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8024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压力的增大,心脏等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对人体情况的检测尤为重要,检测准确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在对人体情况进行检测时,主要方式有通过检测心电波形信息即获得心电图,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来检测被测者身体是否有问题,然而,这种仅通过心电图进行判断被测者是否有问题的方法,不能全面综合准确反映出被测者身体情况,导致检测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检测方法不能全面综合准确反映被测者身体问题,提供一种能获得全面综合准确反映被测者身体综合情况的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所述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所述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

根据所述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

存储所述心电波形信息、所述心率、所述呼吸波形信息以及所述运动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参数检测装置,包括心电采集装置、呼吸采集装置、运动检测装置、存储装置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心电采集装置、所述呼吸采集装置、所述运动检测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连接;

所述心电采集装置对待测生物胸部进行心电采集,获得心电波形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呼吸采集装置对所述待测生物腹部呼吸进行采集,获得所述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运动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生物进行运动检测,获得所述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并将所述心电波形信息、所述心率、所述呼吸波形信息以及所述运动信息传输至所述存储装置存储。

上述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存储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不但可获得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以及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得心率,还可获得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这样不仅可获取多种生物参数并存储,通过获取多种生物参数,从多方面反映生物综合情况,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生物综合情况,即通过上述获取的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人体综合情况。另外,也使得检测人员可根据运动信息,了解在运动或静息的不同状态下的心电波形信息、呼吸信息和心率,能准确地适应运动环境下的生物参数检测,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生物在运动或静息的不同状态下的综合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装置在待测人体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

对生物参数的检测是检测各种疾病的主要方式,例如,可通过将心电采集装置置于生物上以对生物的心电信息进行检测是检测心脏问题的主要方式,从而可知待检测生物心脏是否健康。人作为生物的一种,以人作为生物的具体例子,从而,通过采集待测人体的各种参数,即可了解待测人体的综合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心电采集装置对待测人体胸部进行心电检测获取心电波形信息(心电图信息),人体进行呼吸时,人体腹部会产生起伏,从而可通过呼吸采集装置对待测人体腹部进行呼吸检测,获取呼吸波形信息。人体可能是运动的,可通过运动检测装置对待测人体进行运动检测可获得待测人体的运动信息,其中,运动信息可包括加速度以及速度等,在本实施例中,运动信息为加速度。

s120: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

可通过一处理器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计算出待测生物的心率,心率是指在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具体地,检测心电波形信息中的r波信息,每检测到一个r波信息记录一次心跳,从而可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

s130:存储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在获得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后,可通过存储装置将其存储,方便后续调用、查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生物参数包括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可通过将心电采集装置、呼吸采集装置、运动检测装置、处理器以及存储装置集成形成一生物参数检测装置,可通过将该生物参数检测装置设置于腰带上,需要利用其进行参数检测时,将其系在待测生物的腰上进行参数检测,即形成一穿戴式生物参数检测装置,便于携带,从而便于待检测人员随时携带在身上进行生物参数检测。

上述生物参数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存储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生物参数检测方法,不但可获得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以及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得心率,还可获得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这样不仅可获取多种生物参数并存储,通过获取多种生物参数,从多方面反映生物综合情况,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生物综合情况,即通过上述获取的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人体综合情况。另外,也使得检测人员可根据运动信息,了解在运动或静息的不同状态下的心电波形信息、呼吸信息和心率,能准确地适应运动环境下的生物参数检测,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生物在运动或静息的不同状态下的综合情况。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240:当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时,根据数据发送控制指令,向外部设备发送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外部设备可通过蓝牙发送数据发送控制指令以请求获取检测到的生物参数,当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时,根据数据发送控制指令,向外部设备发送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实现将检测到的生物参数传递至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接收后将其显示,展示给用户查看。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时,根据数据发送控制指令,通过蓝牙向外部设备发送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s301:检测是否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开始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或通过按键操作产生的启动指令。

当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开始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或接收到通过按键操作产生的启动指令时,进入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的步骤s310。

在进行生物参数检测时,首先需要获得一个控制开始进行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后续才能进行信息采集。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外部设备发送该启动指令,也可通过进行针对自身所在设备上的相关按键的按键操作产生启动指令,当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开始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或接收到通过按键操作产生的启动指令时,即可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即可进入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的步骤s310。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施例的生物参数检测装置,包括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置402、运动检测装置403、存储装置404以及处理器405,处理器405分别与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置402、运动检测装置403以及存储装置404连接。

心电采集装置401对待测生物胸部进行心电采集,获得心电波形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呼吸采集装置402对待测生物腹部呼吸进行采集,获得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运动检测装置403对待测生物进行运动检测,获得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405,处理器405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并将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传输至存储装置404存储。

对生物参数的检测是检测各种疾病的主要方式,例如,通过对生物的心电信息进行检测是检测心脏问题的主要方式,从而可知待检测生物心脏是否健康。从而,通过采集待测生物的各种参数,即可了解待测生物的综合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待测生物胸部进行心电检测获取心电波形信息(心电图信息),生物进行呼吸时,生物腹部会产生起伏,从而可通过对待测生物腹部进行呼吸检测,获取呼吸波形信息。生物可能是运动的,通过对待测生物进行运动检测可获得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其中,运动信息可包括加速度以及速度等,在本实施例中,运动信息为加速度。通过心电波形信息可计算出待测生物的心率,心率是指在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具体地,检测心电波形信息中的r波信息,每检测到一个r波信息记录一次心跳,从而可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在获得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将其存储,方便后续调用、查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生物参数包括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通过心电采集装置401采集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405,通过呼吸采集装置402采集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以及通过运动检测装置403检测待测生物的运动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405,处理器405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取心率,处理器405将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传输至存储装置404存储。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不但可获得待测生物胸部的心电波形信息以及根据心电波形信息获得心率,还可获得待测生物腹部的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这样不仅可获取多种生物参数并存储,通过获取多种生物参数,从多方面反映生物综合情况,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生物综合情况,即通过上述获取的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人体综合情况。另外,也使得检测人员可根据运动信息,了解在运动或静息的不同状态下的心电波形信息、呼吸信息和心率,能准确地适应运动环境下的生物参数检测,更加准确地反映生物在运动或静息的不同状态下的综合情况。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腰带406,处理器405、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置402、运动检测装置403以及存储装置404均设置于腰带406。

通过腰带406的设置,并将各装置设置在腰带406上,便于携带,无需待检生物在固定的地方进行生物参数检测,通过将腰带406系在待测生物的腰上,即可将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置402、运动检测装置403以及存储装置404随身携带,便于被测者使用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与处理器405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407,处理器405通过无线通信装置407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时,根据数据发送控制指令,通过无线通信装置407向外部设备发送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装置407采用蓝牙通信模块。

外部设备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数据发送控制指令以请求获取检测到的生物参数,当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时,根据数据发送控制指令,向外部设备发送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实现将检测到的生物参数传递至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接收后将其显示,展示给用户查看。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设备可通过蓝牙发送数据发送控制指令以请求获取检测到的生物参数,处理器可通过蓝牙通信模块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处理器通过蓝牙通信模块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时,处理器根据数据发送控制指令,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心电波形信息、心率、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在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开始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或接收到通过按键操作产生的启动指令时,控制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置402以及运动检测装置403启动,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402置以及运动检测装置403分别对应采集心电波形信息、呼吸波形信息以及运动信息。

在进行生物参数检测时,处理器405首先需要获得一个控制开始进行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处理器405根据启动质量,控制心电采集装置401、呼吸采集装置402以及运动检测装置403启动,才能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外部设备发送该启动指令,也可通过进行按键操作产生启动指令,即通过设置有与处理器405的控制按键,可通过对控制按键进行操作产生启动指令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405在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开始信息采集的启动指令或接收到通过按键操作产生的启动指令时,即可开始进行信息采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心电采集装置401为心电传感器,运动检测装置402为加速度检测装置,呼吸采集装置403为柔性应变传感器。心电传感器、加速度检测装置以及柔性应变传感器体积小,便于将其设置与腰带上,且信息采集灵敏度高且准确。其中,柔性应变传感器会被置于腰带106上,将腰带106系在待测生物的腰上进行生物参数检测时,随着生物呼吸腹部起伏对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拉伸,柔性应变传感器即会采集到相应的呼吸波形信息,处理器便通过柔性应变传感器获取呼吸波形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心电电极贴408以及心电线409,心电采集装置401通过心电线409与心电电极贴408连接。

具体地,以人为例,在进行人体参数检测时,心电电极贴408、心电线409以及心电采集装置401在待测人体的位置如图6所示,心电采集装置401设置在腰带上,检测时,腰带固定在待测人体的腰上,心电采集装置401对准待测人体的腹部,心电电极贴408贴合在人体的胸部,具体地,心电电极贴408的数量为2,分别贴合在人体的左右胸部位置,心电采集装置401通过心电线409连接心电电极贴409,以接收心电电极贴408传递的信息。

上述生物参数检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生物参数检测方法的装置,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