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猪黄脂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4791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〇. 1~10ym体积平均 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Iy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 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7%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 度为80%~9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KTC的条件下静置 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 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 1~10y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 和粒径小于0.IU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 至少为97% ;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3g,加入氯化钠50~80g,加1000 ml注射用水, 搅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0ml;用0. 12~0. 14y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灌封,每瓶 250ml,灭菌即可。
[0019]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 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霄;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35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1~0. 12倍乳糖、0. 1~0. 2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 粉质量〇. 001~〇. 01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治疗猪黄脂病,燥湿化痰、清热消痰、 降气除满、除湿健脾和胃、消食除积、清热解毒同时,能够增强其抵抗能力,在治疗猪黄脂病 方面具有功专效宏、选药精当、质优价廉、效果显著、疗效好、安全适用等优势特点。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发明治疗猪黄脂病,燥湿化痰、清热消痰、降气除满、除湿健脾和胃、消食除积、 清热解毒同时,能够增强其抵抗能力,选用方剂:花南星、白僵蚕、陈皮、高粱、草果、苍术、甘 松、蔓荆子、松节、蚌粉、白药子、地不容、丁癸草、海蜇、海粉、功劳叶、鳍蓟、蚌泪、莱菔子、灯 笼草、红木香、葡萄根、扁豆花、小叶云实、秫米、白前、鸡屎藤、醉鱼草、铁扫帚、积雪草、红头 草、蒲公英、石蝉草。
[0023] 其中,花南星、白僵蚕、陈皮、高粱、草果、苍术、甘松、蔓荆子、松节、蚌粉燥湿化痰; 白药子、地不容、丁癸草、海蜇、海粉、功劳叶、鳍蓟、蚌泪清热消痰;莱菔子、灯笼草、红木香、 葡萄根降气除满;扁豆花、小叶云实、秫米、白前、鸡屎藤除湿健脾和胃;醉鱼草、铁扫帚、积 雪草消食除积;红头草、蒲公英、石蝉草清热解毒。纵观全方,配伍严谨、合理,疗效显著。
[0024] 现将各味药理分述如下: 花南星: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300m的林下、草坡或荒地。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 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性状】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 直径2-5cm;表面深棕色。幼时可见周围着生小块茎,长大后小块茎即脱落而留有疤痕。气 微,味辛、麻,刺舌。【性味】味苦;辛;性温。【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 咳嗽痰多冲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
[0025] 白僵蚕:【性味】辛咸,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辛,平,无毒。〃③ 《药性论》:〃微温。〃【归经】入肝、肺,胃经。①《纲目》:〃厥阴、阳明。〃②《雷公炮制药性 解》:〃入心、肝、脾、肺四经。〃【功能主治】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 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瘆,丹毒,乳腺炎。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 黑酣,男子阴疡病。〃②《别录》:〃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未之,封疔肿, 根当自出。〃③《药性论》:〃治口噤,发汗,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④《日华子本草》:〃治 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⑤《本草图经》:〃治中风,急喉 痹,捣筛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⑥《医学启源》:〃去皮肤间诸风。〃⑦《纲目》:〃散风 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妇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 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⑧《本草正》:〃治小儿疳蚀,牙龈溃烂,重舌,木舌。〃⑨ 《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瘆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 顶,又治血淋崩中。〃 陈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 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26] 高粱:【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化学成份】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 dhurrin即phyllanthin,C14H1707N)。【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主治湿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
[0027]草果:【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 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0028] 苍术:【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瘘蹵,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0029] 甘松:【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 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0030] 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 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0031] 松节:【性味】苦,温。①《别录》:〃温。〃②《日华子本草》:〃无毒。〃③《滇南本 草》:〃性平,味微酸。〃④《纲目》:〃苦,温,无毒。〃⑤《医林纂要》:〃苦辛,温。〃⑥《本草 再新》:〃味甘苦,性温,无毒。〃【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②《本草撮要》: 〃入手太阴、阳明、少阴,足厥阴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治历节风痛,转 筋挛急,脚气瘘软,鹤膝风,跌损瘀血。
[0032] 蚌粉:【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②《纲目》:〃咸,寒,无毒。〃【归经】 入肺、肝、胃经。①《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胃三 经。〃【功能主治】化痰消积,清热燥湿:治痰饮咳嗽,胃痛,呕逆,白带,痈肿,湿疮。①《本 草拾遗》:〃烂壳为粉,饮下,主反胃,心胸间痰饮。〃②《日华子本草》:〃治疳,止痢并呕逆; 痈肿醋调敷。〃③《纲目》:〃解热燥湿,化痰消积。止白浊,带下,痢疾,除湿肿,水嗽,明目, 撩阴疮、湿疮、痱痒。〃④《医林纂要》:〃治顽痰,止咳嗽,清心保肺。〃 白药子:【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急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 炎,神经性皮炎。
[0033] 地不容:【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胃痛,腹痛,急性 肠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瘆。
[0034] 丁癸草:【炮制】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血解毒。用于感冒,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小儿疳积,急性乳腺 炎,眼角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0035] 海蜇:【性味】咸,平。【功能主治】化痰热,散结,降压。主治肺热咳嗽痰多,热病痰 多神昏,中风痰涎壅盛,原发性高血压,瘰疬,丹毒。
[0036] 海粉:【性味】甘咸,寒。①《医学入门》:〃无毒,气寒,咸。〃②《本草从新》:〃甘寒 而咸。〃【归经】入肺、肝经。①《本经逢原》:〃行肝,肾。〃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软坚消痰。治肺燥喘咳,瘿瘤,瘰疬。①《医学入门》:〃治肺燥郁胀 咳喘,热痰能降,湿痰能燥,块痰能软,顽痰能消。〃②《本经逢原》:〃散瘿瘤,解热毒。〃③ 《本草从新》:〃治烦热,养阴气。〃④《纲目拾遗》:〃治赤痢,风痰。〃⑤《本草再新》:〃润肺 滋肾,化痰泻热。〃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胆热,去湿化顽痰,消瘿瘤,愈瘰疬。〃 功劳叶:【性味】苦;凉。【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虚热;益肝肾;祛风湿。主阴 虚劳热;咳嗽咯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白癜风。
[0037] 鳍蓟:【生境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性味】甘,凉。【功 能主治】破血行瘀,凉血,止血。主治外伤,出血,吐血,鼻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外用治疮 毒痈肿。
[0038] 蚌泪:【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类的体内分泌液。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治消渴,赤眼,烫伤。①《日华子本草》:〃以黄连末纳入(蚌 中)取汁,点赤眼并(眼)暗。〃②《本经逢原》:〃治初生小儿哑惊,活蚌水磨墨,滴入口中,少 顷下黑粪而愈。生蚌炙水,治汤火伤。〃③《纲目拾遗》:〃清热安胎,消痰除湿,解酒积丹石 药毒。〃④《泉州本草》:〃治消渴引饮,取蚌清水炖食。〃 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