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69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复合内芯和羊膜外被,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至少一个尖端,所述复合内芯是由至少一股羊膜芯和至少一股医用缝线绞合而成,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的一端自所述尖端穿出。本发明解决了泪小管愈合通畅的关键问题,包括促进泪道粘膜上皮修复愈合,减轻疤痕形成、减轻炎症、防止再粘连,使羊膜的生物学活性得到保持和延长,能满足临床对降解时间的要求,使泪小管恢复正常的解剖功能,无需外力摘除,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duct obstruct1n diseases,LD0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泪道阻塞为病理特征、溢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多采用泪囊腔吻合术和经泪小点泪道探通术。单纯的浚通,泪道激光和高频电术后如没有支撑物使泪道道腔保持扩张,术后创面由于反应性水肿或原有慢性炎症未完全治愈,极易使泪道管腔闭合,腔壁粘连,继而组织修复创面粘连愈合,造成泪道管腔的再次阻塞。在激光或是在高频电浚通泪道的同时置入泪道支撑物或其他辅助药物,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泪道中的引流管长期支撑在泪道中,起支撑、扩张、加大引流,造成泪液引流通道,保持泪道通畅的作用,充分引流泪囊中的泪液及分泌物,达到恢复解剖生理功能的作用。
[0003]泪道阻塞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路泪囊腔吻合术(externaldacryocystorhinostomy, EDCR),该方法存在创面大,面部留有创症,影响美观的缺陷;1994年国内学者周兵等首先把内镜引入眼科领域,并报道了内镜下泪囊腔吻合术(intranasal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IEDCR)获得成功。此后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对手术器械的改进,对手术方法的改良,使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尽管如此,IEDCR同样面临外路手术时碰到的造口小,术后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再堵塞的问题,泪道阻塞探通后在泪道内留置插管可隔离创面、扩张泪道、避免粘连和瘢痕挛缩;但同时也会刺激泪道内肉芽组织增生,抑制创面上皮细胞修复,撕裂泪小点,使泪小管括约肌无力,妨碍术后给药等弊端。
[0004]以往常用的留置插管有硅胶管,硬膜外麻醉导管等,临床实践中发现,硅胶管支架会因拉动摩擦而对泪道组织造成损伤,甚至由于和泪道粘连而二次堵塞泪道;硬膜外麻醉导管质地硬、弹性差,术中部分患者插管困难,而且由于管的一端固定在面部,影响美容,术后易出现无意中拔除、脱出的现象,部分患者易致泪小管豁开而造成泪道永久性不通。
[0005]申请号为99246881.7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泪道探通装置,两端是金属探子,中间为软性硅胶管,金属探子是光滑的不锈钢小管,由头端和长柄构成。硅胶管支架的植入可以起到支撑造口作用,同时也可引流泪囊中的渗血及分泌物,减轻炎症,加快创口的愈合,但临床实践中发现,硅胶管支架会因拉动摩擦而对泪道组织造成损伤,甚至由于和泪道粘连而二次堵塞泪道。
[0006]申请号为200720005808.4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泪道探通引流管,该设计使产品具有对泪道管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兼具冲洗和给药的功能,但产品本身不具备修复的功能,而且管体需要拔出,易造成二次损伤。
[0007]由江西瑞济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第一代羊膜泪道修复支架,能适应泪道的曲折结构,避免因拉动摩擦而对泪道组织造成损伤以及粘连而造成二次堵塞的发生,同时,由于羊膜的特殊功能对病变组织具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具有促进泪道上皮功能恢复,防止疤痕形成,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能自行降解等优点,但临床发现该产品在应用中存在降解速度过快的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8]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再生修复功能,降解时间符合临床需要,适用性和安全性更佳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
[0009]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复合内芯和羊膜外被,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至少一个尖端,所述复合内芯是由至少一股羊膜芯和至少一股医用缝线绞合而成,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的一端自所述尖端穿出。
[0010]优选地,所述羊膜外被上有至少一个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复合内芯绞合在一起。[0011 ] 优选地,所述复合内芯是由一股羊膜芯和两股医用缝线绞合而成。
[0012]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及所述羊膜外被卷绕的末端均通过医用粘胶粘接。
[0013]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直径小于4.0mm,所述复合内芯的直径小于2.8mm。
[0014]优选地,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一个尖端,所述支架本体具有沿所述尖端逐渐变小的直径。
[0015]优选地,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两个尖端,所述支架本体在两个所述尖端之间具有沿长度方向恒定的直径,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的一端自任意一个所述尖〗而芽出。
[0016]优选地,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两个尖端,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贯穿所述支架本体。
[0017]优选地,所述羊膜外被和所述羊膜芯均是经过冷冻干燥处理的羊膜制成。
[0018]优选地,所述羊膜外被为片状,所述羊膜芯为管状、棒状或条状。
[0019]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复合内芯的羊膜外被可与新浚通的泪道壁贴合更好,使羊膜的促进修复、减轻疤痕形成、减轻炎症、防止粘连等生物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羊膜与可降解医用缝线绞合而成的复合内芯能不仅使外面的羊膜外被的管形更稳定,还有利于保持泪道畅通,引流效果更佳;复合内芯所选用的可吸收性医用缝线的降解时间长,并且降解时间具有可选择性,可满足临床需求,当羊膜芯与可吸收性医用缝线绞合后,其被包裹在可吸收性医用缝线里面的部分羊膜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体液的作用下缓慢降解释放,当羊膜外被被完全降解后,羊膜芯与可吸收性医用缝线绞合的复合内芯缓慢降解,复合内芯继续保持一定的羊膜的生物活性功能,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0020]总之,本发明解决了泪小管愈合通畅的关键问题,包括促进泪道粘膜上皮修复愈合,减轻疤痕形成、减轻炎症、防止再粘连,使羊膜的生物学活性得到保持和延长,能满足临床对降解时间的要求,使泪小管恢复正常的解剖功能,无需外力摘除,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复合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羊膜外被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复合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羊膜外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I包括复合内芯2和羊膜外被3,所述羊膜外被3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2上两头形成两个尖端4,两个所述尖端4通过医用粘胶与所述复合内芯2粘接,所述羊膜外被3卷绕的末端也通过医用粘胶粘接固定,所述支架本体I在两个所述尖端4之间具有沿长度方向恒定的直径,且其直径为0.8mm ;所述复合内芯2是由一股羊膜芯5和两股可吸收医用缝线6绞合而成,且其直径为0.5_,其中一股所述可吸收医用缝线6贯穿所述支架本体1,所述羊膜外被3上有一个凸条7,所述凸条7与所述复合内芯2绞合在一起。
[0030]其中,所述羊膜外被3和所述羊膜芯5均是经过冷冻干燥处理的羊膜制成,所述羊膜外被3为片状,所述羊膜芯5为管状、棒状或条状。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I包括复合内芯2和羊膜外被3,所述羊膜外被3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2上形成一个尖端4,所述尖端4通过医用粘胶与所述复合内芯2粘接,所述羊膜外被3卷绕的末端也通过医用粘胶粘接固定,所述支架本体I具有沿所述尖端4逐渐变小的直径,且其较粗的一端直径为0.9_,较细的一端直径为0.8mm ;所述复合内芯2是由两股羊膜芯5和三股可吸收医用缝线6绞合而成,且其直径为0.6mm,其中一股所述可吸收医用缝线6的一端自所述尖端4穿出,所述羊膜外被3上有两个凸条7,两个所述凸条7均与所述复合内芯2绞合在一起。
[0033]其中,所述羊膜外被3和所述羊膜芯5均是经过冷冻干燥处理的羊膜制成,所述羊膜外被3为片状,所述羊膜芯5为管状、棒状或条状。
[0034]具有复合内芯的羊膜外被可与新浚通的泪道壁贴合更好,使羊膜的促进修复、减轻疤痕形成、减轻炎症、防止粘连等生物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羊膜与可降解医用缝线绞合而成的复合内芯能不仅使外面的羊膜外被的管形更稳定,还有利于保持泪道畅通,引流效果更佳;复合内芯所选用的可吸收性医用缝线的降解时间长,并且降解时间具有可选择性,可满足临床需求,当羊膜芯与可吸收性医用缝线绞合后,其被包裹在可吸收性医用缝线里面的部分羊膜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体液的作用下缓慢降解释放,当羊膜外被被完全降解后,羊膜芯与可吸收性医用缝线绞合的复合内芯缓慢降解,复合内芯继续保持一定的羊膜的生物活性功能,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0035]总之,本发明解决了泪小管愈合通畅的关键问题,包括促进泪道粘膜上皮修复愈合,减轻疤痕形成、减轻炎症、防止再粘连,使羊膜的生物学活性得到保持和延长,能满足临床对降解时间的要求,使泪小管恢复正常的解剖功能,无需外力摘除,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复合内芯和羊膜外被,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至少一个尖端,所述复合内芯是由至少一股羊膜芯和至少一股医用缝线绞合而成,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的一端自所述尖端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外被上有至少一个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复合内芯绞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内芯是由一股羊膜芯和两股医用缝线绞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及所述羊膜外被卷绕的末端均通过医用粘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直径小于4.0mm,所述复合内芯的直径小于2.8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一个尖端,所述支架本体具有沿所述尖端逐渐变小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两个尖端,所述支架本体在两个所述尖端之间具有沿长度方向恒定的直径,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的一端自任意一个所述尖端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外被卷绕在所述复合内芯上形成两个尖端,其中一股所述医用缝线贯穿所述支架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外被和所述羊膜芯均是经过冷冻干燥处理的羊膜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降解生物羊膜复合的新型泪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外被为片状,所述羊膜芯为管状、棒状或条状。
【文档编号】A61F2/90GK104287877SQ20141062384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苗春云, 陈彤芳, 傅筱冲, 滕志强 申请人:江西瑞济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