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52038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梅毒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是一种对人有严重致病性的螺旋体,能侵犯任何器官,产生各种症状。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故梅毒是唯一的传染源。得不到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其传染性最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感染四年后,通过性接触一般已无传染性,但仍可胎传。梅毒给患者的生活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目前西药无法有效治疗梅毒,且长期服用西药,具有较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梅毒的中药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清血败毒,消肿止痛,治疗梅毒感染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50-300重量份蒲公英50-400重量份陈皮20-200重量份木鳖子10-50重量份白芷 10-150重量份天花粉10-150重量份金银花10-50重量份黄柏50-300重量份乳香(制)10-100重量份当归10-80重量份赤芍50-300重量份甘草10-60重量份蛇蜕(酒制)5-30重量份干蟾(制)20-100重量份蜈蚣5-50重量份全蝎2-20重量份芒硝 50-300重量份。
[0005]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120-180重量份蒲公英280-320重量份陈皮100-140重量份木鳖子25-35重量份白芷 80-100重量份天花粉80-100重量份金银花25-35重量份黄柏120-180重量份乳香(制)25-35重量份当归25-35重量份赤芍120-180重量份甘草25-35重量份蛇蜕(酒制)5-10重量份干蟾(制)50-70重量份蜈蚣10-20重量份全蝎3-5重量份芒硝 120-180重量份。
[0006]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150重量份蒲公英300重量份陈皮120重量份木鳖子30重量份白芷 90重量份天花粉90重量份
金银花30重量份黄柏150重量份乳香(制)30重量份
当归30重量份赤芍150重量份甘草30重量份
蛇蜕(酒制)7.5重量份干蟾(制)60重量份蜈蚣15重量份
全蝎4.5重量份芒硝 150重量份。
[0007]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以上十七味,除芒硝外,天花粉、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4-10倍量水煎煮2~4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三次各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6~1.15 (SO0C)的清膏,将芒硝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5 (SO0C)的浸膏,干燥得干膏粉,加入上述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制成1000粒,装入胶囊,即得。
[0008]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工艺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口服液、滴丸、喷雾剂、颗粒剂等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0009]本发明所述所述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粘合剂、润滑剂、基质。
[0010]本发明各中药成分协同作用,配方合理,疗效确切。各中药成分的药理分析:
大黄: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0011]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
木鳖子: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0012]白芷: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0013]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0014]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乳香(制):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15]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0016]赤巧:酸、苦,凉。人肝、脾经。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0017]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是一种补益中草药。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0018]蛇蜕:咸、甘,平。归肝经。祛风,定惊,解毒,退翳。
[0019]干蟾(制):味辛、凉,有毒。归肝、脾、肺经。消肿解毒,止痛,利尿。
蜈蚣: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
[0020]全蝎:辛,温;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
[0021]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0022]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固体制剂服用、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实施例只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0024]实施例1 处方:
大黄120-180重量份蒲公英280-320重量份陈皮100-140重量份木鳖子25-35重量份白芷 80-100重量份天花粉80-100重量份金银花25-35重量份黄柏120-180重量份乳香(制)25-35重量份当归25-35重量份赤芍120-180重量份甘草25-35重量份蛇蜕(酒制)5-10重量份干蟾(制)50-70重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