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519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糖胶囊,该胶囊可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还涉及该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据统计,我国北京等城市的患病率已达1%-2%,5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为10%。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万人;全世界约两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校长,易发生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尤以糖尿病所特有的全身性神经微血管、大血管慢性并发症更趋增多。常可累及人体各器官,导致心、脑、肾、神经及眼等多脏器损害。诸多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前药物品种繁多。西药有促胰岛素分泌药、减少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胰岛素增敏药等多种;中药也有数种,如参芪降糖片(颗粒)、糖尿灵、降糖饮、降糖中药片、玉泉丸、降糖舒、山海丹等,其功能多为滋阴补肾,益气生津,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部分症状,其优点是负作用少,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其降糖有效率较低。而西药的降糖作用明显,但其大部分从肾脏排泄,长期服用势必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消渴丸可谓中西结合之典范,但其中药成分单一,主要作用益气养阴,主要对气虚阴亏型效果佳。而对糖尿病患者的诸多实验证明,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便有多脏器的微血管病变,由此导致微循环障碍。从血流变学测式,糖尿病患者有全血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异常改变。因此,治疗糖尿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提高效果,并有效防治并发症。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曾率先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早期使用活血药物有利于糖尿病病人血管病变的改善,特别是改善胰岛区域的微循环,提高供血量,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经多年临床验证,中药治疗糖尿病,其副作用少,其改善症状方面确实效果显著,但降糖作用则逊于西药。单纯西药降血糖疗效确切,其肝肾毒性、消化道副作用多,也就加速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因此,本发明人用中医中药在西药稳定血糖的基础上防治并发症,改善自觉症状,则二者取长补短,取得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气生津、升阳止渴、滋阴补肾、活血化瘀功能的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新剂型,它能有效改善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腰痛、视力减退、多汗、肢痛等症状,并能将中、西药有机结合,发挥中、西药协同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尿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防治和延缓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有用药安全、无明显副作用、量小效专、服食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药物组成本发明药物的组分包括以下生药品种,各原料药的用量以重量份表示如下人参40-50 黄芪150-160 生地50-60 麦冬50-60 狗脊40-50 玉竹50-60 苍术50-60 玄参50-60 知母24-30 地骨皮50-60 山萸肉40-50 黄精80-90 女贞子50-60五味子24-30 花粉120-130 内金40-50 丹参80-90 红花40-50 葛根50-60 寄生60-70黄连40-50。
糖尿病患者消瘦、多汗、乏力、心悸,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肌腠不固,心神失养;故以君药人参、黄芪补气生津,升阳止渴。
糖尿病患者多有腰膝酸软、少气乏力,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等症,中医辨证为肾阴阳俱虚,以肾阴虚为主,以生地、麦冬、狗脊,寄生、山萸肉、黄精等药滋阴补肾,以养其本。
糖病患者之慢性并发症,指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肾脏病、眼部并发症、神经病变。故以丹参、红花活死血、散血瘀、通经脉以对其症。
内金、花粉、黄芪、生地有降尿糖作用。苍术配元参降血糖,葛根、丹参、内金降血糖,改善微循环。人参降血糖的作用是提高机体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故人参不仅能降血糖改善症状,而且还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二制备方法按以上组分,本发明药物可以按通常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剂型,其中以胶囊为最好,方法为,上药人参、生地、玄参、花粉、内金、玉竹、山萸肉、黄精粉碎研细末,过120目筛。其他药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以上细粉兑入膏中,搅匀干燥。西药粉碎成细粉与之均匀混合即得。
装胶囊,每粒0.4g。每粒含格列奎酮片5mg,据血糖调整用量。以辐射灭菌法灭菌。
以上胶囊成人每次口服剂量约相当于生药4-8克,每日分2-4次服用,一般连用30天为1疗程。
发明人于1996年对数百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与对照组随机阳性分析临床观察。其中选择资料记载比较完整的367例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61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39岁。
所选病人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2尿糖阳性;3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为,患者每日服用本发明药物8-16粒,分2-4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本组病例治疗观察3个疗程。服用本药期间配合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停服其他一切中西降糖药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后,依据血糖调整口服量,对照组用纯中药、西药治疗,亦据血糖调整剂量。治疗组对血糖及并发症状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附

图1。
3年后,随访85例病程在10-12年患者年龄在48岁-70岁之间的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详见附图2。
从附图可以看出,由于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以西药控制血糖,有效地防止或延迟了并发症的发生,并以中药防治并发症,其效果显而易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称取以下药物人参40 黄芪150 生地50 麦冬50 狗脊40 玉竹50 苍术50 玄参50 知母24 地骨皮50 山萸肉40 黄精80 女贞子50 五味子24 花粉120 内金40 丹参80红花40 葛根50 寄生60 黄连40。
对各药物进行清洗、分拣初步加工,按以上组分,将上药人参、生地、玄参、花粉、内金等粉碎研细末,经120目筛。其他药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以上细粉兑入膏中,搅匀干燥。西药粉碎成细粉与之均匀混合即得。
装胶囊,每粒0.4g。每粒含格列奎酮片5mg,据血糖调整用量。以辐射灭菌法灭菌。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组成为人参40-50,黄芪150-160,生地50-60,麦冬50-60,狗脊40-50,玉竹50-60,苍术50-60,玄参50-60,知母24-30,地骨皮50-60,山萸肉40-50,黄精80-90,女贞子50-60,五味子24-30,花粉120130,内金40-50,丹参80-90,红花40-50,葛根50-60,寄生60-70,黄连40-50;以及格列奎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人参、生地、玄参、花粉、内金、玉竹、山萸肉、黄精、共粉碎研细末,过120目筛;其他药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将以上细粉兑入膏中,搅匀干燥;将格列奎酮粉碎成细粉,与兑入细粉的膏均匀混合;然后装入胶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胶囊每粒0.4g,每粒含格列奎酮5mg,根据血糖调整用量,辐射灭菌法灭菌。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的药物组成有人参、黄芪、生地、麦冬、狗脊、玉竹、内金、丹参、红花、葛根等21味中药,加格列奎酮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本制剂具有补气生津、升阳止渴、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将中、西药有机结合,发挥中、西药协同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尿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防治和延缓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新剂型。
文档编号A61P3/10GK1895547SQ20061009144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魏四清 申请人:魏四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