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在制备抗肿瘤、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96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在制备抗肿瘤、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具有以下结构,由二个不同的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通过C-C连接构成的双聚体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药物,涉及这类具有与天然的和合成的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其在抗肿瘤、抗真菌活性药学中的用途。
二、技术背景芸香科(Rutaceae)吴茱萸属(Evodia)全世界约有15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东部和大洋洲。我国有20种5变种,其中多数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吴茱萸的记载,应用历史悠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疏肝解郁、 行气止痛之功效,颇受人们的关注。吴茱萸属的主要化学成分生物碱类、苦味素类、黄酮类、苯并吡喃酮类、降倍半萜类、挥发油等。主要药理活性有扩张血管、降压、强心、止泻、收缩子宫、杀虫、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胆碱酯酶、抗遗忘症和抗肿瘤作用。分别对生吴茱萸和甘草制吴茱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应用HPLC技术分别进行了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组分的确定,其次分别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从生吴茱萸和甘草制吴茱萸中分离得到双吴茱萸碱。通过斑马鱼法等抗肿瘤和抗真菌活性试验,显示一定的抗癌和抑制我国常见致病真菌的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多数是合成的,不同程度地存在毒性或刺激性较大的缺点,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天然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下列母核的双吲哚喹唑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其通式如下
权利要求
1.具有下列母核的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其特征在于它用下述结构式表示
3.权利要求1-2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芸香科(Rutaceae)吴茱萸属 (Evodia)植物未成熟果实为原料,经石油醚脱脂或不用石油醚脱脂;用乙醇或甲醇提取; 减压浓缩制成浸膏;加水溶解至混悬液,依次用石油醚阳0-901)、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或加酸水捏溶至混悬液,酸水用乙酸乙酯或氯仿萃取,萃取后的酸水加氨水碱化,用氯仿或乙酸乙酯萃取,得总生物碱较集中的浸膏,最后碱水调至中性用正丁醇萃取。氯仿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反复通过硅胶或球形硅胶、氧化铝常压(LC)、低压(LPLC) 和中压柱层析(MPLC) ;Sephadex LH-20 (S印.)凝胶柱层析;大孔树脂D 10148-8、或朋-20 分段柱层析;反相材料ODS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复柱层析和重结晶(乙酸乙酯-甲醇)等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溶剂为碳1-4的低级醇及其水稀释液,此外还包括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及其混合物。
5.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组成药物制剂。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剂型是片剂、胶囊剂、注射剂。
7.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具有肿瘤活性和抗真菌活性,临床用于治疗癌症和真菌感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结构如右式,由二个不同的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通过C-C连接构成的双聚体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细胞活性和抗真菌活性,可用于医药领域。
文档编号A61K31/519GK102399221SQ20111028476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冯煦, 单宇, 印敏, 孙浩, 王奇志, 王鸣, 管福琴, 赵兴增, 赵友谊, 陈雨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