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0146发布日期:2018-06-12 17:36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组成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



背景技术:

人类皮肤老化或产生的皮肤干燥、暗沉、斑点、皱纹、粗糙、瘢痕、松弛、乏力、下垂、孔粗等均来自各种遗传因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药物、内分泌、以及行为与时间等问题的影响而形成,其各种原因各学家众说纷纭。不过,追根究底就是源头,亦即表皮干细胞随着岁月在成长及衰老,因而其功能在减退及数量在减少,并受到外在因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药物、行为等破坏而受损、受伤。即,表皮干细胞呈现衰老、衰少、衰退、衰损及衰伤等现象,而衍生了皮肤美容的缺陷。观察婴儿期、童年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中老年期及老年期的人皮肤演变,主系表皮干细胞的运转呈现五衰的因果,也称不可逆的“皮肤生理时钟”现象。

人们为了要改善皮肤已有的缺陷或是防止有皮肤美容的缺陷及光老化、自然老化,或是益臻皮肤的美容化,于是使用各种不同的美容保养品,确实也达到某些程度的美容效果。但是坊间多数美容保养品由于分子量超过五千道尔顿(一道尔顿约1.67x 10-27公斤)无法渗透皮肤及能够让人体吸收,产生效应,只能停留在皮肤层,使得其就像打蜡,表面看来光滑,但不会改变物品本质,只能算是治标不能治本的美容保养品。也有的美容保养品采分子量小的材料可渗入皮肤达到人体吸收,但若不能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仍有美中不足之憾。现行市场的面膜即呈现如此现象,但已为人们爱美一族所喜爱,台湾电视媒体各家热烈的报导台湾面膜占世界销售量17%,年销售量在一亿片以上,并为中国大陆观光客来台抢购物品排行榜的第一名。显然面膜已成为现代女性美容保养日常爱用必需品,但若能让男性也爱用成为美容保养必需品,将是面膜用途进一步大突破。

发明人悉知宫廷面膜秘方,故引用做为本发明的次要组成成分而分享世人。发明人熟悉干细胞的运用领域,并已是荣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ZL201210191413.3及美国专利US 9439874;以及中国台湾专利的“用于营养保养修养多种干细胞的食品配方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者,鉴于坊间面膜正夯,但诉求都仅限于保湿、美白、淡斑、除皱等其一或其二,没有均诉求有以上多功能齐全的面膜,发明人以四大功能皆能齐全的诉求并再加添有平痕及抗皮肤老化功能,而以其配方及制造方法特别可用于增生、活化、修补、滋润、调节人表皮干细胞的生医分子创新面膜美容保养品,以结合宫廷面膜秘方及发挥现代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生医领域制成崭新的面膜为本发明的特色,今后将更广泛施惠于世人,不只女人将更爱用,“连男人也爱自己皮肤年轻化”的异军突起面膜精品。

原本面膜对皮肤的清洁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当面膜涂抺在皮肤上时形成覆盖膜,经过20min左右剥去,此时,毛囊内的皮脂及污垢随面膜一并剥落,使毛孔通畅,有利于皮脂的排泄和营养成分的渗透吸收,而达成单一诉求或两种诉求或鲜少的保湿、美白、袪斑、除皱、平痕、抗皮肤老化的六其三诉求,而本发明领先以一种面膜可有六大功能的多种诉求;尤尖端领先可用于保养修养人表皮干细胞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预料可异军突起于现今面膜市场,贡献世人爱美、希望皮肤年轻化一族的美颜佳品。

蚯蚓斩半不死还可一分为二,壁虎、蝾螈断尾依然可以再生出尾巴,那是这些动物有天生的再生能力干细胞,而人类能够有再生能力的器官目前显示只发现在肝脏、毛发、指甲、皮肤,其中除肝脏外都归类在皮肤干细胞。皮肤干细胞在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发表世界首例利用小鼠从成年皮肤生成“万能细胞的iPS细胞”,2007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詹姆士.汤姆森,11月20日与山中伸弥在同一天两个不同的单位发表:把皮肤细胞变成人类的iPS万能干细胞,并成功使这些干细胞转化成为身体器官的一部份,透过向皮肤细胞植入特定四个基因,可诱导皮肤细胞改造,变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万能干细胞,并后来双双均得了诺贝尔发明奖。说明了皮肤干细胞是仅次于胚胎干细胞的万能干细胞。2016年4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以iPS细胞培养出含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附属器官的人造皮肤,以往人造皮肤是不具有以上的现象的,移植到实验鼠身上后成功长出毛发,可望5~10年内应用到人类身上,用来治疗烧伤、严重秃发等疾病,皮肤干细胞的功能一直呈现有新的突破。

皮肤干细胞主要分为“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两大类,表皮干细胞为皮肤组织中的专能干细胞,是一种成年组织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表皮中各种细胞成分,保持皮肤正常的表皮结构,表皮干细胞从皮肤表皮基底层中分离而出,另科学家还在位于表皮之下的毛囊侧部的隆凸处发现也有干细胞存在,定义为毛囊干细胞,并证实这些干细胞不仅能生成毛囊,而且可发育成表皮、皮脂腺。在发现的皮肤干细胞中研究较多也较深入的为“表皮干细胞”,它仅占表皮底层细胞的1%~10%,但对于维护皮肤新陈代谢及创面修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表皮干细胞是皮肤生成、修护、重塑的关键性源泉,关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损伤、缺损、缺陷的修复均依赖表皮干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融合而达到复愈的目的。

机体内表皮干细胞多处于静息状态,只有在皮肤受损或体外培养的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增殖才明显加快,在正常情况下,每个表皮干细胞可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定向祖细胞即短暂扩增细胞(TA),在表皮中,TA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终末分化细胞的数量;其次,与造血系统定向祖细胞类似,短暂扩增细胞(TA)分化潜能有限,研究显示:在表皮中它只能定向分化为角质细胞、毛发和皮脂线,不对称分裂的两者都存在于表皮基底层中,并随着表皮干细胞的终末分化而形成棘层和角质层细胞。干细胞和TA细胞以及终末分化细胞分布于表皮不同的空间结构中,统称为“表皮增殖单位(EPU)”,并呈梯度变化。另一种是“细胞亚群不对称分裂”,也称“对称分裂”,即每分裂一次可产生两个干细胞或两个祖细胞,如此,在表皮组织受到外来损伤时,可通过对称分裂增加干细胞或分化细胞的数量,从而维护表皮的稳定及有更好的对应有机体的需要。简言之,每次分裂可产生两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具有干细胞原本的特性,而另一个子细胞分化为短暂扩充细胞(TA),这个TA经过3~5次分裂后形成有丝分裂后细胞,有丝分裂后细胞又不断向上变迁为基底层上的“终末分化细胞”,最后以“皮屑”的形成从皮肤表面脱落。也就是古人传说人是泥塑的,每天洗脸、洗澡仍然皮肤会有永远洗不干净的污垢的皮肤原因!

表皮干细胞的来源可能有:(1)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产生;(2)已分化细胞逆转产生(3)间叶干细胞再生为表皮干细胞(4)毛囊处的干细胞是表皮干细胞的仓库(5)造血干细胞或其他组织干细胞随血液循环迁移或过客至皮肤组织,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由于干细胞的可塑性而向表皮干细胞横向分化。表皮干细胞有三个最显著的特征:慢周期性(终末分化)、自我更新能力、及对皮肤基底膜的黏附。这使得表皮干细胞生长周期、生长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比表皮细胞长,并且表皮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不仅能保持细胞无限增殖能力,并且自然分化成表皮细胞,增加和维持了活细胞的数量。

皮肤干细胞被精进研发可变成万能干细胞具有人类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功能外,成为医学上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重点,因为每天会有多少受伤进住医院对烧伤、烫伤、外伤和其他伤口不能愈合的患者来说,皮肤换肤来源同样短缺,以美国来说,每年有60万人长期受糖尿病溃疡的煎熬,60万人要割取皮肤去治疗皮肤癌,还有1万~1万5千人要进行皮肤移植以治疗严重的烧烫伤,多少手术开刀希望伤口快速的愈合,多少秃头渴望头发再生及多少白发希望变回黑发?相对的对于最普遍的皮肤美容、皮肤会老化、会失去弹性并表现皱纹,不再细嫩光滑等,因皮肤的肤色、光泽、滋润、细腻和弹性己都成为现代文明人爱美一族所在乎的。皮肤暴露在机械压力、化学刺激、紫外线照射和微生物侵袭等所造成的影响,透过皮肤干细胞的有丝分裂实现持续地生长和更新。皮肤干细胞的分化还可受到其周围组织及细胞外基质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刺激性生长因子、K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TGF(转化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生长因子)和抑制性信号物质(如肾上腺素)等,都参与了皮肤增殖调控,都与皮肤的恢复与修补有关,2007年美国史丹佛福大学与致力于肌肤老化研究的迪奥研发中心,研发出“表皮干细胞防护科技”,实验结果证实,表皮干细胞的保护能力提升104%,有效抵抗老化及刺激性微压力伤害。同年同校张元豪博士在著名的世界期刊《基因与发展》发表“老化的老鼠皮肤变回年轻化”的试验报告,他的团队利用一只两岁大的小鼠(相当人的寿命天年50岁以上),这只老鼠皮肤已经老化,他们封锁老鼠的NFkB基因后,运用两周的疗程在皮肤涂抹特定保养品后,使皮肤停止老化并促进新生,经过保养后的皮肤,基因状态慢慢的出现与新生小鼠的皮肤相同,非常神奇。

虽然皮肤干细胞被发现非常的万能,但是在现今科技移植使用上仍存在有使用的限制和困难,最主要是干细胞存在有来源不足及取之不易以及培养技术未臻成熟普遍化,像胚胎干细胞虽然万能,但是来源存在着有非常困难,除非是流产或堕胎所能采取得到,要不然必须是牺牲一个生命去救另一个生命,不合许多宗教、伦理、道德、法律的问题,而皮肤干细胞通常是以采集儿童的割包皮,其他就是要用自体的皮肤或是异体的皮肤移植或培养,必需是牺牲一面皮肤去挽救另一面皮肤,像是有些烧烫伤患者或是医美整型,要是利用异体的皮肤移植,会有抗宿主排斥的考虑,而不论自体或异体的皮肤依然是挖东墙补西墙,在美容方面要换回年轻细嫩的皮肤、涣回年轻活力的表皮干细胞,确是一种困难重重、金钱重重的障碍!于是寻找可替代方法成为现代医美学的研究重点。

生医学家先前的科技导向活化皮肤表皮细胞公认是治本的最佳方法,惟均都是采以人体的或动物性或化学的“细胞激素”作为用于抵抗皮肤老化所衍生的皮肤缺陷,而有多篇相关专利揭露生化因子的抗老化应用,例如:1987年,日本专利JP62019511A2,复合一种上皮生长因子(EGF)到化妆品中作为防止皮肤老化的成分,1999年,美国专利US56306848,应用一种有机衍生成分(guanidine derivative),作为修饰皱纹的抗老化化妆品成分,同年,日本专利JP2001097844A2,应用Thymusserphyllum作为一种化妆品的抗老化成分。一直到2003年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案号:092101859号,以含有趋化细胞因子成分(类似于骨髓细胞所分泌者)用于抗老化化妆品,2006年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案号:095149902号,以交联化羊膜做为生医材料的方法,例如促进灼伤病患表皮的再生,或做为抗老化除皱的护肤面膜,2008年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案号:103105080,以间质干细胞萃取物(趋化因子)应用于皮肤老化的修复,唯这些均未揭露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又兼可抑制皮肤癌及癌症干细胞,特别是癌症干细胞的特性与正常干细胞同具增生、分化特性,若非智能型可增生活化干细胞,岂不连癌症干细胞潜伏期也一起激发,而自寻死路?故甚为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运用某些草本植物提取物,作用于皮肤后,通过透皮渗入,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达到美化或修复肌肤的作用,例如中国专利CN102772354A公开了一种中药美白去斑面膜的组合物,它其中内含有黄芪提取物制备而成,又如中国专利:CN104666178A公开了一种美白保湿组合物及面膜,它其中内含有甘草萃取物、虎杖萃取物制备而成,唯均未能揭露这些提取物是能有效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及萃取的何分子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及可促透皮分子,及有可联合加乘作用。

中草药历史悠久,自古在战斗或用于烧烫伤、外伤的有效成分不少,所以研究者以现代干细胞医学基础去测试何物可具有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在多年的努力暂有眉目,不过全是针对烧烫伤、创伤去做研究的。而本发明以医美为目的,诉求可逆转人皮肤年轻化或延缓皮肤老化的中草药生医分子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及可改善皮肤碍观缺陷,故采用宫廷御用面膜主成分做为垫脚石,而再锦上添花用现代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又兼具可预防皮肤癌与抑制癌症干细胞的生医分子及可促渗透皮肤分子,并求可加乘作用,经以下各已有的试验显示以及实施例的证明,本发明在“医美面膜”的养颜美容领域已具一种新颖性、进步性、经济性的可供产业上应用创作。

研究人员发现已有某些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或表皮细胞,如:2004年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中心药剂科刘德伍等“黄芪诱导表皮干细胞增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皮肤缺损”研究,结论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黄芪能诱导表皮干细胞增殖,表皮干细胞可参与创面新生毛囊结构的形成,具有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完整修复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应用前景。2006年辽东学院农业与环境分院宋宁“葡萄皮提取物白藜芦醇的功能与应用”研究,在皮肤保健和美容作用说明了白藜芦醇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分泌,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厚度,促进SOD的活性,清除人体自由基、抗氧化,改善人体内循环,增加皮肤营养,减少皱纹,促进表皮细胞分化,抑制黑色素并美白肌肤。2009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胡翔等“黄芪对人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黄芪可有效增强人皮肤表皮干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和体外增殖活性(逆转表皮干细胞老化)。2007年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华擎等“藻酸盐敷料与mEGF联合应用促进难愈性创面表皮干细胞增殖”研究,其中表明:藻酸盐具有极强的吸收性,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20倍的液体,能有效控制渗液并延长使用时间。能保持创面湿润且不黏创面,对维持湿润环境、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加快表皮细胞移动、促进创面愈合有重要意义得到发挥。研究人员亦发现原本昆虫、甲壳类或蛇类动物靠着一种“蜕皮激素”脱壳、脱皮,它能刺激真皮细胞产生新的表皮,而蜕变,如蝴蝶、蚕、蝉或蛇等等皆具代表性。而在1966年K.Nakanishi等人首次在台湾民间抗肿瘤草药“百日青”中发现植物也有此物质,也是植物为什么能有返青复萌或常青的一种重要元素,更后来在哺乳动物、人类也发现其在生长发育、蜕皮生殖发挥作用,尤其在植物界存在广泛,并可大量提取,像是桑叶成了蚕的主要食物,桑叶中的蜕皮激素称为β-蜕皮激素,又称为蜕皮甾酮,在1974年Michael D等人通过体外实验可促进人表皮细胞分化,最近更在2009年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李国芳等“蜕皮甾酮对人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体外培养条件下蜕皮甾酮(EDS)能促进人表皮干细胞(hESCs)增殖,该作用在EDS浓度为80mg.L-1时最为显著。其促进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其促进人表皮干细胞由G0期(细胞处于休眠期,可能为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停止生长)/G1期(细胞开始生长,细胞大小增加,同时产生RNA及合成蛋白质,主要的目的是为DNA复制做好准备),进入S期(即为DNA合成期,为了使分裂后的两个子细胞相似,必须复制使含量增加一倍),再由S期进入G2期(为DNA复制到有丝分裂的期间,此时细胞核内的DNA的含量由G1期的2n变成4n。G2期也存在限制点,检查DNA是否完成复制,细胞是否生长至合适大小,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细胞分裂等)/M期(在M期阶段的细胞停止生长的蛋白质的合成,所有细胞的能量集中复杂而有规律性的细胞分裂以得到两个相似的子细胞),启动及逆转了表皮干细胞的活性。2010年上海曙光医院仇菲等“积雪甙促进人表皮干细胞复制和分裂作用”的研究,说明:积雪甙具有促进胶原更新,加速创面愈合等功能,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的分裂有促进作用,能缩短表皮细胞融合时间,对表皮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及保护效能。2010年瑞士百乐公司进行了多种综合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玫瑰叶干细胞不但可以提升皮肤干细胞的活力和寿命,同时能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保护肌肤对抗气候变化引起的压力。广州岭宇有限公司亦同样以玫瑰叶干细胞研究试验,结果说明:玫瑰叶干细胞能保护表皮干细胞和维护皮肤屏障,在除皱及抗皮肤斑红、过敏卓有效果。2011年大陆武警医学院王毅铮等“白藜芦醇对UVB损伤HaCaT细胞保护作用的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分析”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上调细胞转录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保护并促进细胞转录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还通过上调MAGOH蛋白活性,促进表皮细胞分化而对中波紫外线(UVB)起到防护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草本植物天然的抵御元素、抗菌素,使植物能够面对艳阳高照、寒冬夜冷、风吹雨淋、烟雾露霜,鸟要啄、虫要啃、连根微生都要蛀的侵袭,而能屹立生存,那就是目前72种植物的皮、叶、根发现的白藜芦醇生医分子,而以在葡萄皮、虎杖根、花生芽、桑树叶发现含量最高,经多年生医学家的不断研究试验屡有惊人不同的疗效问世,如:200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贾伦提博士和辛克莱博士从事自限食疗法后的其他抗老化方法,以多种可称抗老化的食材喂食酵母菌、线虫、果蝇,结果以白藜芦醇这种生医分子能延长其生命达75%,显示白藜芦醇能增加其sir2(长寿基因)活性。2006年意大利神经学研究所的亚历山德罗˙切莱里博士在《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喂食白藜芦醇能够使最短命脊椎动物非洲齿鲤(鱼)寿命延长了50%以上。2006年11月1日美国哈佛大学与美国国家老人学研究所合作,由辛克莱博士研究团队从百余种称可抗老化食材筛选可激活sirt~1长寿基因的18种食材,而以白藜芦醇列为榜首,经老鼠试验可延长老鼠寿命15%(相当人类寿命延长10年),这个成果报导轰动全世界,全球5000家以上媒体均报导这则白藜芦醇的神奇。2006年其后继续进一步的对猴子做抗老化试验,因为猴子的寿命天年40岁,人的寿命天年为120岁,在这么长的寿命天年短短几年是没有办法断定抗老化的延长寿命几年结论,但是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试验室的20岁猴子,有吃白藜芦醇的猴子与没有吃白藜醇的猴子同龄经过八年;两种猴子从外表表征、身体状况活动力观察,有吃白藜芦醇的猴子朝气彭勃、容光焕发,没有吃白藜芦醇的猴子老态龙钟,显然对照吃白藜芦醇的猴子年轻许多!另科学家针对白藜芦醇人体吸收剂型做了各项比较试验,以透皮吸收较口服为佳,因此做为养颜美容保养品的贴敷更有益人体的吸收。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可抗皮肤自然老化,如:玫瑰因其浪漫、香醇的香味成为古今中外时尚女性最爱的香型,更是名贵妇人以玫瑰花浴的崇尚奢侈品,全世界有近3/4的香水都含有玫瑰精油的成分,在西方的香料中,玫瑰被称为花中的“皇后”,是最古老和占有相当地位的天然香料之一。它色彩艳丽迷人,香味甜美芬芳,成为西方情人节代表性的献物,亦是中外历史许多名女人的最爱。

玫瑰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茅醇(玫瑰醇)、香叶醇、苯乙醇、金合欢醇及其酯类、芳樟醇、玫瑰醚、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这些芳香物质含量上的多少及其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更产生了深受全世界女性喜爱的浓郁、浪漫、甜美、神秘的玫瑰之香,它在红景天挥发油的促渗透与抗氧化活性作用下顺利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体液,随循环系统迅速游走于全身,并可能通过鼻翼、腋窝、脐窝、腹股沟及生殖器周围等处的汗腺及全身各处的小汗腺散发出悠悠浪漫的玫瑰香芬芳,从而帮助人掩盖体味,今人心旷神怡!

2008年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李明等“玫瑰花的生药学研究初探”研究,说明玫瑰精油是从玫瑰花中提取的珍贵工业原料,被誉为“液体黄金”,是黄金价值的1.5倍,利用富含的VA、VB、VC、VE、VK以及单宁酸(其中含VC量较高,比中华弥猴桃还高8倍以上,可称作维生素C之王)等有益成分的玫瑰精油,能够防止皮肤老化、平扶肌肤细纹,调节肌肤的平衡。

2010年元月辽宁中医药大学王培等“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H2O2含量和ATP酶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提高三磷酸腺苷ATP酶的活力,推测和证明了其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201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吴景东等“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T-SOD活力及MDA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提高自然衰老小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皮肤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白藜芦醇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对小鼠皮肤衰老进程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可延缓其皮肤衰老,并呈剂量依赖性。2010年后辽宁中医药大学王培,辽宁卫生技术学院张效莉,辽宁省肛肠医院皮肤科张燚等不同的研究单位,各以相同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做实验研究,综合各结论证实:白藜芦醇能提高小鼠谷胱甘肽(GSH)和抗氧化自由基含量,减少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提高ATP酶的活力,并可防止皮肤自然衰老所引起的线粒体DNA的损伤,降低mt DNA缺失突变率的发生,达到延缓皮肤组织衰老的作用。2011年辽宁省肛肠医院皮肤科张燚等“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线粒体DNA损伤的实验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防止自然衰老引起的皮肤线粒体DNA的损伤。2011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吴景东、张效莉等“白藜芦醇对衰老小鼠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讨论衰老是生命过程中正常而又复杂的生理现象,是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基产生增多,而清除自由基的相关酶的活性下降以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种因素均是机体发生衰老的重要机制。据2000年Hung等研究证实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强于维生素E及维生素C,并能清除自由基,尤其是羟自由基,使DNA免受损伤,还可通过抑制二硫化谷胱甘肽的形成,使谷胱甘肽处于还原状态,从而抑制自由基的形成。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提高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有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达到有效延缓皮肤组织衰老的作用,且与剂量的高低无明显关系。2011年江西宜春美容医学院吴正平等以“红景天对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皮肤研究”,结论说明:红景天多糖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合成,具有增强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2015年大连工业大学白阳等“甘草黄酮的制备及其抗皮肤老化功能”研究,结论说明:甘草黄酮明显抑制UVB导致的皮肤细胞胶原蛋白分解酶(mmp~L1)的生成,甘草黄酮质量浓度在1和10μg/mL时,将mmp~L1的生成分别降低23%和56%,说明其具有抗皮肤老化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可抗皮肤光老化,如:2008年大陆中南大学陈明亮的“UVA致人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损伤机制及白藜芦醇的光保护作用”博士论文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能修复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H2C2T细胞增殖的损伤,通过下调iNOS mRNA蛋白的表达,减少NO的合成以达到修复紫外线损伤的作用。2009年8月中国大陆中南大学陈明亮等在“白藜芦醇对长波紫外线辐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长波紫外线(UVA)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而白藜芦醇对UVA辐射损伤的成纤维细胞有保护作用。2009年9月中国大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贾丽丽等在“白藜芦醇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加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护模拟似日光照射引起的急性光损伤。2009年南昌大学况晓东等“白藜芦醇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提高光老化皮肤抗氧化物酶活性,改变氧化产物的含量,达到抗皮肤光老化作用。2011年苏州大学叶侃等“白藜芦醇对钴60COγ射线照射线虫寿命和生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提高受照射线虫的寿命,增加产卵的存活率,保护其线粒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减轻自由基所致的线虫粒体损伤有关。2011年大陆中南大学唐桦等“白藜芦醇对中波紫外线照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无明显影响,白藜芦醇却在体外对照射后的HaCaT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有关。高浓度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强于低浓度,表明白藜芦醇的这种保护效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012年天津医科大学王晶晶等“白藜芦醇对中波紫外线致人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显著抑制UVB照射诱导的HaCaT细胞产生的MMP-1,MMP-9及TIMP-1mRNA含量的变化,对皮肤光老化可有一定的防护作用。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郑雯等“白藜芦醇对UVB照射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MP-1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UVB照射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MP-1水平的升高,并可减少细胞因UVB照射引起的凋亡,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此机制对紫外线照射皮肤起到保护作用。2012年大陆中国医科大学吴严等“白藜芦醇外涂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皮肤红斑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外用可有效预防与治疗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的皮肤红斑,尤以预防性应用效果更好。2010年台湾辅仁大学谢文豪的“甘草次酸衍生物对皮肤生理的应用”研究,结论说明:甘草可当作一种提高AQP~3表现的化合物(AQP~3第三型水分子通道是一种小分子(~30KDa)并镶嵌于人表皮细胞膜上的“水信道蛋白”,其功能可促进水分及小分子如甘油的运输。许多研究指出,提高AQP~3表现,会增加细胞增生及细胞迁移,增强皮肤屏障,进而达到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应用于AQP~3蛋白缺乏的皮肤及其他相关疾病,延缓皮肤老化。2012年长沙人民医院皮肤科唐桦等“白藜芦醇对紫外线照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AQP3(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UVB导致的AQP3mRNA下降,及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从而延缓皮肤衰老。2014年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刘清等“白藜芦醇作为NrF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剂防御紫外线致皮肤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其激活NrF2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Keap1表达,促进NrF2在核内聚集从而保护HaCaT细胞免受UVA照射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2014年天津市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王彦等“白藜芦醇抑制辐射诱导NLRP3表达机理”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能够明显抑制辐射诱导的1L~1β和NLRP3转录与表达,并且可能是通过sirt1~NLRP3途径发挥作用的。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雷卫等“白藜芦醇对UVA照射人成纤维细胞的光保护作用”研究,结论说明:0.01mmol/L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1L~1β和NF~kB及其介导的MMPs表达,从而抑制UVA照射对人成纤维细胞造成的光损伤。2007~2010年由台湾嘉南药理科大化妆品研究所张雅淑、刘容秀及南京医科大学沈干,北京中医药大学史飞等不同的学术研究单位,共同以红景天针对人皮肤光老化影响研究,综合各结论证实:红景天确对UVB/UVA照射引起的人皮肤光老化缺陷,有保护及修护效果,其作用机制为红景天具有改善UV照射所引发type 1procollagen蛋白表现量减少;及MMP~1蛋白表现量增加的情形,以及可增加人角质形成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氧化反应达到清自由基作用,明显提高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进而维持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增强皮肤弹性。2010~2015年由广东药学院陈东波、兰州大学田卓华、边芳、赵敏、兰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杨桂兰等不同学术与临床单位,共同以甘草、红景天、黄芪针对人皮肤光老化影响研究,综合各结论证实:甘草、红景天、黄芪确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所造成的人皮肤光老化和细胞凋亡,有抑制保护和修复作用,其保护机制为甘草、红景天、黄芪可诱导皮肤组织中caspase~8、HSP27、HSP70表达及上调IL~10、SOD、NO表达,并抑制MDA、TNF~α的产生,增强皮肤抗氧化能力,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及皮肤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皮肤细胞凋亡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可促进皮肤美白、袪斑作用,如:2009年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化妆品科研所张汀沂等“白藜芦醇美白特性的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有效抑制蕈菇酪胺酸酶的酵素活性,且由酵素动力学分析结果推测,白藜芦醇应为酪胺酸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而白藜芦醇与曲酸相加后,其抑制细胞外酪胺酸酶活性能力具有加乘作用。利于应用于皮肤美白保养品的开发。2011年北京林业大学杨阳等“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体外抑制活性的动力学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它不但可用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黄褐斑、雀斑等)的临床治疗,而且可用于化妆品使肤色增白,还可应用为食品添加剂,成为预防果蔬褐变和治疗各种色素病的良好制剂。2011年北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史先敏等“白藜芦醇美白功效的初步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的确对B16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内的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了黑色素的合成,起到美白的效果。为化妆品添加白藜芦醇作为美白剂提供了实验依据。201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刘荣等“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动物评价应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对于黑色素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白藜芦醇不仅可以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潜力,而且具有较强的透皮和透细胞膜功能,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2013年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秦瑶等“动物模型评价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的研究”,结论说明:复合使用熊果苷/白藜芦醇能显著提高美白效果,使组织中的黑色素颗粒生成和分布明显减少。2014年广东药院罗莉琼的“白藜芦醇对酪胺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说明白藜芦醇能减少人体皮肤黑色素的合成,从而达到美白、治疗黄褐斑、雀斑作用,在一定的最佳条件下,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效应物即白藜芦醇浓度增大,酪氨酸酶的活力逐渐下降,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5.3mmol/Lo理论上可以表明白藜芦醇应用在化妆品添加剂,以增加化妆品的美白效应。2003~2009年上海复旦大学马晶波及台湾嘉南药理科大化妆品科研所张雅淑;以及台湾的中国医药大学简吟芝等学研究单位,分别以红景天针对人皮肤美白效果影响研究,综合结论均确认:红景天能抑制酪胺酸酶活性而使黑色素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酪氨酸酶mRNA和蛋白的表现对黑色素细胞合成的抑制,证明红景天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疾病是安全性与有效性,适于美白保养品筛选原料。2014年台湾的中国医药大学王筱雯的“玫瑰花萃取物抑制黑色素生成及其机制探讨”的研究,结论说明:玫瑰花萃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抑制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具有美白效果,是很好的化妆品添加剂。2010~2013年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陈汇淳和陈世龙分别以“甘草在美白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及“甘草萃取液的研发与其皮肤效能的研究”,结论分别说明:甘草萃取液的确是具备优异的抗氧化与美白活性,且有优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紫外线色斑具改善效果,是具备成为优异皮肤保养品机能性原料的潜力。2011~2015年南京医科大学岳学状;吉林省白城医专应隆;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王艳;海南省皮肤病医院黎雯等医学研究单位,分别以甘草针对人皮肤美白效果研究,综合结论说明:甘草中的光甘草定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有效的天然美白剂,其既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和二羟基吲哚羧酸(DHICA)氧化酶活性,可通过降低黑色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黑色素细胞的迁移,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美白、袪斑化妆品添加剂,其美白亮肤、袪斑作用,为具有有与SOD(过氧化物歧化酶)相似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维生素E相似的抗氧自由基能力,和可减少黑色素细胞形成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帮助皮肤损伤/伤口愈合,如:2004年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中心药剂科刘德伍等以“黄芪对诱导人表皮干细胞增殖建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皮肤缺陷医学试验”研究,结论说明:黄芪对人表皮体外扩展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诱导表皮干细胞增殖,具修护皮肤缺损结构和功能应用。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张希等“中药对合浦珠母贝插核手术伤口愈合效果和珍珠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或云南白药对伤口单次处理的效果最好。可显著促进机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使血管生长加快,有利于伤口的愈合。2012年台湾科技大学高艺慈的“比较生物兼容的细菌纤维素与胶原蛋白Ⅰ膜结合白藜芦醇应用于伤口修复的效益”硕士论文研究,结论说明:经实验结果,使用含有白藜芦醇的细菌纤素因为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调控发反应,能够提供受损皮肤一个较好的环境进行皮肤的修复。2009年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化妆品科技研究所蔡幸津的“红景天萃取液应用于烧烫伤大鼠动物模式的探讨”研究,结论说明:红景天苷可能经由减少脂质过氧化及增加体内总抗氧化并减少皮肤中的发炎因子(TNF~αIL~1β)而达到烧烫伤害后所造成的修护作用。2008~2010年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郑高云、周云峰等各以蜕皮甾酮对兔实验性皮肤创伤、缺损的促愈合作用及机制研究,综合结论说明:蜕皮甾酮确能促进兔实验性皮肤创伤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bFGF的高表达有关。2010年台湾中台科技大学叶人与的“电纺明胶奈光纤维结合积雪草于皮肤组织工程的应用与评估”研究,结论说明:积雪草苷缓慢释放至受伤的皮肤组织中,促进皮肤内纤维母细胞增生,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愈时间的效果。2007~2014年浙江人民医院华擎;及北京积水潭医院田彭等以褐藻胶(又名海藻酸钠、藻酸盐)对难愈性皮肤缺损创面影响的医学研究及对瘢痕皮肤供板区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研究,结论说明:褐藻胶可治疗难愈性皮肤缺损创面,不仅可以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以及表皮干细胞的增殖,而且可以通过bFGF与表皮干细胞相互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创面快速高质量地愈合。2015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吴军等“藻酸盐在促进小鼠全层损伤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结论说明:藻酸盐用于皮肤创面,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粘附、生长、分化、迁移,进而促进皮肤组织修复,更可加速创面愈合。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帮助任意皮瓣成活,如:2009年西京医院董苑梅等以“白藜芦醇对移植的任意皮瓣影响实验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能够显著减少任意皮瓣移植后,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抑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验证了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减轻皮瓣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有效防止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自由基损伤。另白藜芦醇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轻皮瓣微循环的损伤,为白藜芦醇能够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所以白藜芦醇具有提高缺血皮瓣成活的潜力。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帮助皮肤除皱/平淡皮肤瘢痕,如:2007年美国史丹佛福大学张元豪研发团队在老鼠实验中发现,只要封锁名为“NFkB”的单一基因,就可以让老鼠的老化肌肤在接受两周疗程后恢复年轻。全球知名美容医学权威尼可拉斯·裴礼康博士指当皮肤细胞处于NFkB高度活化状态并伴随其他AP~1的转录因子时,便会产生皮肤皱纹。诸多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就是NFkB天然的克星,张元豪博士设法使一些两岁小鼠(相当人类半百岁)的皮肤细胞中的NFkB受制,在老鼠皮肤涂抹特定乳霜,即始得皮肤细胞停止老化,两周后,老鼠身上接受治疗部位皮肤的基因和组织即变成年轻化!2007年12月1日台湾的中国时报、联合报特别转载这一研究成果。2007年Moreau对33名37~64岁女性的脸部及颈部皮肤,以Sirt~1激活剂(如白藜芦醇、克鲁维酵母菌双性缩胺酸)1次/d共四周,结果证明Sirt~1激活剂可使人类正常皮肤纤维母细胞及表皮细胞中的Sirt~1表达增加,并可减少中波紫外线(UVB)引起的皮肤细胞衰老和DNA损伤。研究表明在第一次使用Sirt~1激活剂后,皮肤的水合作用均明显改善、皮肤皱纹、色素沉着等皮肤衰老问题明显改善。2005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朱倩等“白藜芦醇对胶原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另白藜芦醇对Ⅰ型及Ⅲ型前胶原mRNA有明显抑制作用,对Ⅰ型前胶原mRNA的抑制作用要比Ⅲ型前胶原强。(增生性瘢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过量胶原的沉积,人皮肤及疤痕的胶原主要由I型及Ⅲ型组成)许多报导已证明增生性瘢痕的胶原增生以Ⅰ型为主,即Ⅰ型胶原增高比Ⅲ型明显。因此白藜芦醇对Ⅰ、Ⅲ型前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从转录的水平下调胶原Ⅰ、Ⅲ型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和降低胶原酶的降解。2006年3月朱倩等于《中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白藜芦醇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及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论著,结论说明:(一)白藜芦醇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是其抑制瘢痕增生的途径之一,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二)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大,兔耳瘢痕增生指数下降,与瘢痕的体外实验相吻合。2006年7月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朱倩等在“白藜芦醇对三维培养的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收缩特性的影响”临床论著,证实白藜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及兔耳瘢痕增生指数。结论表明:白藜芦醇确可促进三维培养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收缩。2009年广东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喜占荣等“白藜芦醇对成纤维细胞分泌心钠素及脑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实验发现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时分泌心钠素和脑钠素,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心钠素和脑钠素分泌,说明白藜芦醇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肥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上调NO-cGMP信号通路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及化学成分具促进经皮渗透/保湿效果,如:2008年台湾长庚大学黄梓柔的“天然抗氧化物白藜芦醇的经皮肤投与传输系统研究”结论即说明白藜芦醇在非离子状态的渗透皮肤功能优于离子状态。201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刘荣等“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动物评价应用”研究,结论即说明:白藜芦醇有转强的透皮和透细膜功能。201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田慧等“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透皮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提高了白藜芦醇的亲水性和亲脂性,累积渗透量显著增加,释药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其促渗透机制可能与影响皮肤角质层结构和脂质层的流动性有关。2012年中国发明专利本发明人ZL2012 10191413.3及美国也通过发明专利“用于营养保养修养多种干细胞的食品配方及其制造方法”,说明以海藻酸钠(又称藻酸盐)并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埋白藜芦醇等为包合物当载体,可使“配方”达成在体内“长留时间”与到达“标靶”控释的效果。2016 年原料供货商皆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在化妆品原料领域用作稳定剂、乳化剂、去味剂等,可降低化妆品中有机分子对皮肤黏膜组织的刺激,增强有效成分的稳定性,防止养分成分的挥发、氧化,并增加难溶性香精、香料的水溶,保持香味的缓释及持久。2007年浙江人民医院华擎等“藻酸盐敷料与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mEGF)对难愈性创面表皮干细胞增殖”研究,结论说明:藻酸盐具有极强的吸收性,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20倍的液体,常被运用包埋药物进入体内释药,若以液状并能有效控制渗液并延长使用时间,维持湿润(保湿)环境。2013年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吴承颖的“玫瑰花瓣萃取物抗氧化与美白功效”研究,结论说明:玫瑰花精油在高浓度的剂量下(500μg/mL与1000μg/mL)确可以发现有显著的抑制B16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活性。玫瑰花瓣所萃取的粗多醣体在吸湿能力与保湿能力的评估上均与玻尿酸相似,即玫瑰萃取的玫瑰多醣具备开发成为天然保湿成分及化妆品原料的潜力。2014年浙江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田富饶等“桑叶提取物对皮肤保湿性能和弹性”的临床研究,结论说明:桑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皮肤保湿、滋润功能,并提升皮肤弹性,包括粗弹性、净弹性和紧实程度的提升,以及抗皱功效。2014年江苏省大丰市天生药业公司陈隽楼等“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对黄岑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联用3%氮酮对黄岑苷的促进渗透效果最好(一般单一使用红景天1%,氮酮5%即透皮效果良好),证明了红景天透皮作用。2015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王艳等“促渗剂对光甘草定体外经皮肤渗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光甘草定的透皮吸收率较低,促渗剂能有效使其透过皮肤,不同促渗剂均能促进光甘草定的经皮渗透效果,而以氮酮为最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悉知某些中草药俱备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的药物实验报告,唯目前只都应用于烧烫伤、创伤等伤口愈合的研究,未曾有用于皮肤美容保养品的面膜上,且这些中草药某些并不具透皮性,很难渗入体内进行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又干细胞的特性“增生”、“分化”与癌症干细胞的特性完全一样,所以激发正常的人表皮干细胞后,也可能激发潜伏期皮肤癌症干细胞的顾虑!有实用困难及有待改善的缺失!故盼能提供一突破性的设计以增进实用效果,经潜心研思、设计组制,综集其多年从事干细胞保存银行经验及已获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用于营养保养修养多种干细胞的食品配方及其制造方法殊荣,累积相关产品设计产销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实务经验经研思设计求证,终研发出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以提供男女都真正实用的面膜技术领先尖端产品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以改善肌肤的多种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5%~11%;桑叶萃取物0.5%~1.1%;黄芪萃取物5%~11%;雷公根萃取物0.7%~1.3%;褐藻萃取物3%~9%;玫瑰萃取物1%~5%;红景天萃取物1%~5%;甘草萃取物0.5%~6.5%;及添加剂51%~83%,其中,该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70mg/L的白藜芦醇,该桑叶萃取物包括不低于50mg/L的蜕皮甾酮,该黄芪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70mg/L的黄芪甲苷,该雷公根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0mg/L的积雪甙,该褐藻萃取物包括不低于570mg/L的藻酸盐,该红景天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0mg/L的红景天挥发油及不低于170mg/L的红景天苷,该甘草萃取物包括不低于170mg/L的甘草黄酮及不低于120mg/L的光甘草定,及该玫瑰萃取物包括不低于170mg/L的玫瑰叶干细胞及不低于7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白藜芦醇,该桑叶萃取物包括50~110mg/L的蜕皮甾酮,该黄芪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黄芪甲苷,该雷公根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积雪甙,该褐藻萃取物包括570~630mg/L的藻酸盐,该红景天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红景天挥发油及170~230mg/L的红景天苷,该甘草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甘草黄酮及120~180mg/L的光甘草定及该玫瑰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玫瑰叶干细胞及70~13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800mg/L的白藜芦醇,该桑叶萃取物包括80mg/L的蜕皮甾酮,该黄芪萃取物包括800mg/L的黄芪甲苷,该雷公根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积雪甙,该褐藻萃取物包括600mg/L的藻酸盐,该红景天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红景天挥发油及200mg/L的红景天苷,该甘草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甘草黄酮及150mg/L的光甘草定及该玫瑰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玫瑰叶干细胞及10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添加剂包括湿润剂、增稠剂、防腐剂、增溶剂、润滑剂、塑化剂、乳化剂、表面包覆剂、分散剂、矫味剂、酸度调节剂、及载体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湿润剂选自玻尿酸钠、玻尿酸、尿素、乳酸、乳酸盐及甘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玻尿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为2%~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载体包括大豆萃取物、马铃薯萃取物及氮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大豆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11%、该马铃薯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7%~13%及该氮酮的重量百分比为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该5%~11%的大豆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70mg/L的大豆卵磷脂及该7%~13%的马铃薯萃取物包括不低于970mg/L的羟丙基-β-环糊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草药组成物,包含:一膜状本体,具有复数个对应于人脸的眼、鼻及口的开口;以及一敷料层,设置于该膜状本体的表面,于该敷料层布设有上述的中草药组成物。

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其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通过复方共生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的有效分子及有效剂量配合的特色,尤选可联合作用加乘效果的成分及可透皮渗入达到可预期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又兼可抑制癌症干细胞兼顾的成分配合优势,除各种组合物原料成分具先前的试验成果做为基础做为科学根据,进而成为本创意的新面膜配方组合与制造方法,有别于现有技术及使用用途,可更有效快捷方式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发挥撷长补短、多效能弥补先前技术在使用目标仍有美中不足之憾!成为最具特色多功能并可保养修养“人表皮干细胞”,又兼具可抑制皮肤癌细胞的可增生活化修补滋润调节人表皮干细胞的面膜。

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的配方组成的主要分子其有效成分以葡萄皮/虎杖根萃取的白藜芦醇,以桑叶萃取的蜕皮甾酮,以黄芪萃取的黄芪甲苷,以雷公根萃取的积雪甙,以褐藻萃取的藻酸盐(又名褐藻胶、海藻酸钠),其中白藜芦醇在2011年由河北医科大学李永军等“白藜芦醇对皮肤癣菌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说明白藜芦醇对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廯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白藜芦醇于2012年经台北荣民总院邱士华等发表可抑制癌症干细胞的新闻而轰动全球,更早在1997年由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John Pezzuto教授在国际知名《科学》杂志发表白藜芦醇是强效的抗癌突变剂,能有效抑制癌症各个过程旳细胞活动,也即是在肿瘤发生的“起始”、“增进”、“扩张”三个主要进行阶段,白藜芦醇都能有抑制的作用。并说明在老鼠皮肤癌的动物试验模式中显示有抑制肿瘤产生的效果,罹患皮肤癌的老鼠在喂食白藜芦醇补充剂18周之后,身上皮肤肿瘤的数目比未吃白藜芦醇的老鼠要少了98%,它能将恶性细胞变回正常细胞。

Kundu等在白藜芦醇抑制小鼠皮肤癌的研究中发现,白藜芦醇可抑制IkB的降解,使NFkB与IkB结合的形式保留在细胞质内,而无法作用于核内基因的转录,进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Kundu等还发现抑制小鼠皮肤组织中COX-2的表达来阻断MAPKs和AP-1的激活,可能是白藜芦醇抗皮肤癌的重要机制之一。Roy P等通过老鼠实验发现白藜芦醇能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老鼠皮肤癌。

2011年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赵冬芝等“白藜芦醇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凋亡的可能信号通路”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能首先使JNK蛋白磷酸化,进入细胞核,发挥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2009年中国大陆首都医科大学焦慧琴等在“白藜芦醇对人皮肤癌细胞株A431生长抑制”实验研究,结论表明:白藜芦醇对皮肤癌细胞株A431的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化疗药物顺铂(DDP)弱,白藜芦醇并可诱导A431发生凋亡,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有关。

Hao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活化肿瘤组织中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进而活化P5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2010年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贾丽丽等“白藜芦醇对模拟日光照射后黑色素和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很可能是蛋白质底物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无论顺式还是反式结构都具有明显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皮肤变黑。朗格汉斯细胞是表皮内的“抗原递呈细胞”,在皮肤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紫外线照射可导致表皮内免疫递呈细胞(朗格汉斯)减少或衰竭,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甚至皮肤癌发生,而白藜芦醇联合抗氧化剂或单独应用,两者之一均可有效地防护模拟日光照射引起的黑色素颗粒增加和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减少,达到美白、预防皮肤癌效果。

201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翟晓翔等“白藜芦醇对人表皮样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能够抑制人表皮样癌细胞A43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hTERT mRNA基因蛋白的转录降低其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在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异常表达,而在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化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2011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罗佩谊等“白藜芦醇诱导人皮肤鳞状细胞癌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论说明:总共鉴定了11个受白藜芦醇调控的差异蛋白质分子,包括BAG1、PDCD11、BCLAF1、HSPA9、YWHAZ等5个已经证实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分子,为大家深入理解白藜芦醇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Johnson等报导,白藜芦醇能抑制黑素瘤细胞依赖STAT3和NFkB的转录过程,下调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细胞介素-1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和Bc1-xL的表达,最终激活MAPK和ATM-Chk2-P53信号通路,启动凋亡程序。

2005年Yangs体外实验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氧自由基的合成,并能够抑制其增殖。

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婧等在“白藜芦醇对人A375及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论著,研究结果,发现白藜芦醇对人A375及鼠B16F10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依赖性关系,结论表明:白藜芦醇在体外可抑制恶性黑色素瘤(MM)细胞的增殖。

2009年6月中国大陆江苏省阜宁县疾病控制中心高桂华等人,于“白藜芦醇对恶性黑色素瘤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外及体内研究”,结论说明: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白藜芦醇有效的抑制了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并且发现其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201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刘晶晶的“白藜芦醇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自杀基因疗法的增效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体外实验发现白藜芦醇对B16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对B16细胞株tk/GCV系统(自杀基因)具有增效作用,其增效作用与缝隙连接有关。体内试验发现白藜芦醇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的自杀基因治疗同样具有增效作用。

2011年宁夏大学李勇等“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且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在G1期和S期的阻滞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实验中观察到A375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表明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2011年武汉市第一医院周飞红等“白藜芦醇对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株血管紧张素II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与对恶性黑色素瘤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控。其调控机制不是通过其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效应,而是通过抑制ATIR的表达来实现的。

2013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严月华等“白藜芦醇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达到一定浓度的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通过诱导A375细胞凋亡(早期凋亡)抑制其增殖。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任建文等“白藜芦醇对缺氧诱导的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侵袭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抑制缺氧诱导的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氧诱导的HIF~1α蛋白(缺氧诱导因子)上调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过程有关。白藜芦醇可能作为HIF~1α抑制剂,成为黑色素瘤预防和治疗的备选药物。

2012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孟德萍等“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说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WM239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改变、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白藜芦醇确是现今智能型的抗癌、抑癌“猫天性会咬老鼠又不伤家禽”的双重作用生医分子,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具有医美效果的各种贡献。

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的次要成分采用宫廷秘方养颜美容面膜的主成分,而以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为主要成分搭配,兼具了面膜更广泛同时拥有保湿、美白、淡斑、除皱、平痕、抗皮肤老化,可增生活化表皮干细胞的多功能,是为发扬光大古今最多功能兼备的面膜。在宫廷秘方面膜主力成分中,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更精髓的运用有效成分为玫瑰叶萃取的玫瑰干细胞及玫瑰花萃取的玫瑰花精油,以及甘草萃取的光甘草定、甘草黄酮,还有红景天萃取的红景天苷、红景天挥发油,以精益求精。

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的配方辅料成分以大豆磷脂与药物形成复合物,能改变原型药物理化性质、增强皮肤和组织的渗透性,从而增强药理作用、提高生物可利用度。以羟丙基-β-环糊精及藻酸盐(海藻酸钠)包埋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干细胞的主要成分为包合物,亦成为载体,使配方达成在体内长留时间与到达“标靶”表皮干细胞控释的效果。以公认促渗剂最强的氮酮与高山红景天挥发油联用的透皮吸收协同作用,协助主成分透皮吸收,达成可快速保养修养肤质,是在本发明的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中作为促渗剂、稳定剂、增稠剂、矫味剂等优良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中草药组成物形成于面膜时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草药组成物包含于面膜时的爆炸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草药组成物用以制作于面膜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 面膜

1 膜状本体

11、12、13 开口

2 敷料层

S1~S6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3,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5%~11%、桑叶萃取物0.5%~1.1%、黄芪萃取物5%~11%、雷公根萃取物0.7%~1.3%、褐藻萃取物3%~9%、玫瑰萃取物1%~5%、红景天萃取物1%~5%、甘草萃取物0.5%~6.5%及添加剂51%~83%。

进一步而言,该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70mg/L的白藜芦醇,该桑叶萃取物包括不低于50mg/L的蜕皮甾酮,该黄芪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70mg/L的黄芪甲苷,该雷公根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0mg/L的积雪甙,该褐藻萃取物包括不低于570mg/L的藻酸盐,该红景天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0mg/L的红景天挥发油及不低于170mg/L的红景天苷,该甘草萃取物包括不低于170mg/L的甘草黄酮及不低于120mg/L的光甘草定,及该玫瑰萃取物包括不低于170mg/L的玫瑰叶干细胞及不低于70mg/L的玫瑰花精油。

较佳地,该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白藜芦醇,该桑叶萃取物包括50~110mg/L的蜕皮甾酮,该黄芪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黄芪甲苷,该雷公根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积雪甙,该褐藻萃取物包括570~630mg/L的藻酸盐,该红景天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红景天挥发油及170~230mg/L的红景天苷,该甘草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甘草黄酮及120~180mg/L的光甘草定及该玫瑰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玫瑰叶干细胞及70~130mg/L的玫瑰花精油。

具体而言,该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800mg/L的白藜芦醇,该桑叶萃取物包括80mg/L的蜕皮甾酮,该黄芪萃取物包括800mg/L的黄芪甲苷,该雷公根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积雪甙,该褐藻萃取物包括600mg/L的藻酸盐,该红景天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红景天挥发油及200mg/L的红景天苷,该甘草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甘草黄酮及150mg/L的光甘草定及该玫瑰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玫瑰叶干细胞及10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中,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桑叶萃取物、黄芪萃取物、雷公根萃取物及褐藻萃取物作为主成分,其中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所含的白藜芦醇具有抗菌、抗氧化、修复细胞的功效;桑叶萃取物所含的蜕皮甾酮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及细胞生长的功效;黄芪萃取物所含的黄芪甲苷具有排脓及修复细胞的功效;雷公根萃取物所含的积雪甙具有促进细胞再生、分裂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功效;以及褐藻萃取物所含的藻酸盐具有强的吸收性而具有维持湿润环境的能力,并能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等等。综上,该主成分具有活化人类的表皮干细胞及表皮细胞的功效。至于玫瑰萃取物、红景天萃取物及甘草萃取物则作为次成分,其中玫瑰萃取物所含的玫瑰叶干细胞具有抗过敏、避免皮肤泛红、除皱及增强皮肤的屏障的功效,而玫瑰花精油能抑制黑色素及具有良好的吸湿及保湿能力;红景天萃取物所含的红景天挥发油能良好地促进成分经皮肤而被吸收,而红景天苷能抗氧化及减少身体内的发炎因子,例如促发炎细胞激素TNF-α;以及甘草萃取物所含的光甘草定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及清除自由基,而甘草黄酮具有抗氧化的功效。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透过主成分与次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对肌肤保湿、美白、淡斑、除皱、平痕及抗皮肤老化的加成效果,

详细而言,该添加剂包括湿润剂、增稠剂、防腐剂、增溶剂、润滑剂、塑化剂、乳化剂、表面包覆剂、分散剂、矫味剂、酸度调节剂、及载体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湿润剂可选自玻尿酸钠、玻尿酸、尿素、乳酸、乳酸盐及甘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而该载体包括大豆萃取物、马铃薯萃取物及氮酮。值得一提的是,该玻尿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为2%~8%;以及该大豆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11%、该马铃薯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7%~13%及该氮酮的重量百分比为1%~5%,且该大豆萃取物包括不低于770mg/L的大豆卵磷脂,及该马铃薯萃取物包括不低于970mg/L的羟丙基-β-环糊精。例如,该大豆萃取物可包括800mg/L的大豆卵磷脂,以及该马铃薯萃取物可包括1000mg/L的羟丙基-β-环糊精。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可应用在制备成乳液、精华液或是面膜等等,以更为方便且良好地外用于肌肤。例如图1、2所示的一面膜100,包含一膜状本体1及一敷料层2,该膜状本体1具有复数个对应于人脸的眼、鼻及口的开口11、12、13。该敷料层2设置于该膜状本体1的表面,并于该敷料层2布设有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详细而言,该膜状本体1为不织布。而该敷料层2所含有的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的总体积为1公升,各种原料的总重为1000mg。各种原料及实际剂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以下搭配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制备成该面膜的方式:

将含有羟丙基-β-环糊精的马铃薯萃取物及含有藻酸盐的褐藻萃取物与水混合,并透过磁力搅拌使马铃薯萃取物及褐藻萃取物完全溶解于水中而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S1)。

将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与大豆萃取物以1:1的重量比例溶于四氢呋喃中,并于40℃下磁力搅拌1小时后,透过减压回收四氢呋喃,再加入氯仿,经溶解、过滤、蒸发,最后除去氯仿并真空干燥,而得到淡黄色黏状固体,即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步骤S2)。

将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混合其他主原料及副原料,包括桑叶萃取物、黄芪萃取物、雷公根萃取物、红景天萃取物、甘草萃取物及玫瑰萃取物,并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在磁力搅拌下缓慢将之滴加到该第一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一定时间,然后过滤,即得第二混合溶液(步骤S3)。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去离子水,在90℃下充分搅拌而溶化,并均质化制成水相(步骤S4)。

将聚乙烯醇、鲸蜡或硬脂醇(碳链为16~18)、氮酮、红景天挥发油、光甘草定透过水浴加热至85℃以充分混合,并均质化制成油相(步骤S5)。

最后,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再取甘油、丙二醇、水解玻尿酸钠、卡松、羟苯乙酯按同一方向搅拌均匀,在75℃加入步骤3的该第二混合溶液继续搅拌,待50℃左右加入玫瑰花精油矫味放冷,再用三乙醇胺溶液调节ph值至6.6~6.7,充分搅拌均匀至微稠液状,再以高温消毒好的不织布吸收,经消毒、灭菌,最后以铝袋包装即完成(步骤S6)。

以下为含有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的面膜经人体测试的试验。于该试验中,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为受试者使用含有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的面膜,而对照组所使用的面膜与实验组所使用的面膜相比下,其成分少了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中的主成分,亦即:含有白藜芦醇的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含有蜕皮甾酮的桑叶萃取物、含有黄芪甲苷的黄芪萃取物、含有积雪甙的雷公根萃取物及含有藻酸盐的褐藻萃取物。此外,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并进一步区分皮肤具有缺陷者及皮肤属正常状态者。详细如下:

总受试者的人数:64人,男女性各32人。实验组:(1)年龄30~65岁且皮肤有缺陷者。男性8人、女性8人;(2)年龄26~65岁且皮肤正常状态者。男性8人、女性8人。对照组:(1)年龄30~65岁且皮肤有缺陷者。男性8人、女性8人;(2)年龄26~65岁皮肤正常状态者,男性8人,女性8人。皮肤有缺陷者包括:脸部及前颈部皮肤较黑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脸部及前颈部皮肤具有严重皱纹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脸部及前颈部属干性皮肤:男性及女性各2人;脸部及前颈部属油性皮肤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脸部及前颈部皮肤较明显有斑点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脸部及前颈部皮肤明显有疤痕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脸部及前颈部皮肤显松懈而无弹力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以及皮肤老化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

而皮肤属正常状态者包括:26~45岁男女共14人、46~55岁男女共11人及56~65岁男女共7人。

测试部位:主要以额头、下巴、左脸颊、右脸颊及嘴角以及前颈部边作为试验区域。

测试前提:(1)于测试前2~3天,受试者的脸部及前颈部禁止使用各种美容保养品、食用药物及健康保健食品。(2)于测试前,受试者已统一清洁脸部及前颈部皮肤,并以干面纸巾擦拭干净。此外,受试者在房间内静坐至少40分钟,脸部及前颈部皮肤呈暴露式,并被予以要求减少脸部及前颈部的摩擦及保持轻松。

测试时间:每月评鉴1次,连续测试90天,共评鉴3次

成效评分标准:

先按公式~临床症状积分分值改善率:(实验前症状积分分值-实验后症状积分分值)/实验前分值X100%计算出改善率,然后采用下述标准评定成效。

针对本次测试全体64人均顺利全程完成测试,所获得完整测试结果计64份,测试结果分为:

显效:症状积分分值改善率≧70%:

有效:症状积分分值改善率≧50%:

微效: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反见恶化,症状积分分值改善率<50%。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偏差(X±S)表示。两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两组受试者临床成效比较采用x2检验。

表2及表4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使用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表3及表5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成效比较参照。从表5可得到含有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成物的面膜的保湿总有效率高达88%、美白总有效率88%、袪斑总有效率69%、除皱总有效率69%、平痕总有效率63%及皮肤年轻化总有效率88%。此外,经实验组观察,并无发现受试者的皮肤有发热、潮红、水肿或瘙痒等不良反应。

﹝表2﹞

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年龄30~65岁皮肤有缺陷者实验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表:

﹝表3﹞

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年龄30~65岁且皮肤有缺陷者成效比较表:

﹝表4﹞

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年龄26~65岁且皮肤正常状态者实验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表:

﹝表5﹞

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年龄26~65岁且皮肤正常状态者成效比较表:

实验组中的30~65岁且皮肤有缺陷者(如表3)使用后,在保湿、美白、皮肤年轻化、淡斑、除皱及平痕皆显著地有效。实验组中的年龄26~65岁且皮肤正常状态者(如表5)于使用后,在保湿、美白及对皮肤年轻化皆显著地有效,其他方面则因原本即无该缺陷症状而略为有效。

对照组中的年龄30~65岁且皮肤有缺陷者(如表3)使用后,在美白方面较有效果,而皮肤年轻化、去疤及其他皮肤缺陷者仅略为有效。对照组中的年龄26~65岁且皮肤正常状态者(如表5)使用后,在美白方面具有显著地效果,然而在保湿及皮肤年轻化则略为有效,其他方面则因原本即无该缺陷症状则略为有效。

综上所述,在既己传统优良的对照组,以及本发明配方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分别实施了试验效果,显明本发明配方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在使用包埋药物原料与透皮渗入技术,及最重要尖端领先应用可增生、活化、修补、滋润、调节人表皮干细胞的生医分子及兼顾可抑制防制皮肤癌、癌症干细胞生医分子的有效剂量适当比例组合物,在试验结果已显出增效了其在保湿、美白、淡斑、除皱、平痕的多种效果,尤其使皮肤年轻化显像提高,证明运用了有效剂量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的本发明显效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其多种功能,为一甚具新颖性进步性及可供产业上应用的发明,实已符合发明专利的给予要件授以专利权的理由,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尚祈贵审查委员能详予审查及支持,并早日赐准本案专利,实感得便。

只是以上的叙述以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依据以上所界定权利要求以及上述的说明而作其他的修改,因此这些修改仍应是为本发明的发明精神而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