酰葡糖胺35g/L,葡糖胺10g/L,添加酵母 粉0.6g/L, KH2P04 0.3 g/L, MgSOWKOO.l g/L, pH6.5,于121 。C灭菌15 min 后,以10%(v/v)接种量接入弯曲隐球酵母ATCC 20509种子液,于30。C通气培 养48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8,2g/L,菌体油脂含量45%。
实施例23:以虾壳为原料,参照文献方法(李南,李继绗.D-氨基葡萄糖盐酸 盐的制备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 28(1), 56-58)进行酸7夂解处理,得到水 解液,调整总还原糖浓度为55 g/L,其中N-乙酰葡糖胺5g/L,葡糖胺48g/L,添 加酵母粉1.0g/L,KH2PO40.7g/L,MgSO4'7H2O0.2g/L,pH6.2, 121 。C灭菌15min 后,以10% (v/v)接种量接入圆红冬孢酵母AS 2.1389种子液,于30。C通气培养 60小时,按实施例l的方法后处理,得到干菌体93^L,菌体油脂含量38%。
每100 gN-乙酰葡糖胺和减葡糖胺可获得含油率为15 66%的产油酵母干菌 体12.0 g 45.0 g。与传统通过油料植物获取油脂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技术简单有 效,周期短,可连续操作,节约耕地;与生物转化其它淀粉质和纤维质糖源制备 油脂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来源于含壳多糖的生物原料,如蟹壳、虾壳 或鱼鳞等,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并且发酵获取油脂工艺简便、方法 易行,成本低,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几乎不额外占用耕地、可连续生产的微 生物油脂制备新途径,同时也为水产养殖业废弃物高值化禾佣开辟了新的方向。
9
权利要求
1. 一种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以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培养,获得微生物油脂。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N-乙酰葡糖胺和减葡糖胺制成总浓度为20 200 g/L的7jC溶液,灭菌处理,接入产油微 生物种子液,通空气培养后分离菌体,提取获得微生物油脂。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1) 所述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水溶液pH5.5 7.5,其中还可含有0 3.0 g/L常规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成份;(2) 所述产油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为:接种量v/v为2 20%,MH20eC 37°C, 培养时间为36小时 240小时;(3) 所述产油微生物培养终止后经固液分离收集菌体,菌体破碎,按常规方法 提取,得到微生物油脂。
4. 按照权禾腰求3所述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微生 物生长所需营养成份为酵母粉、蛋白胨、麦牙汁、磷酸钾、硫酸镁、硫酸锌、硫 酸锰、氯化f丐和/或硫酸亚铁。
5. 按照权禾腰求2所述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N-乙 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水溶液可以是含壳多糖原料的7jC解液。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含壳多 糖原料的水溶液为蟹壳、虾壳和/或鱼鳞的酸水解液或者酶7拙牟液。
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用产油微生物为圆红冬孢酵母朋ot/o^onVZ/ww tora/oWes、弯曲隐球酵母 Co^tococcMS cwrraft^、角牟月旨亚罗酵母rarraWa/^0/yft'ca、乳糖红酵母7 /zc^otorw/a /actora、小红酵母朋ocfotorw/a附/wwto、橘林油月旨酵母丄zjw附ycas fo"o"ewfe ae、皮 状丝孢酵母7h'c/z,o訓c齒"eww、发酵性丝 包酵母7Hc/zospo謂,膨"tora、健 强地霉Geo/n'c/zw附ra6us似附禾口/或深黄l皮f包霉Aforfere〃a is"&〃/w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油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制成总浓度为20~200g/L的水溶液,添加0~3g/L其它营养成份,灭菌后接入产油微生物种子液,接种量v/v为2%~20%,于20~37℃通气培养36~240小时,停止发酵,离心收集菌体,破碎菌体,经有机溶剂提取获得微生物油脂。每100gN-乙酰葡糖胺和/或葡糖胺可获得含油率为15~66%的产油酵母干菌体12.0g~45.0g。本方法使用的原料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并且发酵获取油脂工艺简便、方法易行,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几乎不额外占用耕地、可连续生产的微生物油脂制备新途径。
文档编号C12P7/64GK101497902SQ20081001034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3日
发明者吴思国, 赵宗保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