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161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茶多酚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绿茶叶粉碎,按料液比为1g:10~30ml的比例加入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1g:10~30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2~5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2~3次,收集水相萃取物;3)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4~5,上聚酰胺树脂柱,先水洗柱,然后用体积浓度为60~90%乙醇洗柱,收集乙醇洗脱液;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调节pH值至中性,干燥,即为茶多酚。该方法可实现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有效分离,制得的茶多酚纯度高,收率大。
【专利说明】茶多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茶多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绿茶茶叶干重的20%。茶多酚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黄烷醇类的多种儿茶素。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消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抗氧化功效。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一般采用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树脂法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其中,溶剂萃取法存在有毒溶剂残留的缺点;沉淀法需要严格控制酸度,容易造成茶多酚被氧化,颜色加深;吸附树脂法很难实现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彻底分离,产品纯度不高;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则存在设备投资过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多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有效分离,制得的茶多酚纯度高,收率大。
[000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I)将绿茶叶粉碎,按料液比为Ig: 10?30ml的比例加入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
[0006]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Ig:10?30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2?5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2?3次,收集水相萃取物;
[0007]3)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4?5,上聚酰胺树脂柱,先水洗柱,然后用体积浓度为60?90%乙醇洗柱,收集乙醇洗脱液;
[0008]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调节pH值至中性,干燥,即为茶多酚。
[0009]步骤I)中,绿茶茶叶中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采用乙醇为溶媒,不利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解,可减少杂质成分的溶出,对后续纯化有益。乙醇体积浓度为45?50%为佳,乙醇浓度过高会对蛋白质产生凝聚作用,使得蛋白质滞留在颗粒的内部孔道中,反而增加茶多酚的扩散阻力,降低终产品的收率。乙醇浓度过低则杂质含量较大,影响终产品的纯度。
[0010]步骤2)中,采用火麻油为萃取剂,可以有效去除茶叶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成分。
[0011]步骤3)中,聚酰胺树脂在酸性条件下对茶多酚的吸附力较强,而对咖啡碱的吸附力较弱,因此,茶多酚会更容易被聚酰胺树脂吸附至饱和,仅有少量的咖啡碱被吸附。采用水洗脱时,咖啡碱和少量杂质(盐类、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被完全洗脱下来,再采用高纯度乙醇就可以将树脂上的茶多酚洗脱下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茶多酚。水相萃取物的上样流速为0.5BV/h ;水洗流速为2.5?3BV/h,水的洗脱量为5?6BV ;乙醇的洗脱流速为2?2.5BV/h,乙醇的洗脱量为4?5BV。
[0012]采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盐酸溶液的浓度为I?1.5mol/L。
[0013]步骤4)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I?1.5mol/L0
[0014]上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减压干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茶多酚纯度在98%以上,收率在10%以上,且色泽较浅。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7]实施例1
[0018]I)将绿茶叶10g粉碎,按料液比为100ml的比例加入体积浓度为40%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
[0019]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Ig =1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2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2次,收集水相萃取物;
[0020]3)采用l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4,上聚酰胺树脂柱,上样流速为0.5BV/h,先水洗柱,水洗流速为2.5BV/h,水的洗脱量为5BV ;然后用体积浓度为60%乙醇洗柱,乙醇的洗脱流速为2BV/h,乙醇的洗脱量为4BV,收集乙醇洗脱液;
[0021]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采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11.1g茶多酚成品。经HPLC检测,成品中茶多酚的纯度为98.2%。
[0022]实施例2
[0023]I)将绿茶叶10g粉碎,按料液比为3000ml的比例加入体积浓度为50%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
[0024]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Ig:30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5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3次,收集水相萃取物;
[0025]3)采用1.5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5,上聚酰胺树脂柱,上样流速为0.5BV/h,先水洗柱,水洗流速为3BV/h,水的洗脱量为6BV ;然后用体积浓度为90%乙醇洗柱,乙醇的洗脱流速为2.5BV/h,乙醇的洗脱量为5BV,收集乙醇洗脱液;
[0026]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采用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到10.5g茶多酚成品。经HPLC检测,成品中茶多酚的纯度为98.0%。
[0027]实施例3
[0028]I)将绿茶叶10g粉碎,按料液比为2000ml的比例加入体积浓度为45%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
[0029]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Ig:20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4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2次,收集水相萃取物;
[0030]3)采用1.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4.5,上聚酰胺树脂柱,上样流速为0.5BV/h,先水洗柱,水洗流速为2.8BV/h,水的洗脱量为5.5BV ;然后用体积浓度为80%乙醇洗柱,乙醇的洗脱流速为2.2BV/h,乙醇的洗脱量为4.5BV,收集乙醇洗脱液;
[0031]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采用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10.Sg茶多酚成品。经HPLC检测,成品中茶多酚的纯度为98.4%。
[0032]实施例4
[0033]I)将绿茶叶10g粉碎,按料液比为100ml的比例加入体积浓度为50%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
[0034]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Ig =1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5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2次,收集水相萃取物;
[0035]3)采用1.5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4,上聚酰胺树脂柱,上样流速为0.5BV/h,先水洗柱,水洗流速为3BV/h,水的洗脱量为5BV ;然后用体积浓度为90%乙醇洗柱,乙醇的洗脱流速为2BV/h,乙醇的洗脱量为5BV,收集乙醇洗脱液;
[0036]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采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到10.5g茶多酚成品。经HPLC检测,成品中茶多酚的纯度为98.1%。
【权利要求】
1.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绿茶叶粉碎,按料液比为Ig:10?30ml的比例加入乙醇振荡提取,分离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浸膏; 2)将浸膏按料液比为Ig:10?30ml的比例加水,搅匀,然后按体积比为1:2?5的比例往混合液中加入火麻油,振荡萃取2?3次,收集水相萃取物; 3)调节水相萃取物pH值至4?5,上聚酰胺树脂柱,先水洗柱,然后用体积浓度为60?90%乙醇洗柱,收集乙醇洗脱液; 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调节pH值至中性,干燥,即为茶多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乙醇的体积浓度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相萃取物的上样流速为0.5BV/h ;水洗流速为2.5?3BV/h,水的洗脱量为5?6BV ;乙醇的洗脱流速为2?2.5BV/h,乙醇的洗脱量为4?5B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盐酸溶液的浓度为I?1.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I?1.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减压干燥。
【文档编号】A61P39/06GK104435369SQ20141071451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周冠旻 申请人:桂林市和胤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