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412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是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中的主要成份,它来自于一种跨膜糖蛋白,即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β Precursor Protein,APP),Aβ的不溶性纤维状沉积被认为是导致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主要原因。A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人数急剧上升。现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另外,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还能导致血管性淀粉样病变。
至今仍未能找到对AD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行为学方面的异常症状,改善语言、记忆等认知功能,减缓疾病的发展速度以及延缓病症的发生。药物的运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针对AD患者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大量丢失,乙酰胆碱递质严重缺乏,运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②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保护细胞免受兴奋性递质细胞毒性作用的攻击。③抗炎药物,由于在老年斑淀粉样变核心的周围存在着反应性胶质细胞,有人因此提出了AD的慢性炎症学说,并利用合适的抗炎药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④神经营养因子,它能特异性的作用于神经元,刺激神经元的可塑性,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存活,维护细胞的功能。⑤其它,如雌激素的替代治疗,脑细胞代谢激活剂,钙离子拮抗剂的运用等。虽然上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或者来源有限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更缺乏可以肯定的有效性和特异性,因此,这类药物的运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严重地困扰着医学界,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人们对涉及自身生存条件的新的渴求,人们比以往更注目于天然药物,近年来,人们把这些药物应用于AD的防治已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验,如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当归芍药散,钩藤散等,既可治疗AD的精神症状,对抗健忘,又能改善患者体质。运用天然药物治疗AD至少有两点优势(1)作用的多靶点并对人体机能进行整体性的调节;(2)副作用小。因此,对于AD这种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而言,天然药物的开发和运用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虽然天然制剂对AD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每个患者有不同的辨证特征,药物的疗效差异较大,且现有药物重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阻遏病情的发展。
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还能导致血管性淀粉样病变,进而诱发中风等疾患。迄今为止,没有根治血管性淀粉样病变的药物。
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是从茶科植物茶(Cameliasinensis)中提取的物质,约占绿茶干重的15%~25%,其结构中含多个邻位酚羟基结构,供质子氢的能力很强,其主要含有几个主要儿茶素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没食子酸脂(epi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和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抗氧化剂,1991年已列入我国国家标准。中国专利88108154已报导其提取方法。李楠等有关于茶多酚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3),140-141],报导了其提供方法及其具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迄今为止,未见有关于茶多酚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用于治疗血管性淀粉样病变、老年性痴呆疾病的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目前治疗老年性痴呆、血管性淀粉样病变无疗效好的药物的缺点,提供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上述几种儿茶素化合物为主的混合物。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提取(1)茶叶→热水浸提→减压浓缩→氯仿(或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提取咖啡碱(水层→乙酸乙酯萃取精制茶多酚)。(2)茶叶→冷提→减压浓缩→萃取脂溶性物质→乙酸乙酯萃取精制茶多酚。(3)茶叶→80%乙醇(或热水浸提)→吸附剂吸附式有机高分子柱吸附→醇洗脱→浓缩干燥精制茶多酚。(4)茶叶→粉碎→热水浸提→沉淀分离→分离纯化→喷雾干燥。还可以通过88108154专利的提取方法提取。
经过体外实验及加速老化鼠(SAM)的行为学和形态学观察实验表明,茶多酚对Aβ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①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清除引起Aβ聚集的诱发因素;②与Aβ结合阻止其聚集和纤维化;③与Aβ肽自由基结合抑制Aβ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④降解已成熟的Aβ纤维,发挥清除淀粉的效应。体内的实验也显示,茶多酚对Aβ样沉积的抑制作用及其改善加速老化鼠学习记忆的能力,进一步提示茶多酚可以干预Aβ纤维聚集、拮抗其神经毒性,达到治疗AD的效果。据李楠等关于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文献资料表明,茶多酚属实际无毒级,且无蓄积毒性,因此茶多酚是实施以Aβ为靶治疗AD的理想药物。当然,由于茶多酚能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茶多酚便具有治疗血管性淀粉样病变的功效。
本发明的茶多酚制备成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由于茶多酚能通过血脑屏障达到有效浓度,且能通过胃肠道吸收,可以采用口服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也可加入食物中食用,或添加至食品中作为保健食品食用。
本发明的茶多酚也可以与目前治疗AD的西药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他克林(Tacrine)复方,制成复方制剂,使得在治疗AD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也可以与其它中药如当归药散复方。
下列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无任何限制作用。
实施例1,茶多酚的提取,同中国专利88108154的实施例的方法,以热水浸提绿茶,在浸提液中加入石灰水,分离、洗涤沉淀后,用稀酸进行转溶沉淀,转溶液即为茶多酚溶液。浓缩干燥为粉状茶多酚粗品,转溶液经有机溶制萃取后,浓缩干燥即为粗晶态茶多酚。进一步萃取精制,得精制茶多酚。
实施例2茶多酚胶囊剂。
取精制茶多酚,加滑石粉,混合,在装胶囊机中分装,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茶多酚在体外抑制Aβ的聚集和纤维形成一、材料和方法Aβ1-40冻干粉用50mM PBS(pH7.4)稀释成0.1%(230μM)Aβ,在室温下(22℃)分别孵育30min和7天,运用透射电镜和硫黄素T(Th-T)荧光分析观察Aβ纤维的形成,以及茶多酚和维生素E(VE)与Aβ在相同百分浓度下共同孵育时对Aβ纤维形成的影响;检测茶多酚和VE在不同浓度(5×10-4%、5×10-3%、5×10-2%)和不同时间(孵育第1、2、3、4、5天)对Aβ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这两种药物对已成熟的Aβ纤维结构的影响。二、结果(一)茶多酚抑制Aβ纤维的形成Aβ在PBS溶液中能自我聚集,产生无定形和纤维型两种结构,单独孵育30min,主要以无定形Aβ存在,未见Aβ纤维形成。孵育7天,可见大量的直而无分枝的Aβ纤维呈晶状聚集,纤维直径约8~10nm,类似于AD脑SP中的Aβ纤维,茶多酚的存在,能显著地阻止Aβ纤维形成,主要表现为无定形的Aβ结构,VE与Aβ共同孵育也可出现Aβ纤维,直径约3~10nm,呈网状分布。茶多酚与VE的协同作用,产生大量直径为3~5nm呈网状分布的Aβ原纤维。Th-T分析显示,茶多酚、VE和它们的协同作用均能显著地降低Aβ的荧光强度,以茶多酚的效果最为显著,在0.1%浓度下三者对Aβ纤维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94.6%、62.3%和88.7%。(二)茶多酚抑制Aβ纤维形成的剂量和时间效应茶多酚和VE对Aβ纤维形成的抑制均有浓度依赖性,它们在0.05%浓度附近出现最大抑制率,茶多酚在每一浓度点的抑制率均远远大于VE,且具有较明显的“平台”。茶多酚在每一时间点的荧光强度也显著小于各组,且能延迟在荧光强度曲线中半高峰出现的时间(T1/2)。(三)茶多酚对成熟Aβ纤维的作用茶多酚能使成熟的Aβ纤维降解,形成直径约3~5nm,长度小于100nm,散在分布的纤维结构。VE也能改变Aβ纤维的形态,形成直径为3~5nm的Aβ原纤维,并呈丝网状连接。Th-T荧光分析表明,茶多酚比VE更显著地减弱了Aβ纤维的荧光强度。
2.空间探索试验(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对照组在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百分比(11.33%)显著小于TA2组(24.35%)和VE组(20.93%),TA1组在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百分比(15.09%)与TA2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二)MSG组化观察MSG主要分布于海马、皮质深层、梨状质和小脑。海马的MSG主要成群分布,分布于海马各层。MSG形态为圆形和卵圆形,并表现出不同的密度。PAS染色的结果与MSG非常相似。(三)对海马CA1区MSG数目、直径和灰度的影响对海马CA1区MSG数目、直径、面积和灰度的统计学分析表明,对照组的颗粒数(896.37±202.14)与TAI组(787.10±130.85)、TA2组(727.44±201.74)和VE组(767.70±146.23)的颗粒数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直径和面积(2.04±0.22um,3.29±0.73um2),显著大于TA1组(1.85±0.14um,2.69±0.35um2)、TA2组(1.69±0.11um,2.26±0.31um2)和VE组(1.79±0.16um,2.53±0.48um2)(P<0.05)。而这种差异在对照组和TA2或VE组之间更为显著(P<0.01)。同时TA1组和TA2组的直径和面积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SG的平均灰度(92.04±13.24)比较TA1组(76.9±12.83)、TA2组(68.43±12.15)和VE组(69.03±15.7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TA1组和TA2组或VE组之间差异也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TA2和VE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MSG在不同灰度区的分布观察,对照组、TA1组、TA2组和VE组在低密度颗粒区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2.05%、36.52%、47.91%和44.65%,即治疗组在低密度区的颗粒数明显增多,相关分析显示,行为学参数的变化与MSG结构参数的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一、透射电镜和Th-T荧光分析发现,茶多酚在体外能强烈地抑制Aβ的聚集和纤维形成,并具有剂量的依赖性。同时,它还能明显延迟Aβ老化的时间曲线中半高峰出现的时间(T1/2),表明它不仅可以抑制Aβ的扩布聚集,而且还能阻止或延迟Aβ的核化过程。此外,它还可促使成熟的Aβ纤维降解,具备清除淀粉的效应。其抑制Aβ纤维形成的能力大大强于VE。
二、FT-IR定量研究表明,茶多酚抑制Aβ纤维形成的机制在于它可阻止Aβ老化时β-折叠结构的形成,并促使β-折叠向自由卷曲和α-螺旋转化。
三、EPR的分析结果显示,Aβ在PBS中老化时可产生自由基,茶多酚具有强的清除Aβ肽自由基的能力,并将之转化为更稳定的半醌自由基。对EPR谱的线型特征观察表明,它有比VE更多的供氢位点,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能有效地干预外源性Aβ在动物脑内的纤维形成。在以SAM-P8为AD模型的研究中,茶多酚有意义地减小了SAM-P8海马中用六胺银法所显示的Aβ样颗粒的聚集密度、直径和面积,并能显著改善SAM-P8的学习记忆能力。
五、本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Aβ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①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消除引起Aβ聚集的诱发因素;②与Aβ结合阻止其聚集和纤维化;③与Aβ肽自由基结合抑制Aβ的毒性作用;④降解已成熟的Aβ纤维,发挥清除淀粉的效应。因此茶多酚是实施以Aβ为靶治疗AD这一新的战略思想的理想的候药物。同时体内的实验也显示,茶多酚对Aβ样沉积的抑制作用及其改善SAM-P8学习记忆的能力,进一步提示茶多酚可以通过干预Aβ纤维聚集、拮抗其神经毒性,达到治疗AD的效果。
权利要求
1.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1所述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茶多酚采用口服剂型。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茶多酚与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西药复方制成复方制剂。
4.根据权利1或2所述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茶多酚与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药复方制成复方制剂。
5.根据权利1或2所述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茶多酚添加至食品中制成保健食品。
全文摘要
茶多酚在制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具有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纤维形成的较佳效果,可用来作为治疗老年性痴呆、血管性淀粉样病变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K31/353GK1317313SQ0110766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3日
发明者姚志彬, 汪华侨, 庾照学 申请人:姚志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