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新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8182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新用途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及其制药新用途。

技术背景:

盐酸氨溴索,化学名称为: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分子式为c13h18br2n2o·hcl,结构式如下:

盐酸氨溴索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可促进呼吸道内部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盐酸氨溴索为祛痰药,有良好的黏痰溶解作用及润滑呼吸道作用,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呼吸液的分泌和纤毛运动等。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分泌异常等的治疗。盐酸氨溴索还可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毛细支气管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发明人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偶然发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肾脏肥大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疗效。

在进行规范、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与药效学实验后,得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肾病、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该药物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其制备方法为: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该盐酸氨溴索药物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其制备方法为: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脑病药物中的应用,该盐酸氨溴索药物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其制备方法为: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该盐酸氨溴索药物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其制备方法为: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所述的盐酸氨溴索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脏肥大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制备治疗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该盐酸氨溴索药物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其制备方法为: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所述的盐酸氨溴索药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常大鼠肾脏病理切片

图2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组12周病理切片

图3为糖尿病肾病大鼠治疗组12周病理切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盐酸氨溴索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链脲佐菌素(stz)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尿液检测四联试剂带,由安徽深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考马斯亮蓝试剂(cbb),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金属代谢笼,由苏州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生产;75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上海奥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血糖仪,由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由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l:15mg。

1.2实验动物

成年雄性wislar大鼠30只,spf级,体重200±20g,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第1024-03号。实验动物均预先饲养24小时,适应实验室饲养条件。所有动物用高压伺料喂养,随意饮水,摄食,室温控制在25℃左右,自然采光。

1.3动物模型制作与分组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治疗组和模型非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实验前禁食12h(不禁水)。将链脲佐菌素溶于ph4.2枸橼酸缓冲液中,按50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每日监测尿糖,3d后动物的血糖浓度大于16.7mmol/l,尿糖阳性,确定为糖尿病模型形成。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0.5mg/kg,灌胃,每日2次,共治疗4周。糖尿病成模3周后尿蛋白明显增加,糖尿病肾病模型成立。在实验期间大鼠均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

1.4标本采集与检测

将大鼠放入洗净的金属代谢笼内,于治疗前后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标本,留尿期间禁食,不禁水,记录尿量后取4ml,2000r/min离心10min,去除沉渣并于-20℃冰箱保存待测。尿蛋白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实验结束后,用乙醚麻醉大鼠,摘眼球取血,用于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的检测。血糖用血糖仪及血糖试纸检测,肾功能采用beckman自动生化仪检测。

1.5肾脏病理学检测

麻醉大鼠取血后,立即取出肾脏,去除包膜,称重,10%福尔马林固定,酒精逐级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做常规he染色与pas染色,光镜观察。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2.1在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尿蛋白含量的变化

糖尿病模型成立4周后,大鼠尿蛋白增加,经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后,尿蛋白减少,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未治疗组尿蛋白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血生化指标以及肾重/体重的变化

模型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血肌酐、尿素氮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后,肾重/体重指数明显低于非治疗组(p<0.05),与正常组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说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肥大,见表2。

表2治疗后血糖、血尿素氮、肌酐以及肾重/体重变化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2.3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光镜下he染色可以见到正常组大鼠细胞外基质与系膜细胞分布正常,毛细血管腔开放,见附图1,而非治疗组的细胞外基质增多,系统细胞增生,同时毛细血管部分塌陷,见附图2。治疗组细胞外基质轻度增多,系膜细胞增生亦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减轻,见附图3,说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肾小球肥大,从而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结论

本实验表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够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降低肾重/体重指数,病理资料证实模型治疗组细胞外基质积聚减少,系膜扩张以及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说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脏肥大有一定作用。

实施例2: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足、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等。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那么预测其对糖尿病脑病也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发明人对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糖尿病脑病进行药效学实验研究,探究其治疗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及试剂

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体质量200~250g,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第1024-03号。水迷宫程序自动控制仪,由合肥四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链脲佐菌素(stz),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取盐酸氨溴索3g,加入三氯蔗糖0.4g,甜菊素0.7g,枸橼酸0.22g,枸橼酸钠0.16g,薄荷脑0.1g,乙醇7.5ml,菠萝香精0.1ml,加纯化水加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灭菌、灯检得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由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l:15mg。

1.2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和分组

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禁食12h,以ph为4.5的0.1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稀释stz后,避光并快速以60mg/kg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d后,造模大鼠隔夜禁食不禁饮8h以上,取大鼠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值,将空腹血糖>18mmol/l的大鼠定为糖尿病大鼠,剔除血糖未达标者。建模成功一周后,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脑病组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照组,每组10只。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组、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10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4周。在实验过程中,每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值。

1.3morris水迷宫实验

第14周时,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morris水迷宫为一直径200cm的圆形水池,内置有一可移动位置的圆形站台(直径15cm),站台位于水下2cm,水温恒定在(25±2)℃。水迷宫实验一共6d,第1天为水迷宫环境适应期。第2~5天为实验训练期,记录从放入点到站台所用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每次测试时间为120s,若未找到站台将大鼠引至站台并使其停留10~15s以记忆站台位置。第6天为空间搜索实验,撤离站台,每次测试时间为60s,记录每只大鼠在站台所在位置的平台穿越次数及在目的象限内的徘徊时间。

1.4心脏灌注及标本采集

水迷宫实验结束后,从每组随机抽取1只大鼠,用10%水合氯醒3ml/kg腹腔注射进行麻醉,固定并剪开胸腔暴露心脏,分离心包膜后,灌注针插入左心室并固定,同时剪开右心房。先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再用4%多聚甲醛进行缓慢灌注。待大鼠体内充分固定后,剪开颅骨,将整个大脑完整移至4%多聚甲醛中浸泡3d等待包埋用于h-e染色。其余的大鼠断头取脑,置于冰上快速分离出海马,放入冻存管储存在-120c用于蛋白质印迹分析。

1.5h-e染色

将石蜡包埋的组织以冠状位固定后行连续切片,将含有海马组织的切片粘贴到经3-氨丙基-3-甲氧基硅烷(apes)处理过的载玻片上并置于60~65℃烤箱中烤片30~60min。切片脱蜡至水,苏木精溶液浸染,冲洗多余染液,而后用梯度乙醇脱水,最后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及其病理改变。

1.6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值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形式表示,运用多因素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水准(a)为0.05。

2结果

2.1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大鼠毛色灰黄,精神萎靡,鼠尾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以及断尾现象。实验2个月时,糖尿病大鼠因感染出现腹泻和皮下脓肿,经抗生素腹腔注射治疗后,感染症状得以控制。糖尿病大鼠行动迟缓,自主行动减少,出现易激惹或对外界刺激反应淡漠等行为表现。实验期间,糖尿病大鼠血糖值保持在(27±6)mmol/l,同时正常大鼠血糖值保持在(6±2)mmol/l。

2.2水迷宫实验结果

大鼠血糖值持续升高3个月以后,在水迷宫实验训练期间,糖尿病脑病组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组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结果见表3。

水迷宫正式实验期间,糖尿病脑病组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组平台穿越次数和在目的象限内的徘徊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结果见表4。

表3各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的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

表4各组大鼠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平台穿越次数和目的象限徘徊时间n=6,

注: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

3结论

本实验研究发现,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连续给药14周后观察到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表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糖尿病大鼠都大脑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脑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