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图

文档序号:9570463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鼻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近年来环境和温室气候的变化,此种疾病有逐 渐增加的趋势,具体说来,鼻炎有慢性和急性之分,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 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迀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且 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根据 慢性鼻炎的病理和功能紊乱的程度,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是以 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后者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 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
[0003] 鼻炎的危害不仅仅是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 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 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况下,混合细菌和灰 尘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终进入胃内,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当鼻内 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 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 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 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 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而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 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 近器官、组织,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0004]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治疗鼻炎的方法例如手术麻醉、消毒针头穿刺、盐水冲洗 异物、注入消炎药、激光,冷冻封闭病灶。但是大多效果不佳、见效慢,反复发作、通过手术治 疗的,创伤大,同时常规口服西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药治疗也颇为常见,但是疗效较慢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鼻炎之现状,提供一种不用西药或 是手术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中药组合物,且毒副作用较低,效果好。
[0006]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7]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的中药材有:艾叶、甘草、辛 夷、薄荷、防风、白术、桔梗、黄芪、党参、苍耳子、马齿苋、连翘、茯苓、蒲公英、牛蒡子、小花鬼 针草。
[0008] 以上所选择的药材均是药物的常规药物入药,接着,发明人根据中药配伍经验提 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处方的各原料用量在本发明的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 疗效,所述的配方以及重量份为:艾叶2-10份、甘草1-15份、辛夷2-10份、薄荷5-10份、防 风2-15份、白术5-20份、桔梗3-9份、黄芪10-30份、党参10-30份、苍耳子1-10份、马齿 苋2-15份、连翘9-15份、茯苓8-25份、蒲公英9-20份、牛蒡子8-20份、小花鬼针草2-15 份。
[0009] 对上述的重量份的配方进行优选,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的配方为:艾叶4 份、甘草3. 5份、辛夷4. 5份、薄荷8份、防风7份、白术8份、桔梗6份、黄芪18份、党参25 份、苍耳子3. 5份、马齿苋7份、连翘13份、茯苓17份、蒲公14份、牛蒡子15份、小花鬼针 草4份。
[0010] 对上述的重量份的配方进行优选,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的配方为:艾叶6 份、甘草4份、辛夷5份、薄荷10份、防风8份、白术13份、桔梗6. 5份、黄芪30份、党参20 份、苍耳子4份、马齿苋7份、连翘13. 5份、茯苓22份、蒲公英20份、牛蒡子20份、小花鬼 针草5. 5份。
[0011] 本发明的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中所使用的各味中药材的功用如下:
[0012] 艾叶:味辛,性温。
[0013] 归经:归肝、脾、肾经。
[0014]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 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0015] 甘草:味甘,性平。
[0016]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0017]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 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8] 辛夷:味辛,性温。
[0019] 归经:归肺、胃经。
[0020]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0021] 薄荷:味辛,性凉。
[0022] 归经:归肺、肝经。
[0023]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 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024] 防风:味辛,性温。
[0025]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0026]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0027] 白术:味苦,性温。
[0028] 归经:归脾、胃经。
[0029]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 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桔梗: 味苦,性平。
[0030] 归经:归肺经。
[0031]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 胺,疮疡胺成不溃。
[0032] 黄芪:味甘,性温。
[0033] 归经:归肺、脾经。
[0034]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 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35] 党参:味甘,性平。
[0036] 归经:归脾、肺经。
[0037]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 热消渴。
[0038] 苍耳子:味辛,性温。
[0039] 归经:归肺经。
[0040] 功能主治: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 拘挛。马齿苋:味酸,性寒。
[0041]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乳腺 炎痔疮出血,白带;外用治疔疮肿毒,湿疹、带状疱疹。
[0042] 连翘:味苦,性寒。
[0043] 归经:归肺、心、小肠经。
[0044]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45] 茯苓:味甘,性平。
[0046]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0047]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 神不安,惊悸失眠。
[0048] 蒲公英:味苦,性寒。
[0049] 归经:归肝、胃经。
[0050]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 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51] 牛蒡子:味辛,性寒。
[0052] 归经:归肺、胃经。
[0053]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 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0054] 小花鬼针草:味苦,性凉
[0055]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腹泻;小便涩痛; 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痈疽疮疖;毒蛇咬伤。
[0056]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等药学上可接受的剂 型。
[0057] 本发明对以上的处方经过认真的研究,根据中医用药的合理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