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氧化效果的发酵植物性油脂化妆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345阅读:1367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氧化效果的发酵植物性油脂化妆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氧化效果的发酵植物性油脂组合物,更详细地涉及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发酵的橄榄油、荷荷巴油、葵花籽油、玫瑰果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绿茶油、澳洲坚果油及榛果油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期间绝对需要氧气,但是,活性氧作为在体内中引起强烈的氧化作用的有害氧气,在生物体中攻击细胞膜,使丧失细胞功能,并攻击细胞内遗传基因,还阻止细胞再生。产生活性氧的原因有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紫外线、血液循环障碍、精神压力等。因此对这种可抑制引起各种疾病及老化的活性氧的反应性的抗氧化物质的关心逐渐增加。包含植物性油脂的脂肪为给人类制造能量的重要3大营养素中之一。但是,若脂肪在人体内不能顺利的消化吸收及排出,则带来健康及身体功能障碍,并成为引起生活习惯病的重要原因。当脂肪在体内进行代谢时,其用于氧燃烧脂肪而分解脂肪,由于通过这种过程形成能量,但也形成活性氧。因此需要增进植物性油脂脂本身的抗氧化功能,来最小化植物性油脂脂进行代谢时的活性氧的产生或影响。为了获取现有通常的植物性油脂,选别植物性油脂的原料后,进行清洗及干燥,并通过在高温下进行烤炙、着油、过滤、集油及充填的过程来形成植物性油脂的生产。一般所谓发酵油,是指发酵人参等中药材,并萃取脂溶性成分来添加于油中或在油中添加人参等中药材来进行发酵。并且,将发酵鱼类或椰子等,来萃取脂溶性成分的油、油脂种子(大豆、葵花籽、葡萄籽、芝麻等)经过浸渍、发芽或蒸熟过程后萃取的油称为发酵油。在韩国公开特许2012-0076170中公开在培养基中培养乳化剂来制备的化妆品组合物,但目前可以说,在大量的油中培养微生物,并进行发酵来改善结构及功能、香味的技术微弱,开发通过改变油的组成,来可诱导功能的变化及 提高的各种技术,对不辜负开发各种产品的产业要求非常重要。由此,本发明人员们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精心进行研究的结果确认这些事项后完成的。上述结果为,在包含发酵的橄榄油、荷荷巴油、葵花籽油、玫瑰果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绿茶油、澳洲坚果油及榛果油的组合物的情况下,具有突出的抗氧化能、优秀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度,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使用感及保湿力非常优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KR10-2012-0076170A技术实现要素:由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发酵的橄榄油、荷荷巴油、葵花籽油、玫瑰果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绿茶油、澳洲坚果油及榛果油,上述发酵的橄榄油具有抗氧化能突出、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度优秀、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且使用感及保湿力非常优秀的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皮肤外用剂组合物,上述皮肤外用剂包含上述油作为有效成分,上述油利用具有上述抗氧化效果的发酵植物性油脂组合物。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发酵的橄榄油、荷荷巴油、葵花籽油、玫瑰果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绿茶油、澳洲坚果油及榛果油的榛果油。植物性油脂的抗氧化力分类为第一抗氧化物质(Primaryantioxidant)、活性氧去除物质(Oxygenscavenger)、第二抗氧化物质(Secondaryantioxidant)、抗氧化酵素(Enzymicantioxidant)和螯合剂(Chelatingagent)等5种类别,众所周知,其中包含较多第一抗氧化物质的豆油、棕榈油及花生油等较为稳定,但随着油化抗氧化力减少。但是,本发明确认下述事项并完成的。与随着油化植物性油脂抗氧化力减少的情况相反,根据本发明的微生物发酵及植物性油脂组合所制备的油脂的抗氧化力反而更增加。上述植物性油脂意味着可用于制备植物性油脂的任意植物种子或坚果类, 上述植物性油脂可以是辣椒、香瓜、鳄梨、龟、玉米、貂、苏子、蓖麻、红花、梧桐树、可可等,为了降低植物性油脂脂的酸价,满足上述范围,为了减少植物性油脂的酸价并满足上述范围,优选地,利用混合由橄榄、荷荷巴、葵花籽、玫瑰果、山茶、葡萄籽、绿茶、澳洲坚果及榛果来源的油的物性油脂。橄榄油易被皮肤吸收,给皮肤深处供给营养成分和水分,因而皮肤亲和力及吸收力强。因包含天然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从而可维持弹力和健康的皮肤。绿茶油作为由绿茶籽萃取的油,包含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可减少斑点,雀斑等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清透。并且,包含具有杀菌作用、皮脂调节作用的儿茶酚成分,从而缓冲和皮肤烦恼。荷荷巴油作为由荷荷巴果实以冷压形式得到的油,其包含营养成分多的非精制油和精制油,且化学结构与皮脂成分相似,因而易浸透于皮肤,进而不粘性,并具有皮肤保湿效果、皮肤抗皱/减少效果、遗传性过敏症、皮肤干裂预防效果、痤疮镇定效果等效果。葵花籽油作为从葵花种子采取的油,包含很多维生素A和维生素E,保湿效果好并预防皮肤老化效果好。作为皮肤镇定效果突出,不引起痤疮的油,也适用于油性皮肤,对角质皮肤也有效果。玫瑰果油作为从智利的安第斯山脉的玫瑰树种子萃取的油,对改善及组织再生烫伤、脸上皱纹等的效果突出,益于手术后的疤痕治疗。山茶油作为从山茶树的果实萃取的油,包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并抗氧化作用突出而不易变质。山茶油无粘性,并包含很多油酸,因而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且,山茶油具有乳化剂、保湿剂、收敛功能、镇定功能。葡萄籽油是通过压榨葡萄籽而得,其富含抗氧化剂的维生素E,包含高浓度的亚油酸。其保湿效果突出,渗透于皮肤深处,因而除去毛孔中的排泄物的清洗效果突出。澳洲坚果油是从澳洲坚果中萃取的油,易渗透于皮肤,无油光。使皮肤丝 滑并易被皮肤吸收。也被称为“消失(vanishing)”油(因被皮肤吸收后马上消失)。澳洲坚果油中所富含的棕榈油酸单位(C16:1),在其他所知的其他何种植物中也找不到。棕榈油酸从人体,尤其从儿童的皮脂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其浓度降低,因而澳洲坚果油有益于年纪大的人的皮肤。具有营养成分多,易被皮肤吸收,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利用于全身按摩。榛果油作为从榛树萃取而得的油,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布相当高,易被皮肤吸收。即,根据本发明以上述油的组合进行发酵来制备的发酵植物性油脂,尤其,可得到优选地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酵油的含量比分别为60~70:5~10:5~10:5~10:5~10:5~10:5~10:5~10:5~10。对于上述油组合物的各油的组成比范围是指,为了使用感、味道、功效而适用于化妆品的最佳的油的组成比,因而在上述范围内表示最佳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以上述含量比混合而成的油是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微生物为担子菌纲属(Pseudozymasp.),更优选地,上述微生物为担子菌纲属SY16(KCTC8950P)。根据本发明的实验例,可以确认在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前的植物性油脂比用微生物发酵后的植物性油脂的情况下,进而,以规定比率混合橄榄油、荷荷巴油、葵花籽油、玫瑰果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绿茶油、澳洲坚果油及榛果油,来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发酵植物性油脂的情况下,抗氧化能、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度高,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并使用感及保湿力非常优秀。从上述结果可知,在用微生物发酵植物性油脂的情况下,可得多样并得到提高的效果(实验例1至实验例6)。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 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酵油具有抗氧化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验例,可以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组成制备的发酵油的情况下,与不按上述组成制备的油相比,自由基消除活性及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更高。从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发酵植物性油脂通过消除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表示突出的抗氧化效果,从而具有可抑制因活性氧的产生所引起的疾病及老化的抗氧化物质的效果(实验例1及实验例2)。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酵油可提高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保湿效果及使用感。根据本发明的实验例,可以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组成制备的发酵油的情况下,与不按上述组成所制备的油相比,可提高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保湿效果及使用感。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酵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发酵前相比增加5~140倍。上述游离脂肪酸脂是指,作为脂肪酸甘油酯的未结合形态。若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变高,则粘性减少从而提高使用感,并有效改善使用后光亮亮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验例,可以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组成制备的发酵油的情况下,与不按上述组成所制备的油相比,具有更高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从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发酵植物性油脂包含高的游离脂肪酸,从而影响对使用感,进而可带来好的使用感(实验例5)。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包含10~30重量百分比的上述发酵油。上述范围是指,当发酵的油添加于化妆品剂型时,使用感及功效最好的浓度,在小于10~30重量百分比的浓度中特征有可能不明显,若大于10~30重量百分比的浓度,则制备时油的比率过分上升,从而难以进行乳化过程。根据本发明的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上述抗氧化功能性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上述组合物具有选自由润肤液、柔肤水、爽肤水、收敛水、乳液、牛奶乳液、保湿乳液、营养乳液、按摩霜、营养霜、保湿乳霜、护手霜、 粉底、精华素、营养精华素、面膜、香皂、洗面奶、卸妆乳、洁面霜、润肤露及沐浴露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剂型。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包含上述发酵油作为有效成分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包含于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或化妆品组合物的成分,除了上述发酵植物性油脂以外,还包含皮肤外用剂或通常利用于化妆品组合物成分,例如,包含抗氧化剂、稳定剂、增溶剂、维生素、颜料及香料之类的普通助剂和载体。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或化妆品组合物可由本领域中通常制备的任何剂型制备,例如,可由溶液、悬浮液、乳浊液、糊剂、凝胶、乳霜、乳液、粉、香皂、界面活性剂-包含去污剂、油、粉末粉底、乳浊液粉底,蜡粉底及喷雾等剂型化,但不局限于此。包含于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或化妆品组合物的载体,根据剂型可利用本领域中通常利用的载体。在本发明的剂型为软膏、糊剂、乳霜或凝胶的情况下,作为载体成分可利用动物性油、植物性油脂、糊剂、石蜡、淀粉、胺黄树胶、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硅、膨润土、二氧化硅、滑石或氧化锌等。在本发明的剂型为粉或喷雾的情况下,作为载体成分可利用乳糖、滑石、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硅酸钙或聚酰胺粉,尤其,在剂型为喷雾的情况下,还可包含氯氟烃(chloro-fluoro-hydrocarbons)、丙烷(Propane)/丁烷(butane)或二甲醚(dimethylether)之类的推进剂。在本发明的剂型为溶液或乳浊液的情况下,作为载体成分利用溶剂、增溶剂或乳浊化剂,例如,水、乙醇(ethanol)、异丙醇(isopropanol)、碳酸乙酯(ethylcarbonate)、乙酸乙酯(ethylacetate)、苯甲醇(benzylalcohol)、苯甲酸苯甲酯(benzylbenzoate)、丙二醇(propyleneglycol)、1,3-丁基乙二醇(1,3-butylglycol)油、尤其具有棉籽油、花生油、玉米提胚油、橄榄油、蓖麻油及芝麻油、甘油脂肪族酯、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或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在本发明的剂型为悬浮液的情况下,作为载体成分可利用水、乙醇或丙二醇之类的液相的稀释剂、乙氧基化异硬脂醇(ethoxylatedisostearylalcohol)、聚氧乙烯山梨醇酯(polyoxyethylenesorbitolester)及聚氧乙烯山梨醇酯之类的悬浮剂、微晶纤维素、甲基氢氧化铝(aluminummeta-hydroxide)、膨润土,琼脂或胺黄树胶等。在本发明的剂型为含有界面-活性剂的洁面霜的情况下,作为载体成分可利用脂肪醇硫酸盐(fattyalcoholsulfate)、脂肪醇醚硫酸盐(fattyalcoholethersulfate)、磺基琥珀酸单酯(sulfosuccineicacidmonoester)、羟乙基磺酸盐(isethionate)、咪唑啉(imidazole)衍生物、甲基牛磺酸盐(methyltaurate)、肌氨酸盐(sarcosinate)、脂肪酸酰胺醚硫酸盐(fattyacidamideethersulfate)、烷基酰胺甜菜碱(alkylamidobetaine)、脂肪醇(脂肪醇)、脂肪酸甘油酯(fattyacidglycerides)、脂肪酸二乙醇酰胺(fattyaciddiethanolamide)、植物性油脂、羊毛脂衍生物或乙氧基化甘油脂肪酸酯(ethoxylatedglycerolfattyacidesters)等。在本发明的剂型为香皂的情况下,作为载体成分可利用脂肪酸的碱性金属盐、脂肪酸半酯盐、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物、羟乙基磺酸盐、羊毛脂衍生物、脂肪醇、植物性油脂、甘油、糖等。进而,本发明的化妆品组合物除了载体之外,还可包含其他助剂,例如,本发明的化妆品组合物可包含保鲜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增溶剂、维生素、颜料及香料等。以下,按步骤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酵植物性油脂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发酵植物性油脂。本发明提供发酵植物性油脂的制备方法,上述发酵植物性油脂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次发酵步骤(a),在好气条件下,培养液中培养担子菌纲属微生物;第二次发酵步骤(b),在上述植物性油脂中添加分别从橄榄、荷荷巴、葵花、玫瑰果、山茶、葡萄籽、绿茶、澳洲坚果及榛果来源的油形成油,并进行培养;以及从完成上述第二次发酵过程的发酵液中榨油植物性油脂步骤(c)。首先,在好气条件下,培养液中培养担子菌纲属微生物,来进行第一次发酵(a)。本发明的发酵植物性油脂的特征在于,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其中,优选地,上述微生物为担子菌纲属SY16(KCTC8950P),上述担子菌纲属SY16(KCTC8950P)呈圆筒形状,并以极性发芽形式进行增殖,且形成与菌丝及子囊孢子区别的分生孢子。发酵/培养典型的可在(脂质,一般为水性)包含培养基的适当的发酵槽(或发酵容器)中进行。主要发酵容器一般从小原料槽进行无菌接种。典型的,利用液内和/或好氧性发酵工序。其在深的发酵槽中进行。发酵槽可具有监视pH和/或用于进行变换的装置。容器可由以使还可执行混合通气和/或溶液的搅拌之类的细胞及脂质的方式组成,或执行。例如,可利用机械方法来解决。为了帮助促进通气,培养基在发酵期间进行典型的搅拌。水溶液及细胞进行适当的混合或搅拌。例如,使空气之类的气体经过通气,从而急性通气。其还可帮助向菌类细胞提供氧气的目的。由此,本发明中的发酵在好气条件下来完成。搅拌或混合的另一方法,例如,包括使用叶轮进行搅拌。其可以为翼型轴流(hydrofoilaxial)流动设计或从水性培养基(如涡轮)以放射状向外部的方式设计。优选地,在不进行搅拌的情况下,进行发酵期间向微生物细胞提供氧气,这种通气(例如,通气空气,氧气或含有其他氧气的气体)有利。通气为0.1至2.0vvm,例如,通气可为0.5至1.0vvm。接着,在完成第一次发酵的培养液中添加植物性油脂,来进行第二次发酵。在本发明的化妆品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酵植物性油脂利用包含酸价为0.1~1.0的植物性油脂的培养基,用上述微生物发酵来进行发酵。几乎不存在酸价小于0.1的植物性油脂,在上述酸价大于1.0的情况下,存在发酵效率降低的问题。其中,用于培养基,来进行发酵的植物性油脂的酸价越低发酵效率越高,上述酸价优选为0.1~0.7范围。在步骤(b)中,相对于100重量百分比的培养液,可投入50~15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性油脂。上述植物性油脂可根据发酵植物性油脂的目标量可适当调节,但是,若相对于100重量百分比的培养液投入大于150重量百分比的植物性油脂,则油有可能不充分地进行发酵。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一次发酵可在30~40℃温度条件下,进行36~60小时的发酵。培养液使用普通的生产培养基,第一次发酵时间为24~72小时,优选地,第一次发酵时间可以为30~60小时。在上述范围内,脂肪酶的活性最高。其中,第二次发酵可在30~40℃条件下,进行48~96小时的发酵。由于随着进行第二次发酵,需要确保以使游离脂肪酸出现最大程度的时间。并且,上述时间根据植物性油脂的种类不同,因而测定游离脂肪酸的随时间的增加量,进而当到达游离脂肪酸不再增加的时间时,可结束第二次发酵。最后,(c)从完成上述第二次发酵的发酵液榨油植物性油脂,并回收。回收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在高温及高压条件下进行,优选地,在不发生苯并芘(benzopyrene)或植物性脂肪的变形程度的低温下进行为优选,可根据上述发酵的种子或坚果类的种类而不同。例如,上述榨油温度可以为约70~150℃,优选地,上述榨油温度可以为90~105℃,更有选地,上述榨油温度可以为约95~100℃。可通过进行过滤及集油过程来回收上述榨油的油。被回收的植物性油脂作为已完成发酵的,可利用于皮肤外用剂或化妆品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根据本发明的发酵植物性油脂的抗氧化能突出,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度优秀,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并使用感及保湿力非常优秀。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油的乳化稳定度。图2作为测定细胞增殖及毒性对人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影响的结果,表示发明一实施例的细胞存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实施例只用于例本发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利用微生物制备发酵油1)第一次发酵1L的培养液(10g/L的葡萄糖、100g/L的橄榄油、3g/L的酵母抽提物(yeastextract)、3g/L的麦芽膏(maltextract)、3g/L的蛋白胨(peptone)、3g/L 的大豆粉(soyabeanmeal)、2g/L的(NH42SO4,1g/L的KH2PO4、0.5g/L的MgSO4、0.1g/L的CaCl2、0.1g/L的NaCl:上述组成4的培养基)中接种担子菌纲属SY16[KCTC8950P],并在25℃温度、300rpm、好气条件进行了培养。进行培养后,分别在每个时间段(3、7、12、24、48、72、96h)取1ml的培养液,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660nm下测定了微生物的成长度及脂肪酶的活性。测定脂肪酶活性的结果,确认脂肪酶活性最高的第一次发酵时间为48小时。2)第二次发酵及发酵油的生产在100L的如上所述的培养液中接种担子菌纲属SY16[KCTC8950P]来进行48小时的第一次发酵,并在上述第一次发酵液中添加100L的植物性油脂(发酵植物性油脂),并在25℃、500rpm、好气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发酵,上述植物性油脂为分别从橄榄、荷荷巴、葵花、玫瑰果、山茶、葡萄籽、绿茶、澳洲坚果及榛果来源的油的含量比(v/v)为60:5:5:5:5:5:5:5:5的植物性油脂。进行第二次发酵后,分别在各时间段(3、7、12、24、48、72、96、120h)取0.3~0.5L的发酵液,并只回收油部分。通过测定回收的油的游离脂肪酸,来确认了油的发酵程度。测定游离脂肪酸增加量的结果,确认添加油之后在培养72小时时中游离脂肪酸的量最大,之后不再增加。比较例1:未进行发酵的植物性油脂的制备不进行第一次发酵及第二次发酵,以分别从橄榄、荷荷巴、葵花、玫瑰果、山茶、葡萄籽、绿茶、澳洲坚果及榛果来源的油的含量比(v/v)为60:5:5:5:5:5:5:5:5的植物性油脂为比较例1。比较例2:发酵橄榄油的制备使用橄榄油成分为100%的植物性油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发酵橄榄油。比较例3:根据油的组成变化的发酵油制备使用橄榄油和绿茶油的含量比为60:40的植物性油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发酵油。比较例4:根据油组成变化的发酵油的制备使用以60:10:10:10:10的含量比混合橄榄油、绿茶油、荷荷巴油、山茶油、 葡萄籽油的油,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发酵油。实验例1:抗氧化能的评价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1,1-diphenyl1-2-picry1hydrazy1)法与比较例1至比较例4的油一同试验了实施例1的油的抗氧化能。抗氧化能评价为了测定自由基(freeradical)消除活性,利用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1-2-picry1hydrazy1)。即,2.4mL的4.0×10-4M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溶液中,分别添加0.6mL的实施例1、参考例1至参考例4的油之后,利用漩涡混合器振荡10秒钟,并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接着,在517nm下测定吸光度,并以对于对比组的吸光度的减少比率来表示抗氧化活性度。此时,用于决定吸光度减少比率的对比组使用了抗氧化剂的抗坏血酸(ascorbicacid),并添加与试料相同含量的抗坏血酸,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后,并表示在下列表一中。表1其结果,如上述表1所示,可以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组成制备的发酵油的情况下,与其他比较例的植物性油脂相比具有更突出的抗氧化能效果。实验例2:羟基(hydroxylradical)消除能评价在本实验例6中,为了测定上述实施例的抗氧化活性,而测定了羟基(hydroxylradical)消除能。在3mL的0.02M磷酸盐缓冲液(Potassiumphosphatebuffer)(pH7.0)中,依次加入用于基质的0.5mL的亚油酸(Linoleicacid)、各个稀释的0.5mL的各稀释的试料、0.5mL的0.1mMFeSO4·7H2O、0.5mL的100mMH2O2,来均匀地混合后,在37℃温度下,反应1小时。此时,对比组使用蒸馏水来替代试料添加而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上述反应液中分别添加1mL的2.8%三氯乙酸钠(TCA,Trichloroaceticacid)和1mL的1%硫代巴比妥酸(TBA,Thiobarbituricacid),并在100℃温度的开水中反应10分钟。上 述反应液进行冷却后,在2000rpm中,离心分离10分钟,接着,在532nm中测定了吸光度。各试料的羟基消除能,通过以下计算式算出了各试料的羟基消除能,羟基消除能抑制50%的浓度用IC50表示出。作为比较组使用阿尔法麦胚酚。其结果在表2中示出。公式1羟基消除能(%)=100-{(试料吸光度-试料blank吸光度)}/(control吸光度)}×100表2其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组成制备的发酵油的情况下,表示与对比组相似水平的羟基消除能,并且,与其他外比较例的植物性油脂相比具有更加突出的羟基消除能效果。实验例3: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度评价乳化稳定度是指,形成乳化物后,或在混合、高温、离心分离等条件下,稳定化乳化物的乳化剂的能力(ability)。为了测定乳化活性,在10ml的根据pH的各个缓冲液(buffer)中溶解1ml的实施例1的油和比较例1至比较例4的油后,进行完全搅拌2分钟来乳化。之后,放置10分钟后,在620nm中测定吸光度,从而测定了乳化活性,相对于初期吸光度,经过24小时后的吸光度百分率来算出乳化稳定度。在下列表3中表示了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4的油的pH的乳化活性。表3缓冲液pH实施例1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5.02.9720.5312.6332.6872.7027.03.0260.5272.8002.7532.7899.04.5011.6134.2154.2074.234其结果,如上述表3所示,可以确认实施例1的油在pH5~pH9的范围内乳化活性最为优秀,尤其,在pH5、pH7中与比较例1的油相比,高5倍以上,与比较例2至比较例4相比约高10%。在下列表4中表示了根据发酵前后的油的种类的乳化活性。表4缓冲液pH7.0发酵前(O.D)发酵后(O.D)比较例20.5172.800比较例30.6802.729实施例10.5143.026其结果,如上述表4所示,可以确认,发酵后的植物性油脂的乳化活性与发酵前的乳化活性相比高约5倍,由此可知乳化力越好,实施例1的油与发酵橄榄油的比较例2和混合橄榄和绿茶油来进行发酵的比较例3相比乳化力上升了10%以上。在图1中表示了对于实施例1的油的乳化稳定度的结果。实施例1的油在经过24小时之后也表现优秀的乳化稳定度。实验例4:官能评价对于上述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4的油进行了皮肤触感(保湿感、粘性、油光等)等各项目的官能评价。以男女各24名,总48名的经过训练的检查员为对象,对关于使用上述油的使用感的项目进行了记号检查并求出其平均(以5为标准?,1:非常不好、2:不好、3:普通、4:好、5:非常好)。在下列表5中表示了其结果。表5评价项目实施例1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保湿感3.82.23.53.23.3粘性4.32.44.03.94.0油光3.81.43.33.53.5其结果,如上述表5所示,可以确认,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保湿感好、油光少、无粘性,尤其,实施例1的油在保湿感、粘性、油光的皮肤使用感的所有项目中优秀于使用比较例的油的情况。实验例5:游离脂肪酸的测定评价酸价是指作为脂肪酸的甘油酯,测定以未结合形态的存在的游离脂肪酸的量。利用万通(metrohm)公司的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ino)测定了用于确认第一游离脂肪酸有无变化的酸价。以使滴定液(KOH0.05mol/L)的滴至预想消费量的1~10ml之间,并投入对应于上述滴定液的试料。使试料的性状均匀,并投入50ml的补助溶液(甲醇:蒸馏水=3:1)。选择设备的MET模式,并选择测定值中U(电压),加载METU模式,电极和滴定管头置于烧杯中后,开始进行试验。若确认当量点,则终止实验。在未投入试料的状态下,以同一方法进行实施并算出了空试验值。用于测定比较各个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酸价的第二测定利用了韩国食品标准法典中的酸价实验法。精确测定5~10g的油放入带盖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00mL的中性乙醇-醚混合液(1:2)来溶解后,以酚酞(phenolphthalein)试液作为指示液,用0.1N氢氧化钾(potassiumhydroxide)溶液滴定至持续30秒浅红色为止。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酸价。在实施例1的油的发酵过程中,为了比较游离脂肪酸含量而测定了酸价,并在下列表6中表示了其结果。公式2酸价=5.611×a×f/SS:检体的采取量(g)、a:0.1N氢氧化钾溶液的消费量(mL)、f:0.1N氢氧化钾溶液滴定量。表6发酵前(O.D)发酵后(O.D)比较例20.3539.54比较例30.4535.59实施例10.4444.01其结果,如上述表6所示,所有油与发酵前相比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了约50~140倍以上,尤其,实施例1油的酸价最高。并从上述结果可知,实施例1的油通过发酵工序,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变高,因而粘性减少、使用感提高,并对使用后的改善油光有效。实验例6:对人成纤维细胞(HumanDermalFibroblastNeonatal)的增殖产生影响的效果验证在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中,处理不同浓度的实施例1的油后,比较细胞生存率,来验证了发酵工序对细胞的增殖及毒性产生的影响。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物质吸收于细胞内,在线粒体(mitochondria)内通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形成甲簪(formazan),但在细胞内积累其物质是指线粒体的活性,广泛的是指细胞的活性,因而可进行细胞的增殖及毒性评价。在96孔板(wellplate)中培养的细胞中,处理0.5%~0.0019%浓度的实施例1的油后,在5%CO2、37℃温度的培养器中培养48小时。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溶液中反应3~4小时,接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在540nm中测定了O.D值。在以下公式中表示了算出细胞生存率的公式。公式3细胞生存率(%)=(试料添加组的O.Dat540nm)/无试料添加组的O.Dat540nm)×100在图2中表示了发酵前植物性油脂(比较例1)与添加发酵植物性油脂(实施例1)来进行实验的结果。试验结果,当比较发酵后的植物性油脂处理组与发酵前的植物性油脂的处理组的细胞生存率时,发酵后油处理组的生存率更高。从以上结果,可以确认,即使油经过发酵过程,也对细胞的增殖及毒性不产生影响。剂型例1:外用乳霜剂以下列表7的组成剂型化外用乳霜剂。首先,在纯化水中加入保湿剂,加 热调整至70℃温度、并进行调整来制备了水相。加热溶解实施例1的油及其余的油成分后,加入乳化剂、防腐剂等,并调整至70℃温度。将其加入上述水相中,并利用搅拌机均匀化乳化粒子,接着进行了脱泡、过滤、冷却。表7剂型例2:外用乳液剂的组成以下列表8的组成剂型化用乳液剂。首先,在纯化水中加入保湿剂,加热至70℃,并进行调整来制备了水相。加热溶解实施例1的油及其余的油成分后,加入乳化剂、防腐剂等,并调整为70℃温度。将其加入上述水相中,并利用搅拌机进行乳化搅后,添加透明质酸1水溶液,并利用搅拌机混合均匀,接着进行了脱泡、过滤、冷却。表8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以各种相互不同的方式制备,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在不变更技术思想或必要的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具体的形态实施。因此,应理解为以上记载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定。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