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678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外美容保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光线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5-1000微米之间,是比红光波长的非可见光。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与人体自身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可芳能量养生御尊所释放的远红外线波长为8-12微米,完全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及功效: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皮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如下:

1、激活生物大分子活性,使生物体分子处于较高振动状态。这样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小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防治三高。

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同时引起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小动脉、浅毛细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3、增强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紊乱,易引起体内外物质交换失常,疾病不约而至,如: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将给生命带来危险;糖代谢紊乱会导致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会引起高脂血症、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痛风等等。通过远红外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整神经液机体,平衡新陈代谢,使体内外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4、提高免疫力,消炎作用,对抗皮肤病,调理妇科炎症,防癌抗癌。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反应,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对人体防御功能和抗感染作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临床观察,远红外保健品确有提高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人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5、美容功效。

远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共鸣吸收,能将引起疲劳及老化的物质,如乳酸、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多余的皮下脂肪等,籍毛囊口和皮下脂肪的活化性,不经肾脏,直接从皮肤代谢。因此,能使肌肤光滑柔嫩。

6、镇痛作用,改善关节疼痛。

远红外线深透力可达肌体深处,使身体内部温暖,放松肌肉,带动微血管网的氧气及养分交换,并排除积存体内的疲劳物质和乳酸等老化废物,对消除内肿、缓和酸痛之效果卓越。可减轻妇女小腹胀痛、痛经等症,缓解人体各种神经性疼痛,消除人体风寒湿症,缓解腰颈及关节痛。

但是,目前利用红外线保健美容的产品材料极少,因此设计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融合天然纤维、珍珠纤维以及远红外纤维,并利用各自的特点,再结合制备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将远红外美容效果发挥到极致,良好地促进人体微循环,增加活力,美容肌肤,促进汗水挥发,缓解疼痛;保暖升温;有利安眠;抑制细菌;除湿、除臭等等、其中改善人体微循环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并因此起到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其配方按照重量分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稀土5-20份、远红外纤维11-23份、珍珠纤维12-16份、天然纤维10-20份、医用硅胶7-12份、橡胶9-15份、云母1-5份、堇青石3-6份、过渡金属氧化物1-3份、辅助添加剂4-7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配方按照重量分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稀土13份、远红外纤维15份、珍珠纤维14份、天然纤维15份、医用硅胶9份、橡胶12份、云母3份、堇青石5份、过渡金属氧化物2份、辅助添加剂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添加剂为ZrO2、TiO2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罗布麻纤维、竹浆纤维、竹原纤维、竹炭纤维、海丝纤维、甲壳素纤维、含维生素纤维、含氨基酸纤维、骨胶原纤维、生物负离子纤维、麦饭石纤维、磁性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

另外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制备纤维织物混合材料:将远红外纤维、珍珠纤维以及天然纤维与通过纺织混纺工艺,并经过针织或机织工艺处理,制得纤维织物混合材料;

(2)制备远红外陶瓷材料:选用稀土、云母、堇青石和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以医用硅胶、橡胶和辅助添加剂作为辅料,并将医用硅胶和橡胶碾碎成粉末,与主要原料混合,经传统的固相烧结,进行多相复合得到低温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

(3)将低温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通过超微粉碎制成半径极小的粉末状,与纤维织物混合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混合,再将混合材料制成所需要的实际产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红外纤维的制备方法为:首先以碳粉、硼砂矿物、电气石为原料,配合金属氧化物,混合经过高温烘结,在经过超细粉碎得到远红外超细粉末;然后将PET或PP材料切片,与远红外超细粉末混合经过纺丝工艺得到远红外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实际产品为纺织物或面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融合天然纤维、珍珠纤维以及远红外纤维,并利用各自的特点,再结合制备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将远红外美容效果发挥到极致,良好地促进人体微循环,增加活力,美容肌肤,促进汗水挥发,缓解疼痛;保暖升温;有利安眠;抑制细菌;除湿、除臭等等、其中改善人体微循环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并因此起到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其配方按照重量分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稀土5份、远红外纤维11份、珍珠纤维12份、天然纤维10份、医用硅胶7份、橡胶9份、云母1份、堇青石3份、过渡金属氧化物1份、辅助添加剂4份。

所述辅助添加剂为ZrO2、TiO2的混合物。

所述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罗布麻纤维、竹浆纤维、竹原纤维、竹炭纤维、海丝纤维、甲壳素纤维、含维生素纤维、含氨基酸纤维、骨胶原纤维、生物负离子纤维、麦饭石纤维、磁性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其配方按照重量分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稀土13份、远红外纤维15份、珍珠纤维14份、天然纤维15份、医用硅胶9份、橡胶12份、云母3份、堇青石5份、过渡金属氧化物2份、辅助添加剂5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美容保健材料,其配方按照重量分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稀土20份、远红外纤维23份、珍珠纤维16份、天然纤维20份、医用硅胶12份、橡胶15份、云母5份、堇青石6份、过渡金属氧化物3份、辅助添加剂7份。

上述实施例1-3配方的制备方法:

(1)制备纤维织物混合材料:将远红外纤维、珍珠纤维以及天然纤维与通过纺织混纺工艺,并经过针织或机织工艺处理,制得纤维织物混合材料;

(2)制备远红外陶瓷材料:选用稀土、云母、堇青石和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以医用硅胶、橡胶和辅助添加剂作为辅料,并将医用硅胶和橡胶碾碎成粉末,与主要原料混合,经传统的固相烧结,进行多相复合得到低温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

(3)将低温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通过超微粉碎制成半径极小的粉末状,与纤维织物混合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混合,再将混合材料制成所需要的实际产品,为纺织物或面具。

所述远红外纤维的制备方法为:首先以碳粉、硼砂矿物、电气石为原料,配合金属氧化物,混合经过高温烘结,在经过超细粉碎得到远红外超细粉末;然后将PET或PP材料切片,与远红外超细粉末混合经过纺丝工艺得到远红外纤维。

远红外纤维是一种能辐射远红外电磁波的功能纤维,它汇集了当今材料学,化学工程、纺织工程、场效应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是90年代时高科技产品,远红外纤维的辐射波段发射量可在原料配方中人为调整,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范围在4一400微米之间,它具有不需要任何传播介质而直接达到接受对象深部的特殊性能。

蚕丝纤维属蛋白质纤维,含有多种氨基酸,由于其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赋予了蚕丝纤维良好的保健效果。罗布麻既兼有棉、麻、丝天然纤维的特性,又具有其本身的药物性能,它富含多种药物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强化疳、槲皮素、氮基酸等)。罗布麻纤维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肌体体表孔窍穴位作用于患病部位。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平喘、清火、强心、利尿等功效,同时对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资料显示,当内衣面料中罗布麻含量在1/3时即具有医疗保健功效。

竹浆纤维又称为再生竹纤维、竹黏胶纤维。其外观类似黏胶纤维,但横截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空隙,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吸湿性、放湿性,且具有天然抗菌性能。

竹原纤维又称天然竹纤维,采用物理的方法制成。天然竹纤维表面有竹节,截面呈椭圆形,有环状中腔。竹纤维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吸湿性和天然抗菌性,手感、光泽接近于麻纤维。

竹炭纤维以黏胶为载体,在纺丝过程中将采用高科技手段制成的纳米级竹炭微粒均匀分布到黏胶纤维中,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纺织原料,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竹炭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和分解掉空气中的苯、甲苯、甲醛、氨等有害物质,并消除不良异味,防菌抑菌。竹炭纤维具有特殊的保暖、保健功能,能放射远红外线,发射率高达87%,具有优良的蓄热保暖功能,竹纤维所特有的性能使其针织内衣具有多功能的医疗保健性,开发竹原纤、竹炭纤针织内衣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海丝纤维具有保健、护肤、抗菌等效果,是生物活性纤维的典型代表,它是用纤维素和海藻制成的新型保健和医疗专用纤维。海藻是一种天然聚合物,它含有许多不同元素、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质及维生素,由于海丝纤维采用溶剂纺丝法工艺生产,因此以上物质可以在湿环境中释放出来,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海藻成分后,其高效物质几乎全部保存并储存在海丝纤维中。如果皮肤出汗,肌肤会通过纤维进行物质交换,此时海藻中的高效物质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并激活纤维素交换的功能,从而崩紧皮肤并保持其光滑细腻。海藻中有大量的不溶性海藻酸钙,当海藻酸钙与伤口接触时会产生相互作用,生成海藻酸钠、海藻酸钙凝胶,这种凝胶是亲水性的,可使氧气通过,而细菌不能通过,从而促进新组织的生长。

甲壳素纤维:甲壳素是一种从虾、蟹的甲壳中提取出来的,是除了纤维素以外,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对甲壳素进行一系列加工之后就可制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再生甲壳素纤维。由于甲壳质或甲壳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且无毒无害,对人体结构有生物降解性,因此可以作为创伤治疗的促进剂、胆固醇减少剂、免疫系统激活剂等。甲壳素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和透气性能,具有消炎、止血、镇痛和促进肌体组织生长等功能,可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被公认为保护伤口的理想材料。此外,该纤维还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常见菌种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过敏性皮炎有显著疗效,由该纤维制成的内衣不需要进行抗微生物整理就具有良好的抗菌消臭作用。

含维生素纤维:日本富士纺公司开发了一种穿着维生素纤维V-UP。这是将原维生素剂混入人造纤维制成的纤维。原维生素剂不溶于水却溶于汗,通过人体的吸收可以转换成维生素C。由于原维生素剂难溶于水,即使经过30次以上洗涤仍可以持续保持功效,而且织物的手感不受影响。这种面料可用于针织内衣、运动服等。

含氨基酸纤维:日本水野公司推出一种含有氨基酸成分的美容T恤。当人体出汗时,纤维中含有的氨基酸成分就会溶化,从而对皮肤起到润湿作用。该T恤采用了日野公司与味之素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纤维Aminovel制成,氨基酸加入了带有保湿效果的成分。据报道,这种T恤即使洗上50次,仍能保持氨基酸的效果。

骨胶原纤维:骨胶原纤维是通过重新组构牛屈肌腱的骨胶原悬浮液而制成的。骨胶是一种蛋白质,它在皮肤、骨骼、腱、血管、肠、眼角膜和牙齿中担负着个体保护以及保持形态的作用。骨胶原纤维的断裂强度可达2.7cN/dtex左右。骨胶原作为医用材料的特点在于生物适应性优良、无抗原性、生物体吸收性良好等,因此国内外正将其开发和应用于伤口保护材料中。

生物负离子纤维:具有良好多保健理疗功能、热效应功能和排湿透气功能,因此可以使人体皮下组织中血流量增加,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不仅可做到不间断的向人体补充电能和发生负离子,防止老化和早衰,而且富含钠、钙、铝、硅、硼等多种元素,形成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供给源。

麦饭石纤维:麦饭石纤维是由麦饭石中提取的多种微量元素,经过高科技工艺特殊处理而成。在纤维制造过程中,将这些微量元素牢固地吸附并结合在纤维的大分子上,制成对人体产生生物学药理作用的新纤维。

磁性纤维:磁性纤维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功能纤维。其最大特点是轻、柔软、吸湿、透气、永久保存磁性及耐洗涤,具有增强人体血液中离子活性、净化血液、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细胞新陈代谢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关节炎、颈和腰痛疾病等患者有辅助医疗保健作用。

碳纤维:碳纤维导电发热材料是一种有源远红外加热材料,具有辅助理疗保健作用,是医疗保健品可选用的新材料。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减缓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并具有优良的杀菌防病毒功效。碳纤维性能稳定、生物亲和性好、直径细小,有利于促进细胞的生长。利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可以制造人工韧带、人造假肢及人造骨骼等。

珍珠纤维:珍珠能入药治病、美容养颜、保健防衰,这一理念伴随着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延续了几千年。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人们对珍珠的利用仅局限于饮用或涂抹珍珠粉及其制剂,而未曾想到把珍珠和贴身穿用的纺织品联系起来。

珍珠纤维纺织品具有发射远红外功能,可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力,延缓肌肤衰老;这是由于纤维材料中珍珠微粒的粒径达到纳米级或亚纳米级后,其中的碳酸钙因微晶结构效应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独特功能在常温条件下,珍珠纤维材料的远红外发射率可达90%左右。材料通过吸收人体热量后发射的远红外波长(1~25m),能与人体皮肤所反射的的红外波长(9~10m)相匹配,可使皮肤细胞分子形成共振吸收,并在皮肤表层产生热效应,在分子共振和穿透作用下,进一步引发皮肤深部组织发热。这种热效应能够刺激细胞活性,促使血管扩张,血液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可增强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力,使肌肤达到保健防衰的作用。

珍珠纤维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功能,可呵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防止皮肤过早老化;这也是由于材料中珍珠微粒的粒径达到纳米级或亚纳米级后,碳酸钙的微晶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其粒径尺寸已接近紫外线的波长尺寸,而对紫外线形成良好的吸收、屏蔽作用。日光紫外线通常包含长短不同的波长,波长越大,对皮肤的穿透能力越强。

珍珠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载体是粘胶纤维,目前制造粘胶纤维所用的原料是棉短绒或木材。无论是珍珠微粒还是粘胶,它们都属于天然素材,对人体都是安全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珍珠纤维纺织品除了具有上述各种护肤保健功能外,它还具有一般粘胶纤维纺织品的良好性能,例如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易染色、抗静电、悬垂性好等性能。

本发明融合天然纤维、珍珠纤维以及远红外纤维,并利用各自的特点,再结合制备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将远红外美容效果发挥到极致,良好地促进人体微循环,增加活力,美容肌肤,促进汗水挥发,缓解疼痛;保暖升温;有利安眠;抑制细菌;除湿、除臭等等、其中改善人体微循环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并因此起到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