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别嘌醇分散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42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别嘌醇分散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药品领域,是一种治疗痛风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新型药物。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痛风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为主。对急性发作患者一般用秋水仙碱和抗炎镇痛药,如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炎痛喜康、萘普生等;间歇期及慢性期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药。因为缺少特意性治疗痛风的化学药品,国内企业也未开发出一些重要品种用于治疗痛风,这些药物一般有消炎止痛作用,例如痛风定胶囊,止痛风湿丸,痛风舒胶囊,槟藿痛风合剂,痛风定片,有时一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也用于痛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痛风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取别嘌醇100g,本溴马隆20g,羧甲基淀粉钠22g,微粉硅胶4g分别过80目筛;微晶纤维素104g至8(TC烘箱中,烘2小时,过80目筛,备用;取处方量的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另取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仍按等量递增法加至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混合物中,并混合均匀;取上述药物混合物,以水为粘合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65士5t:之间干燥3小时后,用22目筛整粒;取余下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与上述中所得颗粒混合均匀,压片,每片重O. 25g。 由于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可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释放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在剂型成型工艺中,运用高效喷雾制粒技术,既改变了化学药不稳定性、不易制备成型、不易贮藏等缺点,又縮短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热敏性的影响,同时该制粒方法制备的颗粒疏松,多孔,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释放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适合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取别嘌醇100g,苯溴马隆20g,羧甲基淀粉钠22g,微粉硅胶4g分别过80目筛;微晶纤维素104g至8(TC烘箱中,烘2小时,过80目筛,备用;取处方量的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另取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仍按等量递增法加至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混合物中,并混合均匀;取上述药物混合物,以水为粘合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65士5t:之间干燥3小时后,用22目筛整粒;取余下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与上述中所得颗粒混合均匀,压片,每片重O. 25g。
复方别嘌醇分散片是由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和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苯溴马隆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别嘌醇是当前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唯一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减少次黄嘌呤、黄嘌呤合成尿酸,从而降低尿酸水平,可用于各种年龄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患者,并不受患者肾功能限制,故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症及尿酸排出过多的患者应首选此药。苯溴马隆为苯丙喃喃衍生物,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主要用于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尤其适用于痛风结节较多的病人。两药联合应用后可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增强控制尿酸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及并发症。
权利要求
复方别嘌醇分散片,其特征是取别嘌醇100g,苯溴马隆20g,羧甲基淀粉钠22g,微粉硅胶4g分别过80目筛;微晶纤维素104g至80℃烘箱中,烘2小时,过80目筛,备用;取处方量的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另取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仍按等量递增法加至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混合物中,并混合均匀;取上述药物混合物,以水为粘合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65±5℃之间干燥3小时后,用22目筛整粒;取余下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与上述中所得颗粒混合均匀,压片,每片重0.2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药品领域,是一种复方别嘌醇分散片。取别嘌醇100g,苯溴马隆20g,羧甲基淀粉钠22g,微粉硅胶4g分别过80目筛;微晶纤维素104g至80℃烘箱中,烘2小时,过80目筛,备用;取处方量的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另取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仍按等量递增法加至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混合物中,并混合均匀;取上述药物混合物,以水为粘合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65±5℃之间干燥3小时后,用22目筛整粒;取余下二分之一处方量的微粉硅胶,与上述中所得颗粒混合均匀,压片,每片重0.25g。
文档编号A61K9/20GK101766627SQ20091006045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7日
发明者李鸿, 钱友生 申请人:湖北广仁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