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型黑米饮料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4832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酵型黑米饮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发酵型黑米饮料的生产方法。
早在公元前145年的汉武帝时代,黑米就被列为上等皇宫贡品。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黑米富含植物蛋白质、天丝黑色素及维生素。与稻米比较,其蛋白质含量高出白米30%,氨基酸高出25%,吡咯素(铁血素类)高5~7倍,VB1、VB2也分别高出1.5~4倍以上。据《本草纲目》记载,黑米具有“开胃益中、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之功能”。现代医学探明,黑米可治愈贫血、虚汗、头昏、目眩、白发、眼疾、腰膝软等病症。尤其是米皮中的黑色素,为各国营养学家所推崇的天然营养佳品。
目前,除黑米酒(陕西产)外,市面上未见有以黑米为原料的饮料问世。
中国发明专利CN1088761A公开了一种天然黑米原汁保健饮料及加工方法,其工艺特点为选料、清洗、浸泡、提取色素、蒸熟、糖化、发酵、取汁、装听、封罐、灭菌。
该方法为提取色素,需用浓度为98%、用量为干黑米的3倍的乙醇对浸泡过水的黑米浸泡4小时,在60℃温度下密封浸泡并搅拌几次,排放的乙醇与浸泡黑米的水溶液一起真空泵减压浓缩,提取黑米色素浓缩液。
该方法制成的饮料pH值小于7,甜度16~20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具有醪糟香气(与甜酒香同、但不含乙醇)、色泽紫黑晶莹、透亮,酸甜适度的发酵型黑米香液饮料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两种生产方法,其一是以黑米为原料,经筛选、淘洗、浸泡、蒸热、淋水降温、沥干、糖化的常规步骤,其特征在于一、糖化后滤汁,加开水稀释,降低糖度到3~4度;二、按干黑米用量的1.5%的重量,接种乳酸菌,保温15~30℃,持续18~36小时;三、加入与黑米等量的水,调节pH值,使其不低于4,继续发酵4~8小时;四、挤压或过滤得汁;五、加温至121℃,灭菌10~15分钟;六、急冷过滤,即得具有醪糟香气,色泽紫黑晶莹透亮,不含乙醇,口味酸甜适度的发酵型饮料——黑米香液。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另一种黑米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将黑米烘干后磨碎成米面;二、加入黑米重量300~500%的水调和后注入不锈钢夹层蒸汽罐内,搅动,蒸至糊状;三、停止加温,冷却、搅拌、降温至50~60℃;四、将预先已用温水调好的糖化酶注入,用量按80~120酶活力/克,保温、糖化30~60分钟;五、冷却、搅拌,降温至15~30℃;六、接种乳酸菌,用量为黑米的0.2~1.5%,发酵24~36小时;七、加水调节pH值,使其不低于4,继续发酵4~8小时;八、压滤得汁;九、加温至121℃灭菌10~15分钟;十、急冷,过滤,即得具有醪糟香气但不含乙醇,色泽紫黑,晶莹透亮、酸甜适度的发酵型饮料——黑米香液。
本发明设计的两种以黑米为原料的饮料生产方法,不用乙醇,也不需要真空浓缩,而是通过自然发酵使黑色素溶化在汁液中,生产简便,成本较低,保持了黑米固有营养成分,特别是本发明方法生产黑米饮料既不含乙醇,又有醪糟香气,是目前屈指可数的黑米饮料中一花独秀的发酵型饮料。
下面给出实施例例1取黑米5kg,清水浸泡12小时后,用手指捏压米粒能松散,即沥水上甑蒸饭(沥出的黑水留作备用水)。大火蒸饭过程中,可掀开甑盖,用备用水淋洒,以增加米粒含水率,便于糊化。待饭蒸熟时,起甑,用备用水淋饭降温(甑下用一大容器接沥水备用),然后将黑米饭倒出摊凉至15~28℃,用5g糖化酶与黑米饭拌匀后入陶缸糖化24~48小时。经糖化后泌出汁液,此时含糖量高达40%以上,用备用水15kg进行稀释,待糖度降至3~5度时,施入7.5g乳酸菌,发酵24~36小时,温度15~30℃,发酵产酸后滤汁,将汁加压到0.25mpa,121℃灭菌10~15分钟,急冷后经过滤即成微紫黑色晶莹透透,色香味俱全的黑米发酵型营养饮料——黑米香液。
本实施例将糖化后汁液加3倍水稀释,也可根据需要增减用水量,其效果为水多时则颜色稍淡,此时可加焦糖补色。
例2取黑米5kg,磨成米面,用10kg水拌和,在搅拌下缓慢倒入35kg开水锅内,煮沸成浆糊状,压火保温至53℃时用糖化(酶活力50000)5.6g、0.5kg50℃温水拌匀后,边搅拌边置入锅内,继续搅拌,压火保温55℃3小时,令浆糊完全液化,测糖度3.2度,降温至26℃(接种2%乳酸母菌,培菌发酵24小时,此时pH值为4.1,滤汁得液48g,加压0.1~0.25mpa,121℃灭菌,冷却至30℃以下,调配柠檬酸20g、白糖5kg、焦糖3g,即成。
本实施例中,黑米与水的比例为1∶9.6。
例3重复例2方法,按1kg黑米饮料加0.2ml的比例加入鲜薄荷汁,搅匀,则制得除具有自然发酵醪香外,且具淡雅薄荷清香的调味黑米香液。
权利要求
1.发酵型黑米香液饮料的生产方法,以黑米为原料,经筛选、淘洗、浸泡、蒸熟、淋水降温、沥干、糖化、其特征在于一、糖化后滤汁,加水稀释,降低糖度到3~4度;二、按干黑米用量的0.2~1.5%重量接种乳酸菌,保温15~30℃,持续18~36小时;三、加与于黑米等量的水,调节pH值不低于4,继续发酵4~8小时;四、挤压或过滤得汁;五、加温至121℃灭菌10~15分钟;六、急冷,过滤,即得具有醪糟香气(与甜酒香同,但不含乙醇)、色泽紫黑晶莹、透亮、口味酸甜适度的发酵型饮料——黑米香液。
2.发酵型黑米香液饮料的生产方法,以黑米为原料,其特征在于一、将黑米磨碎成米面;二、加黑米重量300~500%的水调合后注入不锈钢夹套蒸汽罐内,搅动,蒸至糊化(成浆糊状);三、停汽、开启夹套冷却水,同时搅拌、降温至50~60℃;四、按80~120酶活力/克淀粉接入糖化酶,糖化30~60分钟,使罐内汁液清明无浆糊状;五、冷却、搅拌,降温至15~30℃;六、接种乳酸菌,按干黑米0.2~1.5%的用量,保温15~30℃,发酵24~36小时;七、加水调节pH值,使其不低于4,继续发酵4~8小时;八、压滤得汁;九、加温至121℃灭菌10~15分钟;十、急冷,过滤,即得具有醪糟香气(与甜酒香同,但不含乙醇)、色泽紫黑晶莹、透亮、口味酸甜适度的发酵型饮料——黑米香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发酵型黑米饮料的生产方法,是将糖化后的黑米汁滤汁、稀释、接种乳酸菌,并经发酵、滤汁,高温灭菌,即可得到不含乙醇,但具有醪糟香气,紫黑晶莹、透亮,酸甜适度的黑米饮料。
文档编号A23L1/105GK1136901SQ9611749
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2日
发明者何光华, 蔡志勇 申请人:何光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