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滴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84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滴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中的滴注给药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滴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滴注装置,需要将液体悬挂在高处,利用液体的自重滴注进入人体,使用不便利。中国专利02810203. 7,公开了一种流体泵的滴注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供液的滴注泵,其采用了活塞的方式实现供液,液体都装在类似活塞缸的容器内,存在的问题是,液体储量通常不宜太多,也不利于药液的更换,或者整体更换的话,其他配件均需抛弃,浪费较大。机械结构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可以形成自动供应的液滴,且结构与现有的滴注装置的整体结构差别不大,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储液袋、管路等装置,且机械结构较为简单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包括管路,管路一端用于与储液袋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滴注针连接,管路上设有以变容积的方式向管路供液的供液装置,用于驱动供液装置容积变化的点压驱动装置。所述的供液装置中,壳体上设有柔性瓣,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两端设有单向阀。所述的供液装置中,壳体上设有柔性瓣,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另一端设有安全单向阀。所述的供液装置中,壳体上设有柔性瓣,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的两端设有安全单向阀。所述的安全单向阀中,安全单向阀阀芯的另一侧还设有与单向阀阀芯配合形成阻塞的安全阀座。所述的安全单向阀阀芯的一端与安全单向阀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的安全阀座倾斜设置。所述的供液装置中,阀体上设有柔性瓣,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阀体内通过导向座安装有阀芯杆,阀芯杆上端设有与上阀座密封配合的上阀芯,阀芯杆下端设有与下阀座密封配合的下阀芯,阀芯杆上还安装有弹簧;在柔性瓣内设有挠性撑杆,挠性撑杆的一端与柔性瓣连接,另一端与阀芯杆连接。所述的下阀芯与下阀座之间为常闭状态。所述的点压驱动装置中,定铁芯与动铁芯配合,定铁芯的线圈与电控装置连接,动铁芯与供液装置的柔性瓣配合。所述的点压驱动装置中,定铁芯与动铁芯配合,定铁芯的线圈与电控装置连接,动铁芯通过传动杆与压杆连接,传动杆的中部设有可移动支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通过设置的供液装置和点压驱动装置,可以自动提供连续的液滴,经过管路和滴注针注入到人体,从而不用将储液袋悬挂在高处,以利于患者的移动。设置的安全单向阀具有一个安全阀座,当储液袋受压时,安全单向阀内阀芯和安全阀座的配合形成阻断,可以阻止更多的液体进入到管路中。进一步优化的,在两端都设置安全单向阀时,则保护效果更为可靠。优化的方案中,设置的由挠性撑杆驱动的阀芯杆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由此结构,每次阀体只能通过微量的液体,且几乎不会受到储液袋内压力的影响,例如,当储液袋压力较大时,该阀的结构就变成了一个微量导通的开关,设置的点压驱动装置机械结构简单可靠,利于控制。进一步优化的,采用了可移动支点的结构,从而可以控制压杆的行程,由此可以控制液滴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现有的储液袋,更换时,仅需抛弃管路及供液装置,其余部分可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机械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另一点压驱动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液装置优化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液装置进一步优化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液装置再进一步优化结构的示意图。图中储液袋I,第一转接头2,图中管路3,点压驱动装置4,定铁芯41,动铁芯42,电控装置43,传动杆44,可移动支点45,压杆46,供液装置5,阀体501,阀芯杆502,导向座503,上阀座504,上阀芯505,弹簧506,挡块507,滑槽508,下阀芯509,下阀座510,柔性瓣511,挠性撑杆512,第一单向阀513,安全单向阀514,安全阀座515,壳体516,滴注针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如图I、图2中,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包括管路3,管路3 —端设有第一转接头2,以用于与储液袋I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滴注针连接,管路3上设有以变容积的方式向管路3供液的供液装置5,用于驱动供液装置5容积变化的点压驱动装置4。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壳体516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所述的柔性瓣511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在壳体516两端设有单向阀。由点压驱动装置4驱动柔性瓣511变形,从而改变壳体516的容积,在两端的单向阀的作用下,形成了向滴注针6流动的液滴。由此实现自动滴注,而不用依赖于液体的自重,从而便于患者在滴注过程中移动。实施例2 [0034]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优化的方案中,如图3中所示,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壳体516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516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513,另一端设有安全单向阀514。如图4中,所述的安全单向阀514中,安全单向阀阀芯的另一侧还设有与单向阀阀芯配合形成阻塞的安全阀座515。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设置的安全阀座515可以避免由于储液袋I承压,而使供液装置5两端的单向阀始终处于常开状态。当储液袋I承压时,液体使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与安全阀座515之间闭合,以阻止液体的通过。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优化的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壳体516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516的两端设有安全单向阀514。所述的安全单向阀514中,安全单向阀阀芯的另一侧还设有与单向阀阀芯配合形成阻塞的安全阀座515。由此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避免因过大的压力而损坏到柔性瓣511。而且即便在较小压力的承压状况下,供液装置5也可以运行。具体如下,当储液袋I承压时,液体的压力使上端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与安全阀座515形成闭合,此时点压驱动装置4按压柔性瓣511,使上端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回位,在阀芯弹簧的作用下形成默认的闭合,即与上端阀座之前形成闭合,而液体驱动下端的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开启形成滴注的液滴;当点压驱动装置4松开时,柔性瓣511回弹,此时下端的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处于默认的闭合状态,即与该安全单向阀514的阀座形成闭合,上端的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开启,液体进入到壳体516内,直至柔性瓣511完全还原到初始状态,或者在储液袋I内压力的作用下使上端安全单向阀514的阀芯与安全阀座515形成闭合。综上,最好是避免储液袋I承压,以免影响整个装置的运行。实施例4 本例优化了实施例2和3中安全单向阀514的结构,如图7中,所述的安全单向阀阀芯的一端与安全单向阀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的安全阀座515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安全阀座515用于与阀芯的旋转角度配合。由此结构,易于设置阀芯的弹性系数,阀芯与安全阀座515之间也更易于形成闭合,安全性能更佳。实施例5:进一步优化的结构中,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如图8中所示,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阀体501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阀体501内通过导向座503安装有阀芯杆502,阀芯杆502上端设有与上阀座504密封配合的上阀芯505,阀芯杆502下端设有与下阀座510密封配合的下阀芯509,阀芯杆502上还安装有弹簧506 ;弹簧506作用在于使下阀芯509与下阀座510之间为常闭状态。在柔性瓣511内设有挠性撑杆512,所述的挠性撑杆512采用塑料例如尼龙制成,挠性撑杆512的一端与柔性瓣511连接,另一端与阀芯杆502连接。与实施例2-4不同之处在于,本例中的供液装置5的启闭并不依赖于液体的驱动,因此,来自储液袋I的液体压力在不足以将下阀芯509锁死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影响到供液装置5中阀芯的启闭。本例中供液装置5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当点压驱动装置4压下柔性瓣511时,挠性撑杆512驱动阀芯杆502向上阀座504方向运动,直至将上阀座504封闭,此时柔性瓣511继续被压下,由于采用的是挠性撑杆512,挠性撑杆512可以随之继续变形,液体被从开启的下阀座510处压出,形成液滴;当点压驱动装置4松开柔性瓣511时,在弹簧506作用下,下阀座510被封闭,液体从上端的上阀座504处进入到阀体501内。由于下阀芯509与下阀座510之间为常闭状态,因此,当储液袋I承压时,液体也不会直接进入到滴注针6内,从而确保了安全。且阀芯杆502的运动是由挠性撑杆512驱动的,运动过程中,上阀芯505会将上阀座504也封闭,因此几乎不受液体压力的影响。为确保传动可靠,优选的在阀芯杆502上设置挡块507以更好的和挠性撑杆512连接,在阀体501上设置用于限位挠性撑杆512的滑槽508,以使挠性撑杆512只能向预设的方向变形,以和阀芯杆502的运动方向一致。实施例6
·[0047]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如图I中所示,所述的点压驱动装置4中,定铁芯41与动铁芯42配合,定铁芯41的线圈与电控装置43连接,动铁芯42与供液装置5的柔性瓣511配合。电控装置43为现有技术,即由电控装置43中的脉冲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例如每分钟50个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数量是可调节的。由脉冲信号控制开关的通断,从而控制定铁芯41的线圈的电流通断,定铁芯41的磁力驱动动铁芯42点击柔性瓣511,当定铁芯41失去磁力时,动铁芯42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实施例7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优化的方案,如图2中所示,所述的点压驱动装置4中,定铁芯41与动铁芯42配合,定铁芯41的线圈与电控装置43连接,动铁芯42通过传动杆44与压杆46连接,传动杆44的中部设有可移动支点45。使用时,动铁芯42与实施例6中所述的动作相同,由定铁芯41产生的电磁力驱动动铁芯42往复运动。动铁芯42带动传动杆44以可移动支点45为圆心往复旋转,传动杆44另一端的压杆46点击柔性瓣511。设置的可移动支点45可以沿着传动杆44滑动,从而可以调节压杆46的行程,以便于调节液滴的大小。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包括管路(3),管路(3)—端用于与储液袋(I)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滴注针连接,其特征是管路(3)上设有以变容积的方式向管路(3)供液的供液装置(5),用于驱动供液装置(5 )容积变化的点压驱动装置(4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壳体(516 )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516 )两端设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壳体(516)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516)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513),另一端设有安全单向阀(51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壳体(516 )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壳体(516)的两端设有安全单向阀(51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单向阀(514)中,安全单向阀阀芯的另一侧还设有与单向阀阀芯配合形成阻塞的安全阀座(5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单向阀阀芯的一端与安全单向阀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的安全阀座(515)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液装置(5)中,阀体(501)上设有柔性瓣(511),以形成可变容积的腔体; 阀体(501)内通过导向座(503)安装有阀芯杆(502),阀芯杆(502)上端设有与上阀座(504)密封配合的上阀芯(505 ),阀芯杆(502 )下端设有与下阀座(510 )密封配合的下阀芯(509),阀芯杆(502)上还安装有弹簧(506); 在柔性瓣(511)内设有挠性撑杆(512),挠性撑杆(512)的一端与柔性瓣(511)连接,另一端与阀芯杆(50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阀芯(509)与下阀座(510)之间为常闭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压驱动装置(4)中,定铁芯(41)与动铁芯(42)配合,定铁芯(41)的线圈与电控装置(43)连接,动铁芯(42)与供液装置(5)的柔性瓣(511)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压驱动装置(4)中,定铁芯(41)与动铁芯(42)配合,定铁芯(41)的线圈与电控装置(43)连接,动铁芯(42 )通过传动杆(44 )与压杆(46 )连接,传动杆(44 )的中部设有可移动支点(45 )。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滴注装置,包括管路,管路一端用于与储液袋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滴注针连接,管路上设有以变容积的方式向管路供液的供液装置,用于驱动供液装置容积变化的点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供液装置和点压驱动装置,可以自动提供连续的液滴,经过管路和滴注针注入到人体,从而不用将储液袋悬挂在高处,以利于患者的移动。设置的安全单向阀具有一个安全阀座,当储液袋受压时,安全单向阀内阀芯和安全阀座的配合可以阻止更多的液体进入到管路中。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现有的储液袋,更换时,仅需抛弃管路及供液装置,其余部分可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机械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761791SQ2012203373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舒德喜, 易凤仙, 周军, 杜梅林, 向琼芳 申请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