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5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组合物,以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是指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后引起的 一系列疾病,以脑供血不足诱发的脑损伤为主要诱因,以头痛、眩晕、口面麻木、视物变形等 为主要临床表征。缺血性脑血管病性疾病的发病与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关系密切, 是中老年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亦与脑血管缺血所致的收缩、舒张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其临床表现与中医瘀血阻络证极为相似。目前中国是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高发国家,据估计居民现患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 患者达6000万,每年新发生病人130万人,大部分病人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但针对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品种繁杂,药品组方宽泛,药效成分不明确,且价格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出一种能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组分 简单,效果好。并提出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a、取川芎粉,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处理,萃取出的挥发油用4 10倍量β -环 糊精制成包合物;药渣加4 10倍量水煎煮,过滤煎煮液,滤液经离心处理,上清液通过分 子截流量3000 20000滤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与包合物混勻,备用;b、取葛根粉,用4 10倍量30% 80%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 醇,加水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0. 3 1. Og/ml ;通过大孔树脂纯化,采用乙醇来洗脱,收集 洗脱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备用;C、将步骤a和步骤b得到的备用物按重量比1 10 1 10混合均勻。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与药学剂型上常规辅料组成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最后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以及由该中药组合物组成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 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川芎含挥发油、阿魏酸(ferulic acid),以及4_羟基_3_ 丁基酽内酯 (4-hydroxy-3-butylphthalide)、川芎酽内酉旨(senkyuno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 jl| ^1 (tetramethylpyrazine) >(chuanxiongol)、瑟丹酸(sedanic acid)等。具 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 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功效。葛根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 (daidzin)、葛|艮素(puerarin) ^ (puerarin-7-xyloside)等。具有角军表 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 痢、泄泻等功效。《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 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 效。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功能性食品》等权威资料著述,葛根及其制品有清 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减肥、通便、预防老年性痴呆,防止动脉硬化, 防止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良效。本发明川芎、葛根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用于脑缺血 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还可将该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各种中药制剂。川 芎与葛根提取物制成中药制剂,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可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 脑组织Na-ATP、Ca-ATP酶活力,增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脑缺血动物脑 指数及脑含水量,从而改善脑缺血动物的脑能量代谢,减轻脑缺血所致的脑组织水肿,提高 脑组织清除脑组织氧自由基的能力,对脑缺血所致的脑损伤起保护作用。而且本发明物高 剂量组给药30分钟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可持续到150分钟,本发明物中 剂量组在给药30分钟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并有轻度降压作用。通过福 尔马林法致痛试验发现,本发明物灌胃给药时能明显缩短小鼠的舔足时间,镇痛率达50% 以上。从而提示本发明物不但能改善脑缺血,还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脑缺血引起的头痛的 治疗。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物最大药液浓度(0. 25 0. 65g/ml)及动物最大给药容积 (40ml/kg体重)一日内灌胃给药2次(间隔4小时),连续观察14天内有无毒性反应及动 物死亡,亦未发现毒性靶器官,说明本品是安全的。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川芎粉,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处理,萃取出的挥发油用4 10倍量β -环 糊精制成包合物;药渣加4 10倍量水煎煮,过滤煎煮液,滤液经离心处理,上清液通过分 子截流量3000 20000滤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与包合物混勻,备用;b、取葛根粉,用4 10倍量30% 80%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 醇,加水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0. 3 1. Og/ml ;通过大孔树脂纯化,采用乙醇来洗脱,收集 洗脱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备用;C、将步骤a和步骤b得到的备用物按重量比1 10 1 10混合均勻。优选的,步骤a中超临界(X)2流体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0 70°C,萃取压力20 60MPa。
优选的,步骤a中煎煮重复3次,每次为0. 5 3小时,合并煎煮液。优选的,步骤a中离心转速为3000 5000rpm。优选的,步骤b中乙醇回流提取重复3次,每次0. 5 3小时,合并提取液。优选的,步骤b中大孔树脂纯化是以药材与大孔树脂重量比为1 1.5 4,称取 大孔树脂,湿法装柱,柱的径高比为1 6 10,上柱流速1 ;3BV/小时,吸附后,先用3 8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3 8BV 30% 90% %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是将川芎先后经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膜过滤 及喷雾干燥等技术,进行提取精制,提高有效成分,降低服用剂量;再利用大孔树脂及喷雾 干燥等技术,对葛根进行提取精制,使其总黄酮含量高达60%。因此,该中药组合物的纯度 高,药物组成精致简练,主要成分清楚,药效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 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实例1胶囊剂的制备川弯500g,C02超临界流体萃取1. 5小时,萃取温度45°C,萃取压力30MPa,挥发油 以6倍量β -环糊精应用研磨法制成包合物;药渣加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5小时,合 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高速离心(3000rpm/min),上清液通过分子截流量5000滤 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葛根500g,加6倍量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 回收乙醇,加水至180ml,静止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0. 8g药材/ml,通过以1/2. 5药材 量AB-8型树脂(干重)纯化,湿法装柱,“径高比”为1/7,上柱流速1.5BV/小时,吸附后, 先用2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4BV 45% %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回 收乙醇,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将川芎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按重量比1 10比例混合均勻,加入1倍量淀粉混勻, 制成胶囊剂,即得。实例2片剂的制备J\m 500g,C02超临界流体萃取2小时,萃取温度50°C,萃取压力40MPa,挥发油以 7倍量β -环糊精应用研磨法制成包合物;药渣加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5小时,合并煎 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高速离心GOOOrpm/min),上清液通过分子截流量8000滤膜, 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葛根500g,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加水至180ml,静止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0. 5g药材/ml,通过以1/3. 3药 材量DlOl型树脂(干重)纯化,湿法装柱,“径高比”为1/6,上柱流速2BV/小时,吸附后, 先用3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5BV 65%%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回 收乙醇,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将川芎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按重量比1 1混合均勻,加入2倍量淀粉混勻,制粒, 压制成片,即得。实例3颗粒剂的制备J\m 500g,C02超临界流体萃取3小时,萃取温度40°C,萃取压力35MPa,挥发油以8倍量β -环糊精应用研磨法制成包合物;药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 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高速离心(5000rpm/min),上清液通过分子截流量12000滤膜, 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葛根500g,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加水至180ml,静止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 Og药材/ml,通过以1/4药材 量DM130型树脂(干重)纯化,湿法装柱,“径高比”为1/10,上柱流速2. 5BV/小时,吸附后, 先用2. 5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6BV 65% %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将川芎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按重量比10 1混合均勻,加入5倍量糊精混勻,制成 颗粒剂,即得。实例4滴丸剂的制备川芎500g,0)2超临界流体萃取3. 5小时,萃取温度65°C,萃取压力50MPa,挥发油 以10倍量β -环糊精应用研磨法制成包合物;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小时,合 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高速离心(5000rpm/min),上清液通过分子截流量15000 滤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葛根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 乙醇,加水至180ml,静止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0. 7药材/ml,通过以1/2. 9药材量DlOl 型树脂(干重)纯化,湿法装柱,“径高比”为1/7,上柱流速2. 5BV/小时,吸附后,先用8BV 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7BV 80%%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喷 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将川芎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按重量比4 1混勻,加入1.5倍量聚乙二醇加热热 熔,混勻,滴制成丸,即得。实例5 口服液的制备川芎500g,0)2超临界流体萃取1. 5小时,萃取温度40°C,萃取压力20MPa,挥发油 以4倍量β -环糊精应用研磨法制成包合物;药渣加4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5小时,合 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高速离心(3000rpm/min),上清液通过分子截流量20000 滤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葛根500g,加5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加水至180ml,静止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0. 6g药材/ml,通过以1/3药材 量DlOl型树脂(干重)纯化,湿法装柱,“径高比”为1/9,上柱流速IBV/小时,吸附后,先 周3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4BV 40%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 醇,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待用。将川芎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按重量比1 4混勻,加入0.01倍量甜味素,加水溶化 制成口服液,即得。试验例上述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对改善脑缺血、脑血管功能、镇痛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实验动物(I)Wistar小鼠由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SCXK-(吉)2010-0004。(2)Wistar大鼠由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SCXK-(吉)2010-0004。
(3)犬普通健康家犬,雌雄不限,体重12-Mkg.实验药品1、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中药制剂在没有加入剂型辅料之前的组合物,分别以 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3组来表示;2、血塞通胶囊昆明圣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81102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测试药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4、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批号20080612 ;5、阿斯匹林肠溶片桂林制药厂,批号081109。研究方法及部分研究结果一、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大鼠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观察了本发 明物对模型大鼠脑水肿的影响、脑组织Na-ATP酶的活性影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的影响。1、实验方法取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即双侧椎动脉 和双侧颈总动脉阻断),麻醉下,将动物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耳杆上,将头向下30°,使 动物颈部伸展,椎板处于水平位,分离椎旁肌,暴露第一颈翼孔,用小型电烙铁(针状),插 入椎间孔灼烧椎动脉。另设假手术对照组(手术过程同上,但不灼烧椎动脉)。术后M小时,取椎动脉结扎的大鼠50只,称量并记录体重后随机分组,并按实验 设计剂量经灌胃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1)脑缺血模型组蒸馏水IOml -kg"1体重;(2)阳 性对照组(血塞通胶囊):0. 08g · kg-1体重;(3)实施例1组0. 12g · kg-1体重;(4)实施 例2组0. 08g · kg-1体重。(5)实施例3组0. 04g · kg-1体重。另取10只大鼠(假手术) 作为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天,给药结束后,所有动物乙醚下麻醉,固定在大鼠手术台上,手术分 离双侧颈总动脉,并在大鼠清醒状态下,用动脉夹夹住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全脑完全性 缺血。15分钟后放开,30分钟后将动物处死,取脑,沿脑正中沟切开平分。一侧脑用于测 定脑组织ATP活力。测试时,取脑组织制成2%的组织勻浆液,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勻 浆液ATP酶的活力和SOD活力,另一侧脑称湿重后,将脑放入烤箱内,100°C烤2小时,称干 重。分别计算脑指数(脑指数=脑重+100克体重)和脑含水量〔(脑湿重-脑干重)/体 重 X100%)。统计学方法各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5士s )表示,组间差异 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2、实验结果2. 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TP酶活力的影响本发明物0. 12g · kg—1体重和0. 08g · kg—1体重大鼠脑组织Na-ATP酶、Ca-ATP酶 活力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 05,0. 01,0. 001)。提示本发明物可以提高缺血脑组织的 ATP酶活力,从而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在减轻脑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方面有一定意 义。结果见表1。表1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ATP酶活力的影响(x±s n=10)
组别剂量Na-ATP (μ Mpi/mgprot/h) Ca-ATP (μ Mpi/mgprot/h)对照组(假手术组) 一一40.06士3.42模型组——34. 63 士 2. 58阳性对照组0. OSg.kg-1 37.洸士2. 58实施例1 组0. 12g · kg-1 38. 44 士 2· 87***实施例2 组0.08g.kg-1 37. 58 士 3. 52***实施例3 组0. 04g · kg-1 36. 51 士 3· 45与模型组比较:*Ρ< 0. 05,**Ρ < 0. 01,***Ρ < 0. 001。2. 2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脑缺血模型组大鼠脑指数和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 < 0. 001)。本发明实施例1组(0. 12g · kg-1体重)和实施例2组(0. 08g · kg-1体重)大 鼠脑指数和脑含水量显著低于脑缺血模型组(P < 0. 01,0. 05)。提示本发明物对大鼠脑缺 血所致的脑组织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果见表2。表2对脑缺血动物脑组织含水量及脑转f数的影响(Xisn=10)
组别剂量脑含水量脑指数
对照组(假手术组)----77. 01 士 1. 397***0. 754 士 0. 019***
模型组----82. 02 士 1. 1010. 865 士 0. 036
阳性对照组0. 08g · kg-179. 35 士 1. 051***0. 811 士 0. 050*
实施例1组0. 12g · kg-179. 03 士 1. 020***0. 792 士 0. 031*
实施例2组0. 08g · kg-180. 11 士0. 799**0. 806 士 0. 022*
实施例3组0. 04g · kg-181. 03 士 1. 0440. 815 士 0. 020
与模型组比较卞< 0.05,**P < 0. 01,***P < 0. 001。
2. 3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对机体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实
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物对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力有明显的影响。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 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活力显著下降(P < 0. 001)。本发明物给药组大鼠脑组织SOD活力均 明显高于脑缺血模型组(P < 0. 001,0. 05)。表明本发明物能够明显提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 酶活力,从而对缺血组织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果见表3。表3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力的影响(5is Ji=IO )组别剂量SOD活力(UN/ml)对照组(假手术组)一一125. 003 士 5. 778***模型组——104. 495 士 4. 621阳性对照组0.08g*kg-1 113. 957士5. 451*实施例1 组0. 12g · kg-1 115. 615 士 5· 845***实施例2 组0. 08g*kg-1 111. 001 士 13. 261*实施例3 组0.04g*kg-1 108.054 士 12. 237*与模型组比较:*P< 0. 05,**P < 0. 01,***P < 0. 001.二、对动物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
42. 83 士 5. 49 37. 52 士 2. 68
38. 89 士 3. 25 40. 60 士 2. 40*** 39. 87 士 1. 69** 38. 65 士 1. 57
1、实验方法犬30只,雌雄各半,体重12-Mkg,随机分为对照组、本发明物高剂量组、本发明物 中剂量组、本发明物低剂量组,每组6只。3%戊巴比妥钠,Iml · kg"1静脉给药麻醉。颈部手术分离气管、一侧颈总动脉及分 枝,保留颈内动脉,结扎其它分枝,剥离椎动脉。将电磁流量计探头分别放置于颈总动脉上 和椎动脉上,测量血流量,分离股动脉,插管接通八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率等,连续记 录3小时变化。切开腹腔,分离十二指肠,插管以备给药,经十二指肠给药,给药剂量如下 (1)实施例1组:0. 04g · kg-1体重;(2)实施例2组0. 02g · kg-1体重;(3)实施例3组 0. Olg · kg-1体重;(4)阳性对照组(血塞通胶囊):0. Ig · kg-1体重;(5)对照组等体积蒸 馏水。分别记录动物颈动脉、椎动脉血流量,血压变化。连续记录3小时。实验结束,处 死动物,开颅取出全脑称重,将全脑重量除以2,得一侧脑重,按公式计算脑血流量。脑血流量(ml/100g · min)=(颈动脉血流量ml/min+椎动脉血流量ml/ min) · IOOg/ 一侧脑重(g)脑血管阻力(kPa.ml/100g · min)=血压(kPa)/ 脑血流量(ml/100g · min)各组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 )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2、实验结果(结果见表4所示)(1)对动物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发明物0. 15g · kg—1体重给药组,在给 药后30分、60分、150分时动物血压较给药前有明显下降,实施例2组0. 02g · kg—1体重给 药组,在给药后60分和150分时动物血压与给药前比较明显下降,实施例3组0. Olg · kg"1 体重给药组动物血压也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未见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本发明物有轻度 降低血压的作用。各组动物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物对动物心率 无明显的影响。(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物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例1组0. 04g -kg"1体重给药组在给药后(30-120分钟)脑血流量 明显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实施例2组0. 02g · kg"1体重给药组在给药后(60-120分钟) 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实施例3组0. Olg -kg"1体重给药组动物脑血流量 与脑血管阻力与给药前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本发明物能不同程度 的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三、镇痛试验1、实验方法福尔马林法NIH小鼠(雌雄各半)50只,体重18 20g,随机分为4 组。灌胃分组及给药剂量见表4。动物灌胃给药后Ih用IOyL微量注射器向小鼠右后足底 皮下注射2%甲醛溶液5 μ L/只,立即将动物放入一悬挂着的SOOmL玻璃烧杯内,通过烧杯 下30cm处的镜面观察记录小鼠舔吃被注射的右后足的时间。以注射后0 5min的累积舔 足时间为I相反应(为福尔马林直接刺激神经引起的疼痛反应);注射后10 25min内累 积舔足时间为II相反应(为福尔马林引起的炎性疼痛反应)。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较,分析受 试药物对两相疼痛反应的抑制情况来评判药效。结果见表5。2、试验结果本发明物0. 01g/kg、0. 02g/kg剂量灌胃给药时能明显缩短I相、II相 时段小鼠的舔足时间,对I、II相的镇痛率分别为52. 2 %、66. 0 %,53. 7%、58. 1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P < 0. 01)
:0118] 表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物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 士s,n=6 )
0119]组别
0120]
50min 0121]
6. 78 士 1. 729 0122]
94. 0 士 17. 709
0123]对照组
0124]
丨· 213 士 0. 309
0125]
75. 35 士 76. 104
0126]阳性对 4. 0 士 1. 365
0127]照组 34. 5 士 22. 845
0128](0.02g· I. 0644 士 0. 019*
0129]kg-1) 219. 37 士 20. 011
0130]实施例1 4. 733 士 1. 472**
0131]组
47. 16 士 47. 789
0132](0.04g· 丨· 0607 士 0. 0197**
0133]kg-1) 264. 7 士 38. 749**
0134]实施例2 3. 73 士 0. 880*
0135]组 57. 5 士 23. 535
0136](0.02g· 丨· 0701 士 0. 0181*
0137]kg"1) 267. 82 士 59. 55*
0138]实施例3
项目
180min
药前(Omin)
给药后
30min
60min
血压(kPa) 17.89士 1.73716. 707士 1.50516.0士 1.512 16. 4 士 1. 745
心率(min) 198.0 士 18. 078196. 17 士 16. 582195. 67 士 15. 603 195. 5 士 13. 795
脑血管阻力 0.359 士 0^98 0. 092 士 0. 0383
脑血流量 M3. 85 士 75. 753 200.73士66. 850 血压(kPa) 18. 02 士 3. 02 13. 0 士 2. 425
心率(min) 137. 3 士 24. 833 133. 83 士 22. 79
脑血管阻力 0. 0863士0. 0137 0. 0683 士 0. 0153 脑血流量 212. 52 士 32. 6 210. 4 士 18. 616
血压(kPa) 17.107士1.四5 15. 356 士 1. 369 心率(min) 144. 67 士 49. 387 151. 33 士 43. 629 脑血管阻力 0.0卯4 士 0.0279 0. 0642 + 0. 0233 脑血流量 201. 4 士 53. 873 268. 82 士 81. 41 血压(kPa) 17. 8 士 1.95 15. 333 士 0. 74
心率(min) I56· 83士23· O77 155. 0 士 19. 96
脑血管阻力 0. 0906士0. 0243 0. 1106 士0. 0555 脑血流量 211. ;35 士 72. 025 189. 08 士 36. 92 血压(kPa) 17. 27 士 1.692
0. 183 士 0. 257
0. 304 士 0. 334
239. 05 士 74. 391 191. 98 士 76. 588
16. 133 士 1.938 15. 289 士 1.623
135. 83 士 24. 17 138. 67 士 24. 295
0. 0681 士 0. 0152 0. 0658 士 0. 0092*
240. 77 士 33. 523 234. 18 士 30. 511
14. 711 士 1. 663** 14. 11 士 1.512*
144. 67 士 49. 52 149. 0 士 46. 639
0. 0667 士 0. 0214* 0. 0638 士 0. 0189*
255. 6 士 49. 42*
267. 8 士 46. 02*
16. 044 士 1.430 15. 33 士 1. 607*
157. 83 士 23. 207 153. 83 士 21. 442
0. 0789 士 0. 0231 0. 0649 士 0. 0259*
222. 08 士 80. 156 283. 18 士 54. 588*
16. 0 士 1. 461
13. 577 士 0. 95214. 93 士 1. 196组 174. 67 士 27. 537(0. Olg 0. 0912 士 0. 0146kg-1) 255. 72 士 114. 21
15. 82 士· 477
心率(min) 177. 83 士 29. 607 174. 83 士 30. 479 179.0 士 27. 055 176. 5 士 28. 091
脑血管阻力 0. 0891 士0. 0388 0. 0794士0. 0412 0. 0616 士0. 0197* 0. 1042 + 0. 04373
脑血流量 220. 23士80. 773 Ml. 32士 109. 93 249. 2士 113. 06 175. 78 士 74. 151与给药前比较:*P< 0. 05, **P < 0. 01, ***P < 0. 001。表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腹腔给药的镇痛作用(n = 10)组别
II相镇痛
对照组 阿司匹林组 实施例1组 实施例2组 实施例3组
剂量
生理盐水 0. 15g · kg-1 0. 2g · kg-1 0. Ig · kg—1 0. 05g · kg-1
I相舔足时间 I相镇痛率II相舔足时间
(%)/S
45. 60 士 14. 55
39.20 士 16. 52 14.0 21. 10 士 15. 88w 53.7 21. 80 士 8. 32w 52.2
40.60 士 13. 12 10.9
率(%) 83. 60 士 26. 72 58. 30 士 25. 68w 30.3 35. 00 士 26. 59w 58.1 28. 40 士 11. 96w 66.0 56. 20 士 21. 78 32.8
P < 0. 01, P < 0. OOL与给药前对照组比较*P < 0. 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安全性试验[材料与方法]1、动物昆明小鼠6 8周龄,体重18-20克,雌雄各半,由长春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10-0004。2、药品本发明物,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剂实验室提供,批号091001将该制剂配制成60 %、40 %、20 %供试验时灌胃给药。根据药物配制情况,提示小 鼠最大可灌胃浓度为60%。3、试验方法预试验取小鼠M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禁食16小时后,灌胃给予上述浓 度的本发明物胶囊40ml/kg体重。动物给药后经连续观察14天均未见毒性反应及死亡,无 法找出最大致死剂量。故无法进行药物半数致死量测定,改为最大耐受量(MTD)测定。
禁水)

最大耐受量(MTD)测定
(1)动物数量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称重后分笼饲养,试验前禁1
16小时(不
(2)给药途径所有受试动物经灌胃给药(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
(3)给药剂量按40ml/kg体重(最大容积)灌胃给予60%的本发明物胶囊。试 验当日给药2次,间隔6小时。给药量最终为本发明物胶囊48g · kg—1体重。(4)观察毒性反应受试小鼠给药后,立即观察毒性反应,并记录动物的外观、行 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及其颜色、被毛、肤色、呼吸、分泌物等,连续观察14天,逐 日记录给药后动物出现的反应。[实验结果]
给药后大部分动物活动力减少,静卧,24小时后恢复正常;连续观察表明动物饮 食量无明显变化。大、小便及颜色无异常,被毛、肤色无改变,外观观察口、眼、鼻等处无异常 分泌物,体重监测表明给药对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体重变化见附表),未见与药物有关的 中毒反应,连续观察14天,所有给药动物无死亡发生。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川芎粉,经超临界(X)2流体萃取处理,萃取出的挥发油用4 10倍量β-环糊精 制成包合物;药渣加4 10倍量水煎煮,过滤煎煮液,滤液经离心处理,上清液通过分子截 流量3000 20000滤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与包合物混勻,备用;b、取葛根粉,用4 10倍量30% 80%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加 水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0. 3 1. Og/ml ;通过大孔树脂纯化,采用乙醇来洗脱,收集洗脱 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备用;C、将步骤a和步骤b得到的备用物按重量比1 10 1 10混合均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超临界(X)2流体萃取条件 为,萃取温度30 70°C,萃取压力20 6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煎煮重复3次,每次为 0.5 3小时,合并煎煮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离心转速为3000 500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乙醇回流提取重复3次,每 次0.5 3小时,合并提取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大孔树脂纯化是以药材与 大孔树脂重量比为1 1.5 4,称取大孔树脂,湿法装柱,柱的径高比为1 6 10,上柱 流速1 ;3BV/小时,吸附后,先用3 8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以3 8BV 30% 90%% 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全速洗脱,收集洗脱液。
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组合物。
8.—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由如权利要求7所述中药组合物作为药效成分,以及药学 剂型上常规辅料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川芎粉,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处理,萃取出的挥发油用4~10倍量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药渣加4~10倍量水煎煮,过滤煎煮液,滤液经离心处理,上清液通过分子截流量3000~20000滤膜,滤液浓缩,喷雾干燥,与包合物混匀,备用;b、取葛根粉,用4~10倍量30%~80%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加水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0.3~1.0g/ml;通过大孔树脂纯化,采用乙醇来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备用;c、将步骤a和步骤b得到的备用物按重量比1~10∶1~10混合均匀。上述方法得到的是以川芎、葛根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用于脑缺血、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9/10GK102058653SQ2010102023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邱智东, 陈雪松, 隋殿军 申请人:邱智东, 陈雪松, 隋殿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