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73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说,它是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暖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胃粘膜脱落引起的胃充血出血、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甚至将黑便、便秘等病症也归纳为胃病。
目前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调养”、“治疗”为主。
西药治疗胃病以“制酸、保护黏膜及抗幽门螺杆菌”为主,但是副作用明显,如甲氰米呱只能抑制胃酸、但是其副作用可以导致男性阳萎和性功能衰退;胃必治(复方铝酸铋片)也是一种抑酸药,但是作用局限不能抑制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只能抑酸、止痛但是也不能抑制幽门螺杆菌,而且价格较高。
中医称胃病为“胃脘痛”或“肝胃气痛”俗称为“胃气痛”或“心气痛”,治疗胃病的中成药有香砂养胃丸、加味左金丸、香砂平胃颗粒、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气滞胃痛颗粒(冲剂)、胃得安片、六味安消散、胃苏冲剂等,但是这些中成药不能治疗胃病中所有的症状,而且在胃病急性发作时无法有效的控制病情,主要应用于日常调理恢复。
目前尚无一种可以治疗多种胃病症状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组合物是含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乌金根0.5~1份、寻骨风根5~10份、元胡3~5份、蒲公英20~50份、肉桂0.6~1份。
上述五味药物活血消炎、解痉挛止痛,为君药。其中,乌金根为马兜铃科植物黑毛细辛(美丽细辛)Asarum pulchellum Hemsl.的根部,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对于胃溃疡有愈合的作用;寻骨风根为马兜铃科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Hance的根,具有祛胃寒、止痛的作用;元胡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止血、止痛、止呕、消除胀气;肉桂能引火归源、温中祛寒,可治疗脾胃虚寒之胃痛腹痛。
进一步地,它还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蔻仁0.6~0.8份、广藿香2.5~10份、枳实2.5~6份、厚朴2.5~5份、檀香0.8~5份。
添加的这五味具有行气消胀、消胃肠诸滞的功效,为臣药。其中,白蔻仁芳香化湿、温中止呕、行气化滞;广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散表邪,另广藿香因含特有挥发性成分,不能用土藿香替代,影响药效及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枳实具有破气消积、下气通便、行气力强的功效;厚朴行气化湿导滞、可治疗湿困脾胃、脘腹胀痛、便秘等症;檀香行气止痛。
更进一步地,它还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0.3~0.8份、乌贼骨0.1~2份、大黄0.2~1份、高良姜2.5~5份、颠茄Belladonna 0.01~0.015份。
在原有的十味药物的基础上添加的白芨、乌贼骨、颠茄Belladonna三味药物具有止酸、止血、消肿、修复溃疡的作用,为佐药;添加的大黄(俗称川军)、高良姜可荡涤胃肠实热、通便散寒、止呕,为使药。其中,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乌贼骨可止酸、止血;大黄泻热通便、活血祛瘀、荡涤肠胃实热积滞;高良姜能散脾胃之寒、治疗脘腹疼痛、止呕;颠茄Belladonna有辅助止痛的效果,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颠茄为市售商品颠茄片,每片含有颠茄浸膏10mg,重量配比是以颠茄片中的颠茄浸膏含量计。
本发明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乌金根0.5~1份、寻骨风根5~10份、元胡3~5份、蒲公英20~50份、肉桂0.6~1份、白蔻仁0.6~0.8份、广藿香2.5~10份、枳实2.5~6份、厚朴2.5~5份、檀香0.8~5份、白芨0.3~0.8份、乌贼骨0.1~2份、大黄0.2~1份、高良姜2.5~5份、颠茄Belladonna 0.01~0.015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乌金根0.5份、寻骨风根5份、元胡3份、蒲公英20份、肉桂0.6份、白蔻仁0.6份、广藿香2.5份、枳实2.5份、厚朴2.5份、檀香0.8份、白芨0.3份、乌贼骨0.3份、大黄0.2份、高良姜2.5份、颠茄Belladonna 0.015份。
本发明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是含有以乌金根、寻骨风根、元胡、白蔻仁、广藿香、枳实、厚朴、白芨、乌贼骨、蒲公英、大黄、肉桂、高良姜、檀香原药材或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颠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其中,所述的药剂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合剂等常规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0.5~1份、寻骨风根5~10份、元胡3~5份、蒲公英20~50份、肉桂0.6~1份、白蔻仁0.6~0.8份、广藿香2.5~10份、枳实2.5~6份、厚朴2.5~5份、檀香0.8~5份、白芨0.3~0.8份、乌贼骨0.1~2份、大黄0.2~1份、高良姜2.5~5份、颠茄Belladonna 0.01~0.015份;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制成散剂,或将散剂装入囊壳中,制成胶囊剂;或c、还可以取步骤a所述原料乌金根、白蔻仁、广藿香、肉桂、檀香、高良姜、白芨、厚朴蒸馏提取挥发油,保存水提液,药渣备用;
d、取寻骨风根、元胡、蒲公英、枳实、乌贼骨、大黄,加入提挥发油后剩余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加入芳香类药物所得水提液,浓缩,干燥,与颠茄混合;e、取上述混合物,加入步骤c所得挥发油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的胃病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胀痛、胃溃疡、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还有胃粘膜脱落、胃粘膜脱落引起的胃充血出血、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还包括便秘、黑便等病症。主要是针对胃寒、胃气引起的胃病病症。
本发明组方中十五味原料组合使用具有理气活血,止痛、止血、止呕、制酸、散寒、消炎、清热、愈合溃疡、通便、消胀、开胃健脾。对胃病及消化系统个病症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过程见效快(一般病症在服药半小时后发挥作用,缓解病患症状)、疗程短、不易复发。依据中医药理论治法治则,还可以在本发明组方原料基础上根据临床诊断实际需要出发,加、减、替换治疗相关适应症的药物,而不脱离本发明药物治法治则。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5g、寻骨风根50g、元胡30g、白蔻仁6g、广藿香25g、枳实25g、川厚朴25g、白芨3g、乌贼骨3g、蒲公英200g、大黄2g、肉桂6g、高良姜25g、檀香8g、颠茄Belladonna 0.15g;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细粉,制成散剂。
该散剂为10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2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5g、寻骨风根50g、元胡30g、蒲公英200g、肉桂6g;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极细粉,制成散剂。
该散剂为10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3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5g、寻骨风根50g、元胡30g、蒲公英200g、肉桂6g、白蔻仁6g、广藿香25g、枳实25g、厚朴25g、檀香8g、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细粉,制成散剂。
该散剂为10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4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1g、寻骨风根10g、元胡5g、白蔻仁0.8g、广藿香10g、枳实6g、川厚朴5g、白芨0.8g、乌贼骨2g、蒲公英50g、大黄1g、肉桂1g、高良姜5g、檀香5g、颠茄Belladonna 0.015g;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最细粉,制成散剂。
该散剂为1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5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15g、寻骨风根75g、元胡50g、白蔻仁65g、广藿香75g、枳实60g、川厚朴40g、白芨55g、乌贼骨15g、蒲公英80g、大黄10g、肉桂10g、高良姜40g、檀香40g、颠茄Belladonna 0.30g;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粗粉,制成散剂。
该散剂为30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6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1g、寻骨风根5g、元胡5g、白蔻仁0.8g、广藿香10g、枳实5g、川厚朴4g、白芨0.6g、乌贼骨2g、蒲公英20g、大黄0.8g、肉桂0.8g、高良姜4g、檀香3g、颠茄Belladonna0.015g;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极细粉,制成散剂。
该散剂为1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7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分别取实施例1、2、3、4、6所得散剂装入囊壳中,制成胶囊剂。服用剂量次数与原实施例一致。
实施例8本发明丸剂的制备分别取实施例1~6所得的散剂,调入炼蜜,制备成丸剂。服用剂量次数与原实施例一致。
实施例9本发明片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50g、寻骨风根500g、元胡300g、白蔻仁60g、广藿香250g、枳实200g、川厚朴250g、白芨30g、乌贼骨30g、蒲公英2000g、大黄20g、肉桂60g、高良姜250g、檀香80g、颠茄Belladonna 1.5g;b、取步骤a中所述原料乌金根、白蔻仁、广藿香、肉桂、檀香、高良姜、白芨、厚朴提挥发油,保存水提液,药渣备用;c、取步骤b剩余原料(除颠茄),加提挥发油后剩余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加入步骤c所得水提液,浓缩,干燥,与颠茄混合;d、取步骤c混合物,加淀粉浆制成软材,制粒,整粒,加入适量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该片剂为100次服用剂量。
实施例10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50g、寻骨风根500g、元胡300g、白蔻仁60g、广藿香250g、枳实250g、川厚朴250g、白芨30g、乌贼骨30g、蒲公英2000g、大黄20g、肉桂60g、高良姜250g、檀香80g、颠茄Belladonna 1.5g;b、取步骤a中所述原料乌金根、白蔻仁、广藿香、肉桂、檀香、高良姜、白芨、厚朴提挥发油,保存水提液,药渣备用;c、取步骤b剩余原料(除颠茄),加提挥发油后剩余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加入步骤c所得水提液,浓缩,干燥,与颠茄混合,粉碎,装胶囊。
该胶囊剂为100次服用剂量。
以下通过病例统计及个体案例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统计1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时间1998年-2006年,治疗总病例约600例,患者患有胃部不适如胃胀痛,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根据记录在案的临床病例统计,治疗效果见表1期间使用药物,以组方1(乌金根0.5~1g、寻骨风根5~10g、元胡3~5g、蒲公英20~50g、肉桂0.6~1g、白蔻仁0.6~0.8g、广藿香2.5~10g、枳实2.5~6g、厚朴2.5~5g、檀香0.8~5g、白芨0.3~0.8g、乌贼骨0.1~2g、大黄0.2~1g、高良姜2.5~5g、颠茄Belladonna 0.01~0.015g,该剂量为一次服用量)为基础,根据临床需要加减化裁组方;其中优选组方2(乌金根0.5g、寻骨风根5g、元胡3g、蒲公英20g、肉桂0.6g、白蔻仁0.6g、广藿香2.5g、枳实2.5g、厚朴2.5g、檀香0.8g、白芨0.3g、乌贼骨0.3g、大黄0.2g、高良姜2.5g、颠茄Belladonna 0.015g,该剂量为一次服用量)制成散剂或胶囊剂。
表1本发明具体病症统计

上述表格中有效率的计算是包括痊愈与好转两种状况(痊愈指康复,病症完全消失;好转指病症减轻、但是未完全消失)。表明本发明药物可治疗多种胃病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多为100%。
统计2本发明药物临床典型案例记录1、患者李刚男31岁胃胀痛、黑便,2003年2月在某医院治就医治疗无效后,2003年6月,服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0制备),日服3次,治疗三个月后,病情消除2年未见复发。
2、患者陈久菜女72岁2004年3月出现胃胀、嗳气,服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0制备),日服3次,治疗7天后,病情消除半年未见复发。
3、患者王启男58岁胃胀痛、黑便2002年8月就医,服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0制备),日服3次,治疗六个月后,病情消除三年未见复发。
4、患者彭彬男25岁2005年1月胃胀,经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制备)治疗,日服3次,治疗2天,病情消除五个月未见复发。
5、患者文小林女22岁2005年3月就医,病症表现胃胀痛,经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制备)治疗,日服3次,治疗7天,病情消除未见复发。
根据发明人临床经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常规剂型中,疗效明确,治疗胃病中的多种病症均效快,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剂型中以胶囊剂效果最好,为临床治疗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乌金根0.5~1份、寻骨风根5~10份、元胡3~5份、蒲公英20~50份、肉桂0.6~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蔻仁0.6~0.8份、广藿香2.5~10份、枳实2.5~6份、厚朴2.5~5份、檀香0.8~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0.3~0.8份、乌贼骨0.1~2份、大黄0.2~1份、高良姜2.5~5份、颠茄Belladonna 0.01~0.0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乌金根0.5~1份、寻骨风根5~10份、元胡3~5份、蒲公英20~50份、肉桂0.6~1份、白蔻仁0.6~0.8份、广藿香2.5~10份、枳实2.5~6份、厚朴2.5~5份、檀香0.8~5份、白芨0.3~0.8份、乌贼骨0.1~2份、大黄0.2~1份、高良姜2.5~5份、颠茄Belladonna 0.01~0.0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乌金根0.5份、寻骨风根5份、元胡3份、蒲公英20份、肉桂0.6份、白蔻仁0.6份、广藿香2.5份、枳实2.5份、厚朴2.5份、檀香0.8份、白芨0.3份、乌贼骨0.3份、大黄0.2份、高良姜2.5份、颠茄Belladonna 0.0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以乌金根、寻骨风根、元胡、白蔻仁、广藿香、枳实、厚朴、白芨、乌贼骨、蒲公英、大黄、肉桂、高良姜、檀香原药材、炮制品或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颠茄Belladonna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合剂。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乌金根0.5~1份、寻骨风根5~10份、元胡3~5份、蒲公英20~50份、肉桂0.6~1份、白蔻仁0.6~0.8份、广藿香2.5~10份、枳实2.5~6份、厚朴2.5~5份、檀香0.8~5份、白芨0.3~0.8份、乌贼骨0.1~2份、大黄0.2~1份、高良姜2.5~5份、颠茄Belladonna 0.01~0.015份;b、取步骤a所述原料粉碎成粉末,粉末粒度为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制成散剂,或将散剂装入囊壳中,制成胶囊剂;或c、取步骤a中所述原料乌金根、白蔻仁、广藿香、肉桂、檀香、高良姜、白芨、厚朴蒸馏提取挥发油,保存水提液,药渣备用;d、取寻骨风根、元胡、蒲公英、枳实、乌贼骨、大黄,加提挥发油后剩余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加入步骤c所得水提液,浓缩,干燥,与颠茄混合;e、取步骤d混合物,加入步骤c所得挥发油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病是胃寒、胃气、胃胀痛、胃炎、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便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含有以乌金根、寻骨风根、元胡、白蔻仁、广藿香、枳实、厚朴、白芨、乌贼骨、蒲公英、大黄、肉桂、高良姜、檀香原药材或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颠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而得的药剂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为临床治疗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1/04GK1899558SQ20061002139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彭国全 申请人:彭国全, 曹莉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