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肉去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34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肉去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食品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ー种螺肉去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熟化后螺类的螺肉去肠装置。
背景技术
底栖动物是生活繁衍在各类水体底部的动物。由于生长于水底层,营养丰富,生长快速稳定,其肉质细腻、鲜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尤其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钙等金属,是人类餐桌上的佳品。人们将底栖动物中的螺类直接搬入餐桌,食用时将带壳的螺类用清水洗浄,直接烹饪为美食。食用时食客用工具将螺肉挑出,去掉螺类内脏,然后食用。食用起来也非常麻烦,同时鲜活螺类运输及保存困难,螺壳等形成餐余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长期以来,因加工过程复杂、手工加工产量小、加工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加工产品保鲜困难等原因使底栖动物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传统的底栖螺类食品的加工方式为人エ加工,首先将螺类清洗,然后手工将肉类挑出,手工分离肉与内脏,清洗后将肉进行保鲜等处理进入市场。由于螺类食物传统加工过程复杂,加工过程人为不可控因素较多,质量控制得不到有效保障,加工形不成批量,且加工后产品保鲜时易造成食品二次化学污染,此种加工形成的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认可。针对此种状况,需要设计出一套自动化程度高的エ艺设备,将从螺壳中分离出螺肉进行肉与肠的机械化分离,进一歩确保质量,才能满足当下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输送过程中完成螺肉与肠分离エ序的螺肉去肠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ー种螺肉去肠装置,它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机筒,机筒一端设有进料斗,另一端设有出料ロ,机筒的顶部设有喷水口,机筒的底部设有滤网,机筒内设有由动カ带动的螺旋轴。本实用新型为了能进ー步利用螺肠,所述的滤网的下方设有接料斗。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因螺类已经熟化处理,连着肠的螺肉在螺旋输送过程中经水的冲击,螺肠与螺肉方便的实现分离。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由图I可知,ー种螺肉去肠装置,它包括设在机架I上的机筒5,机筒5 —端设有进料斗8,另一端设有出料ロ 3,机筒5的顶部设有喷水口 6,机筒5的底部设有滤网4,机筒5内设有由动カ带动的螺旋轴7。本实用新型为了能进ー步利用螺肠,所述的滤网4的下方设有接料斗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从螺壳中分离出的连着肠的螺肉通过输送带送入进料斗8,启动动カ带动螺旋轴7运转。同时打开水阀,水经喷水口 6对机筒5内螺肉和螺肠进行冲洗。由于熟化后的螺肉具有韧性,而螺肠质软易烂,在螺旋轴7的搅拌离心作用下及水的冲击カ下,螺肠与螺肉实现分离,螺肠碎屑随水流经滤网4的空隙中滤出,落入到接料斗2中,而作为可食用部分的螺肉则由出料ロ 3送出。此时,将去肠的螺肉送入下一エ序中进行干燥包装或进ー步深加工,而分离出的内脏经处理后亦 可作为饲料添加剤。
权利要求1.ー种螺肉去肠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在机架(I)上的机筒(5),机筒(5) —端设有进料斗(8),另一端设有出料ロ(3),机筒(5)的顶部设有喷水口出),机筒(5)的底部设有滤网(4),机筒(5)内设有由动カ带动的螺旋轴(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肉去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滤网(4)的下方设有接料斗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输送过程中完成螺肉与肠分离工序的螺肉去肠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机筒(5),机筒(5)一端设有进料斗(8),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机筒(5)的顶部设有喷水口(6),机筒(5)的底部设有滤网(4),机筒(5)内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螺旋轴(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螺类已经熟化处理,连着肠的螺肉在螺旋输送过程中经水的冲击,螺肠与螺肉方便的实现分离。
文档编号A22C29/00GK202653084SQ2012203541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黎永索, 彭锦辉, 倪大友, 何白舜, 刘寿梅, 叶巧云 申请人:湖南大通湖锦大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