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8079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疲劳过度、遭受精神压力、整体健康状况低下,以及环境特别是温度急剧变化等情况下,人体遭受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的感染时,常常会导致普通或流行性感冒的发生。

虽然感冒并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但它却引起流鼻涕、鼻塞(鼻黏膜充血)、打喷嚏、头痛、咽痛以及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令人痛苦的症状。由于目前不可能得到针对所有致感冒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性疫苗,而且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及其作用有限,所以临床上治疗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

在化学药物方面,目前市场上的感冒治疗药物一般可包括伪麻黄素等减充血药、多西拉敏等抗过敏(抗组织胺)药、美沙芬等镇咳药,以及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在中草药物组合物方面,则包括具有解表镇痛、清热化痰、泻火燥湿等功效的天然药物。

如众所周知,无论是属于化学药物还是天然药物,上述药物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例如,虽然化学药物的疗效产生较快而且效果确实,但这些药物往往存在有某些毒性和/或副作用。而天然药物则大多疗效产生较慢而且常常达到对因治疗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仅可在减少用药剂量的前提下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又可以在有效地控制或缓解症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抗病毒感染和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效果的用于治疗普通或流行性感冒的复合型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复合型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治疗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且治疗速度快、症状缓解快、副作用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组成,所述化学药物包括盐酸金刚烷胺、醋酸地塞米松和扑热息痛;所述天然药物包括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盐酸金刚烷胺5-10份、醋酸地塞米松5-20份、扑热息痛7-10份、金银花10-50份、荆芥20-50份、柴胡20-50份、大青叶15-60份、苦杏仁10-30份和鱼腥草10-30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散剂。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感冒为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按上述配比进行加水煎煮,过滤,浓缩成稠膏,烘干粉碎成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然后按上述配比加入盐酸金刚烷胺、醋酸地塞米松和扑热息痛,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药物制备成浸膏粉的具体过程为: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料药量的4-10倍,煎煮0.5-3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的稠膏,将浸膏进行真空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粉碎过筛,得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通过盐酸金刚烷胺、醋酸地塞米松和扑热息痛、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以特定重量比例并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途径相互补充协同作用,中西结合标本兼治,解除或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同时具有治疗速度快、症状缓解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称取金银花200g、荆芥300g、柴胡300g、大青叶300g、苦杏仁200g和鱼腥草200g加水煮沸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收集煎煮液,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将浸膏进行真空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粉碎过筛,得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备用,浸膏粉收率为13%。

称取盐酸金刚烷胺80g、醋酸地塞米松150g、扑热息痛80g,以上组份与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混合在一起,加入40g滑石粉,80目筛,混匀,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颗粒的制备

称取金银花450g、荆芥450g、柴胡450g、大青叶600g、苦杏仁300g和鱼腥草300g,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4倍量,煎煮0.5小时,收集煎煮液,将三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的稠膏,将浸膏进行真空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粉碎过筛,得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备用,收率为16%。

称取盐酸金刚烷胺100g、醋酸地塞米松200g、扑热息痛100g,以上组份与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混合在一起,加入2550g的蔗糖、180g淀粉和180g糊精,用75%乙醇作润湿剂,用16目筛制粒,干燥温度为6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用摇摆式颗粒机14目筛整粒,装袋分装得颗粒剂。

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称取金银花100g、荆芥200g、柴胡200g、大青叶150g、苦杏仁100g和鱼腥草100g,加水煮沸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收集煎煮液,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的稠膏,将浸膏进行真空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粉碎过筛,得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备用,收率为14%。

称取盐酸金刚烷胺50g、醋酸地塞米松50g、扑热息痛70g,以上组份与金银花、荆芥、柴胡、大青叶、苦杏仁和鱼腥草浸膏粉混合在一起,与45克淀粉混匀后加水,制粒,过20目筛整粒,干燥,加5.6克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4药物组合物散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省略装入胶囊的步骤。

实验例

本发明以实施例1为例,详述本发明在治疗小儿感冒疾病的临床效果。

1、临床背景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平均年龄5.6岁,体温38~38.9℃,32例,≥39℃28例;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

60例均具备以下条件:(1)急性起病,病程3d内;(2)体温≥38℃,并伴有咳嗽、流涕、鼻塞、打喷嚏、声音嘶哑等症状,年长儿还可伴有头痛、咽痛及全身酸痛,体格检查仅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3)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实施例1的药物组合物胶囊,0.5-4岁,1/4粒;4-8岁,1/3粒;8-12岁,1/2粒;每日2次,疗程为3-5天。

对照组:服用可立克胶囊,0.5-4岁,1/4粒;4-8岁,1/3粒;8-12岁,1/2粒;每日2次,疗程为3-5天。

3、疗效判定

服药后每隔4h测量体温并记录,4-6天来院复诊,询问退热时间及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作体格检查。显效:服药后体温24-48h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体温48-72h内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体温72h仍未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无改善。

4、治疗结果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组显效25例(41.7%),有效30例(50%),无效5例(8.3%),可立克胶囊对照组显效6例(10%),有效35例(58.3%),无效19例(31.7%)。治疗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8.3%),2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