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0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已有文献报道,白桦酸可选择性地杀灭人黑色素瘤细胞[NatureMedicine,1995;1(10):1645-1651];白桦酸及某些衍生物的抗癌活性己经通过用皮下植入小鼠肉瘤180细胞的裸鼠(JP87,301,580)、其体外抑制P338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生长[PlantaMedica,1988;511-513],特别是通过抑制鸟氨酸脱羧酶发生作用(W095/04526)等得以证明。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813476.0)公开了新的白桦酸衍生物(对C-2,C-3,C-17,O20和/或C-29位进行结构修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在治疗临床癌症中的应用。Lee等(W095/04526)公开了白桦酸和二氢白桦酸酰基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HIV活性。在对C厂0H、C17-C00H和C加-外亚甲基进行了结构修饰后,发现白桦酸和二氢白桦酸衍生物对急性感染H9淋巴细胞具有抗HIV活性,其EC5。值分别小于L7X10—5uM。23-羟基白桦酸为来源于中药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中药白头翁的特征性成分,文献[化学学报,1983;41(8):739-745]中已经公开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其结构式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分子式为C3。H站04,类白色粉状物,分子量472,易溶于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等有机溶剂。本研究小组以前曾报道了23-羟基白桦酸体外和体内抗黑色素瘤作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1):5-7],并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鳞癌HeLa细胞[PlantaMedica,2002;68:183-186;LifeScience,2002;72:1-9]及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卵巢癌细胞Vo[东南大学学报(医学报),2001;20(3):141-144]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尚未见报道对其它肿瘤细胞及爱滋病病毒的抑制活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23-羟基白桦酸的新用途,即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的药物是以23-羟基白桦酸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23-羟基白桦酸可作为活性成分与药学匕可接受的赋型剂一起用于制备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剂型,如胶囊、丸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酊剂等口服给药的剂型和注射液等口服以外给药剂型,如针剂等。根据剂型的不同,该药物组合物使用的赋型剂也不同,常用赋型剂包括稀释剂、湿润剂、润滑剂、填充剂、防腐剂等。其中稀释剂为乳糖、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等,湿润剂为水和5085%不同浓度的乙醇。含有本发明23-羟基白桦酸的药物组合物的优选剂型是口服剂,最好为胶囊。给药剂量为20400mg/人/次,每天13次。本发明涉及的23-羟基白桦酸是这样得到的将白头翁根粗粉用1595%的乙醇渗漉或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至无醇味,然后再加水稀释,过滤,滤液加入盐酸或硫酸调至pH13,加热回流10分钟2小时,得沉淀物,放冷,抽滤或过滤,水洗固体物至中型,低温烘干,得粗品。粗品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进行索氏提取,回收提取液至适量,放置,得类白色粉状的23-羟基白桦酸。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作了一系列实验1、动物急性毒性试验(1)口服给药健康雄性小鼠,体重1825克,用23-羟基白桦酸水溶液(混悬)灌胃5.0g/kg,连续一周,未见小鼠死亡。(2)注射给药健康雄性小鼠,体重1825克,用23-羟基白桦酸水溶液进行腹腔注射,连续一周,观察动物死亡情况。23-羟基白桦酸的LD5。值为2.13±0.65g/kg。2、23-羟基白桦酸对几种肠道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将l、5、10、20、50、100和200X10—7mol/L浓度的样品及阳性对照药5-氟脲嘧啶200W分别作用于含肿瘤细胞的96孔板中(3X107孔),培养3天,每孔加入5mg/mlMTT20W继续培养4小时,轻轻吸去上清夜,加入l咖ol/LHCI-异丙醇(1:10),用核酸蛋白检测仪于波长750nm下进行检测,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出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并列于表l。表l.23-羟基白桦酸对几种肠道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IC5:10—7mol/L)肿瘤细胞株23-羟基白桦酸5-氟脲嘧啶*肠癌细胞LoVo34.32.0HT-298.28.5HCT-11628.57.67日性对照药3、23-羟基白桦酸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在无菌条件下取S-180小鼠的实体肿块,用剪刀剪成小碎块,用玻璃匀浆器加生理盐水磨成匀浆,给每只小鼠皮下接种2.5X1()6细胞。共分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5-氟脲嘧啶)、0.02g/kg、<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实施例4:取本发明的23-羟基白桦酸20mg和微粉硅胶280mg,充分混合均匀,过筛,加入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匀,用干法造粒机制粒,过筛,筛取40-80目之间的颗粒,装入胶囊,每粒装0.3g。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4所述方法制备胶囊,不同的是使用400mg本发明的23-羟基白桦酸、100mg微粉硅胶和适量的硬脂酸镁,每粒胶囊装0.5g。实施例6:按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备23-羟基白桦酸的片剂,其中所述片剂按实际需要制成含20200mg的23-羟基白桦酸。取本发明的23-羟基白桦酸150g、微粉硅胶420g、无水乳糖380g、氧化硅30g,混合30分钟后,再筛入200g硬脂酸镁,继续混匀,最后用12/32英寸标准凹冲压成片。权利要求1、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的药物是以23-羟基白桦酸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3-羟基白桦酸作为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一起用于制备所述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给药的剂型或口服以外给药剂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型剂包括稀释剂、湿润剂、润滑剂、填充剂及防腐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乳糖、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或微粉硅胶,湿润剂为水或体积浓度为5085%的乙醇。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制成胶囊或片剂。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23-羟基白桦酸的新用途,即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治疗或预防肠道肿瘤的药物是以23-羟基白桦酸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23-羟基白桦酸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预示着良好的药用前景,原料中药白头翁资源丰富、价廉,制备工艺简单。文档编号A61P31/00GK101172110SQ200710130738公开日2008年5月7日申请日期2003年9月2日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发明者叶文才,范春林,赵守训申请人:叶文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