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饼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1196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梅饼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梅饼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梅饼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食品数量和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青梅产品具有消除疲劳,增加活力、抗肿瘤、清除血液垃圾、显著改善肠胃功能的作用,能够保护肝脏、抗菌、驱虫、抗过敏及延缓衰老。青梅具有合理的钙磷比1:1,与其它水果相比,不仅钙磷比合理,而且绝对数量较高,青梅还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是帮助儿童老人补钙的最适合的食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青梅类产品大多属于多糖、多盐、营养功能单一的产品,例如,申请号为201210248736.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梅饼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生产的梅饼,各配方含量百分比为:盐20% 30%、糖20% 30%、青梅:50% 60%。其工艺步骤为(I)选用新鲜青梅,用清水漂洗12 24小时;(2)清洗后将青梅果晾置24 36小时晾干;(3)取60份清洗过后的青梅果实加入5份的盐及5份的糖腌制3 4个月;(4)取3 4份食用醋酸放入步 骤(3)的青梅果实中继续腌制I 2个月;(5)将上述物料取出烘干并去核压扁制得成品。此生产工艺中配方采用糖为甜味剂并且添加量很大,随着中老年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一些喜欢甜食却怕胖的爱美人士日益增多,上述含糖梅饼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该发明专利生产工艺生产周期长达4-6个月,生产效率低下;该发明专利配方中盐的比例高达20%-30%,食用食盐太多会造成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加快骨钙丢失,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市场中销售的补钙产品大部分为由食用化工原料制成的液体剂型或者是片剂产品,缺少能够补钙的天然果类休闲食品。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现有梅饼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尤其适合缺钙的中老年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一些喜欢甜食却怕胖的爱美人士食用的、低盐、生产周期短、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具有补钙功能的梅饼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梅饼,其特征在于,由青梅60-70份、木糖醇30-40份、食用盐2_3份、L-乳酸隹丐2-4份、黑芝麻6-10份、海苔粉1-3份制备而成。进一步地,各配方的优选含量为:青梅62份、木糖醇34份、食用盐2份、L-乳酸钙3份、黑芝麻8份、海苔粉2份。一种制备梅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过程为以下步骤:
一、选取新鲜青梅,用清水漂洗12小时;
二、将清洗后的青梅用刺孔机对青梅的表皮进行密集刺孔;
三、取I份食用盐加入4份煮沸冷却至室温的凉开水中,配置成盐水,将刺孔后的青梅依次在盐水中浸泡杀菌15分钟;
四、将杀菌后的青梅60-70份放入腌制桶中,加入木糖醇10-20份、食用盐1-2份、L-乳酸钙2-4份,进行腌制,腌制10天;
五、再将20份木糖醇分4次加入盛有青梅的腌制桶中,每次加入5份,每5天加入一次,待所有的木糖醇添加完后,腌制桶内的青梅继续腌制10天;
六、将腌制桶内的物料取出,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0%时去核,去核后继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5% ;七、取黑芝麻6-10份,在锅中炒熟,将海苔粉1-3份和炒熟的黑芝麻混合拌匀;
八、将黑芝麻和海苔粉的混合物通过青梅去核后留下的孔加入产品内部,然后压扁成为饼状,即为梅饼。L-乳酸钙为左旋乳酸钙,极易溶于水,在钙元素为人体吸收的情况下,左旋乳酸能调节人体微循环,作为钙的强化剂,其吸收率是钙剂中的最佳者。黑芝麻营养价值十分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植物油、蛋白质和矿物质,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芝麻素和黑色素等物质;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含量非常丰富,每百克黑芝麻中含钙接近800毫克,这比被人们熟知的补钙佳品牛奶还要高,因为每百克牛奶中钙含量也才200毫克左右。紫菜烤熟粉碎之后即为海苔粉,海苔浓缩了紫菜当中的各种B族维生素,特别是核黄素和尼克酸的含量十分丰富,还有不少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及少量的维生素C,海苔中含有15%左右的矿物质,其中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钾、钙、镁、磷、铁、锌、铜、锰等,这些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对老年人延缓衰老也有帮助。海苔的钙含量在食物中列于前几位,每百克的海苔含钙接近300毫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选用木糖醇为甜味剂代替传统加工使用的白砂糖,使本发明的产品成为无糖食品,从而能够特别适宜中老年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一些喜欢甜食却怕胖的爱美人士食用。2、在产品中加入乳酸钙、黑芝麻和海苔,充分利用青梅有助于人体钙吸收的功能,有效结合了钙营养强化剂L-乳酸钙、富含钙的黑芝麻和海苔,不但做到了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突出了产品补充钙的功能。3、使用刺孔工艺,刺孔机对青梅的表皮进行密集刺孔,调味料能 够快速地进入青梅内 部,整个生产周期降为40天,相比原来4-6个月的生产周期,生产效率大大提高。4、采用20%浓度的盐水杀菌,没有使用食用醋酸等食品添加剂杀菌或者其他防腐剂,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5、产品中盐的添加量为2%左右,对比原有20%-30%的添加量,盐含量大幅度降低,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健康。6、在梅饼内部包裹黑芝麻和海苔,不但有效整合了产品的口感及营养价值,而且减少了黑芝麻、海苔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黑芝麻、海苔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阐述本发明的制作过程。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的份量为:青梅68份、木糖醇30份、盐2份、L-乳酸钙2份、黑芝麻7份、海苔粉1.5份。一、选取新鲜青梅,用清水漂洗12小时;
二、将清洗后的青梅用刺孔机对青梅的表皮进行密集刺孔;
三、取I份食用盐加入4份煮沸冷却至室温的凉开水中,配置成盐水,将刺孔后的青梅依次在盐水中浸泡杀菌15分钟;
四、将杀菌后的青梅68份放入腌制桶中,加入木糖醇10份、食用盐I份、L-乳酸钙2份,进行腌制,腌制10天;
五、再将20份木糖醇分4次加入盛有青梅的腌制桶中,每次加入5份,每5天加入一次,待所有的木糖醇添加完后,腌制桶内的青梅继续腌制10天;
六、将腌制桶内的物料取出,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0%时去核,去核后继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5% ;七、取黑芝麻7份,在锅中炒熟,将海苔粉1.5份和炒熟的黑芝麻混合拌匀;
八、将黑芝麻和海苔粉的混合物通过青梅去核后留下的孔加入产品内部,然后压扁成为饼状,即为梅饼。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的份量为:青梅60份、木糖醇36份、盐3份、L-乳酸钙3份、黑芝麻9份、海苔2.5份。一、选取新鲜青梅,用清水漂洗12小时;
二、将清洗后的青梅用刺孔机对青梅的表皮进行密集刺孔;
三、取I份食用盐加入4份煮沸冷却至室温的凉开水中,配置成盐水,将刺孔后的青梅依次在盐水中浸泡杀菌15分钟;
四、将杀菌后的青梅60份放入腌制桶中,加入木糖醇16份、食用盐2份、乳酸钙3份,进行腌制,腌制10天;
五、再将20份木糖醇分4次加入盛有青梅的腌制桶中,每次加入5份,每5天加入一次,待所有的木糖醇添加完后,腌制桶内的青梅继续腌制10天;
六、将腌制桶内的物料取出,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0%时去核,去核后继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5% ;
七、取黑芝麻9份,在锅中炒熟,将海苔粉2.5份和炒熟的黑芝麻混合拌匀;
八、将黑芝麻和海苔粉的混合物通过青梅去核后留下的孔加入产品内部,然后压扁成为饼状,即为梅饼。以上记载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梅饼,其特征在于,由青梅60-70份、木糖醇30-40份、食用盐2-3份、L-乳酸钙2-4份、黑芝麻6-10份、海苔粉1-3份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梅饼,其特征在于,各配方的含量为:青梅62份、木糖醇34份、食用盐2份、L-乳酸钙3份、黑芝麻8份、海苔粉2份。
3.—种权利要求1所述梅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过程为以下步骤: 一、选取新鲜青梅,用清水漂洗12小时; 二、将清洗后的青梅用刺孔机对青梅的表皮进行密集刺孔; 三、取I份食用盐加入4份煮沸冷却至室温的凉开水中,配置成盐水,将刺孔后的青梅依次在盐水中浸泡杀菌15分钟; 四、将杀菌后的青梅60-70份放入腌制桶中,加入木糖醇10-20份、食用盐1-2份、L-乳酸钙2-4份,进行腌制,腌制10天; 五、再将20份木糖醇分4次加入盛有青梅的腌制桶中,每次加入5份,每5天加入一次,待所有的木糖醇添加完后,腌制桶内的青梅继续腌制10天; 六、将腌制桶内的物料取出,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0%时去核,去核后继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5% ; 七、取黑芝麻6-10份,在锅中炒熟,将海苔粉1-3份和炒熟的黑芝麻混合拌匀; 八、将黑芝麻和海苔粉的混合物通过青梅去核后留下的孔加入产品内部,然后压扁成为饼状,即为梅饼。
全文摘要
一种梅饼及其制备方法,由青梅60-70份、木糖醇30-40份、食用盐2-3份、L-乳酸钙2-4份、黑芝麻6-10份、海苔粉1-3份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在产品中加入乳酸钙、黑芝麻和海苔,充分利用青梅有助于人体钙吸收的功能,有效结合了钙营养强化剂乳酸钙、富含钙的黑芝麻和海苔,不但做到了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突出了产品补充钙的功能。2.使用刺孔工艺,整个生产周期降为40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3.不使用食品添加剂杀菌,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4.产品中盐含量大幅度降低,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健康。5.在梅饼内部包裹黑芝麻和海苔,不但有效整合了产品的口感及营养价值,而且减少了黑芝麻、海苔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文档编号A23G3/38GK103250858SQ2013102273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8日 公开号201310227366.8
发明者陈国龙, 刘烈淼, 李海平, 解永余 申请人:普宁市梅乡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