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451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公开了一种中药的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有一种中成药“妇乐冲剂”,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带下、腹痛等症,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一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中查到该药处方及制备方法处方忍冬藤500g 大血藤500g甘草50g大青叶150g蒲公英150g 牡丹皮150g赤芍150g 川楝子150g延胡索(制)150g 大黄(制)100g制法以上十味,取大黄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2(45~50℃)的清膏,残渣备用;其余忍冬藤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加入大黄渗漉残渣后,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08(85~9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喷雾干燥成粉,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即得。
以上方法存在如下不足1、渗漉法提取效率低,耗时长,一道工序就影响整个提取过程的进度;2、处方中大部药材的有效成分具有醇溶性,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溶于水,但全方均用水煎,难免会带来更多无效成分和杂质,影响了疗效,还给制剂造成困难;3、制剂量大,不方便患者的携带与服用。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产品,必须设计新的提取工艺。发明人经过研究,通过以下工艺步骤达到上述目的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8~12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的滤液合并,进一步浓缩后,干燥,制成细粉。
经过以上工艺步骤,使处方得膏率大大降低,仅为5%左右。而按“妇乐冲剂”工艺条件平行实验的得膏率却在20%以上,可见本发明工艺方法的先进性。
进一步优选后,得到最佳工艺条件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8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滤液合并,混匀,继续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喷雾干燥成细粉。
经过中试验证,以上工艺过程实际可行,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基本达到了发明人的最初目的。而应用这套工艺方法,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就可以更容易地制成临床所需的各种剂型,如;在药粉中加入崩解剂、粘合剂及润滑剂等,压制成片;将药粉制粒后装成胶囊剂;在药粉中加入矫味剂,制粒,制成颗粒剂等。为了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和载药量的准确性,方便患者服用,发明人优选将其制成软胶囊剂。
软胶囊剂稳定性是否良好,与混悬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密切相关,发明人经研究后选用了助悬剂与植物油的混合物作为混悬剂。这里的助悬剂可以是蜂蜡、卵磷脂、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为蜂蜡,而植物油可以是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及其他可食用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鉴于大豆油的价格低廉、产量大、品质稳定,故定为最佳选择。
按照一般规律,混悬剂的量越大,混悬液的稳定性就越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混悬剂的量太大,又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给生产过程也带来麻烦,因此必须在能达到稳定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混悬剂用量,发明人经过实验摸索,确定了药粉与蜂蜡、大豆油的最佳重量比为46∶3∶51,这样既能完全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又节约了混悬剂的用量。
完成上述发明内容后,所得到的产品相对原有技术的产品,更加精制,单位制剂载药量增加,且含药量准确,无不良气味,患者服用方便,基本克服了原有技术产品的各种弊端,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完成技术内容之后,为证明其疗效,还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特异性盆腔炎模型和苯酚糊浆所致大鼠非特异盆腔炎模型具有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和小鼠耳肿胀类非特异性炎症模型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对实验性盆腔炎模型具有一定地治疗作用,并具有一定地的活血化瘀和抗炎作用。下面通过具体实验进一步说明。
1、实验材料1.1动物大鼠SD种,雌性,体重220+20克;雄性,体重160+10克,SPF级;小鼠ICR种,雄性,体重20+2克,SPF级。
1.2药物与试剂妇乐软胶囊提取物按本明最优方案制得。妇乐冲剂市售。氧氟沙星片市售,每片含氧氟沙星200mg。阿司匹林片市售。苯酚胶浆液态酚5ml、西黄芪胶1ml、甘油4g,加蒸馏水至20ml。
1.3菌种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肉汤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均符合药理研究标准。
1.4仪器BV-100血流变测试仪。
2、方法和结果2.1对盆腔炎模型的影响2.1.1大肠杆菌感染所致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抑制作用菌种制备取经小鼠传代后的大肠杆菌加入到肉汤培养基中,经37℃温箱培养7小时,取0.1ml菌液加入到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再培养17小时,使用前以无菌生理盐水比浊计数,稀释至107/ml,备用。
取大鼠以0.3%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1ml/Kg,固定动物,在无菌条件下开腹,暴露左侧子宫,抽取0.2ml菌液,用注射器针头机械损伤子宫内膜组织,边磨损边注入0.1ml菌液,然后注入余下的0.1ml菌液。分层关腹,消毒术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腹、暴露左侧子宫和关腹手术,不注入菌液。造模后10天,将除假手术组外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妇乐软胶囊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按照下表中剂量分别灌胃给药,大、中、小剂量分别相当临床剂量的15、7.5、3.75倍,连续给药20天,每日1次,给药体积为0.5ml/100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水,阳性对照药组给予氧氟沙星片,相当临床剂量的10倍。末次给药后24小时,将动物用0.3%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剖腹,摘取双侧子宫,取子宫内膜液在大肠杆菌鉴定培养基上接种、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检查有无大肠杆菌均落生长。脏器除去脂肪组织后,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双侧子宫和卵巢的重量。以左右两侧子宫重量的差值为肿胀度,计算肿胀率。称重后将子宫和卵巢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子宫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按照分级标准,采用SSPS软件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
2.1.1.1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妇乐软胶囊提取物给药20天后,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液接种于大肠杆菌鉴定培养基后,培养24小时,仍可检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菌落的检出率为100%,假手术组全部检不出大肠杆菌,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阳性药组和给药三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液接种于大肠杆菌鉴定培养基后,经培养,大肠杆菌菌落的检出率为10-30%,检出率明显下降。提示,妇乐软胶囊提取物对在体子宫大肠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见表1。
表1 对细菌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大肠杆菌检出率的影响

注秩和检验与假手术组比较#P<0.0l;与模型组比较*P<0.05。
2.1.1.2对子宫肿胀率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子宫的肿胀率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显著。阳性药和给药三剂量组大鼠子宫的肿胀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小。见表2。
表2、对细菌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肿胀率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2.1.1.3对子宫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肉眼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子宫颜色、硬度正常,子宫颈末见肿胀、充血,卵巢未见异常。模型对照组大鼠部分子宫颜色暗红,子宫颈明显肿胀、充血,子宫重量增加,个别动物腹腔轻度粘连,卵巢未见明显异常。阳性药和给药大、中、小剂量大鼠子宫颈肿胀,充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左、右侧子宫上皮未见增生、增厚,腺体未见病变,内膜未见增厚,卵巢未见明显病变。模型对照组 左侧子宫大肠杆菌感染造模,子宫内膜腺上皮明显增生、增厚,上皮层次明显增多,核分裂相较多见,上皮细胞有变性坏死,呈扁平状,上皮下增生的淋巴细胞较多。大部分子宫内膜下中性分叶核较弥漫,有的达子宫肌层;右侧同期对照子宫内膜上皮增生、增厚,上皮下中性分叶核多见。双侧卵巢及子宫内膜腺体未见有明显病变。
阳性药对照组左侧子宫大部分内膜腺上皮未见有明显增生、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个别动物子宫内膜下有轻度中性分叶核;右侧同期对照大部分子宫内膜腺上皮未见明显增生、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个别子宫内膜下有轻度中性分叶核,基本同左侧子宫。
给药组(大、中、小剂量)大剂量组左侧子宫内膜上皮增生、增厚及内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较多,中、小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有增生、增厚,内膜下仍有炎症细胞(多量)浸润;右侧同期对照基本同左侧。所有给药各组(阳性药、大、中、小剂量)卵巢均未见明显异常。
按照分级标准,采用SSPS软件,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左右侧子宫病变程度的统计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大鼠子宫病变程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阳性药和妇乐软胶囊提取物大、中、小三剂量组大鼠子宫病变程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4。
表3、对细菌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左侧子宫病变程度的影响(n=10)

注秩和检验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分级标准-子宫结构正常,粘膜未见水肿,未见炎症。
+大鼠子宫粘膜未见明显增生,粘膜下未见明显炎症浸润。
++大鼠子宫粘膜轻度增生,粘膜下轻度炎症浸润。
+++大部分子宫粘膜明显增生,粘膜下有中性分叶核浸润。
++++大部分子宫粘膜上皮明显增生,变性坏死,粘膜下有大量的炎症浸润,以中性分叶核多见。
表4、对细菌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右侧子宫病变程度的影响(n=10)

注秩和检验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分级标准-正常组织结构,粘膜未见有水肿,未见有炎细胞浸润。
+子宫粘膜未见明显增生,粘膜下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
++子宫粘膜轻度增生,粘膜下轻度炎细胞浸润。
+++大部分子宫粘膜明显增生,粘膜下有中性分叶核浸润。
2.1.2对非特异性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抑制作用[2]取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给药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用特制细长形灌胃器,进入阴道深部注入25%苯酚胶浆,每只1.5ml,3天1次,共3次。造模后第3天按照表5中剂量分别灌胃给药,大、中、小剂量分别相当临床剂量的15、7.5、3.75倍,连续给药12天。以妇乐冲剂为阳性对照药,相当临床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给药体积均为0.6ml/100g。未次给药后1小时,以3%的戊巴比妥纳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解剖取出子宫及卵巢观察并记录肉眼所见,取材阴道至子宫分角处组织,置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取材后流动水冲洗,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3天后将组织自中线纵向切开,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树脂封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的阴道至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及黏膜、黏膜下间质形态学的炎症改变程度,按照分级标准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
2.1.2.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切变率为94.5和0.945时的全血粘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有明显升高,但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阳性药和妇乐软胶囊提取物大、中剂量组大鼠在切变率为94.5和0.945时的全血粘度均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小剂量组减低全血粘度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不显著。提示,妇乐软胶囊提取物在非特异性盆腔炎模型上显示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见表5。
表5对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X±S;n=10)

注组间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1.2.2对大体形态的影响对大鼠阴道外口的观察可见,造模后第3天起多数动物的阴道外口可见有浓稠的分泌物,动物的活动减少。各给药组动物阴道外口的分泌物在给药5天后,与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地减少。
解剖后肉眼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剪开腹膜,腹腔内未见有红肿,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变化。子宫颜色,硬度正常,未见充血、淤血,卵巢未见异常。模型组部分子宫颜色暗红,子宫颈明显肿胀、充血,个别动物腹腔轻度粘连,卵巢未见明显异常。给药组阳性药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动物腹腔和子宫充血、肿胀、腔内渗出物及组织与腹腔周围的粘连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给药大剂量组明显减轻。
2.1.2.3对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镜下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增厚,内膜表面上皮正常或有轻度增生,腺体未见病变,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明显增生、增厚,内膜表面上皮增生,核分裂相较多见,上皮细胞间,时见凋亡小体并可见较多核碎片。间质内可见中至重度炎细胞浸润,上皮下有散在或灶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见炎细胞浸润于内膜腺体周围或腺腔内。双侧卵巢未见有明显病变。
阳性药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妇乐软胶囊大剂量组子宫内膜增生、增厚,表面上皮增生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上皮下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少数样品无明显炎细胞浸润。
妇乐软胶囊中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有轻度增生,上皮下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少数样品无明显炎细胞浸润。
妇乐软胶囊小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有增生、增厚,上皮下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浸润,个别内膜上皮呈明显细胞凋亡及核碎片。
按照分级标准,用SSPS软件,对子宫粘膜组织的病变程度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子宫粘膜呈现明显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各给药组的病变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其中妇乐软胶囊大、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小剂量组的病变程度虽有一定程度地减轻,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6。
表6 对非特异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n=10)

注秩和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分级标准“-”即大鼠盆腔结构正常“+”大鼠盆腔、子宫、卵巢、阴道浆膜面未见明显炎症“++”大鼠盆腔、子宫、卵巢、阴道浆膜面轻度充血、淤血,上皮细胞膜面有炎症,阴道上皮增生,角化过度“+++”大鼠盆腔、子宫、卵巢、阴道上端上皮浆膜面明显淤血、肿胀,炎症浸润明显,阴道上皮过度角化,上皮明显增生2.2对非特异性炎症模型的影响2.2.1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3]取体重150-170克的雄性大鼠50只,在乙醚浅麻醉条件下作腹部切口,将已恒重(30mg)、灭菌的棉球植入大鼠两侧腹股沟皮下,术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手术当天本品以18.6、9.3、4.7g/Kg剂量开始灌胃给药,给药体积0.5m1/100g,连续给药7天,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未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动物,剥离并取出肉芽组织,于60-90℃烘箱内干燥l小时后称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净重。比较肉芽肿组间重量,计算抑制率。见表7。
表7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干重的影响(X±SD)

注组间T检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3]取体重为25-30克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以妇乐软胶囊提取物22.0、11.0、5.5g/Kg连续灌胃给药3天,阳性药阿司匹林的剂量为0.1g/Kg,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二甲苯0.1ml用加样器滴于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左耳为对照,0.5小时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8mm直径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组织天平称重,以每鼠的右耳减去左耳片重即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的均值及标准差,计算其抑制率,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显示,本品22.0、11.0、5.5g/Kg剂量均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提示本品对小鼠非特异性急性炎症模型具有一定地抑制作用。见表8。
表8、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X±S;n=10)

注组间T检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论3.1两种盆腔炎模型的试验结果显示,按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得的药物可抑制大肠杆菌所致大鼠特异性盆腔炎模型和苯酚糊浆所致大鼠非特异盆腔炎模型,抑制大鼠阴道及子宫黏膜组织的炎细胞浸润及其病理性改变,降低其血液粘度。提示其对细菌和非细菌性感染所致盆腔炎模型的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2两种非特异性炎症模型的试验结果显示,按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得的药物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提示其对非特异性炎症模型的抑制作用达到甚至超过了原工艺条件制得的产品。发明制备方法具备先进性。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技术内容的具体实施过程,所用处方忍冬藤10kg 大血藤10kg 甘草1kg 大青叶3kg蒲公英3kg牡丹皮3kg 赤芍3kg 川楝子3kg延胡索(制)3kg大黄(制)2kg实施例1本发明技术在片剂制备中的应用制法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6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l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的滤液合并,进一步浓缩后,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d.在上述细粉中加入适量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压制成片。
实施例2本发明技术在胶囊剂制备中的应用制法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10倍量的80%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的滤液合并,进一步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后,喷雾造粒,制成颗粒;d.在上述颗粒中加入少量滑石粉,混合均匀后填充成胶囊。
实施例3本发明技术在颗粒剂制备中的应用制法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8倍量的75%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的滤液合并,浓缩成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后,喷雾干燥成细粉。
d.将上述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及淀粉,以乙醇制粒,烘干,制成颗粒。
实施例4本发明技术在软胶囊制备中的应用制法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8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滤液合并,混匀,继续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喷雾干燥成细粉。
d.在上述细粉中按48∶2∶50的重量比加入蜂蜡和花生油,混匀后压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5;本发明技术在软胶囊制备中的应用制法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8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滤液合并,混匀,继续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喷雾干燥成细粉。
d.在上述细粉中按46∶3∶51的重量比加入蜂蜡和大豆油,混匀后压制成软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该药物的处方组成为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赤芍、延胡索和大黄,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工艺过程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8~12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的滤液合并,进一步浓缩后,干燥,制成细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工艺过程a.取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延胡索、赤芍、大黄七味,用8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滤过,滤液保存备用;b.取忍冬藤、大血藤、川楝子等三味,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c.将a与b中滤液合并,混匀,继续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喷雾干燥成细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中所得药物细粉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临床所需各种剂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d所得细粉中加入助悬剂、食用植物油,加入量足以使三者混悬混匀,制成软胶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助悬剂为蜂蜡、卵磷脂、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用植物油可以是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及其他可食用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粉与蜂蜡、大豆油的最佳重量比为46∶3∶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中药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水提、醇提、喷雾干燥等手段,将其制成适宜的剂型,克服了原有工艺的不足之处,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满足了患者的需要。
文档编号A61P15/00GK1781526SQ20041015550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
发明者杨文龙, 曾雄辉, 刘云 申请人:江西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