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在治疗肿瘤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属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先导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毛茛科白头翁属(丁秀娟,中药白头翁化学成 分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银莲花属(曹沛,吴凤锷,丁立生,银莲花属植物的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581)等传统中药中,已经报道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并发现经水解除去28-位酯糖链的齐墩果酸类成分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由于皂苷类成分合成较为困难,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其它活性皂苷类资源依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发明人在对抗肿瘤活性皂苷的系统研究工作中,发现白头翁中含有大量的抗肿瘤活性阜苷成分(Xu QM et al, Antitumor activity of 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Regel saponins in human liver tumor 7402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Phytomedicine 2012,19 :293),其活性与苷元类别、28-游离羧基、3-糖链中单糖取代基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连接位置均有关。在进一步的天然活性皂苷系统筛选工作中,首次发现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中制备获得的一类阜苷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权利要求
1.ー种式(I)所示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其中R1选自a-OH或β -OH。
3.根据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其中R2选自H、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和葡萄糖基中的1-2个,并且化合物中至少有I个木糖基。
4.根据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3-0- a -L-吡喃鼠李糖(I — 2) - β -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 3-0- β -D-吡喃木糖(I — 3) - a -L-吡喃鼠李糖(I — 2) - β -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 3-0- β -D-吡喃木糖(I — 3) - a -L-吡喃鼠李糖(I — 2) - β -D-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3-0- β -D-吡喃木糖(I — 3) - a -L-吡喃鼠李糖(I — 2) - a -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3-0-β-D-吡喃葡萄糖(I — 4)-β -D-吡喃木糖(I — 3)-α-L-吡喃鼠李糖(I — 2)-β -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 3-0-β-D-吡喃葡萄糖(I — 4)-β -D-吡喃木糖(I — 3)-α-L-吡喃鼠李糖(I — 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5.根据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由败酱科植物中制备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化合物,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由败酱科植物中前体皂苷经水解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化合物,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由败酱科植物中前体皂苷经碱水解获得。
8.ー种药用组合物,其包含至少ー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式(I)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及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药用组合物,其包含将至少ー种治疗有效量的药用组合物在治疗肿瘤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肿瘤相关疾病是实体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在治疗肿瘤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该类化生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各取代基R1至R3的定义参见说明书,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可由败酱科黄花败酱等植物中经提取、碱水解、大孔树脂精制等制备工艺获得。本发明所述部分化合物对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等11种人肿瘤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备广谱抗肿瘤效果,因而可作为药物或药用组合物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2627683SQ2012100736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刘江云, 刘艳丽, 李笑然, 杨世林, 许琼明, 高亮 申请人:苏州世林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