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58273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桉叶、棣棠花、丛枝蓼、胆木、防己、黄柏、黄藨叶、赛金刚、柳根、毛麝香、扁蓄、松花粉、半柱花、蓬莱草、雀榕叶和苦菜;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清热解毒、止痒止痛、杀菌消炎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乳房湿疹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乳房湿疹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乳房湿疹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境界清楚,皮损呈棕红色,糜烂明显,间覆以 鳞肩或薄痂,有浸润时可发生皲裂,自觉瘙痒兼有疼痛,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与慢性 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
[0003] 1.急性湿疹
[0004] 皮疹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由于搔抓,皮损 可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像周围蔓延,外周又有散在丘 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当合并有感染时,则炎症可更明显,并形成脓疱,脓液渗出或结黄 绿色或污褐色痂。还可合并毛囊炎、疖、局部淋巴结炎等。
[0005] 2.亚急性湿疹
[0006] 当急性湿疹炎症减轻之后,或急性期未及时适当处理,拖延时间较久而发生亚急 性湿疹。皮损以小丘疹、鳞肩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亦可有轻度浸 润,自觉仍有剧烈瘙痒。
[0007] 3.慢性湿疹
[0008] 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 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样鳞肩,或因抓破而结痂,个 别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具局限性,边缘亦较清楚,外周亦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当急性 发作时可有明显渗液。自觉症状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0009] 无论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均病程不定、易反复、可互相转换、经久不愈。自觉瘙 痒剧烈。饮酒、搔抓、肥皂水、热水烫等均可使皮损加重,痒感增加,重者可影响睡眠,不容小 觑。
[0010] 目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药物种类繁多,如抗组胺类药物、静脉滴注5%溴化钙、 10%葡萄糖酸钙、10%硫代硫酸钠溶液等,但这类药物停用后很快复发,长期应用易引起许 多不良反应。而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 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治疗乳房湿疹,对于乳房湿疹将具有 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 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清热解毒、止痒止痛、杀菌消炎之功效, 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乳房湿疹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 效果,适于乳房湿疹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13] -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 量份数为: 按叶58~88份棣棠花55~85份丛枝蓼53~83份胆木51~M份 防己48~78份黄柏43~73份黄蘑叶40~70份赛金刚38~68份
[0014] 柳裉.3#~6:6.份毛麝香.3.3:~_63份扁蓄:31~6:1份松花粉2_9~_5:9份 半柱花28~58份蓬莱草24~54份雀榕叶23~53份苦菜18~48份。
[0015]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81份棣棠花78份丛枝蓼76份胆木74份 防己71份黄桕66份黄薦叶64份赛金刚6:2份
[0016] 柳根60份毛麝香56份扁蓄54份松花粉52份 半柱花51份蓬莱草47份雀榕叶46份苦菜41份。
[0017]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74份棣棠花71份丛枝寥69份胆木67 # 防己64份黄桕59份黄薦叶57份赛金刚54份
[0018] 柳根53份毛麝香49#扁蓄47份松花粉45# 半柱花44份蓬莱草40份雀榕叶39份苦菜34份。
[0019]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66份様棠花62份丛枝蓼61份胆木60份 防己56份黄桕5.1份黄薦叶48份赛金刚47份
[0020] 柳根42份毛麝香41份扁蓄40份松花粉37份 半柱花36份蓬莱草32份雀榕叶3:1:份苦菜26份.
[0021] -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2] (1)将桉叶、棣棠花和半柱花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小火微炒至不黏手即 可,取出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40目的细粉,备用;
[0023] (2)将丛枝寥、胆木、防己、黄柏、赛金刚、柳根和松花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 中,加入6倍量蒸馏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5倍量蒸馏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 3倍量蒸馏水,煎煮1.5小时,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2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 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24] (3)将黄薦叶、雀榕叶和苦菜去除杂质,洗净,晒干,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60目 的细粉,备用;
[0025] (4)将毛麝香、扁蓄和蓬莱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捣汁,过滤,得滤液,浓缩 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26] (5)将步骤(1)、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2)、步骤(4)所得的稠膏混合后制成药 膏,即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
[0027]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8]桉叶:味苦、辛,性凉;归肺、胃、脾、肝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化痰理气,杀虫止 痒。用于感冒,高热喘咳,百日咳,脘腹胀痛,腹泻痢疾,风湿痛,乳房湿疹,疥癣,烧烫伤。《观 代实用中药》载:"解热,治肠炎及膀胱疾患。"
[0029] 棣棠花:味苦、涩,性平;归肺、胃、脾经。化痰止咳,利尿消肿,解毒。用于咳嗽,风湿 痹痛,产后劳伤痛,水肿,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痈疽肿毒,湿疹,荨麻疹。《四川中药志》载: "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儿荨麻疹。"
[0030] 丛枝寥:味辛,性平。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用于泄泻痢疾,疳 疾,月经不调,湿疹脚癣,毒蛇咬伤。
[0031] 胆木: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 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乳腺炎,痈疖脓肿。《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 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胆囊炎,下肢溃 疡,脚癣感染,疖肿脓疡,皮炎湿疹。"
[0032]防己:味苦,性寒;归膀胱、肺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 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药性沦》载:"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 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
[0033]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 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日华子本草》载:"安心除劳, 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 分急热肿痛。"
[0034] 黄薦叶:味咸、酸,性平;归心、肺经。解毒杀虫,收湿止痒。用于湿疹瘙痒,黄水疮, 外伤出血,烫火伤。
[0035] 赛金刚:味苦、涩,性寒。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收敛止痛。用于菌痢,急性肠胃炎,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脘腹痛,腹泻,尿路感染,高热,咽喉炎,扁桃体炎,便血,神经衰弱。
[0036] 柳根:味苦,性寒;归心经。利水通淋,祛风除湿。用于淋病白浊,水肿黄疸,风湿疼 痛,黄水湿疮,牙痛烫伤。《中医药实验研究》载:"治黄水湿疮,痔疮,淋浊茎中痒。"
[0037] 毛麝香:味辛、苦,性温;归肺、胃经。祛风湿,消肿毒,行气散瘀止痛。用于风湿骨 痛,气滞腹痛,疮疖肿毒,皮肤湿疹,瘙痒,跌打损伤。《常用中草药手册》载:"祛风湿,消肿 痛。治小儿麻痹,风湿骨痛,风寒腹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0038] 扁蓄:味苦,性微寒;归膀胱经。利尿,清热,杀虫。用于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 虫,府积痔肿,湿疮。《滇南本草》载:"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 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0039] 松花粉:味甘,性温;归肝、脾经。祛风益气,收湿止血。用于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 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四川中药志》载:"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0040] 半柱花:味微辛,性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肿止痛。用于痢疾疮疡,湿疹,皮肤 瘙痒,毛虫刺伤,跌打。
[0041] 蓬莱草:味微苦,性凉;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牙疳泄泻,痢 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泉州本草》载:"清热,祛风,解毒。治痈疽肿毒,咽喉肿 痛,热痢,疯狗咬伤等证。"
[0042] 雀榕叶:味甘、微苦,性平。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用于漆过敏,湿疹,鹅口疮。《福建 民间草药》载:"解热行气,除湿消疹。"
[0043] 苦菜:味苦,性寒;归心、胃、大肠经。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用于阑尾炎,腹腔 脓肿,肠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衄血,跌打损伤,阴囊湿疹。
[004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5]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清热解毒、 止痒止痛、杀菌消炎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乳 房湿疹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乳房湿疹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7] 实施例1
[0048]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桉叶87g棣棠花84g丛技寥82g胆木80g 防己77g黄柏72g黄薦叶69g赛金刚67g
[0049] 柳根65g毛麝香62g扁蓄60g松花粉58g 半柱花57g蓬莱草53g雀榕叶52g苦菜47g。
[0050] 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51] (1)将桉叶、棣棠花和半柱花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小火微炒至不黏手即 可,取出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40目的细粉,备用;
[0052] (2)将丛枝寥、胆木、防己、黄柏、赛金刚、柳根和松花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 中,加入6倍量蒸馏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5倍量蒸馏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 3倍量蒸馏水,煎煮1.5小时,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2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 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53] (3)将黄薦叶、雀榕叶和苦菜去除杂质,洗净,晒干,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60目 的细粉,备用;
[0054] (4)将毛麝香、扁蓄和蓬莱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捣汁,过滤,得滤液,浓缩 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55] (5)将步骤(1)、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2)、步骤(4)所得的稠膏混合后制成药 膏,即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
[0056]用法用量:外用,每日1~2次,每次1.5~2ml,均匀涂抹于乳房湿疹皮肤处,3天为 一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疫愈。
[0057] 实施例2
[0058]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桉叶81g棣棠花78g丛枝寥76g胆木74g 防己71g黄柏66g黄薦叶64g赛金刚62g
[0059] 柳根60g毛麝香56g扁蓄54g松花粉52g 半柱花51g蓬莱草47g雀榕叶46g苦菜41g。
[0060]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1 ] 实施例3
[006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桉叶74g棣棠花Hg丛枝蓼69g胆木67g 防己64g黄柏59g黄薦叶57g赛金刚54g
[0063] 柳根53g毛麝香49g扁蓄47g松花粉45g 半柱花44g蓬莱草#g雀榕叶39g苦菜34g。
[0064]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5] 实施例4
[0066]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桉叶66g棣棠花62g丛枝蓼61g胆木60g 防己56g黄柏51g黄薦叶48g赛金刚47g
[0067] 柳根42g毛麝香41g扁蓄40g松花粉37g 半柱花36g蓬莱草32g雀榕叶31g苦菜26g。
[0068]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9] 临床资料:
[0070] 1、病例选择:
[0071]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乳房湿疹患者35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175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10天~1个月,平均20天。对照组175例,年龄20~ 34岁,平均年龄27岁,病程7天~1个月,平均18天。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 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72] 2、药物选择:
[0073] 治疗组患者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外用,每日1~2次,每次1.5~2ml,均匀涂抹于 乳房湿疹皮肤处,3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痊愈。
[0074] 对照组患者使用卤米松乳膏,以薄层涂于患处,依症状每日1~2次,并缓和地摩 擦。
[0075] 3、疗效判定:
[0076] (1)治愈:乳房瘙痒、丘疱疹、水疱糜烂等症状消失;恢复健康,身体痊愈。
[0077]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0078] (3)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
[0079] 4、结果:
[0080]使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130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治愈率74.3%,总 有效率92.6%。
[0081 ] 对照组中治愈96例,有效36例,无效43例,治愈率54.9%,总有效率75.4%。
[0082]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3] 典型病例举例:
[0084] 1、徐X X,女,22岁,文员,浙江杭州人。患者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损呈棕红色, 糜烂明显,间覆以鳞肩,被我院确诊为乳房湿疹。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 缓解,继续使用1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0085] 2、孙X X,女,25岁,无业,四川攀枝花人。患者患有乳房湿疹,皮疹为多数密集的 粟粒大的小丘疹,基底潮红,由于搔抓,皮损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病变中心往往较 重,而逐渐像周围蔓延。使用过多种药物,效果均不佳。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身 体逐渐康复,症状明显缓解,继续使用1个疗程,以上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0086] 3、袁X X,女,29岁,企业职工,湖北武汉人。患者乳房处有小丘疹、鳞肩和结痂,剧 烈瘙痒。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使用1个疗程后,瘙痒消失,乳 房湿疹去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0087] 4、陈X X,女,30岁,公司职员,河南郑州人。患者乳房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 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抓破而结痂,被我院诊断为慢性乳房湿疹。使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 程,乳房湿疹处不再瘙痒,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乳房皮肤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0088] 5、薛X X,女,33岁,促销员,陕西汉中人。患者患有乳房湿疹,反复发作,经久不 愈,自觉瘙痒剧烈。曾使用过多种药物,效果不佳。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以上症 状好转,继续使用1个疗程后,以上症状消失,乳房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89] 6、贾X X,女,35岁,会计,甘肃兰州人。患者患有乳房湿疹,瘙痒剧烈,故用肥皂水 清洗,却更为严重,痒感增加,严重影响睡眠。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继 而使用1个疗程后,乳房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 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58~88份 棣棠花55~85份丛枝寥53~83份胆木51~81份 防己48~78份 黄柏43~73份 黄薦叶40~70份赛金刚38~68份 柳根36~66份 毛麝香33~63份扁蓄31~61份 松花粉29~59份 半柱花28~58份蓬莱草24~54份雀榕叶23~53份苦菜18~48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 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81份 棣棠花78份丛枝寥76份胆木74份 防己71份 黄柏66份 黄薦叶64份赛金刚62份 柳根60份 毛麝香56份扁蓄54份 松花粉52份 半柱花51份蓬莱草47份雀榕叶46份苦菜41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 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74份 棣棠花71份丛枝寥69份胆木67份 防己64份 黄柏59份 黄薦叶57份赛金刚54份 柳根53份 毛麝香49份扁蓄47份 松花粉45份 半柱花44份蓬莱草40份雀榕叶39份苦菜34份。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 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桉叶66份 棣棠花62份丛枝寥61份胆木60份 防己56份 黄柏51份 黄薦叶48份赛金刚47份 柳根42份 毛麝香41份扁蓄40份 松花粉37份 半柱花36份蓬莱草32份雀榕叶31份苦菜26份。5. -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桉叶、棣棠花和半柱花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小火微炒至不黏手即可,取 出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40目的细粉,备用; (2) 将丛枝寥、胆木、防己、黄柏、赛金刚、柳根和松花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 入6倍量蒸馏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5倍量蒸馏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3倍量 蒸馏水,煎煮1.5小时,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2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 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3) 将黄薦叶、雀榕叶和苦菜去除杂质,洗净,晒干,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 粉,备用; (4) 将毛麝香、扁蓄和蓬莱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捣汁,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 °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5) 将步骤(1)、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2)、步骤(4)所得的稠膏混合后制成药膏, 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5943725SQ201610587296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4日
【发明人】桑艳萍
【申请人】桑艳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